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是谁?
浙江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刘琬璐,刘琬璐教授的科研经历堪称“传奇”,16岁上浙大,27岁当上985大学博士生导师,颜值和才华俱佳,还屡次获得院长的夸奖,被院长夸为教职中的“传奇”。2019年,27岁的刘琬璐回到浙大,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成为浙大最年轻的独立研究员。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的院长欧阳宏伟对刘婉璐非常的赏识,他曾夸赞刘琬璐为教职中的传奇,是国内非常紧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刘琬璐介绍刘琬璐出生于1992年,5岁上小学,10岁上初中,16岁参加高考。2013年浙大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并于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到201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独立研究员,她指导的博士只比她小三岁。刘琬璐被赞为“国内非常紧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学术成果非常丰富”。6年时间她在《科学》、《细胞》、《自然细胞生物学》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论文被引用量多达500余次。
当代青年奋斗的例子有什么?
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室,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之中。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叫,问里面是否还有人,但全神贯注看书的陈景润啥也没有听见,于是他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望着那紧锁的大门,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觉饥饿,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书堆中。陈景润同志正是由于这种勤奋,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我所在的团队在蒙古国承担着雅尔玛格立交桥和交通警察局附近上跨立交桥两座桥梁的设计、采购、施工任务。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有31人,占员工总数的86.2%,是一个非常青春阳光的团队。去年11月2日,蒙古国第一座互通立交桥——雅尔玛格立交桥通车,从桥上驾车驶过的人们向我们伸出大拇指频频点赞,我们既自豪又激动。自豪的是中国技术便利了上百万蒙古国人民出行,激动的是桥梁由一张张设计图变成了实体工程。2017年,雅尔玛格桥刚刚开工不久的一天,我们突然接到让项目停工的通知,原因是项目附近的居民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认为修桥会影响当地的环境和水源质量。
新时代青年人物例子有哪些?
1、黄文秀:兰谷遗芳远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2、秦玥飞:君子通大道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2016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3、杨科璋:舍己救人,大义永存2015年5月30日,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事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4、杜富国:临危岂顾生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8、汪勇: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是武汉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