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狐隆美尔到底有多厉害?
埃尔温·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是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在北非战场上的重要指挥官之一。他以其战术才能和领导能力而闻名,被普遍认为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成就和特点:1、北非战场的成功: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展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他领导的德军远征军在1941年至1943年期间,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对英国远征军构成了严重威胁。他善于利用装甲部队进行机动打击,以快速突破和包围敌军,然后迅速推进,有效地击溃了英军。2、战术灵活性:隆美尔以其在战术上的灵活性而著称。他经常采用机动性高、突然袭击的战术,以快速决定性的行动获得优势。他注重士兵的训练,提倡灵活的指挥和自主性,使部队能够迅速适应战场情况。3、与士兵的关系:隆美尔以他与士兵的紧密联系而闻名。他深入了解士兵的需要和挑战,并亲自参与战斗。他与士兵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以激发他们的忠诚和斗志。4、防御战的能力:隆美尔在防御战方面也表现出色。他善于策划和组织坚固的防线,利用地形和资源优势来抵御盟军的进攻。他在诺曼底登陆后的防御战斗中展现了坚定的抵抗,并使盟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尽管隆美尔在军事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但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他在北非战场上的成功并未能改变战争的整体走势,德军最终在北非被击败。此外,他也受到德国军队的战略和资源限制,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援和补给。总的来说,隆美尔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他的战术才能与人格都在德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隆美尔为什么叫沙漠之狐
德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1941年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隆美尔面临的问题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阵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扩展资料:埃尔温·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对埃尔温·隆美尔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其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埃尔温·隆美尔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尔温·隆美尔
二战中,德军的非洲统帅沙漠之狐隆美尔到底有多厉害?你怎么看这位将军?
1940年9月,轴心国意大利军队也向东进攻,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不堪一击,驻守埃及的英军,以一当十,很快挫败了意大利军队攻势,并奋力反攻,俘获了意大利军队达十几万人!希特勒一看自己及老朋友意大利军队,受重创,显颓势,赶忙命令心腹爱将隆美尔,带领一支装甲部队,横渡地中海,驰援北非,并统一指挥德、意军队对英作战,以图扭转战局! 隆美尔行伍出身,正当不惑之年。曾在1940年指挥一支德军装师,横扫法国北部而驰名,被欧美各国军界称之为装甲大师。这次隆美尔受命于北非战场,是在1941年2月,隆美尔立即率领德、意军队反攻,英军对于突然增援的德军,遂不及防,仓皇向西败退,德军沿北非绿色走廊向前猛推进1000公里,把英军赶回埃及的西沙漠地带,并反复恶战,七进七出,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被动局面。英军慑于隆美尔诡计多端,善于捕捉战机,无奈奉送隆美尔"沙漠之狐"绰号! 隆美尔精于战术,所以在北非战场上把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隆美尔虽然是德军纳粹将领,但是他反对种族屠杀和灭绝行为,他也没有参与屠杀等暴行,所以他的军事才能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丘吉尔也评价隆美尔是个伟大的将军。难怪二战时,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战场把日军打得大败的孙立人将军,被世人称为东方的“隆美尔”。 然而由于德国军队在苏德战场上的失利,隆美尔在战争后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最终输掉了北非战争。在回到欧洲大陆之后,隆美尔因为被怀疑参与暗杀希特勒的行动,而被希特勒处死。隆美尔的死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极大地损失,在诺曼底登陆时期,一些隆美尔布置下的防御工事,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假如隆美尔没有被处死,盟军诺曼底登陆肯定不会这样顺利,二战结束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一段时间。
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表现亮眼,为何未被派往苏德战场?
在德军的这些将领里面, 隆美尔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他被称为沙漠之狐 ,有着极强的军事能力。隆美尔的一生也是非常传奇的,他并非是传统的将门世家,而是从中产一路打拼上来的,他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去当兵,后来为了父亲才选择从军。 没想到隆美尔真就在军队打开了局面,随着二战的爆发,他也开始崭露头角,他的军事理论受到了德国元首的看重,自己也被提拔到最高统帅部里面。 随后德国元首也给了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单独去指挥一个装甲师,隆美尔就这样开始在二战的舞台发挥作用。 隆美尔的二战生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北非战场上,另外一个是后来回国指挥意大利,法国等地的布防。 他最出色的表现还是在北非的战场上,他率领的德军在补给等各方面资源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却打得非常出彩,这也让他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可隆美尔这么一位出色的名将,他却没能参加苏德战争,实际上二战里面分为不同区域的战争,可苏德战争是独一档的存在。 它不仅是人类 历史 上最惨烈的战争,也是关系到整个二战的战争,谁能取得胜利,谁就可能取得世界的控制权。由于这场战争的特殊性,也就导致它孕育出了一大批的名将,没有参加苏德战争,很多名将的评价就会不断降低。 隆美尔这么一位能打的名将,在北非战场上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何他没有参加苏德战争呢? 首先,隆美尔主要活跃的舞台在北非,这里对于德国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为何德军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开辟北非战场。 事实上,德军在地中海的优势并不明显,英国的海军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如果不拿下北非的话,英国就会取得地中海的控制权,到时候他们可以用北非的诸多基地,直接就袭击奥地利等地。 此外,德国必须要通过北非取得南部的控制权,利用苏伊士运河等海峡的优势,既可以支援苏德南部的战场,还能直接控制住意大利等国,确保自己的大后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因此北非战场对德国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可德国无力在这个区域投入大量的资源。 隆美尔在这里得到的资源,相比他的对手蒙哥马利来说,还是差了很多的。因此隆美尔在这里打得也是非常艰难,他也没办法一个人改变整个战局。随着隆美尔的失利,德军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 北非战场可能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那么前期隆美尔在战场上是走不开的,北非区域可少不了他。 德国元首也不会傻到把他直接调走,可在43年北非战局崩盘了之后,隆美尔也被撤了回来,他返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这个时候德国元首派他去东线战场是比较合适的,可他没有这么做,隆美尔就彻底无缘东线战场了。 德国元首的这种做法,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隆美尔自身的资历问题。 在二战德军的这些将领里面,看起来他的名气是比较大的一个,可实际上, 隆美尔不仅出身没有那么纯粹,自己的资历也是相当一般。 在德军内部, 真正掌握大部分军事资源的人还是世代从军的这些贵族们,像德军很多将领的名字里面都有冯字,这就是军事贵族的一个体现了。 隆美尔并非是这种出身,他在德军内部就很难获得更多的支持,自己的资历威望都差得比较多,要想在东线混个好差事,也是相当困难的。 此外, 隆美尔当时已经被封帅了,他放到东线就不太好安排了,不仅有前面资历的问题。 像他这样的元帅职位,到了东线肯定是要领一个装甲集团军群的,可德军在当时已经兵力枯竭,形势相当不利,现有的集团军群都已经有了合适的统帅。 德国元首要是把他空降过去,可能会导致很多人不满,他也没有合适的替代目标,换过去意义没有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 隆美尔还没有证明自己适合带领一个集团军群去战斗,他在这方面还有些差,确实很难得到德国元首的信任。 因此,德国元首没有选择派他过去,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隆美尔在西线继续和盟军作战,可他渐渐就不受到德国元首的重用,这还是与他的出身有关。 隆美尔在当时国内的成分是有问题的,他能发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这一路打拼下来,隆美尔的出身就成了很多人攻击他的手段。 更何况后面他还卷入到刺杀德国元首的事情中,这让德国元首更加不放心他,对于德国元首来说,他最理想的人是能打仗又绝对忠于他的将领,可再怎么样,他也绝对不愿意使用那些能打仗但对自己忠诚度不高的人。 他还是优先要保住自己的权位,并非是什么人都按照才能去使用,隆美尔就是这么被逼死的,或许他要一直留在北非战场,自己的结局可能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