关于圣诞节的历史及传统文化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扩展资料圣诞节的发展众所周知,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但《圣经》中却从未提及耶稣出生在这一天,甚至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耶稣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纪,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为圣诞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东正教把1月6日、7日定为圣诞节。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诞节
关于圣诞节的历史及传统文化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扩展资料圣诞节的发展众所周知,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但《圣经》中却从未提及耶稣出生在这一天,甚至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耶稣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纪,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为圣诞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东正教把1月6日、7日定为圣诞节。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诞节
关于圣诞节的介绍
"圣诞节"一词来源于"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基督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我们把它当作是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此又名耶诞节。在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都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但是现在,很多的圣诞节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关系。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圣诞老人:圣诞节人物形象主要指圣诞老人(SantaClaus),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圣诞节的简介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最好是预备年级可以读并可以解释的。如果有解释的更好。
解析:
圣诞节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聚会、唱诗歌…
延续到后来,也衍生出许多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的圣诞节欢庆活动,比如交换礼物、寄圣诞卡、参加耶诞 Party等,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 Christmas)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 Christ's Mass)的缩写,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而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的。
Christmas day origin
Christmas day is the Christian memorates for an important
holiday which Jesus is born, this day, the world all Christian church
can hold the special week ceremony, the meeting, sings the poetry...
Continued afterwards, also grew many and religious and the non- least
bit connection Christmas day joyfully celebrates the activity, for
instance the exchange gift, sent the Christmas card, participates in
Ye birth Party and so on, caused the Christmas day to bee a
worldwide celebration the day.
"The Christmas day" (Christmas) this name is "the Christ mass"
(Christ's Mass) the abbreviation, according to "the Holy Bible" the
record, Jesus is born in a Judea's xiaocheng Bethlehem, but Jesus
is because the Holy Ghost is being is pregnant, lives by virgin
female Mary.
关于圣诞节的来历和风俗
圣诞节是十九世纪出现的,风俗家家户户会使用圣诞色的装饰品装饰房子等。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圣诞节来源圣诞节,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是讲“饶恕”与“和好”,而非等待圣诞礼物,当然一开始中国百姓对西方文化还是有抵制的,而经过几个世纪的文明碰撞,西方文化渐渐的融入了中国。
圣诞节的由来及演变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耶稣(Jeshua ben Joseph,公元前4年-30年或前5年-29年),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是西元三十年左右生活于今巴勒斯坦一带的历史人物,接受施洗者约翰洗礼并且被罗马人钉死殉道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复活,显现给门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后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叫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关于送礼物,礼物只是一份心意,投其所好吧,主要看他喜欢什么。
圣诞节是什么?
圣诞节(别名:耶诞节、耶稣诞辰,英文名:Christmas)起源于基督教,是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而设定的节日,日期在公历12月25日。 圣诞节由从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人们通过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以及圣诞购物来庆祝这一宗教节日。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罗马教会设立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圣诞节简介
圣诞节简介 耶(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弥撒(Christ's Mass)的简称。一些语言中与其相关但不同称呼的字有:西班牙文navidad与义大利文natale意即耶(圣)诞(Nativity);德文Weihnachten意即圣善夜(Holy Night)。耶(圣)诞节是庆祝耶稣的降生,通常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廿五日。与上述不同的是,俄国东正教会和亚美尼亚教会在一月六日庆祝耶(圣)诞节,衣索比亚东正教会的耶(圣)诞节则是在一月七日。 耶稣基督降生是世界各地庆祝耶(圣)诞节的中心,此故事已经流传了多个世纪,主要是根据圣经福音书中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而来。〈马可福音〉及〈约翰福音〉不着重耶稣的童年生活,路加的版本写于其他三本之后,较详尽的介绍了耶稣婴儿和孩童时期的生活细节。按照〈路加福音〉二章的记载,童女马利亚接受天使加百列的消息,身为处女的她将藉由圣灵受孕。当时凯撒奥古斯都下旨,叫天下人民各归各城进行人口普查。于是马利亚和丈夫约瑟离开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回到祖籍犹太地的伯利恒。当时伯利恒因为地处乡村,旅店已经没有空房,他们只好寄宿在旅舍外面,马利亚在那儿的马槽(或,马厩,根据不同版本的《圣经》翻译,但通常指一个喂食槽或是个畜栏)里生下了耶稣。基督出生在伯利恒,伯利恒是约瑟祖先大卫王的家,这就应验了古代以色列先知的预言,就是救主将出生在马槽里。后来约瑟整家逃到埃及,为了逃避大希律王愤怒的追杀,因为希律王听信谣言,提及在伯利恒将出生一个新的犹太王。大希律王死后,新的犹太王继位,他并不认识耶稣和他的父母,因而解除了威胁,之后耶稣和家人返回以色列,定居在拿撒勒。 耶(圣)诞节颇富争议的点是,耶稣是何时出生?所谓耶(圣)诞节真正的日期在什么时候?严格说来,《圣经》并无记载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因此对于耶稣的生日各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见解。多数《圣经》学者或神学家选择十二月廿五日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这一天是罗马庆祝太阳神的一个节庆,基督徒就以此日,转化成庆祝基督是公义的太阳。第二,在第三世纪时,这天被认知为春分后的第九个月,一般相信是世界被创造完成的日子,同时也用这天来纪念在基督里新的创造。 自从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耶(圣)诞老人的传说就出现了,耶(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俗。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他是一位第四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于是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十二月六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溶入圣诞假期的庆祝里。在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雪橇到来,从烟囱爬进屋内,留给孩子们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而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则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并纪录孩子们的行为。 在台湾,天主教徒在平安夜晚于全国各地天主堂进行耶(圣)诞子夜弥撒,非天主教徒如新教徒或一般人等,则会参与各类庆祝耶(圣)诞节的活动,诸如交换礼物、享受耶(圣)诞宴会等,但其活动的动机,并不一定与基督徒的庆祝耶稣降生有关。耶(圣)诞节在名义上并非国定假日,但在一九六三年至二〇 〇 〇年期间,每年十二月廿五日官方订为行宪纪念日,属于国定假日,原在纪念中华民国宪法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廿五日通过,并于一九四七年同日实施。因此耶(圣)诞节虽非国定假日,但却在 *** 以另一名义的设法下,很凑巧地放假一天。一九九八年以来,台湾实施隔周周休二日,同时取消部份国定假日,以减少因假期太多而引致的经济冲击,当时行政院以12月25日放假可以跟国际接轨为由,维持这天放假。但二〇 〇一年正式实施周休二日后,行宪纪念日国定假日遭取消,不再放假(但部份适用工时双周84小时制的劳工,仍然放假),但耶(圣)诞节的节日气氛却愈来愈浓厚,各行各业也都在每年此时吹起耶(圣)诞风,带动庞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