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四大名鱼是什么?
云南四大名鱼是滇池金线鲃、弓鱼、抗浪鱼、裂腹鱼。滇池金线鲃全身呈淡黄色,游动时在阳光下熠熠闪亮,也称金线鱼,分布在云南阳宗海、滇池、抚仙湖,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弓鱼鳞细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是当地名产。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Norman, 1923),鲤科裂腹鱼属一个物种。云南裂腹鱼是云南四大名贵鱼类之一,同时也是国家12种2类保护鱼类之一,具有极高的科研、经济、美食、药用价值。相关信息云南裂腹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高,百能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脂肪含量虽然较低,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它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应合理开发利用。(在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云南裂腹鱼含量达到22.27%,特别是EPA+DHA含量丰富,达到2.18%。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的水平。
云南四大名鱼有哪些
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高原湖泊的土著鱼。分别产自上述湖泊的金线鱼、弓鱼、抗浪鱼、裂腹鱼等是“云南四大名鱼”,数量极少。云南四大名鱼”之首是一种叫做“滇池金线鲃”的土著鱼类。滇池金线鲃是鲤科、金线鲃属鱼类,仅分布于云南滇池。其体细长,侧扁、吻略尖,有两对须,口角须长于吻须,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食。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不规则黑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游动时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又被称为金线鱼。相关文化滇池金线鲃被列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几百年前,徐霞客来到昆明,游历滇池时,在《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中这样记述滇池金线鲃:“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由于滇池金线鲃的稀有和美味,清代文人师范也有一首描写滇池金线鲃的诗。“欲泛昆明海,先问金线洞。洞水深且甘,嘉鱼果谁纵。罟师向预言,秋风昨夜动,内腴体外热,衔尾游石空。本畅清凉怀,转作羹脍用。或应上官需,或诣高门送。产非大避远,拟向天庭贡。我时获一二,不减熊蹯重。那羡瑶池仙,烹麟渝紫凤。”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滇池金线鲃
金线鲃的特点
金线鲃属鱼纲、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金线鲃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呈弧形,体重约0.1~0.25千克。头细长,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须2对,发达;吻须短,颌须伸达眼后缘的下方。 1、金线鲃属鱼纲、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金线鲃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呈弧形,体重约0.1~0.25千克。头细长,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须2对,发达;吻须短,颌须伸达眼后缘的下方。 2、金线鲃鳞细小,沿侧线鳞则比较大,侧线鳞61~69,侧线略下弯。背鳍外缘稍内凹或平截,背鳍刺较细,基部粗硬,后缘锯齿细弱,顶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腹鳍稍后。全身呈淡黄色,头侧与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淡灰色圆斑;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