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d-cs标准是指?
律师分析:
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评估的一个标准,主要从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考察、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综合得分结果,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白金、金、银和认证级别,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
LEED认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建筑类型——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其认证体系包含:
面向新建筑的评估体系——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简称LEED-NC
提倡业主与租户共同发展——LEED for Core & Shell 简称LEED-CS
针对商业内部装修——LEED for Commercial Interior 简称LEED-CI
强调建筑运营管理评估——LEED for Existing Building 简称LEED-EB
住宅评估——LEED for Home 简称LEED-H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估——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LEED-ND
LEED-CS
在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一个建筑物建成之后,其内部空间往往都是出租给各个不同的商家进行不同商业形态的营运,这种模式就称为Core & Shell开发模式,所谓的Core就是各个租客,他们构成了整个建筑的核心部份,而开发商,或者是建筑物的业主,则是Shell,即负责开发、管理和营运整个建筑的公共区域。为了鼓励出租建筑的业主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采用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LEED-CS适用于主要功能空间出租面积大于50%的建筑,若出租面积小于50%则建议采用LEED-NC
LEED咨询服务可以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
【法律依据】: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 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国家采取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四条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许多国家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来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设立了数百道门槛,其中较为关键的有六点:1、选址和规划是否合理。绿色建筑必须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2、是否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必须降低资源消耗,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3、是否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否尽可能地采用了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4、是否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5、是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自然通风和一定标准的舒适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6、是否具有建筑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相关信息:学术上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可说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它是基于绿色思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设计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类似于自然绿色有机体的体系,实现生态学意义上所说的投入与回报的平衡。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与生态建筑、智能建筑相互关联,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
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