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1,88毫米的争议——进球需要科技为其精准吗?

时间:2022-12-12 02:26:24 编辑:莆仙君

科技把越位吹得干干净净,把手球吹得漂漂亮亮,把犯规吹得战战兢兢,也就如同大地一片白茫茫,虽刺眼,但不耀眼,更不亮眼。

文/姜建强

多少年前,马拉多纳凭借“上帝之手”,在1/4决赛中淘汰了英格兰,并最终让阿根廷站在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一回,日本队凭借一次出色的包抄传中,获得了进球,从而2:1战胜强豪西班牙,打进16强。

肉眼看,显然是出底线了

虽然已经无法改变胜负格局,但这一进球是否出界,是否有效,还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借助肉眼,这球出底线无疑,所以,英国、西班牙和德国的媒体都说,这球肯定出界了,应该判无效才对。但在导入新科技最多的这届世界杯,则有了1,88毫米之说。也就是说,在VAR视频看来,球体1,88毫米在线内。日本《读卖新闻》为此发文为观众“扫盲”足球规则说,即便球体没有擦地面碰到底线端,但只要球的一部分在飞行的空中映照了底线,也属界内球。日本队凭借1,88毫米,打进16强。德国队也就差这1,88毫米,遗憾地打道回府。

科技定位看是1,88毫米在线内

还差1,88毫米就出界,等于乒乓球与排球的擦边球。1,88毫米挽救了日本队。日本人真要感谢今天的高科技芯片,感谢VAR的精准,感谢草坪白线端不齐整的毛边。因为毫无疑问,这球若在过去任何一届世界杯上,都会被裁判判定出界无效。在传出这一精妙传球的日本队员三笘薰(25岁),在赛后接受采访说,我的感觉球大半已经出线,但即便是1毫米,我也要尽全力拼抢传起来。而射入这一球的田中碧(24岁),回忆戏剧性的瞬间说:三笘薰精妙地把球留给了我,相信他直到最后都非常棒。

日本人有趣的推演

最终,还是科技说了算。就算人玩得最为得意最为尽性最为热血的游戏——足球,最终也要看科技的脸色。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昨是今非,今非昨是。科技最终万能地收割了进球。原本“错判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的名言,在这届世界杯上已遭封存。但足球的趣味是否也就随之荡然无存呢?没有错判与误判,足球就不会太好看。没有争议,足球就会失去魅力。游戏(足球)玩得是趣味,玩得是人性与情绪在瞬间的爆发与消涨,一旦精准无误,岂不成了机械钟表的摆动,岂不成了机械人的定格表演,岂不成了永不犯错的理性与逻辑推演的沙盘?虽然科技有拒绝错判误判的高超能力,但科技如果总是喧宾夺主,如果总是抢占话语权,让受众的主体最终产生反感与不快,这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这就如同有德国球迷发话说:VAR应该是为了让足球变得更好,而你让德国队回家是让足球变得更差。

模糊才是足球的趣味

其实,进球的趣味,进球的瞬间,不就在越位与不越位之间吗?不就在手球与不手球之间吗?不就在犯规与不犯规之间吗?科技把越位吹得干干净净,把手球吹得漂漂亮亮,把犯规吹得战战兢兢,也就如同大地一片白茫茫,虽刺眼,但不耀眼,更不亮眼。绝对的公正会绞杀趣味。一旦绞杀了趣味,体育的本质也就会变形与失真。回首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杯足球史,最大的津津乐道,最具书写价值的不就是马拉多拉的“上帝之手”吗?体育如果像科技一样纠缠精准的对与错,体育也就不体不育了。

22年前就开始幻想战胜西班牙

可不,日本队为科技三呼万岁。德国队恨不得杀了科技。2:1战胜西班牙。日本人在22年前就在做这个征服足球强豪的梦(有漫画为证)。22年后的今天,日本人凭借科技力量,凭借自己紧追不舍的精神,最终美梦成真。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