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峨眉山 李白

时间:2024-08-14 23:00:59 编辑:莆仙君

李白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李白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赞美峨眉山诗句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描写峨眉山的诗文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川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相关诗词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五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苏轼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陆游 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 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 别来二百日,突兀喜亡恙。飞仙遥举手,唤我一税鞅。 此行岂或使,屏迹事幽旷。何必故山归,更破万里浪。 峨眉山为题材的诗句是什么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诗中的峨眉山有何特点 李白很注意诗中地名的用法,在他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已经有意识地使用地名,而且用得很好,如他年轻时出蜀所创作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诗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在唐人绝句中为仅见,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为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骇”为实用,在诗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故读起来不着痕迹,妙入化工。王注引王麟洲曰:“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4]金献之《唐诗选脉会通》亦云:“李供奉峨眉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天然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 [5]李白晚年作品也多有善用地名之篇,如他流放夜郎遇赦复至武昌时所作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每句一地名,错落有致。谢榛《四溟诗话》卷四称之有“昂然气象”,乃“堂上语也” [6]。 峨眉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是什么 五处地名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关于峨眉山的诗 1.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2.、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3、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李白离开峨眉山思念的是哪位朋友 1、诗中的“君”历来就有争议,有说实指“峨眉山月”,有说实指住在峨嵋山的朋友。读诗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到底指什么,只能去问李白了。但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在此却是表达最深刻的。 2、如果说实指住在峨嵋山的朋友,也有两种说法。 一是指李处士,二是指杨炼师。李白在峨眉山中驻足流连半年之久,结识了采药炼丹的杨炼师、能诗善讴的李处士、通律晓琴的广浚和尚,吟风弄月,品茗论禅,对峨眉山水倾慕之至。当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际,一首《峨眉山月歌》横空出世:“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字里行间,饱含对山川江月的惜别之情。山月半轮,与人万里相随,虽触月可及,却“思君不见”。情真意切,感触深挚。 3、原诗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硖, 思君不见下渝州。 4、欣赏: 这首诗,是表白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始,当在李白24岁时所作。古老对此诗在艺术上造诣评价极高。全诗仅28字,竟五用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硖、渝州。真所谓天巧浑成,毫无迹痕,不愧为千古绝唱。 在诗中即有“峨眉山月”、 “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水”地名景物的描述,又有“发清溪”、“向三硖”、“下渝州”具体目的表达。吟着诗,如同与诗人一起乘着小船飘荡在如画的江面上,大有“月亮走、我也走”的景意。 峨眉山的雾,李白诗句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自我嘲讽的句子 自我嘲讽爱情的句子 下一篇:唐诗释意 爱国的唐诗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李白

1.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2.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 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2. 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4. 关于峨眉山的诗
1、唐代: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原文选段: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释义:

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仿佛可从画中飘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泽之水而回返往复。

2、唐代:李白《蜀道难》

原文选段: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释义: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3、唐代:李白《登峨眉山》

原文选段: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释义: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4、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原文选段: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释义: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5、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文选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5. 写峨眉山的诗句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 白居易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 李白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送裴頔侍御使蜀 钱起 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陈羽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6. 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7. 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8. 关于峨眉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9. 关于峨眉山的诗词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 描写峨眉山的诗文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忆昔[宋] 陆游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5、山[唐] 李峤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2. 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3. 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4. 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5. 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6. 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

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7. 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8. 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漫 成 杜 甫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9. 关于峨眉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10. 有关峨眉山的诗句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是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半轮:即半圆的月亮。平羌江: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市入岷江。清秋时节,半轮皎月依山而出。闪烁的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江水东流。诗从“山月”写起,既点明了时间“秋天”,又道破了地点“蜀地”。半轮秋月,使人联想到青山 吐月的优美意境。第二句中的“入”“流”两个动词的连用,极为生动地点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景象,把原来静的画面变成了 动的图景,暗示观赏者顺流而下,秋夜行船的情景,手法绝妙。《峨眉山月歌》鉴赏:这是一首思念故土友人的诗。开元十二年(724年)诗人由峨眉到渝州,写下此诗。首句写景:秋夜气爽,山月扬辉。夜空、半月、青山组合成一幅剪影,显得多么 宁静、和谐、优美。并点出了远游的时令和出发的地点。次句也写景:月影沉江,随水静流。这是一幅静谧的月映清江的图画,又暗点顺流乘舟之事,可知意境空灵。三、四句写沿途行程,表达了思念故人的无限情思。此诗写沿途佳境,从峨眉至平羌,由平羌到 清溪,经清溪下渝州,过渝州向三峡,都有“峨眉山月”这一美景相伴。真是景美情深,笔力劲健,对故土和故人的那种浓烈的感情犹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极富气势。

“峨眉山目半施秋”出自哪首诗?

“峨眉山目半施秋”出自《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李白。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入大渡河,入岷江。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三峡:《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一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与作者同住峨眉山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创作背景: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赏析: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