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元气森林,向糖妥协

时间:2023-01-09 13:23:52 编辑:莆仙君

如果把近几年新消费领域的市场竞争比作一个战场,那么这些新晋将士们的基本功就是讲故事。面对VC,讲故事;面对员工,讲故事;面对消费者,讲故事。商业的本质不是storytelling,但这却成为了品牌们的优先级。

在新消费人人都能讲一个故事的浪潮之下,元气森林或许是为数不多的能把故事变成现实的品牌。它敏锐地抓住了健康潮流的趋势,推出了一系列无糖茶饮料,不早也不晚—太早,就会像统一旗下的“茗茗是茶”一样,从新品推出到撤下市场,不过短短几年;而太晚,赛道早已从蓝海变成红海,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拼杀突围,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

毫无疑问,元气森林是成功的,这从它近几年的商业动作就可见一斑。瞄准咖啡赛道推出“大魔王黑白罐浓咖啡”、研发果汁产品“满分微气泡”……每一步都跳出了气泡水领域,入局各个细分产业。但总有什么没有发生变化,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无论元气森林如何尝试进入新领域,产品始终围绕“健康”趋势打造,即便是长久以来被市场公认与健康无缘的可乐也不例外。

这样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招数似乎要被 “冰茶(ICE TEA)” 这款元气森林在12月新推出的产品打破。元气森林,还能够复刻“健康饮料”的神话吗?

01.冰茶:新品,但不完全新

要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冰茶这款产品是什么。

作为一款以柠檬、红茶、糖浆为基础的夏日冷饮,冰茶在世界各地都十分流行。茶餐厅里饱受消费者喜爱的冻柠七正是它的变体之一,但冻柠七更为酸涩,喜欢冻柠七的人热爱它的风味,但也因此损失了不少潜在受众。想要铺开市场,更直接的做法是加糖,而且要加很多糖。只有足够的糖浆,才能够掩盖柠檬的酸涩和红茶的微苦,赢得更多受众。

这也正是过去国内各大饮料品牌们的做法。根据Euromonitor统计凭借酸酸甜甜的风味口感、冰镇过后的感官刺激以及低价原材料带来的价格优势,2019年,康师傅占茶饮料市场份额的26%,超越统一与农夫山泉,位居第一。

3元一瓶的价格优势或许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刻在人类DNA中对糖的热衷。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现代人,仍然无法改变对糖的本能喜爱。对脑部扫描的研究发现,大脑对糖的反应和对可卡因的反应是一样的。在过去,这个特质让人类得以生存。但在工业化社会的今天,却成为了人们的健康负担。

茶饮料市场的减糖化趋势由此而来。36氪的报道中就曾显示,在2021年茶饮料产品销量TOP10的产品中,几乎大部分都含有“低糖”“无糖”的关键词,趋势鲜明到几乎各大品牌都在加紧跟随“低糖”“无糖”的步调。元气森林正是凭借“0卡0糖”的产品卖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尽管市场风向如此鲜明,但在冰红茶这一高含糖量饮料品类上,大多数品牌仍然没有着手改进。在元气森林的新品发布会上,发言人、元气森林减糖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郝佳称,“元气森林感受到国内消费者对更为健康的冰茶类产品的需求,所以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选择。”这个更多选择既可以解读为冰茶本身,也可以视作此次元气森林推出的两种口味——减糖版和0糖版。相比于传统的冰红茶产品,这两款产品在去除添加剂、简化配料表上作了改进。当然更重要的是,减糖。

等一下。一向以“0糖”作为产品核心卖点的元气森林,怎么突然就开始保留糖了呢?

02.糖:留,还是不留?

其实,“要不要保留糖”对于元气森林来说,也是一个很值得考量的问题。根据36氪未来消费报道,在冰茶推出市场前,元气森林曾做过多次口味测试,被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糖,还留不留?”

近些年来,糖被视作不健康的象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这一健康的代价。香港贸易发展局曾对2400名内地消费者作了线上调查和焦点座谈。其中,74%的人相对更喜欢保质期较短的包装食品,“代表更少的添加剂和更新鲜。”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受访者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第二则是他们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很显然,这样的家庭在偌大的中国市场中并不具备代表性。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动辄十几元的无糖汽水,那些被媒体视作不健康的食物仍然有其价值。特别是对非一二线城市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口相同的两款产品,一款仅仅因为更加健康就比另一款贵出一倍,这是不值当的。就像网友所说,“我都喝饮料了,我还在乎健康干啥?”

目标消费者群体的改变推动元气森林发生了改变,包括产品研发,定价等等;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冰茶所属的茶饮料市场,有糖茶饮料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若单纯只发售“0糖”冰茶,就无法铺开市场。而这显然于元气森林近年来的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吻合。新产品冰茶的出现就像是一个讯号,告诉我们,想要继续开拓饮料市场的元气森林,开始逐步向糖妥协。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