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七月十五烧纸正规写法图片

时间:2024-06-16 07:09:26 编辑:莆仙君

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 七月半装纸钱的包怎么填写

导读: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俗称七月半,其实就是所谓的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还叫做鬼节,这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是要给祖先和过世亲人烧纸钱的,也会烧包袱给他们,那么你知道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吗?想知道七月半装纸钱的包怎么填写,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 七月半烧纸钱写包的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竖排,书写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孙××谨具”。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的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显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孙××曾孙××玄孙××谨具”。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即: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给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经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即:农历跪拜焚化的日期) 七月半烧纸钱写包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此,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她,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 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这个不用管。 七月半装纸钱的包怎么填写 第一种: 1、右边:今逢中元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2、中间:故显考或故显妣(故祖显考、故曾祖显考…..男 故祖显妣、故曾祖显妣….女)某某某老大人(老夫人)收用; 3、左边:孝男(女)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第二种: 1、右边:中元寄钱几封奉上 2、中间:故显考或故显妣(故祖显考、故曾祖显考…..男 故祖显妣、故曾祖显妣….女)某某某老大人(某某某老夫人)魂下受用; 3、左边:孝男(女)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某氏(某为爱人姓)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第三种: 1、右边:中元寄钱一封(如果是五封就将一改为五)上申; 2、中间: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如故显考毛公讳泽海老大人魂下受用。 3、左边:孝男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某氏(某为爱人姓);如:孝男毛发财 贺氏;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魂下受用; 中元节为什么要烧纸 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在《史记酷吏列传》中也有关于纸钱的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由此可知,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 现代人都认为纸钱是活人烧给灵界的“钞票”,给神明的贴金箔,故称“金钱”,给亡者的贴银箔,故称“银纸”或“冥纸”。 据相关学者研究,汉人有用物品殉葬的习俗。古代经常用活人及实物陪葬,后来因为过于残忍及浪费,所以部分改为土制仿制品一起下葬,称为“俑”,如秦始皇的兵马俑。但一般人当然无法承担做俑的费用,于是用纸扎,纸扎就用烧的。纸钱原始的模样便是剪成圆形钱币状撒或烧给灵界,可见道理是一样的。 根据《杜诗辩证》记载:“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纸为纸,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宋人陶彀的《清异录》上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征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说明五代时纸钱已经用雕板印刷大量生产了。

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 七月半烧纸封皮怎么写范本

导读:七月半是为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是人们祭祀祭祖的重要日子,在七月半祭祖有一项习俗就是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的一种祭祖形式。烧包袱之前要写包袱封面,那么你知道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吗?七月半烧纸封皮怎么写范本去哪找呢?下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七月半烧纸封包怎么写 封包分类 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 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小封包写法 对于冥用品,本着“阴阳一理”的理念,也比照阳间的包袱寄包裹。冥用包裹分为小封包与大包袱。小封包为包裹纸钱时用,是由草纸裁剪而成,一般是长26.5cm,宽16cm。行文由右至左竖排五行,依次写“今逢中元大会处备冥财一束”、“化奉”、“祖考(妣)×公××老大人(孺人)阴府受用”、“孝孙××谨具”、“天运××年七月十四日化行”。小封包的数量一般是多个的,每个都要如是写好。每一个祖宗可以封多包,以每个晚辈的名义分别署名,也可以夫妻的名义署名,也可以全家的名义署名(可以写“××率全家谨具”)。写好后,小封包可以单独焚化,也可套在大包袱内与其他物品一起焚化。 大包袱写法 冥用大包袱由草纸折叠而成,包袱一般为45cm×50cm规格。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竖排,书写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孙××谨具”。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的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显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孙××曾孙××玄孙××谨具”。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表 示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府×老孺人收”。除了给先人包袱外,一般还要给车夫力士一个包作为报酬,包袱正面写“车夫力士”四字即可。有的还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也就是给“坟山地主”与无人祭祀孤魂野鬼的份子钱。 七月半烧纸封皮怎么写范本 第一列 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 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 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 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 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 第二列 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 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 第三列 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 “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 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 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 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 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 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 “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这个不用管。 第四列 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是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具体写法见附表)。 第五列 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 补充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 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 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七月十五烧纸怎么写?

七月十五鬼节祭祖烧纸包怎么写
兹逢中元佳节奉上冥钱壹包

故显考(男)/妣(女)XXX老人阴中受用

XXXX年XX月XX耿 (农日) 阳居XXX奉上

这格式是从右到左写。写竖行就行了。


农历7月15给先人烧纸钱纸包怎么写
给谁写呢?,,我告诉你写!
七月十五祭祖包的符纸格式怎么写 50分
整么写
中元节烧纸怎么写图片
一般用用纸包袱祭祀逝去的亲人。包好后一烧,就算把钱寄出去了,就像邮局寄包裹一样,只不过收件人在阴司地府。

既然是寄钱的包裹,就得写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当然是没法写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这叫写包袱。写包袱有很多讲究,学问很深,所以请读过书的老先生写的多。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鬼节烧纸封面怎么写
鬼吃灯
亡票怎么写,就是七月十五烧纸钱给先人时的凭据
以纸钱等合裹若干包,每包题“某子某孙奉祖考妣,考妣讳某氏某字”样式。
鬼节给死去的先人烧纸信封怎么写.
写好收件人,地址这就够了。
七月十五烧纸钱或生活仿制品给离世亲人,写封条的格式是怎样的?
写袱子 也难叹 做篇欲歌你们看

别看做 小事情 忙时请人搞不赢

还须要 自己懂 省时方便又轻松

众乡亲 须记着 随写随用全是合

烧与父 故显考 显妣孝男人人晓

烧与祖 故祖考 下称孝孙要记倒

故曾祖 孝层孙 烧与祖考的父亲

故高祖 孝玄孙 烧与曾祖的父亲

故天祖 孝来孙 又是高祖的父亲

故烈祖 孝弟孙 天祖父亲要记清

故太祖 孝乃孙 烈祖父亲写得清

故远祖 孝云孙 太祖父亲记得清

故鼻祖 孝耳孙 这是起祖一脉根

上九代 乃九族 尔等须当要记熟

故伯考 或伯妣 侄男下写依古理

故叔考 故叔妣 孝侄下写也规矩

故伯祖 伯祖妣 下称侄孙也依古

如远房 高曾祖 加一堂字就清楚

故堂兄 孝堂弟 外房哥哥莫大意

堂伯祖 堂叔祖 写堂侄孙也依古

故胞兄 孝胞弟 自家哥哥要紧记

老丈人 岳考妣 下称孝婿方合理

伯岳考 叔岳考 下称侄婿方才好

故姑考 故姑妣 要称内侄方有理

簿父命 故亡男 这是老子来化钱

故岳祖 孝孙婿 自依这个写得去

烧家公 故外祖 孝外甥孙要依古

舅祖考 外甥孙 烧与舅公写得清

伯内祖 叔内祖 孝外侄孙要依古

故舅考 孝外甥 烧与舅父写得清

故表兄 孝表弟 血表兄弟写得去

妻外祖 外孙婿 妻子外祖写得去

同缘兄 同缘弟 后夫烧与前夫去

故襟兄 孝襟弟 这是姨夫又通直

岳寄父 孝寄婿 妻子保爷讲得去

故姨父 孝姨侄 烧与姨爹又通直

寄外祖 寄外孙 这是母亲寄拜的

寄外甥 寄母舅 这是化袱干母舅

故盟兄 孝盟弟 拈香兄弟写得去

孝盟侄 故盟叔 与父拈香须记熟

故邻尊 孝邻侄 毗邻居舍无亲识

故邻祖 孝邻孙 烧与邻人不得亲

故嫡妣 孝庶男 烧与大娘莫作难

故庶妣 孝嫡男 烧与小妈又何难

故姻兄 孝姻弟 烧与亲家莫忘记

故姻翁 孝姻侄 烧与亲家老父亲

故姻伯 孝姻侄 姐妹公婆须记得

外甥婿 内舅考 妻子母舅须记倒

故契兄 孝契弟 好朋好友写得去

故世兄 孝世弟 同窗认识也写去

夫正配 写遇妾 烧与夫君须记得

故贤妹 孝愚姐 以大烧小可以写

故良人 孝拙荆 烧与夫君写得清

故拙夫 存夫君 烧与妻夫须记清

故夫祖 未亡人 妻子改嫁化钱程

故胞嫂 孝胞妹 小姑烧与嫂嫂们

故胞妹 称胞嫂 烧与妹妹也合巧

故弟媳 称哥哥 烧与弟媳也不多

故妯娌 孝妯娌 母婶之间亦如此

故胞兄 孝胞妹 姐妹孤单无理问

故姐丈 孝内弟 姐子要称同胞弟

故妹丈 孝内兄 妹子要称同胞兄

故戚叔 孝门宾 未曾过门老丈人

继岳考 孝继婿 前夫死后招来的

故恩师 孝门生 学生烧与老先生

故师父 孝门徒 一切艺师小徒从

孝徒弟 示寂师 和尚烧与长老师

羽化师 孝门徒 道人徒弟写得熟

清寂师......>>
屏南鬼节烧纸怎么写
写袱子 也难叹 做篇欲歌你们看

别看做 小事情 忙时请人搞不赢

还须要 自己懂 省时方便又轻松

众乡亲 须记着 随写随用全是合

烧与父 故显考 显妣孝男人人晓

烧与祖 故祖考 下称孝孙要记倒

故曾祖 孝层孙 烧与祖考的父亲

故高祖 孝玄孙 烧与曾祖的父亲

故天祖 孝来孙 又是高祖的父亲

故烈祖 孝弟孙 天祖父亲要记清

故太祖 孝乃孙 烈祖父亲写得清

故远祖 孝云孙 太祖父亲记得清

故鼻祖 孝耳孙 这是起祖一脉根

上九代 乃九族 尔等须当要记熟

故伯考 或伯妣 侄男下写依古理

故叔考 故叔妣 孝侄下写也规矩

故伯祖 伯祖妣 下称侄孙也依古

如远房 高曾祖 加一堂字就清楚

故堂兄 孝堂弟 外房哥哥莫大意

堂伯祖 堂叔祖 写堂侄孙也依古

故胞兄 孝胞弟 自家哥哥要紧记

老丈人 岳考妣 下称孝婿方合理

伯岳考 叔岳考 下称侄婿方才好

故姑考 故姑妣 要称内侄方有理

簿父命 故亡男 这是老子来化钱

故岳祖 孝孙婿 自依这个写得去

烧家公 故外祖 孝外甥孙要依古

舅祖考 外甥孙 烧与舅公写得清

伯内祖 叔内祖 孝外侄孙要依古

故舅考 孝外甥 烧与舅父写得清

故表兄 孝表弟 血表兄弟写得去

妻外祖 外孙婿 妻子外祖写得去

同缘兄 同缘弟 后夫烧与前夫去

故襟兄 孝襟弟 这是姨夫又通直

岳寄父 孝寄婿 妻子保爷讲得去

故姨父 孝姨侄 烧与姨爹又通直

寄外祖 寄外孙 这是母亲寄拜的

寄外甥 寄母舅 这是化袱干母舅

故盟兄 孝盟弟 拈香兄弟写得去

孝盟侄 故盟叔 与父拈香须记熟

故邻尊 孝邻侄 毗邻居舍无亲识

故邻祖 孝邻孙 烧与邻人不得亲

故嫡妣 孝庶男 烧与大娘莫作难

故庶妣 孝嫡男 烧与小妈又何难

故姻兄 孝姻弟 烧与亲家莫忘记

故姻翁 孝姻侄 烧与亲家老父亲

故姻伯 孝姻侄 姐妹公婆须记得

外甥婿 内舅考 妻子母舅须记倒

故契兄 孝契弟 好朋好友写得去

故世兄 孝世弟 同窗认识也写去

夫正配 写遇妾 烧与夫君须记得

故贤妹 孝愚姐 以大烧小可以写

故良人 孝拙荆 烧与夫君写得清

故拙夫 存夫君 烧与妻夫须记清

故夫祖 未亡人 妻子改嫁化钱程

故胞嫂 孝胞妹 小姑烧与嫂嫂们

故胞妹 称胞嫂 烧与妹妹也合巧

故弟媳 称哥哥 烧与弟媳也不多

故妯娌 孝妯娌 母婶之间亦如此

故胞兄 孝胞妹 姐妹孤单无理问

故姐丈 孝内弟 姐子要称同胞弟

故妹丈 孝内兄 妹子要称同胞兄

故戚叔 孝门宾 未曾过门老丈人

继岳考 孝继婿 前夫死后招来的

故恩师 孝门生 学生烧与老先生

故师父 孝门徒 一切艺师小徒从

孝徒弟 示寂师 和尚烧与长老师

羽化师 孝门徒 道人徒弟写得熟

清寂师......>>
鬼节烧纸钱包裹怎么写山头名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七月十五中元节什么时候烧纸?烧纸要注意什么?

七月十五中元节什么时候烧纸? 中元节烧纸时间一定要选在天黑透时再去,一般是晚上 9点以后,12点之前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中元节烧纸要注意什么? 1、纸钱要买质量好的,票面小的,以前都是自己用模子印的那种,毕竟是给先人的,也表达生者的哀思。要烧衣服或者别的东西的,在上边写上封字,然后写上寄给谁谁的。 2、烧纸一般都选择在十字路口,大一点的十字路口,现在在城市里一般城管管的都比较严格,所以一般都在城市边缘的十字路口处。 3、纸钱尽可能都十来个一起叠成对三角形的,注意带上一根结实点的小木棍和 防风 的打火机,以便易于燃烧。 4、时间选择上一般都在天黑透时再去,路上尽量避着点人,不要和任何人说话,如果遇到路口有燃过的灰迹尽量绕着走,如果实在绕不开要嘴里说声对不起借过。 5、要烧纸时一定要划个圈在里边烧,西北角留个缺口,在地上写上要烧给人的名字,嘴里念叨着一些送钱的话。在烧纸时一定要注意严肃,不要嬉笑闹骂,另外烧之前要点燃两张扔到圈外面,以打点过路的孤魂野鬼。 2019年中元节是哪天? 农历: 二0一九年七月十五日 小 公历: 2019年8月15日,星期四 狮子座 【今日老黄历所宜】 嫁娶 出行 赴任 修坟 招赘 纳婿 祭祀 斋醮 恩赦 冠笄 入学 求人 【今日老黄历所忌】 经络 入宅 修造 动土 置产 破土 筑堤 放水 纳采 祈福 求嗣 出货 上梁 竖柱 安葬 启钻 解除 移徙 安香 行舟 查看黄历可知,2019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新历的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