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知非的人物经历
郁知非,1916年3月10日生于上海。5岁入上海市立万竹小学,刻苦用功,学业名列前茅。1932年高中毕业,因成绩优秀由学校保送入美国教会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医科。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插班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40年6月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被留聘为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和医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返沪行医,并接受上海同德医学院的聘请,教授诊断学。他讲课内容充实,讲解清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时值战争年代,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他还是时常去临近的雷士德医学研究所(Lest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图书馆中查阅参考文献,写出了4篇科研论文,发表于因缺稿而濒临停刊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1949年2月郁知非到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血液学科进修,主任是国际著名的血液学专家罗森塔尔(Nathan Rosenthal)教授。在进修期间,他研究以放射性磷准确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的技术,他改进了原有的操作技术,使测定结果合乎理想,且能重复出现。此方法在学术会议上介绍后,郁知非的名声一时大震。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工作的机会,婉言谢绝了西奈山血液学科的挽留,于10月回国工作。回国后,被聘任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和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浙江医学院(1959年后改称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及教研室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系主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就任后不久,他就建立起一套用以提高医疗和教学质量的工作制度和秩序,例如:每周定期总查房,每一份出院病历他都要仔细查阅,每周开一次全体科室人员都参加的病例讨论会,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遇有适当的病例则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这一系列措施对浓厚学术气氛,提高医疗质量,使全科室医生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改进医德医风起到良好作用。他还亲自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严格。他从事教学工作近60年,桃李芬芳,当年许多学生现已成为医学界的骨干或领导。1950年郁知非回国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血液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等。1963年受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聘为输血及血液学专题委员会委员。1978年受聘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主编《血液病学》卷。1979年受委托筹备成立中华血液学学会,1980~1988年任该学会第一及第二任副主任委员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辑。1980年经国际血液学专家推荐为国际血液学学会会员。同年,他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血液学学会会议,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聘请他为内科及血液学中心访问教授。1981年卫生部聘任他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内科学》编委。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或主持学术会议。除几次到美国外,他还到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澳门、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参观、考察。在1985年美国出版温特罗布(Wintrobe)所著的一部有关血液学历史的书籍“Hematology,The Blossoming of a Science,A Story of Inspiration and Effort”,书中收入了郁知非的传略。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郁知非共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编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已出版的书籍12本,执笔300余万字。较重要的著作有《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血液病学》、《现代血液病学》、《临床血液学最近进展》等。2002年2月17日晚,广州传来我国著名的内科学、血液病专家、中国血液病学奠基人之一,原浙医一院院长郁知非教授因病溘然长逝之噩耗,使我热泪盈眶,夜不入寐。郁知非教授1940年毕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同年任协和医院住院医师,1941年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任教授,1949年2月至1950年9月在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从事血液病研究工作,其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为报效祖国,1950年9月毅然回国,历任浙江医学院附属一院院长、医疗系主任、内科和血液学教授。
郁知非的个人经历
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从上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兵。1978年回到上海读书、工作。1983年创办三灵电机厂,申花集团和申花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991年以20万元人民币将上海足球队从广东顺德神州热水器厂购回。1994年就任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总经理。2001年在申花的最后一个主场,郁知非洒泪退出足坛。2002年在这一年的5月,郁知非就任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1月3日在安徽省芜湖中院受审(上海社保基金案) 职务侵占105万元 有期徒刑四年 罚金30万元2010年2月8日刑满释放。
郁知非的人物简历
1916年3月10日 生于上海市。1932年 毕业于上海民立中学。 1936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0年 毕业于北平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0~1942年 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1943~1948年 在上海行医。1944~1948年 任上海同德医学院诊断学教授。1949年2月~1950年9月 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血液学科进修。1950年10月~1952年 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及科主任。1952~1982年 任浙江医学院(1959年起为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1982年 起任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1993年起,郁教授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把有限的精力用于撰写三本书籍,这三本书是《飞鸿》、《谈古说今》、《书窗杂谈》。这三本著作是郁教授在医、教之余,运用长期积累的资料精心创作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考古、生物、文学、中外风俗风情以及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个人观念,富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文句明快,资料数据详实,读者阅后脍炙人口,备受欢迎。1997年1月郁教授的《飞鸿》一书由台湾地区再版,至今流传甚广。1998年被中华医学会推选为“首批当代五十名医”之一。2001年9月郁教授的《书窗杂变》一书出版,其时郁教授已病重,成为留给人们的最后一部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