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钦博特大地震
l970年5月31日下午3时23分,秘鲁大地震爆发,其强度达到了7.75里克特震级,这次地震起源于秘鲁钦博特海港的海床断裂层,离海岸约有30英里远。美国地理学调查显示,“这次地震有可能是西半球有史以来所发生的最具破坏性的大地震。”
钦博特市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地处地震带上。地震本身对沿海城市就构成了大破坏,在这次大地震中,钦博特市有数万多人死亡,钦博特遭到了彻底破坏。钦博特周边的卡斯马和胡拉梅也遭到了巨大的毁坏,著名的建筑被撕毁,大量人口丧生。此次地震所造成的冲击波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北部秘鲁散去,波及范围达到了六百英里。
钦博特市以东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发的冰川泥石流瞬间埋没,全城2.3万人被活生生地埋在里面。胡阿拉斯,是一处受人们欢迎的旅游胜地,在这次地震后,这个美丽的城市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幸存者们没有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资源本身就很匮乏),而地震所带来的巨浪烟尘使活着的人们倍受折磨。这些烟尘同样大大增加了援救难度。直升飞机飞临到受难地区的上方时,因看不到地面而
迟迟不能降落,这导致了医疗设备和紧急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
通常情况下,这种大规模的灾难所带来的难题就是大量死者的尸体需要紧急处理掉。被埋葬的死者尸体会使活着的人们感到非常恐惧,因此及时处理掉尸体是当务之急。人们挖掘了大容量的坟坑,用来堆放尸体,直到它再也无法容纳更多的尸体。然后,将尸体掩埋上,这既解决了公共卫生的问题,也解决了棺材和坟墓短缺的困境。
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兰山峰因地震发生岩崩,至少有5万人被巨大的泥石流掩埋。其时速达250-400千米,体积估计有1亿立方米,由此可见速度之快、体积之庞大。地震还触动了钦博特以东130公里的瓦斯卡兰山的冰帽,1亿吨的冰体挟带泥石流覆盖距在山麓15公里的容加依城上,从冰崩到覆城全过程仅仅4分钟。
据统计,在这次地震中,共有66794人死亡,10万多人受伤,其中许多人的伤势较为严重,80万人无家可归,这个数字是骇人听闻的。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中有五千名儿童,他们因此次地震而变成了孤儿。
秘鲁经常会发生地震,有一些地震很严重,有一些则可以忽略不计,秘鲁平均每隔十二或十五年就要发生一次大地震。秘鲁人民已经习惯了地震灾害,但是像这样灾难深重的地震是秘鲁人民所害怕的地震类型,他们希望这样的大地震在一千年中只出现一次。
伊朗是一个有着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伊朗高原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史称“波斯”,素有“欧亚大陆桥”和“东方空中走廊”之称。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大帝国曾盛极一时。早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和波斯(中国汉史称之为安息)就有友好往来,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进行着经济、文化交流。
伊朗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学家认为,伊朗在地质上处在欧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交接的地方,经常发生的摩擦、隆起使这个国家地震频发,仅1960年以来,就发生过54次较强地震。
1990年发生在赞詹、吉兰两省的地震,是一次损失惨重的大地震。1990年6月21日,德黑兰时间零点31分,伊朗北部人口稠密的赞詹和吉兰等省一片宁静,大多数居民已沉浸在斋月前夏夜的酣睡中,也有一些人还在电视机前为巴西队与苏格兰队争夺世界杯足球赛的出线权而兴奋不已。然而他们却不知,就在他们的脚下,地下的烈火长久积聚的能量也在奔腾、撕杀,像一条毒蛇一样吐着红信子,像是要把整个世界吞下似的。
那天晚上,天气出奇地闷热。就在此时,大地发出了深沉的轰鸣声,它像倾盆大雨前的滚滚闷雷,又有些像是某处遥远的战场上隆隆的炮声。突然间,一道蓝色的闪电划过天空,睡梦中的人们还来不及思索,更来不及躲避,大地像一头暴怒的雄狮,拼命扭动着它硕大的身躯,嚎叫着,发泄它再也承受不住的巨大能量,像是想把整个大地撕个粉碎。刹那间,天摇地动,房倒屋塌,夹杂着惊恐、悲惨的哭喊声,席卷了伊朗西北部地区以及邻近的前苏联、土耳其等地区。伊朗西北部6个省份的许多地方,在这残酷的一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生灵在这残酷的一瞬间被夺去了生命。更为悲惨的是,大地震又触发了滑坡,整个地震区刹那间天崩地裂、水电俱断,处于一片浑浑噩噩的黑暗之中。
据地震科学工作者测定,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在德黑兰西北约200公里处的里海周围,距前苏联的里海港市巴库约260公里。美国地震台测定震级为里氏7.3—
7.7级,中国地震台的测定数据为里氏7.9级。在随后的2小时之内,又发生过10多次余震,大地震发生后不到12小时,又发生了一次里氏6.5级强余震。
在地震波及的伊朗北部6省中,受灾最重的是素有伊朗“粮仓”之称的赞詹、吉兰两个省。赞詹省有54座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或变成了废墟,其中阿布伯尔和布音两城全部居民非死即伤。吉兰省有66个城镇村庄遭受重创。这场大地震的受灾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造成5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10万个家庭破碎,50万人无家可归,据伊朗计划和预算组织作出的估计,物资损失价值高达70亿美元以上。物质财富损失包括被夷为平地的9万座房屋和4000幢商业建筑,6.9万座房屋和商业建筑遭到部分破坏,许多大工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伊朗有关人士说,这样的损失,是伊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世界地震科学权威人士称,自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以来,这次大震是损失最为惨重的。
在受灾最重的吉兰省鲁德巴尔镇,一位赴现场采访的外国记者在直升机上看到了如下情景:被地震摧毁的无数个村庄,简直像一堆堆乱石滩,男人、女人、孩子和牲畜尸横遍野,幸存者伤痕累累,有的还在断壁残垣的缝隙间、瓦砾下痛苦地呻吟和挣扎。鲁德巴尔地区,80%的山村已变成一堆堆废墟。多数房子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地震的痕迹。一名幸存者说,他的整个家族中有92人在地震中丧生。吉兰省首府雷什特南部的水库被震塌,洪水一泻而下,至少有20人被淹死。这一地区后来又接连发生了余震,再次造成滑坡和混乱。
这个曾经居住着18500人的鲁德巴尔山镇,几乎所有的房屋被震倒,幸存的6500人栖身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
据伊朗官方统计,地震几乎使吉兰、赞詹两省的所有建筑物倒塌,约25万人伤亡,50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可怕的灾难,使伊朗全国蒙上了灾难的阴云。地震灾区到处都挂起了黑旗。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宣布,6月22日、23日、24日3天为“全国哀悼日”,以此来哀悼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