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8年后才看懂《琅琊榜》这一幕:为何梅长苏一开始选择对誉王下手

时间:2023-02-02 09:44:47 编辑:莆仙君

空旷冷寂的会客厅,梅长苏伸出纤白细弱的腕脖,蔺晨将手搭上去仔细把脉。

片刻后,蔺晨把扇子往桌上一扔,缩回手揣在袖子里,长叹一口气,眼睛望向门外,不言不语,一脸阴沉。

梅长苏调侃蔺晨,不要每次把完脉,就摆一副臭脸,还佯装质问蔺晨,这个表情到底是给他来送行的,还是阻拦他的?

蔺晨翻着白眼怼他,12年前就知道拦不住,知道梅长苏迟早是要回金陵城的。

梅长苏接着话茬说,既然如此,那就趁着自己身体还可以,让蔺晨帮自己了结此事。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蔺晨一挑眉,声音高了好几度,直言梅长苏怎么知道自己身体还好?

梅长苏闻言,坐直了身子追问,那自己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

没想到蔺晨反问,梅长苏需要多久?

当听到“两年”从梅长苏口中飘出来后,蔺晨大声冷笑,丢下一句“那你带10个大夫去吧”。

言下之意,梅长苏的身体状况很差,能不能坚持两年都是未知之数。

由此可见,梅长苏12年后再回金陵城要想实现复仇目标,为7万赤焰军平冤昭雪,辅助靖王上位,开创清明盛世,时间就显得尤为紧迫。

也就是说,梅长苏需要争分夺秒。

因此,当他一开始对太子和誉王下手时,按理说应该选那个最容易被干掉的,这样才比较节省时间,毕竟他的寿命非常有限。

可是,梅长苏却偏偏先选了精明的誉王,帮太子的人护送一对老夫妇进京状告庆国公,直接砍掉誉王最有力的臂膀。

而且,他还选择做誉王的谋士,要知道誉王可是城府极深的人,言侯就曾对梅长苏说过,誉王是最像梁帝的儿子,冷酷无情、翻脸不认人的狠劲儿,与梁帝如出一辙。

对付这样的人,岂不意味着梅长苏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梅长苏明明更需要和时间赛跑啊?而那个愚蠢自大的太子,远比精明的誉王更好对付,梅长苏为何不首选他?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1、从权谋角度看,梅长苏和誉王是同一类人,所以梅长苏更容易看透“敌人”。

太子虽然愚蠢,身边也没有像样的谋士,看上去很容易对付,但他完全是梅长苏对立面的类型,因为蠢而往往自大,遇事喜欢蛮干,不按套路出牌,反而不好控制。

而誉王虽然精明且城府深,但他喜欢权谋,梅长苏更擅长权谋,从这个角度看,他俩其实是同一类人。

因此,梅长苏很了解誉王,更容易看透誉王,能推断出誉王在想什么,决定怎么做,也更容易看出誉王计谋的破绽,从而给出致命一击。

所以,梅长苏一开始就选择誉王下手,看似费时费精力,其实最省时省力。

2、誉王爱才,梅长苏有才,所以梅长苏下钩,誉王这条鱼才容易上钩。

太子和誉王第一次见梅长苏,是在霓凰郡主的比武招亲现场,两人为了争取梅长苏到自己阵营,言语上针锋相对。

誉王刚邀请梅长苏去府上,说是有黎老先生的讲学稿,太子随后便翻着白眼嘲笑誉王小气,说区区几本书稿,还让梅长苏专门跑一趟,而且只是借人家看,并询问书稿值多钱,他买下来打算送给梅长苏。

再有,为了弄清楚谁是麒麟才子,誉王立刻亲自上琅琊山拜访求答案,而太子只是吩咐手下谢玉去安排人找答案。

得知麒麟才子是梅长苏,人在廊州,誉王脱口而出哪怕三顾茅庐也要请来,而太子只是派了自己府上的一名办事人员去廊州。

对比之下就看得出来,太子不仅不学无术,对文人才子丝毫不重视,而誉王不仅自身好学,还肯放下身段礼贤下士。

而梅长苏打开复仇局面的噱头,就是自己无与伦比的才能,下了这样的鱼饵,自然钓上来的是爱才的誉王。

3、太子虽蠢容易被除掉,但目标太大,拿誉王做挡箭牌干掉他,更万无一失。

梁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他怕立了聪明的誉王为太子,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就像祁王这个儿子一样失控。

所以,他让笨一点的萧景宣当太子,同时不断宠爱誉王,抬高他的地位,让誉王在他的掌控下去和太子明争暗斗,实则是拿誉王做太子的磨刀石。

这样一来,有能力的没名分,有名分的没能力,梁帝才能安心稳坐他的皇帝宝座。

可是,如果梅长苏一上来就朝太子下手,梁帝有意在两儿子之间维持的相互制衡关系就会被打破,梁帝必然会采取措施维持这种平衡。

那么,梅长苏的复仇计划就难以推进,因为干不掉太子和誉王,靖王无法上位,赤焰冤案就不能推翻重审。

所以,虽然誉王远比太子城府深、难对付,梅长苏还是先选择了对誉王下手,不惜亲自出面阻拦双刹帮帮主追杀庆国公案的证人,暗中相助太子一方的人马,也就是卓青遥,把那对老夫妇顺利护送回京,最终折断誉王最有力的臂膀。

当誉王实力大大损失后,太子才失势,梁帝就会以为是两个儿子一如既往的内斗,只不过这回斗得厉害了些,才不会注意到他们两败俱伤,是有梅长苏这股外部势力在左右。

而日后靖王崛起,梁帝更不会怀疑,太子和誉王的倒台,是靖王所为。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