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劳模精神的含义

时间:2024-02-25 07:24:52 编辑:莆仙君

劳模精神是指什么?

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劳模的定义:劳动楷模,简称劳模,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的表彰大会及劳模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1950年至2020年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30000人次。劳模精神的意义:劳模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以上内容参考:共产党网-人民日报社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党产党员网-如何评选出劳模?怎样能成为劳模? 百度百科-劳动模范

劳模精神的内涵是

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就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评选条件:1、热爱祖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和在岗位“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中做出业绩者。2、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劳动价值体现社会精神价值。3、在环境保护,安全文明生产兴农、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贡献者。4、敢于探索,勇攀高峰,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涌进我国各条先进生产线的荣誉先进生产者、全现代化建设的中央批后被文化发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