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了一部经典的美国黑帮老电影《教父》。年轻时看这部电影,我更关注里面的打斗场面,讨厌其中的勾心斗角和算计,但人到中年再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文章的主旨是想借电影中的“黑帮大佬”唐·维托·柯里昂的发家史,谈谈我对普通人创业的看法,谈谈作为普通人到底该如何实现“逆袭”的问题。
普通人想要“逆袭”成功,学会“选择”很重要
影片开始,维托·柯里昂为了躲避仇家,从西西里来到美国避祸,入住到当地的意大利人社区。
社区中有个叫法努奇的坏蛋到处收保护费,不仅欺负没有孩子的老年夫妻、小店主,还跟地下赌场黑吃黑。一次,三个年轻人因为看不下去而教训了法努奇,他们的本意只想让后者收敛些,结果却遭到报复,一个年轻人被杀,其余两个人的家庭出钱让法努奇发誓不再报复。
在这件事上,维托·柯里昂发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法努奇的遇袭反应怎么看也不像个有黑帮背景的暴徒;其二,真正的黑帮是不会让刺杀自己的人用钱买平安的。
当然,这些跟维托·柯里昂没有关系,他只是冷眼旁观,直到法努奇跑过来向自己收钱。
维托跟两个朋友抢运布料的卡车,销赃赚钱,法努奇上门收封口费。在这个时候,维托要么接受这个没背景的所谓黑帮人士持续勒索,要么干掉他又省钱又省事。最终,他选择了后面一条路。
维托·柯里昂干掉法努奇后,警察没查,本地社区的人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不久,维托就成了“受尊敬的人”,两个带维托抢劫的伙伴克莱门扎和忒西奥也反过来成为他的小弟。
人的一生会面临各种“选择”,每次选择便是一次机会,可能是好的或者坏的。维托选择干掉坏蛋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但其实现实中,很多普通人在那个瞬间会选择忍受,最终过上得过且过的人生。
当两条不同的路摆在面前,你会怎么抉择?
每个人只有一条人生路可以走,无数瞬间决定了你该走哪条路,每个“瞬间”都需要你做出选择。当然,很多时候,答案总是在我们选完之后才知道对错。
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是要靠自己去挖掘的,谁都不知道今天选择过后明天能否成功,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慎重做出选择,同样,无论你选哪个,都要做好迎接后果的准备。
愿大家的每一个选择,都能无悔。
普通人的“逆袭”之道:找“对”路,做“对”事
混黑帮表面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光靠收点儿保护费可建立不起黑帮帝国,维托·柯里昂有自己的生财之道。
维托垄断了意大利橄榄油进口到美国的生意,用朋友阿班丹多名义建立了“阿班丹多纯净橄榄油”品牌,后者是维托在美国寄养家庭的孩子、儿时好友和后来的家族军师。教父维托出大部分钱,自然也分到大部分利润。
但这个时候有两个问题摆在眼前,其一,市场竞争激烈;其二,维托的橄榄油不是最好的。
考虑到很多现实因素,便轮到使用“黑帮手段”。很快,帝国初具雏形,在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维托也建立起一套组织及运行机制。
维托找“对”了路子,做“对”了事,所以成为教父。他的成功之路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也同样受用。
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去混黑道,而是我们要找对适合自己的路,只有如此,我们手中的“砝码”才会变得越来越多,自由也会变得多些,这才会有机会主动作出正确选择。
要想成功,就得“敬畏”规则
在维托建立的“帝国”里,直接向他负责的只有几个人,黑帮军师阿班丹多,开始的两个抢劫同伙克莱门扎和忒西奥,还有一个超级杀手布拉奇。
每次安排非法任务时,他跟军师一个人单独聊,然后再往下安排。他和直接实施犯罪的人之间隔四至五层,即便有人被抓也扯不到他身上。
当然,扯不上关系并不代表没有人善后。被抓的帮派成员如果能保守秘密,坐牢时家人一样可以拿到他的工资,出狱后还可以另外收一笔钱。享受一周惬意度假生活之后,这位帮派成员还得回去继续上班,想退出是没可能的。
由于组织的壮大,教父唐·维托·柯里昂安排克莱门扎和忒西奥在其他两个区各自发展,表面上看三者没有太多关系,实则是一个组织。
记得我最初看到这段时,心里总有个疑问,“又不是最能打的,凭什么别人要听维托的呢”,现在想想,我明白了答案。
任何创业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方面,外部因素。电影中,黑帮得以壮大主要背景是一战后美国社会处于混乱状态、警力不足,各国移民如果不形成自己的组织很容易被其他移民和本地人欺负,有组织就得有领导者,维托成为教父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个人素质也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个人素质,就会成为小混混法努奇,永远在底层,而且随时会被干掉。只有通过强有力的个人能力建立有效的组织,产生利润,让自己更受人尊敬。让我们来看看维托是如何做的:
第一,个人能力必不可少。维托很小就见过血,父亲被仇家所杀之后他避祸来到美国。从这个角度看,干掉个别小混混对维托并没有心理障碍,可这还是不够。
第二,建立感召权威。“感召权威”这一概念由马克思·韦伯提出,指的是个人通过对众人福利的创造以获得声望,从而具有一定的支配力量。具备感召权威的人会被人视为“领袖”,感召权威领袖完全是通过在自己确实做到的事情,来确定他的权威,同时获得追随者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多半源于大伙对秩序或者打破原有秩序的渴望。
维托前期靠杀人立威,之后为意大利移民提供帮助树立了自己的感召权威。只有每次都能有求必应,他才具备权威,否则就会退化到普通意大利移民。要做到“有求必应”就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金钱和人际关系,这些只有靠建立组织才能实现。
第三,组建团队,有效运营,获取超额利润,三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超额利润,团队就无法正常运营,只有垄断才能产生超额利润,垄断的产生又需要团队成员出力。电影中,维托的黑帮先是基于小团队做生意,接下来靠明里谈判暗里暴力形成对橄榄油生意的垄断,有了钱接下来进一步扩张组织。
第四,拥有资源。维托能建立黑帮帝国,成为教父,除了本人的个人魅力,还有美国政客、当地警察的资源。
这里所说的“资源”对于黑帮教父而言是关系网,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人脉网络”,这部分他没有放手给手下任何人,无论是军师还是两个小头目都不掌握。在交班给三儿子迈克时,这部分人脉资源才浮出水面。
虽然电影里并没有放太多笔墨在此,但这才是真正重要和关键的。够狠谁都能砍人,可是多样而丰富的人脉关系网则未必人人都有。
记得后来看《教父》这部小说时看到这个场景描述,教父遇刺之后在医院抢救,大儿子准备全面开战时提到“……老头子还活着,因此只能开战……”的根源也在这里。教父只要还活着,个人魅力就在,关系网也能维持;如果死了,那魅力会随之消失,人脉关系网由于没有交接,柯里昂家族只能认输。只有打手是无法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
电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看一场好电影就是经历一次不同的人生。那么,教父的发家史能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