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哪里?
出自《后汉书·郭陈列传》: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患。意在告诫世人,为人处世要重视小事小节,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其实,对于“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我们并不陌生,类似的表达还有《韩非子·喻老》中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赏析:事物微小的渐变中往往孕育着巨大的质的飞跃。推及现实,它启迪我们,要对小事小节保持足够的清醒认识,虑于微,防于小,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出自哪里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汉·陈宠《清盗源疏》:“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这句话提醒人们,做人做事都要在祸患出现萌芽的时候着手处理,防患于未然;如果小事不注意,很可能前功尽弃,顷刻之间颠覆所有累积起来的“成就”。我们通常注重的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业政绩也好,人格品德也好,都是由长期量变努力积累起来的,往往经历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而同样应该引起更高程度重视的是,人格修养的“堤坝”筑起来了,其中的“水”也很沣溢充实,事业就像“气球”一样那么大,显得五彩缤纷,辉煌、耀眼、夺目。但为什么有时候“翻盘”却在一夜之间?由于突然的、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造成了“溃坝”“粉碎”——自然界有这种情况,对人类自身来说却似乎不可能。“人非圣贤”皆有过,有些无关乎“大节”的小毛病、小失误偶然犯一次两次,可能不至于一泻千里而导致最终的失败。但如果在这些“小事小节”上不加注意,不以为然,甚至被一些人冠以敢做敢为的“正面”个人魅力、特征等,自以为大,于是乎傲心潜在地不断增长,小节累成了大节、小事攒成了大事,终一发不可收拾。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倒推:这种人成就起来的“功名”和“政绩”,其内在心理追求本就有问题,不是以人民的长远和最终利益为目标,而多出于私情私利,如同历史上思想家王阳明指出的是“徒据纸上之功绩”,当然其“肥皂泡”就很容易被戳破而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