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多大年龄,简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其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要职责: 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 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监测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负责日常经济运行的调节,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搞好经济总量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 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和改革委还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代管国家粮食局和国家能源局。 职能机构: 办公厅 政策研究室 发展规划司 国民经济综合司 经济运行局(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固定资产投资司 产业政策司 国外资金利用司 地区经济司 农村经济司 交通运输司 工业司(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稀土办公室、盐业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高技术产业司 中小企业司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社会发展司 经济贸易司 财政金融司 价格司 价格监督检查司 就业和收入分配司 法规司 外事司 人事司 机关党委 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 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 国家物资储备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来是政府第一部委,被称为“小国务院”。近几年来,一大批出身于“国家发改委”的官员,纷纷出掌国务院的财经要职,显示了发改委在政府中的特殊地位。由于“发改委”的职能几乎涵盖国务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其中任职有助更好把握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积累更多的经济管理经验。曾在“发改委”任职的中共或政府高级领导人包括,曾培炎、郝建秀、汪洋、马凯等。
国家发改委的都是什么人?能把主要成员的简历贴出来吗?
党组书记 主 任: 张 平
党组成员 副主任: 解振华
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 朱之鑫
党组成员 副主任: 彭 森 孙志刚 徐宪平 张晓强 杜 鹰 穆 虹 刘铁男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苏 波
党组成员:王庆云
秘书长:杨伟民
副秘书长:孟祥岳 胡祖才 李朴民 赵家荣
资料附:
张平简历:
1946年1月生,安徽萧县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
1963.09-1966.09 安徽银行学校信贷专业学习
1966.09-1967.07 留校待分配
1967.07-1981.10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巢县支行夏阁营业所会计,县支行信贷员、副股长、股长,县财贸办公室干事,县工商局副局长(其间:1980.09-1981.08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班学习)
1981.10-1985.12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处秘书,第二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厅级)
1985.12-1991.10 安徽省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91.10-1992.08 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2.08-1995.04 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代市长、市长
1995.04-1996.09 安徽省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
1996.09-1999.08 安徽省副省长
1999.08-2003.05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2003.05-2003.06 安徽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3.06-2005.07 安徽省委副书记
2005.07-2005.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5.12-2008.03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2008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解振华简历:
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中共十五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
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1年获环境法硕士学位。
1982年起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历任国家环保局处长、司长。
1990年5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1993年6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兼国务院环委会副主任。
1998年3月起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曾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世川环境奖”、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
2006年12月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朱之鑫简历:
l949年3月出生,浙江嘉兴人,研究生毕业,博士生导师。
1969年参加工作,曾在吉林省大安县插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机械工业部、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工作。
1983年9月到国家计委工作,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处长,挂任大连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3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
1997年4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
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2000年6月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5年8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获得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的是谁
获得中国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的是:刘国梁
简介:
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现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兼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是右手直拍两面近台快攻型选手,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双打冠军。刘国梁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获得世界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的是简·诺瓦·瓦尔德内尔
简介:
简·诺瓦·瓦尔德内尔(Jan-Ove Waldner,又译做扬·奥维·瓦德纳,香港译华拿),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生于1965年10月3日。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为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多次代表瑞典乒乓球队征战世乒赛,和中国的几代选手进行过较量。他在瑞典和中国都很受欢迎,被中国的观众亲切的称为"老瓦";由于打球极具艺术性和多变性,又被称为"乒坛莫扎特"、"乒坛常青树"以及"游击队长"。
获得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是王楠李菊张仪与张雨霖张
获得中国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的是:刘国梁
简介:
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现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兼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是右手直拍两面近台快攻型选手,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双打冠军。刘国梁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获得世界乒乓球“全满贯”第一人称号的是简·诺瓦·瓦尔德内尔
简介:
简·诺瓦·瓦尔德内尔(Jan-Ove Waldner,又译做扬·奥维·瓦德纳,香港译华拿),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生于1965年10月3日。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为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多次代表瑞典乒乓球队征战世乒赛,和中国的几代选手进行过较量。他在瑞典和中国都很受欢迎,被中国的观众亲切的称为"老瓦";由于打球极具艺术性和多变性,又被称为"乒坛莫扎特"、"乒坛常青树"以及"游击队长"。
乒乓球明星有哪些
张继科、马龙、王皓、马琳、王励勤。详细介绍:1、张继科张继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他是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也是继刘国梁、孔令辉后的中国男乒史上第3位大满贯选手。2、马龙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乒乓球奥运冠军2014年任中国乒乓男队队长,乒坛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3、王皓王皓,1983年12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韩国),获得男单亚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双打冠军。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乒赛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4、马琳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5、王励勤王励勤,1978年6月18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中国乒乓球运动员。2014年2月27日,王励勤等11名男女队员正式退出国家队。现任中国乒协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继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励勤
如何评价央视体育记者李武军
能从很多次报道中可以看出他与运动员的关系都非常好,无论是国内国外,无论是比赛训练,或者运动员的生活性格,他都非常的熟悉,这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他是真的把他报道的每一个人都认真的去接触,去了解。想起武军叔经常见到爱酱,会给她送点小东西。
其实他做的事就是很平常的事。但是他的报道多了人性味儿,多了互动,对大小队员不偏不倚的报道,对乒乓事业也做了很多推广的努力。做了十季的《乒乒乓乓 天下无双》的策划,成了球迷心中的口碑与诚意之作。
乒乓球世界冠军马琳是哪里人?
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马琳,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6年岁开始打球,1990年进省体校。1993年,马琳进入广东汕头市乒乓球学校。1999年世乒赛,马琳连克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等世界名将,勇夺男子单打亚军,混双冠军。2000年世界杯冠军。2001年勇夺世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男单男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打冠军(与陈玘)。2006年法国巴黎世界杯单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北京时间2013年12月8日晚,奥运冠军马琳迎娶女友张雅晴,婚礼现场,马琳宣布正式退出国家队。退役之后,马琳回归广东,接任广东乒羽中心主任兼广东乒乓球总教练。马琳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也是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
乒乓球奥运冠军马琳简介?
汉语姓名:马琳
英语姓名:Ma Lin
俄语姓名:Ма Линь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1980年2月19日
身高:174cm
体重:75kg
项目:乒乓球
打球经历:7岁开始打球,13岁进广东汕头乒乓球学校训练,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世界排名: 第三
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 YEO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称号:世界杯先生、拼命三郎、世乒小马王
国内荣誉
1997 全运会男团冠军,男单亚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国际荣誉
1996 亚洲杯男单冠军;
亚洲锦标赛混双冠军;
1997 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 亚洲锦标赛男双及男团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 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
主要成绩
1999年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张莹莹)冠军,男单亚军,男团(2000年举办)亚军,并获得公平竞赛奖;
2000年第21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改大球后所夺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年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第14届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与孔令辉)季军、混双(与李楠)季军;
2003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季军,男单八强,韩国、中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第24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11分赛制下夺取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希腊公开赛男双冠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十六强;第25届世界杯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季军(与陈玘),世界杯男单季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2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第15届亚运会男团冠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陈杞)亚军,男单亚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男双(与陈杞)、混双(与王楠)冠军。
2007年49届世乒赛男双(与陈杞)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与王楠)亚军,并获得“印象最深刻男运动员”称号。世界杯男单八强,第5届世界杯男团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与王皓)。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 男单冠军,团体冠军.韩国公开赛亚军,男双亚军(与马龙),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在11分赛制下的第一个奥运会男单冠军和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直板反胶男单奥运冠军)。
2008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励勤)
2008年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4强
大王者杯4强
科威特公开赛男单4强男双冠军(与陈玘)
卡塔尔公开赛男双4强,男单亚军
2009年第50届世乒赛男单季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是全世界获得乒乓球奥运冠军最多的男运动员,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男双、男团三项冠军于一身的选手。在中国乒乓球队不断夺取世界冠军的50年历程中,他以15个世界冠军头衔的数量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
马琳和张一的幸福爱情
体坛经历:马琳,7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专业队,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在29届夏季奥运会结束后,他获得了15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
孔令辉与马苏的爱情时常见诸报端,王励勤与赵薇的绯闻也常常被媒体翻炒,看到队友的爱情被这样大肆的渲染,马琳退却了,他对自己的爱情采取了“低调、低调、再低调”的态度,以至于已经做好在奥运之后迎娶新娘的马琳却没有让观众知道新娘是谁。在马琳紧张打比赛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分享一下他甜美而神秘的爱情吧。
朋友介绍开始恋爱
马琳的女朋友叫张一,一个漂亮的女演员。张一14岁考入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之后入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学习期间先后接拍了《绝对计划》、《好想好想谈恋爱》、《天字一号》、《血色玫瑰》、《我们复婚吧》等电视剧。在上学期间曾经与范冰冰和林心如一起竞逐《还珠格格》的角色。张一比较忌讳别人提起她是马琳的女友,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部是靠自己闯出来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是马琳的女朋友。
张一与马琳的相恋要追溯到2004年。有一次,她与另外一个演员被中国乒乓球队的朋友叫去吃饭,席间经过朋友介绍,她与马琳认识了。不知道朋友是不是有意要两个人相亲,反正两人当时对彼此的感觉很好,又正好同是沈阳的老家,所以聊起来特别投缘。马琳后来很感谢朋友的那顿饭,因为这顿饭让他认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中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似乎是一见钟情的马琳和张一不久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5年,马琳带张一回沈阳与父母见面,母亲对张一的印象是,人长得大方漂亮、很有礼貌。张一也把马琳带回家给父母看了一下,张一父母对这个用智慧打球的世界冠军印象相当好。就这样,两家根本没别的意见就把未来的儿媳妇和女婿都定下来了。
一个玩具让两人的爱更深
由于工作关系,张一与马琳聚少离多,不过两人互相用行动支持对方的事业,以此增进彼此的感情。
刚开始,马琳并不太赞同张一拍戏,一个是觉得这样不太稳定,另外也是怕张一辛苦。但是后来看到张一的戏一部接一部,成绩也慢慢地有了很大的进步,马琳也就开始慢慢地对张一比较放心了。
而张一对于世界冠军的支持则是从一而终。在2006年“直通不莱梅”世乒赛国乒男队选拔赛中,马琳的状态很不好,遭遇四连败。他心情十分沮丧,躲在宿舍里不吃不喝。这时,张一成了调整马琳状态的关键砝码。张一知道马琳状态不佳后,特意去饭店订了鱼翅、燕窝等营养品,然后看着他一口一口吃完。临走前,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送给了马琳一个玩具——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屈能伸,变换各种造型的棍儿。
马琳手里拿着这个棍儿,不停摆弄了一下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马琳突然有了状态,“见谁杀谁,眼睛充满着锐气”,硬把自己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最终拿到了通行证。而张一对待情感的智慧做法,也让心思细腻的马琳深深感动。从这以后,马琳对于张一的爱更深了。
生活中马琳是张一的小绵羊
别看在赛场上杀气腾腾,在生活中,马琳却完全不一样。张一幸福地称马琳是自己可爱的小绵羊。
张一说,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比如什么东西放哪里啊,DVD怎么开啊,马琳都要请示过张一才知道。张一每次外出拍戏,总要在拍戏之前抽空把家里的水电费、车牌费等交完了才能出门,这些事情她从来都不让马琳去做。有一次马琳打电话过来问张一说:”亲爱的,我要洗澡,水龙头怎么开啊。”张一幸福的说,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撒娇的成分在,不过马琳确实是一个只专注打球的男人,在生活中就是自己的一只小绵羊,但是却喜欢一直这样照顾他一辈子。
专心打完比赛再结婚
对于两个人的未来,张一很懂事地说,结婚怎么也要等马琳好好地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完再说,比赛永远是他们两个人的头等大事。而马琳也想在自家门口拿奥运金牌把新娘娶进门。
08奥运夺冠
2008年8月23日晚,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北京大学体育馆结束。在最后一场男子单打的决赛中,马琳4比1击败了王皓,获得金牌,王皓得到银牌。在之前的季军争夺战中,王励勤4比0击败佩尔森获得铜牌,中国选手包揽了前三名。本场比赛五局的比分是11比9、11比9、6比11、11比7和11比9。
两人晋级均一帆风顺
马琳在之前的比赛中发挥稳定,第三轮他先以4比1击败斯洛文尼亚的博扬·托克奇,随后又以两个4比0拿下希腊的卡林尼科斯·格林卡和韩国选手吴尚垠。半决赛中,马琳4比2击败队友王励勤进入决赛。
王皓在男子单打的首轮比赛中4比0击败了代表奥地利出战的削球手陈卫星,随后又以两个4比1的比分战胜了代表日本出战的韩阳和中国香港选手高礼泽。半决赛上,王皓4比1力擒瑞典42岁老将佩尔森,为中国提前锁定了金牌。
马琳限制王皓连胜两局
双方的第一局比赛,马琳在开局阶段表现出色,以4比1领先,随后王皓连续进攻得分,将比分扳成4比4平。进入本局中段,马琳以7比5再次获得微弱的领先优势,并以10比6拿到了四个局点。在如此的优势面前,马琳显得有些思想包袱,结果放手一搏的王皓连续冲杀得分,一度扳成9比10。关键时刻马琳反拉成功,以11比9获得首局胜利。
第二局较量,两人很快就展开了精彩的两面对拉。由于两位直板选手都具备了横打的能力,因此比赛看上去惊心动魄。相比之下,马琳的防守今天做得更好,因此在相持之后,他获得了优势,以5比1领先。此后王皓依然无法解决防守问题,对于马琳的摆短也没有办法,因此处于被动。虽然王皓和第一局一样追回了四个赛点,但是马琳仍以11比9再胜一局,大比分2比0领先。
马琳再胜两局勇夺冠
第三局比赛,双方在对拉了七板之后分出胜负,王皓首先得到一分。此后王皓的气势有所上升,以3比1取得了不错的开局。此后,马琳又一次利用摆短的战术取得了成功,将比分扳成5比5平,并在随后以6比5反超领先。关键时刻,王皓连得五分,又以10比6超出,并最终以11比6扳回一局,大比分1比2落后。
第四局,马琳开场连得两分取得优势,不过很快王皓就追成3平。在扳平之后,王皓的士气大振,此后又连续攻击马琳正手得分,以6比3反超取得领先。比赛中段,马琳重新找到了手感,他的回球让王皓多次拉球出界,结果扳成7比7平。之后马琳连续得到四分,以11比7获胜,大比分3比1领先。
第五局比赛,马琳开局就以3比1领先,并在此后将优势扩大到了5比2,王皓请求了暂停。暂停后,马琳依然控制着局势,最终以11比9拿下第五局,大比分4比1击败王皓,夺得男单金牌。
马琳夺金之路:
4比1胜博扬·托克奇(斯洛文尼亚)
4比0胜卡林尼科斯·格林卡(希腊)
4比0胜吴尚垠(韩国)
4比2胜王励勤(中国)
4比1胜王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