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云选01 | 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得伟产品介绍-1.中型锂电钻型号介绍(18/20V平台)

时间:2023-01-25 22:11:47 编辑:莆仙君

今天发布一个新的文章系列——云选。

由于B站文章限制超链接,文章中有许参考链接未能在公众号文章列出,详细内容可以去我的知乎查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595293688

前一段时间想买把手电钻,发现全网都没有型号对比,这对一个强迫症来说实在是太苦恼了。

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写一篇吧。

声明:本文观点为个人主观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于本人加工并二次创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个人感觉得伟(DeWalt)在中国其实做的并不好,中国官网简陋,旗舰店售价偏高,售卖产品型号不全等等....

比如产品介绍,美沃奇(官方称呼,Milwaukee)和牧田(Makita)都已经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获取产品目录了。

这里要夸一下牧田,现在是2022年的12月初,已经可以看到2023年的产品目录了,目录都做成了电子书形式,而且品类之全,页面介绍都附有详细介绍介绍的二维码,也能很方便的下载具体型号的产品手册。

反观得伟,可能是营销策略不同,图片做的很吸引人,但根本不会列出具体参数。但我建议至少给个产品手册吧(买这种工具的应该几乎都是男性吧,男性用户不应该最在乎参数的么...)

还有就是价格,得伟官方店卖的工具比第三方店贵很多,评价也不高。而且很多老款型号在天猫旗舰店依旧有卖,但是价格奇贵,甚至比新款型号都贵,不太懂他们是怎么搞的。

但这不是本文重点,我们言归正传。

得伟的锂电钻分为两种,一种是叫Drill Driv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电钻、锂电钻;另一种叫Hammer Dril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冲击钻,比一般的锂电钻多了冲击功能。

为了好区分,下文把不带冲击功能的电钻称为手电钻,把带冲击功能的电钻叫冲击钻。

区分得伟手电钻和冲击钻的方法也很简单,去看电钻上有没有「小锤子」标志,有的话就是冲击钻。

冲击钻在内部多了一个冲击结构,冲击结构由两个带有齿轮状的冲击块组成,如果把冲击钻的档位调整到冲击档位,冲击钻工作时两个冲击块会连续咬合和错位从而产生连续的微小冲击来提升冲击钻的钻孔能力。

因为冲击钻内部多了冲击结构,所以所以尺寸上要比同规格的手电钻长一点点。冲击钻可以用于瓷砖或者轻质混凝土的钻孔(注意打瓷砖一定要用专用钻头,否则容易把瓷砖打坏)。

了解这些介绍最好的方式是去看说明书和官网,不过得伟的中国官网(https://cn.dewalt.global/ )比较简陋产品型号和介绍都不全,没什么参考价值。如果你想了解得伟的工具那么我建议你去美国官网了解????https://www.dewalt.com/

另外有两个国外的工具媒体网站也很好,一个叫ToolGuyd(https://toolguyd.com/),另一个叫ProToolReviews(https://www.protoolreviews.com/),推荐给工具爱好者(注意是英文网站,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

得伟的手电钻和冲击钻型号格式是DCDxxx,「DCD」代表「Dewalt Cordless Drill」(我猜的);「xxx」代表用于区分不同型号的三位数字。基本每次发布产品都会把手电钻和冲击钻一起发布,冲击钻的型号会在手电钻的型号「+5」(比如DCD790是手电钻,DCD795是冲击钻)。

如果要是升级款的话,两款产品的型号会同时加1,比如「DCD791和DCD796(冲击钻)」就是「DCD790和DCD795(冲击钻)」的升级款。

不过得伟也不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来的,比如DCD708是手电钻,DCD709是同规格的冲击钻。总之是挺迷的。

从应用上来说,得伟的电钻分为三类,其中10.8/12V的轻型电钻、14.4/18/20V的中型电钻以及18V/20V的重载电钻。后来得伟把14.4V的产品线去掉了,就只剩下12V和20V这两类了,这样电池的通用性也大大增加。而且10.8V和12V其实是一样的,18V和20V也是一样的,据说是为了怕消费者混淆这两类,就改成了12V和20V。

注1:得伟天猫旗舰店说明:10.8V与12V,18V和20V,54V与60V除表述方式外无任何差别,互通电池包及充电器

注2:得伟美国官网说明:Maximum initial battery voltage (measured without a workload) is 20 volts. Nominal voltage is 18.

我会先从18/20V的中型电钻开始介绍,然后再介绍12V的轻型电钻,最后是18/20V的重型电钻。每个类别以发布时间为顺序开始介绍。

先从2011年发布的型号开始讲吧,再久远一点的型号的资料已经不太好找了。

其实得伟在在1994年就上市了第一款14.4V锂电钻,1996年上市了第一款18V锂电钻。2011年,得伟开始布局20V的锂电平台,并在2013年开始在20V平台产品中引入无刷电机。

DCD780和DCD785是在2011年发布的(Link),而且这俩型号和DCD730、DCD735都是在同一个说明书上,看起来是同一时期发布的。

这几个型号大概都是10多年前发布的,年代比较久远了,而且都是有刷电机。并且目前已经没有14.4V的产品了,所以这几个型号看看就好。

相比于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寿命长、无火花、更省电,寿命高、功率上限高、转速高,并且在结构上也更紧凑,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有刷电机的优点就是工艺成熟,最主要的就是——

便!宜!

要命的是为啥DCD785在天猫旗舰店(Link)能卖3000多....这不是有刷电机么...

3.2-(2013,有刷)DCD771、DCD776(冲击钻)

DCD771、DCD776(冲击钻)是在2013年推出的,同样是有刷锂电钻。相当于DCD780/785的「青春版」,比DCD780/785更长,更重,更慢,更弱。

在得伟2021年产品目录表中已经把DCD776标注为「即将下市」了。不过也难怪,做为一款发布了近10年的有刷电机机型,现在12V平台的无刷机型都已经赶超它了。

3.3-(2013)DCD732、DCD737(冲击钻)、DCD790、DCD795(冲击钻)

同样是2013年,得伟发布了四款无刷电机的锂电钻,分别是DCD732/737和DCD790/795,作为四个有刷电机型号DCD730/735和DCD780/DCD785的升级款。

官方宣称这四款无刷电机的寿命比有刷电机长“up to 57% longer”,不过我把它们的参数和DCD730/735、DCD780/DCD785对比了一下,基本没区别,只是功率上提升了2.86%。另外无刷电机的这几款都把LED灯移到底座了,并且有20s的延时。

DCD732/737是14.4V的型号,现在也不太常见了。

DCD791/796应该是在2016年上半年发布的,是DCD790/795的升级版。

这一次的升级算是全方位的升级,不仅扭矩提升了,尺寸和重量也减少了。另外,LED灯变成三档亮度调节,一档2.6流明(20s延时),二挡18流明(20s延时),三档60流明(20min延时)

DCD796对比DCD795

因为跟上一代DCD795比起来,DCD796有了全方位的升级,国外媒体对DCD796也很高,这个机型目前也在美国官网售卖。

DCD777/778发布于2016秋季,定位和DCD771/776差不多,算是DCD791/796的「青春版」。

DCD778是冲击钻,这个命名就不遵循「+5」格式了,应该是考虑到如果+5就变成DCD782了,更会让消费者分不清了。

参数上比DCD791/796差了一些,尺寸上长了一点,而且没有LED灯,夹头好像还是个塑料的???

另外,得伟天猫旗舰店列出了一个表,DCD777有新款和老款之分,看起来只有重量上的区别。

2017年得伟发布的DCD792/797,其参数和DCD791/796一样,只不过DCD792/797多了蓝牙功能。目前美国官网还能查到DCD792和DCD797。

用户可以通过三个自定义模式来设定转速和LED灯的延时关闭时间,不过好像不能调节扭矩。

DCD708/709发布于2019年,是DCD777/778的升级款。

相比于老款,新款在参数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只是机身更加紧凑了,而且夹头好像依旧是塑料的(忘了在哪看的了)。

这里有一个乔工社关于DCD708的评测:

DCD800/805是今年的新品,是DCD791/796的升级版。从图片可以看到,DCD800/805更加紧凑了,而且最大扭矩达到了90Nm,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相比于DCD791/796的扭矩有进一步的提高,官方宣称DCD800/805机身长度比DCD791/796缩短了6.5%/6.6%,而且最大功率也有32%的提升(得伟使用「UWO」(Unit Watts Out)来作为功率的单位)。

LED灯方面也有一些变化。首先,DCD800/805照明角度可以调节,并且亮度档位发生了变化,可以选择关闭照明,也可以选择开启照明(20s延时)和聚光灯模式(更亮,20min延时)

2011年,得伟推出了一款角向电钻DCD720/740,长这样????

说它是「异类」是因为它就这一个单独的产品,专门用于常规锂电钻不太容易伸进去的地方。从说明书上看[Link],DCD720和DCD740只在电压上有区别,我推测是为了满足两种平台(14.4V和18V)的消费者,不过后来随着14.4V平台的消失,DCD720也就很少有人用了,只剩下了DCD740比较流行。

后来大概到了2019年,DCD740角向电钻更新成了20V平台,还是这个型号,数字也没变,并且有了包胶,并且开关处也做了调整。

好了,中型锂电钻大概就介绍完了,下一篇会介绍12V平台的轻型锂电钻。

感谢你花时间读到这里。


注: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于本人加工并二次创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