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门的简介
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中区南大门路4街9号的崇礼门是韩国第一号国宝,俗称“南大门”,是首尔乃至韩国的一个主要地标。崇礼门是早年汉城四座城门之中规模最大的城门,其上的城楼是首尔留存历史最悠久的木结构建筑。崇礼门以平滑的巨石堆砌而成的石阶中央有一个拱形的入口,石阶上有柱子和屋顶,分上下两层。东西两边也有可以互通的门。台上两边有绿草坪,标志着已不复存在的城墙的痕迹。
崇礼门的被毁事件
2008年2月10日晚8点50分左右,崇礼门发生火灾,大火起于崇礼门木结构城楼。消防队起初认为是照明装置漏电引起的火灾,但后来发现2层木质楼阁周围并无电线之类的装置,所以怀疑是人为纵火所至,大火持续燃烧5个小时,2月11日凌晨2点,崇礼门一层和二层的楼阁倒塌,化为灰烬。韩国负责调查崇礼门纵火案的联合搜查本部2008年2月12日表示,2008年2月11日晚在江华岛逮捕了犯罪嫌疑犯蔡某,70岁的蔡某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蔡某曾有纵火前科,他因土地赔偿问题,于2006年4月在昌庆宫蓄意纵火,造成了400万韩元的财产损失,因此违反《文化财产保护法》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两年执行。警方根据这一线索,将蔡某列为重大作案嫌疑,警方还在蔡某住处发现了梯子、燃料等作案工具。警方从蔡某手中搜查到的信件和他的供述表明,蔡某认为其拥有的土地被开发,但没有从施工方得到充分补偿,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数次,均没有得到满意结果。因而对社会产生不满心理,进而决定在崇礼门纵火报复。蔡某还供认,为了实施此次犯罪行为,曾于2007年7月和11月先后两次到崇礼门踩点,事先掌握了崇礼门的建筑构造和警卫部署情况,并预先准备了梯子和稀释剂等犯罪工具。事件背后崇礼门位于首尔市中心,距离市政府大楼不到500米,下部为石质城门基座,上部为两层木结构城楼,于1962年被韩国政府指定为“一号国宝”。来自韩国的信息显示,在崇礼门事件中,应该担负起责任的包括多方职能部门。据悉,此次事件涉及的文物管理部门出于美观和预算的考虑,没有在崇礼门内部安装自动喷淋设备和火灾报警器等设施,仅有的消防器材只有8个灭火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礼门的安保工作并没有交由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承担,而是由一家安保公司义务负责,管理上的疏漏使纵火成为可能。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的第一反应并不迟缓,数分钟之内赶到现场的30多辆消防车和128名消防员,却未能抓住最好的灭火时机,因为在如何灭火的问题上,消防部门与文物部门竟协商交涉了近50分钟。另外,消防部门使用的文化遗产灭火指导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对木制古建筑的灭火施救方法、喷水方式、喷水位置、余火处理等关键问题做出详尽的说明和指导,致使消防队员在长达5个小时的灭火过程中,对着火的木结构城楼“束手无策”,向屋顶瓦片浇水降温的消极措施无异于“隔靴搔痒”,600年的崇礼门最后竟在众目睽睽下轰然倒塌。罗哲文先生对这次事件的发生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崇礼门虽然与故宫等古建筑一样,都属于木结构体系,但是在崇礼门内部没有陈列更多的文物摆件,所以完全可以安装并借助于自动喷淋设备来灭火。如果先期对于这些设备有过考虑,在事发之时或许可以挽回一些损失。担任中国文物协会名誉会长、国家历史文物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顾问的谢辰生先生已86岁高龄,他是我国文物法规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制订人,至今仍然在为保护北京的古城风貌奔走呼号。他说,国家的责任就得由国家来干,在文物保护方面,应该是坚决反对商业化的。那么,崇礼门的安保问题就绝不能交由商业公司,这是一个大的疏漏。文物的保护、安全始终都是第一位的。
崇礼门的介绍
崇礼门(朝语:숭례문)位于汉城(今首尔,朝语:한성,英语:Seoul)的南大门,始建于1398年(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962年12月20日被确定为韩国“一号国宝”,被誉为韩国的“国门“。崇礼门是汉城四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门,城门下端为石造门洞,上端为双层木制城楼。崇礼门城楼是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结构建筑。2008年2月10日发生崇礼门纵火事件,仅存石基,木结构城楼被焚毁。同年5月韩国决定复建崇礼门,声称复建将不仅局限在恢复火灾前的原貌,还要力争恢复到1447年修建之初的样子。不过由于崇礼门的外墙已经在1907年被日本殖民者破坏,因此韩国文化遗产厅只能借助档案中的原始照片和相关数据来恢复崇礼门的原貌,2013年5月4日正式竣工。崇礼门的复原是一项云集了多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大规模工程,这是一次传统技术与匠人精神的集结。
韩国的编号国宝都有哪些?目前我知道的是韩国的1号国宝是:南大门(崇礼门),70号是韩文(训民正音),
找资料不容易哦亲第1号 崇礼门第2号 圆觉寺地十层石塔第3号 北汉山新罗真兴王巡狩碑第4号 高达寺址浮屠第5号 法住寺双狮子石灯第6号 中原塔坪里七层石塔第7号 奉先弘庆寺事迹碣碑第8号 圣住寺郎慧和尚白月葆光塔碑第9号 扶余定林寺址五层石塔第10号 实相寺百丈菴三层石塔第11号 弥勒寺石塔第12号 华严寺觉皇殿前石灯第13号 无为寺极乐殿第14号 银海寺居祖庵灵山殿第15号 凤停寺极乐殿第16号 安东新世洞七层塼塔第17号 浮石寺无量寿殿前石灯第18号 浮石寺无量寿殿第19号 浮石寺祖师堂第20号 佛国寺多宝塔第21号 佛国寺释迦塔第22号 佛国寺莲华桥七宝桥第23号 佛国寺青云桥白云桥第24号 石窟庵石窟第25号 新罗太宗武烈王陵碑第26号 佛国寺金铜毘卢舍那佛坐像第27号 佛国寺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第28号 栢栗寺金铜药师如来立像第29号 圣德大王神钟第30号 芬皇寺石塔第31号 庆州瞻星台第32号 海印寺高丽大藏经第33号 昌宁新罗真兴王拓境碑第34号 昌宁述亭里东三层石塔第35号 华严寺四狮子三层石塔第36号 上院寺铜锺第37号 庆州九黄里三层石塔第38号 高仙寺址三层石塔第39号 月城罗原里五层石塔第40号 浄惠寺址十三层石塔第41号 龙头寺址铁幢竿第42号 木雕三尊佛龕(松广寺)第43号 高丽高宗制书(松广寺)第44号 宝林寺三层石塔及石灯第45号 浮石寺塑造如来坐像第46号 浮石寺祖师堂壁画第47号 双磎寺真鉴禅师大空塔碑第48号 月精寺八角九层石塔第49号 修德寺大雄殿第50号 道岬寺解脱门第51号 江陵客舍门第52号 海印寺藏经板殿第53号 燕谷寺东浮屠第54号 燕谷寺北浮屠第55号 法住寺宝塔第56号 松广寺国师殿第57号 双峰寺澈鉴禅师塔第58号 长谷寺铁造药师如来坐像附石造台座第59号 法泉寺智光国师玄妙塔碑第60号 青瓷狮子钮盖香炉第61号 青瓷飞龙酒壶第62号 金山寺弥勒殿第63号 到彼岸寺铁造毘卢舍那仏坐像第64号 法住寺石莲池第65号 青瓷麒麟钮盖香炉第66号 青瓷象嵌柳竹莲卢鸳鸯文净瓶第67号 华严寺觉皇殿第68号 青瓷象嵌云鹤文梅瓶第69号 开国原从功臣录券第70号 训民正音第71号 东国正韵(1卷、6卷)第72号 金铜癸未铭三尊佛第73号 金铜三尊佛龕第74号 青瓷鸭形水滴第75号 表忠寺青铜含银香垸第76号 李忠武公乱中日记附书简帖壬辰状草第77号 义城塔里五层石塔第78号 金铜弥勒菩萨半跏像第79号 庆州九黄里金制如来坐像第80号 庆州九黄里金制如来立像第81号 甘山寺石造弥勒菩萨立像第82号 甘山寺石造阿弥陀佛立像第83号 国宝八十三号金铜弥勒菩萨半跏像第84号 瑞山磨崖三尊佛像第85号 金铜辛卯铭三尊佛第86号 敬天寺十层石塔第87号 金冠冢金冠第88号 金冠冢与带及腰佩第89号 金制铰具第90号 金制太环耳饰第91号 骑马人物形土器第92号 青铜银入丝蒲柳水禽文净瓶第93号 白瓷铁画葡萄文壶第94号 青瓷素文瓜形瓶第95号 青瓷七宝透刻香炉第96号 青瓷龟形水瓶第97号 青瓷阴刻莲花唐草文梅瓶第98号 青瓷象嵌牡丹文缸第99号 葛项寺三层石塔第100号 南溪院七层石塔第101号 法泉寺智光国师玄妙塔第102号 净土寺弘法国师实相塔第103号 中兴山城双狮子石灯第104号 传兴法寺廉居和尚塔第105号 山清泛鹤里三层石塔第106号 癸酉铭全氏阿弥陀佛三尊石像第107号 朝鲜王朝白瓷铁沙葡萄文壶第108号 癸酉铭三尊千佛碑像第109号 军威三尊石窟第110号 益斋影帧第111号 晦轩影帧第112号 感恩寺址三层石塔第113号 画青瓷杨柳文筒形瓶第114号 青瓷象嵌牡丹菊花文瓜形瓶第115号 青瓷象嵌唐草文盌第116号 青瓷象嵌牡丹文瓢形瓶第117号 宝林寺铁造毘卢舍那佛坐像第118号 金铜弥勒半跏像第119号 高句丽金铜如来立像第120号 龙珠寺梵钟第121号 河回假面与屏山假面第122号 陈田寺址三层石塔第123号 益山王宫里五层石塔内发现遗物第123号‐1号 纯金金刚经板(附金带二个)第123号‐2号 琉璃制舍利瓶第123号‐3号 金制方盒(附盖)第123号‐4号 青铜如来立像第123号‐5号 其他遗物第124号 寒松寺石造菩萨坐像第125号 绿釉骨壶 (附石制外函)第126号 佛国寺三层石塔内发现遗物第126号‐1号 金铜制舍利外函第126号‐2号 银制舍利外盒第126号‐3号 银制舍利内盒第126号‐4号 儒香第126号‐5号 金铜方形舍利盒第126号‐6号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第126号‐7号 铜环第126号‐8号 硬玉制曲玉第126号‐9号 红玛瑙丸玉第126号‐10号 水晶切子玉第126号‐11号 水晶宝珠形玉第126号‐12号 水晶丸玉第126号‐13号 绿色琉璃丸玉第126号‐14号 淡青色琉璃制瓜形玉第126号‐15号 琉璃制小玉第126号‐16号 香木片第126号‐17号 青铜制飞天像第126号‐18号 铜镜第126号‐19号 铜制钗子第126号‐20号 木塔第126号‐21号 水晶大玉第126号‐22号 红玛瑙第126号‐23号 水晶制茄子形玉第126号‐24号 琉璃制瓜形玉第126号‐25号 琉璃小玉第126号‐26号 沈香片第126号‐27号 纤维残缺第126号‐28号 墨书纸片第127号 三阳洞金铜观音菩萨立像第128号 金铜观音菩萨立像第129号 金铜菩萨立像第130号 善山竹杖洞五层石塔第131号 朝鲜太祖家谱第132号 惩毖录第133号 青瓷辰砂莲华文瓢形注子第134号 金铜菩萨三尊像第135号 蕙园风俗图第136号 龙头宝幢第137号 大邱飞山洞出土铜器类第137号‐1号 铜剑剑梗和铜鉾附属具第137号‐2号 广锋铜鉾和剑装第138号 金冠和附属金具第139号 群仙图屏第140号 螺钿团花禽兽纹镜第141号 多纽细纹镜第142号 东国正韵一帙第143号 和顺大谷里出土青铜遗物第143号‐1号 青铜剑第143号‐2号 青铜八铃具第143号‐3号 青铜双铃具第143号‐4号 青铜削具第143号‐5号 青铜銎斧第143号‐6号 青铜细文镜第144号 月出山磨崖如来坐像第145号 鬼面青铜炉第146号 江原道出土一括遗物第146号‐1号 八手形铜铃第146号‐2号 铜造铃附柄头第146号‐3号 铜造环状双头铃第146号‐4号 铜造铃饰鐎第147号 蔚州川前里刻石第148号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第148号‐1号 卷之十六第148号‐2号 卷之十七第149号 东莱先生校正北史详节第149号-1号 卷之四、卷之五第149号‐2号 卷之六第150号 宋朝表牋总类第151号 《朝鲜王朝实录》第151号‐1号 鼎足山本第151号‐2号 太白山本第151号‐3号 五台山本第151号‐4号 基他散叶本第152号 备边司誊录附议政府誊录第152号‐1号 备边司誊录第152号-2号 议政府誊录第153号 日省录第154号 金制冠饰 (王)第155号 金制冠饰 (王妃)第156号 金制心叶形耳饰 (王)第157号 金制垂饰附耳饰 (王妃)第158号 金制发饰 (王)(‐뒤꽂이)第160号 银制腕轮 (王妃)(‐팔찌)第161号 青铜神兽镜第161号‐1号 青铜神兽镜第161号‐2号 宜子孙兽带镜第162号‐3号 兽带镜第162号 石兽第163号 志石第164号 头枕第165号 足座(王)第166号 白瓷鉄画梅竹文大壶第167号 青瓷人形注子第168号 白瓷辰砂梅菊文瓶第169号 青瓷阳刻竹节文瓶第170号 青华白瓷梅鸟竹文壶第171号 青铜银入丝宝相唐草凤凰文盒第172号 晋阳郡令人郑氏墓出土遗物第172号‐1号 白瓷象嵌草花文扁瓶第172号‐2号 墓志第172号‐3号 盏第173号 青瓷鉄彩堆花点文罗汉坐像第174号 金铜水晶嵌装烛台第175号 白瓷象嵌莲唐草文大楪第176号 青华白瓷松竹文壶 (弘治铭)第177号 粉青沙器印花文胎壶(内外壶)第178号 粉青沙器雕花鱼文扁瓶第179号 粉青沙器剥地莲鱼文扁瓶第180号 阮堂歳寒图第181号 张良守及第牌旨第182号 国宝百八十二号金铜如来立像第183号 国宝百八十三号金铜菩萨立像第184号 国宝百八十四号金铜菩萨立像第185号 妙法莲华经第186号 杨平金铜如来立像第187号 凤甘模塼五层石塔第188号 天马冢金冠第189号 金帽第190号 金制銙带和腰佩第191号 新罗金王冠和垂下饰第192号 新罗金王冠和腰佩第193号 凤首式琉璃瓶第194号 金制颈饰第195号 土偶装饰长颈壶第196号 新罗白纸墨书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97号 青龙寺普觉国师定慧圆融塔第198号 丹阳新罗赤城碑第199号 断石山神仙寺磨崖佛像群第200号 国宝二百号金铜菩萨立像第201号 奉化北枝里磨崖如来坐象第202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晋本(卷三十七)第203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六)第204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三十六)第205号 中原高句丽碑第206号 海印寺高丽刻板第206号‐1号 妙法莲华经第206号‐2号 华严经观自在菩萨所说法门别行疏第206号‐3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206号‐4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206号‐5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206号‐6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206号‐7号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206号‐8号 法华经普门品第206号‐9号 人天宝鉴第206号‐10号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第206号‐11号 三十八分功德疏经第206号‐12号 佛说阿弥陀经第206号‐13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神众第206号‐14号 华严经变相图(周本)第206号‐15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贞元本第206号‐16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晋本)第206号‐17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第206号‐18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第206号‐19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抄第206号‐20号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206号‐21号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第206号‐22号 大觉国师文集第206号‐23号 大觉国师外集第206号‐24号 南阳先生诗集第206号‐25号 白花道场发愿文略解第206号‐26号 唐贤诗范第206号‐27号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第206号‐28号 十门和诤论第207号 天马图第208号 金铜六角舍利函第209号 宝箧印石塔第210号 绀纸银泥不空羂索绅变真言经(卷十三)第211号 白纸墨书妙法莲华经(卷一~七)第212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卷十)第213号 金铜大塔第214号 兴王寺铭青铜银入丝芸龙文香垸第215号 绀纸银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一)第216号 仁王霁色图第217号 金刚全图第218号 阿弥陀三尊图第219号 国宝二百十九号青华白瓷梅竹文壶第220号 青瓷象嵌龙凤牡丹文盖盒第221号 上院寺木雕文殊童磁坐象第222号 国宝二百二十二号青华白瓷梅竹文壶第223号 景福宫勤政殿第224号 景福宫庆会楼第225号 昌德宫仁政殿第226号 昌庆宫明政殿第227号 宗庙正殿第228号 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刻石第229号 报漏阁自击漏第230号 浑天时计第231号 鎔范第232号 义安伯李和开国功臣录券第233号 永泰二年铭蜡石制壶第234号 国宝二百三十四号绀纸银泥妙法莲华经(卷一~卷七)第235号 绀纸金泥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236号 月城獐项里寺址西五层石塔第237号 高山九曲诗画屏第238号 小苑花开帖第239号 宋时烈像第240号 尹斗緖像第241号 初雕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百四十九)第242号 蔚珍凤坪新罗碑第243号 顕扬圣教论(卷十一)第244号 瑜伽师地论(卷十七)第245号 新纘一切经源品次录(卷二十)第246号 大宝积经(卷五十九)第247号 公州仪堂金铜菩萨立像第248号 朝鲜方域之图第249号 东阙图第250号 国宝二百五十号开国原从功臣录券第251号 大乘阿毗达磨雑集论(卷十四)第252号 青瓷阴刻连花文梅瓶第253号 青瓷阳印刻连唐草·象嵌牡丹文银扣大楪第254号 青瓷阴刻莲花折枝文梅瓶第255号 传忠南出土青铜铃一括第255号‐1号 八珠铃第255号‐2号 双头铃第255号‐3号 组合式双头铃第255号‐4号 竿头铃第256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一)第257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二十九)第258号 青华白瓷竹文角瓶第259号 粉青沙器象嵌龙文壶第260号 粉青沙器剥地牡丹文鉄彩鼈瓶第261号 白瓷壶第262号 白瓷大壶第263号 青华白瓷山水花鸟文大壶第264号 迎日冷水里新罗碑第265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十三)第266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二、卷第七十五)第267号 初雕本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十二)第268号 初雕本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一、卷第十七)第269号 初雕本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第270号 青瓷母子猿形砚滴第271号 初雕本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二)第272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第273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第274号 空缺第275号 骑马人物形土器第276号 初雕本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第277号 初雕本大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三十六)第278号 太宗十一年李衡原从功臣录券附函第279号 初雕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本(卷第七十四)第280号 圣居山天兴寺铜钟第281号 白瓷注子第282号 黑石寺木造阿弥陀佛坐像并腹藏遗物第282号‐1号 佛像第282号‐2号 典籍第282号‐3号 织物类第282号‐4号 其他腹藏物 五香,七药,五谷,七宝类,舍利函第283号 通鉴续编第284号 初雕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二、卷第一百七十、卷第四百六十三)第285号 蔚山大谷里盤龟台岩刻画第286号 白瓷钵第287号 百济金铜大香炉第288号 百济昌王铭石造舍利龕第289号 益山王宫里五层石塔第290号 通度寺大雄殿与金刚戒坛第291号 龙龕手镜第292号 五台山上院寺重创勧善文第293号 金铜观世音菩萨立像第294号 青华白瓷铁砂辰砂菊花文瓶第295号 百济金铜皇冠第296号 七长寺五佛会挂佛帧第297号 安心寺灵山会挂佛帧第298号 甲寺三身佛挂佛帧第299号 新元寺卢舍那佛挂佛帧第300号 长谷寺弥勒佛挂佛帧第301号 华严寺灵山会挂佛帧第302号 青谷寺灵山会挂佛帧第303号 承政院日记第304号 丽水镇南馆第305号 统营洗兵馆第306号 三国遗事(卷第三~五)第306号‐2号 三国遗事(卷第一~五)第307号 泰安磨崖三尊佛第308号 大兴寺北弥勒庵磨崖如来坐像第309号 国宝三百九号白瓷大壶第310号 国宝三百十号白瓷大壶
韩国南大门被烧事件是怎么回事
据新华社和韩国媒体上午报道,韩国一号国宝崇礼门纵火嫌疑人已被抓获,70岁的蔡某对纵火一案供认不讳。
在北京望京地区生活的韩国人很关注此事,有人在家中摆放白菊花表达痛惜。
逮捕
70岁老者有“前科” 抱怨土地补偿不公
韩国警方12日表示,他们在首尔以西的京畿道江华岛逮捕了一名70岁的蔡姓男子。他在接受警方彻夜调查几个小时后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径。
此外,警方掌握了一封信件,嫌疑人在信中抱怨自己在京畿道的土地所获补偿不公。搜查嫌疑人住所过程中,警方发现一架铝制梯子、一只双肩背包和一瓶易燃稀释剂。
警方介绍说,蔡某于10日晚上8点50分左右爬上崇礼门2层阁楼,纵火烧毁了1、2层阁楼。
报道称,因土地补偿问题而对社会不满,蔡某于2006年4月曾在首尔市中心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昌庆宫纵火,造成价值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的财产损失。
修复
巨额拨款 预计复原需3年
韩国总理韩德洙主持召开“崇礼门火灾”对策会议,要求查明火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韩国政府计划拨付200亿韩元(约合2000万美元),实施崇礼门复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预计需要2至3年。
有专家认为,崇礼门城楼在大火后损毁严重,难以修复本来面貌,可能需整座重建。
质疑
扑救不当 防火措施不到位
韩国媒体认为,火灾虽然可能源于纵火,但如果消防部门扑救及时得当,文物管理部门尽职尽责,崇礼门应能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韩国《朝鲜日报》说,火灾发生初期,消防部门没有找到真正火源,只是向楼阁内盲目喷水,还一度作出错误判断,认为“火势已得到控制,只剩下清理余火工作”。
《朝鲜日报》说,崇礼门贵为国宝,但相关防火措施并不到位,城门附近甚至没有摆放灭火器。
中国落点
望京韩国人买白菊表达痛惜
上午,韩国人在中国最大社团韩国人会的金女士说,在北京望京生活的韩国人很关注崇礼门被烧事件,得知嫌疑人已抓到,很多人来电询问详细情况,上午就接了五六十个电话。
望京的韩国居民在家中摆放白菊花表达痛惜。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韩国人集中居住的望京西园三区和四区、宝星园,小区花园不像平时那样热闹,也见不着韩国主妇唠嗑的身影。记者走访发现,许多韩国家庭得知“国宝”被烧,都窝在家里关注新闻,或打电话给在韩国的亲人们,询问事件的进展。有的韩国居民在家里已摆上白菊花,以表达痛惜之情。
“少了一项文化遗产,很可惜!”家住季景沁园的韩国籍金女士对崇礼门烧毁感到十分痛心,她希望能尽快修复崇礼门。
记者在望京一些社区网看到,崇礼门被烧事件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帖子被许多网站置顶和转载,网络留言近万条。
■地处首尔市中心的崇礼门建于1395年,是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制建筑,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古建筑。崇礼门下端为石质门洞,上端为双层木制城楼。韩国政府于1962年将崇礼门定为一号国宝。
北京游客会看废墟
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康辉国旅市场部郭经理和捷达假期旅行社市场部张经理,他们介绍说,北京游客在首尔主要去的景点有汉宫等。此次在大火中烧毁的崇礼门不是主要景点,但一般旅游团会路经那里,由导游在车上进行介绍。
学习英语的十个方法,用英语回答,有哪些?
怎么学好初中英语?有哪些方法?"怎么学好初中英语?",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笼统了,你还不如问"自己并不是很想努力,怎么才能走捷径学号英语呢?"而有些人是真心的想要学习,所以就会先虚心的学习一段时间,实在不会不会的地方才会向学习比较优秀的人讨教问题的,而且这种虚心学习的人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状况来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通常的情况下,假如是借鉴别人的成果,先要考虑的是你要借鉴的人是不是和你有一样的处境和背景,这样他才会理解你所处在的境况,才会借给你的.初中英语笔记其次英语作为全国的通用语言是有原因的,因为英文是大家都可以学习的,并且不算是太难,相比于中文倒是很简单了,因为中文有很多的字是有两个发音的,并且也有很多的生僻字,就连中国人自己还没认全,更别说是外国友人了,所以请好好学习英语吧.怎么学好初中英语--学习英语的方法:每天需要背诵单词,大约在二十个左右吧.一般背诵之后的第二天需要再次记忆,因为这样可以深刻的记忆,导致永久都不会忘记.好好的学习语法,因为语法是英语学习当中最重要的,他是能完整的表现一句话的正确与否.如果只是被毁了单词而不懂得如何运用语法的话,那就算是什么都不会了,背会了单词又有什么用呢,考试不会只考你单词的拼写的,所以请一定要熟记语法.学习英语的基础水准就是听说读写,所以练习听力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在考试当中,听力不分也是占分很大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练会听力的这项能力,要想练会,就得多听,每天都要听听力,多听也就慢慢的都会了.你还需要背住一些有哲理或者是有现实意义的范文,这样对你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文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英语范文毕竟是外国人写出来的,和中国的思路都是不一样的,请一定要多背住几篇,防止自己到了考场紧张不会写.初中英语语法这个是需要勇气的,那就是大胆说出来,你想说的英文全部都大胆的往出说,这样才能很好的发现你的错误不足还有优秀的地方啊.关于怎么学好初中英语的方法已经介绍完毕了,希望同学们可以认识并且掌握好这些学习英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