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唐僧在哪收了猪八戒和沙僧?
1、唐僧在高老庄收八戒;在流沙河收沙僧。 2、故事简介 1唐僧二人来到高老庄,然后唐僧说他大徒弟能降妖,庄主就讲了八戒和他女儿的事,然后悟空变成庄主女儿的样子和八戒打到八戒的洞前。八戒打不过就躲起来不出来了。最后八戒知道了唐僧和悟空,知道了唐僧就是他要等的师父,所以就收服了。 2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3、原著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在50岁左右,也就是1550年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全部创作。 因此,大致可以推断出,《西游记》是他在1550至1582年,这32年之间创作的。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唐僧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理由是什么
唐僧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理由是什么?《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孙悟空原本不过是花果山上的一个仙石,后来因为有了天地灵气而孵化,并成为了花果山的主宰。此时的孙悟空,不过就相当于婴儿一般,没有是非对错观,因此做事情都由着性子来,犯下了不少的大错,比如大闹天宫,惹怒了不少的神仙,大开杀戒,杀了很多的凡人。而这样的行为,自然是无法为人们和神仙们所接受了,所以孙悟空便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而孙悟空的这所有行为,其实也代表了暴力和无知,也可以理解为“嗔”。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掌管着天庭十万大军。但是猪八戒却不是一个尽职尽业的分,反而贪吃、贪喝以及贪美色,并最终因为调戏嫦娥而被贬下人间。而下凡之后,猪八戒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依旧我行我素。碰到女妖精,更是挪不开步,就连到了灵山,也还要贪图人家俩个馒头。而这样的行为,正好对应着贪婪二字,简称“贪”。沙和尚原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但是却因为不小心打碎了玉皇大帝的琉璃盏而被贬下凡间。因为无辜被贬,所以心里极度不爽,进入凡间之后以吃人为生,又常常怀念以前的天庭生活,心中对玉帝的怨念一直无法消除。沙和尚也没有歇着,在流沙河里成为了老大,经常做一些打家劫舍的行当。因此,沙和尚代表了“痴”。倘若将他们三个人的罪行和佛教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代表了佛教三毒中的“贪嗔痴”,而这三毒又象征着地狱、恶鬼和畜生。取经最为重要,是洗涤内心,是净化自己的思想,不受三毒的控制。如此一来,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修行之心,才能够修成正果。而这,正是《西游记》所要表达的理念,毕竟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宣扬的是佛教修心的道理,是对自己的超越,是对人心的考验,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畅想。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克服自身的缺点与毛病,只有不断的成长,才有机会成功不是吗?如果一味地由着自己性子来,恐怕也会像孙悟空一样,被五行山压个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