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福建省气象台

时间:2024-06-16 16:05:13 编辑:莆仙君

福建历史上有什么台风

泉州现有明确记载台风登陆第一例,时间是1884年7月12日,登陆地点——惠安。 另外,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八月,泉州大暴风雨,海水冲上陆地,毁坏庄稼庐舍,为泉州首次史载风暴潮。 至于是否因台风引起,不得而知。 2010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于9月10日3时30分在我省石狮市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 2004年,“艾利”登陆石狮时近中心风力12级,风速33米/秒,三出三进泉州。 (同年有个“南玛都”于12月3~4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是有记录以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最晚的一个台风。 ) 2006年,“格美”台风先 *** ,后以台风强度在晋江围头登陆,登陆时近中心风速33米/秒(12级)。 2007年,超强台风“圣帕”以强台风身份 *** 后,又以台风强度登陆惠安,中心风力达33米/秒(12级)。 只不过登陆惠安时,它已是一个空心台风,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堪比2006年“桑美”的超强台风,在登陆时表现如此温和,而不是狂风暴雨的原因。 2009年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6月21日夜登陆晋江东石。 2000年“碧利斯” 最闭塞的台风1959年“艾瑞丝”致死728人  最声东击西的台风2001年“飞燕”偷袭福清 最悲情的台风1969年 “爱尔斯”中秋酿永别 最能复制的台风1990年“黛特”拷贝“爱尔斯” 来得最早的台风1977年“露丝”6月就来

1999年福建最大的台风叫什么

1999年福建最大的台风叫:台风丹恩。
台风丹恩(又叫:台风丹尼)(英语:Typhoon Dan,菲律宾命名:Pepang,中国大陆编号:9914,国际编号:9920,JTWC编号:26W)是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于1999年10月2日在菲律宾东方的海面上生成,于10月5日登陆吕宋岛以后继续向西前进,进入南海后折向北,于10月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后逐渐减弱,最终于10月11日进入黄海并消散。
1999年10月2日12时,热带低气压在菲律宾卡坦端内斯东北偏东方向约500海里外的海面(约为东经133.0度,北纬16.6度)生成,并于次日0时升级为热带风暴。在10月4日6时,丹尼在吕宋岛东方235海里外的海面上快速增强为台风,并于10月5日0时在绿松岛东北海岸附近达到其峰值强度110节。丹尼之后向西通过吕宋岛的最北端并于当日12时进入南海。
丹尼在南海中由西折向北,于10月7日0时到达其轨迹的最西位置。10月7日6时丹尼到达台湾最南端以西160海里的海面上并向北朝向台湾海峡移动,当时的最大风力为90节,台风中心直径达60海里。10月9日2时在中国福建漳州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并移入厦门境内。由于丹恩进入台湾海峡后环流直径减小,风眼迅速填塞。
丹恩在中国大陆继续向北移动并减弱,于10月10日0时降低为低压。
10月10日12时,减弱的热带低压继续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并从上海南侧进入黄海,有关丹尼的最后一次警报为10月11日该低压在济州岛西南方向以26节的速度向朝鲜半岛南部移动。
中央气象局对台风丹尼共发布台风警报43次,打破了由1986年台风韦恩创下的42次的纪录,这一纪录之后于2001年被台风百合打破。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多少种?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原来有3种,后增加到11种。内容: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而台风、暴雨、寒冷3种预警信号的黑色预警信号将成为历史,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多少种?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14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大风、暴雨、暴雪、寒潮、低温、霜冻、道路结冰、冰雹、高温、干旱、雷电、大雾、霾14类。气象灾害预警等级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发现,该《办法》第三条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