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丙氨酸转氨酶

时间:2024-11-11 05:29:23 编辑:莆仙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医学检查 4.1 英文名 4.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别名 4.3 正常值 4.4 化验结果意义 4.5 化验取材 4.6 化验方法 4.7 化验类别 4.8 参考资料 4.9 相关疾病 5 参考资料 1 拼音 bǐng ān suān ān jī zhuǎn yí méi 2 英文参考 alanine aminotransfease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ALT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 概述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是存在于肝、胃等细胞内的一种酶,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损害均可导致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1]。 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医学检查 4.1 英文名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4.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别名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 4.3 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4~40U/L 。 (2)比色法: <25U/L (3)酶偶联法: 25U/L 。 4.4 化验结果意义 (1)肝细胞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肝癌等中等度升高。 (2)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右心衰竭等。 (3)阻塞性黄疸。 (4)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 (5)内脏和肌肉炎症性坏死:心、肝、肾、脑有炎症存在、溶血等。 (6)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 (7)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8)急性胰腺炎。 (9)药物和化学性:利福平、雷米封、砷、磷、四氯化碳、抗癌药、抗凝剂、红霉素、四环素族等。 4.5 化验取材 血液 4.6 化验方法 酶类测定 4.7 化验类别 血液生化检查、酶类测定 4.8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是什么?

分类: 医疗健康 >> 内科
问题描述:

献过血接到报告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想知道是指什么。正常的是5-45,临床用血是否是要20以下才算合格?

平时觉得身体蛮健康的,也没得肝炎的历史,不知道到底是哪出了问题。烦请大家帮忙解答一下

解析: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中文又名: 血清谷-丙转氨酶



英文名称: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英文又名: ALT

简介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测定(防止溶血)人体各组织器官如肝、肾、心、肌肉等都含有ALT和AST,因此只要有组织细胞损伤、都会出现ALT和ALT升高。其中以肝细胞内ALT活性最高,比血清高100倍以上,故只要有1/100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清内酶活性升高一倍。因此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新生儿ALT水平可比成人高1倍,出生后3个月降至成人水平。

【正常参考值】

赖氏法5~25卡门单位

速率法0~40U/L(37摄氏度)

【异常结果分析】

增高:

1.肝胆疾病,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均可增高。肝硬变同时有活动性肝损害时,ALT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2.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先是ALT升高,可达2000~5000U/L。症状恶化时,黄疸不断加重而ALT急剧下降,称为胆-酶分离现象,说明有大片肝细胞坏死,提示预后凶险。

3,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肿大患者可见增高。

4.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也可有ALT增高。

5.药物如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杨酸制剂,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和抗癌药物等可引起肝细胞损伤,ALT增高。AST/ALT:AST与ALT的比值对肝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同时测定AST、ALT可帮助鉴别诊断和了解病情变化。

1.急性病毒性肝炎AST/ALT<1。

2.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时AST/ALT>1。

3.原发性肝癌时AST/AL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