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中 如何定 世 和应 根据什么来定?
定世应爻的方法,是根据卦在本宫中的位置而定的。六爻中上下两卦相重,而成卦象。上下两卦一样,为经卦。经卦世爻在上。八个经卦为八宫,每宫中包括本宫经卦在内有八个卦。故而共八八六十四卦。定世应时,先看上下两卦是否相同,相同则世在上爻。如不相同,则从初爻开始变动,其顺序是:初、2、3、4、5、4、最后初23爻同时变动。变到哪一爻上下两卦相同了,则哪一爻就是世爻。遇到初23爻同时变动时,世爻在三爻位置。现举一例:
▅▅ ▅▅ 父母庚戌土
▅▅ ▅▅ 兄弟庚申金
▅▅▅▅▅ 官鬼庚午火 世
▅▅▅▅▅ 兄弟丙申金
▅▅ ▅▅ 官鬼丙午火
▅▅ ▅▅ 父母丙辰土 应
小过卦,从初爻开始变,阴变阳,阳变阴。初爻变阳,六二变阳,九三变阴,九四变阴,六五变阳,到这里还没有出现上下一样的卦象,上爻不能变,那就往回再变,九四由刚才的阳变阴,再变回阳,这时上下两卦均为兑卦。至此九四爻就是世爻。如果这时还不相同,则把初23爻同时变动,那样准会相同,那时世爻就定在三爻。与世爻相隔两位的,就是应爻。
此法不仅能准确的定出世应,而且也知道了此卦归于哪宫。进而方便纳六亲。这是初学者在不熟悉六十四卦时,使用的最基础最准确的方法。不知你看懂没有。
学六爻最厉害的一本书
学六爻最厉害的一本书是《卜筮正宗》。《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易学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著作,对后世占卜影响深远。书中系统地总结、发展、完善了六爻占卜法,著者于书中驳斥了泥于神煞、古法、定例的谬误,强调六爻占卜术应该以“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神活变”,从而使六爻占卜法在千余年过程中的种种迷误澄清,使得理论更加精深,更加完备。真正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作者简介:据《清史稿》记载,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又字林洪、澹然,自号林屋山人,又号洞庭山人、定定子,人称林屋先生。清代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王氏是一名医生,兼学易。自幼研习易理,后师从可计数名人杨广含先生,并得占验数册,26岁起卖卜为生直至终生,其编著书籍有《永宁通书》、《林屋民风》、《外科症治全生集》、《卜筮正宗》,但不少书籍属于编写,抄录引用较多。
学六爻看什么书?
六爻是民间学习者最多的一门国学,因为方便快捷容易学,所以市面上六爻这门国学还是比较大众化的,从古至今六爻类的书流传于世的非常少,六爻类最经典的几本书籍也就那几本,特别是《增删卜易》《黄金策》《火珠林》这三本是学习六爻的最经典书籍,六爻入门比较容易,不过此门所流传的书籍非常有限这些六爻书籍 古籍阁 或者 六爻网 中都有PDF电子版,学习六爻非常不可多得我推荐几部学习六爻必看的几种经典的六爻书籍:《火珠林》传为宋初麻衣道者撰。目前的版本,主要是清代道光年间由休阳程芝云珊坪氏校正版本。该书作为六爻纳甲占法形成的初创作品,以传统的四言八句行文,论述比较粗糙。其所附的注,是原作还是后人评注补充,目前没有结论。《黄金策》相传为明代刘伯温所作。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六爻的一部系统、规范、全面的六爻筮法经典。该书包括:总断千金赋,以及30多个分类卜筮要点,都是以赋的形式写成,用典较多,文采较美。此书较早较完整地论述了六爻以阴阳五行为主,不注重象数之占,操作性、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明清术士莫不奉之为圭臬。后世《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此书内容。《火珠林》《黄金策》不断延伸拓展,充实了六爻理论,然而这些书都是以理论著称,而实战案例极少,文辞古奥,语句晦涩难懂,不免让学者望洋兴叹,望难怯步,《断易天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假托鬼谷子之名。该书收录了姜太公、周文王、周公、鬼谷子、孙膑、郭璞、陈希夷、李淳风、袁天纲、管辂等前人的卜筮论述,另外还有《断易大全》一书,其实是《断易天机》的后期另一版本,内容大体一致,据书序看是清代余兴国所编,应是编于清后期。《卜筮全书》可以说是明末的卜筮圣典。是由明代姚际隆先生整理。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目前的版本是姚百愚(姚际隆)先生“删繁补缺”重新整理后的原版。该书原作应是在此前更早时期形成的。《易林补遗》为明朝末年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张星元)先生的纳甲筮法专著,是一部较完善、系统、严谨的六爻纳甲筮法著作。张世宝中年后周游卖卜,影响很大,为《易冒》作者程良玉之师,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盲人作者之一。《易林补遗》以独特的论断筮法、规范的论断法则、完整的论断体系、通俗的论断方法,把各类事物纳入到六爻中分门别类进行细致的论证推断。其“凡世取用爻为主,动变为凭”之理论,是后世六爻预测研判吉凶时所用之法。《易隐》清初曹九锡所作。该书集成古代六爻的诸多精华。不少人认为《易隐》是研究周易与预测最上乘的一部著作,称看懂《易隐》要到五十岁以后。其实,《易隐》一书结合斗数、八字、河洛、太乙等先天易学于一身是其最大的败笔,此书偏于“象”,而且有些理论缺乏实占检验来支持。《易隐》被好多人称作高层次算法之典籍,此书没有基础入门的基础内容,它的断法相对独特,很多依据超出常规的六爻方法,由于该书不象《黄金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等书筮法规范系统,可能沿袭了早期的筮法,它的操作性、系统性、论断性、实践性有所局限或不被多人认知,所以研习《易隐》者较少。《易冒》为清康熙年间程良玉所撰。曾追随明代礼部冠带术士《易林补遗》作者张星元学易,后来在楚地遇到枯匏老人,朝夕请教,终于融会贯通了理、象、数占。曾在杭城西冷垂帘卖卜为生,被誉为当时的管略、郭璞,前来请教的人络驿不绝。此书对基础知识论述详细。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由浅入深,层层剥笋般地论述六爻方法,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此书结合对377个主题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附有许多应验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