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诱发海啸的原因是

时间:2024-02-26 19:03:40 编辑:莆仙君

海啸的形成原因有什么 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1、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

2、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3、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则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200~300千米/时至1000千米/时。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往往越在外海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4、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5、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海啸。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水墙”可达百尺,并在任何水域都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的形成原因有什么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1、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2、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3、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则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200~300千米/时至1000千米/时。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往往越在外海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4、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5、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海啸。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水墙”可达百尺,并在任何水域都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是怎么来的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是怎么产生的?

1、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海啸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2、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简单的说就是当海底发生地震后,有的地方上升,引起剧烈震动,使水位暴涨,冲向陆地,造成了海啸的发生。3、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4、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