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府都有什么区别跟地位?
清朝吗?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均为皇族)。
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王公大臣)。
清朝贵族封爵分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亲王之下又有亲王世子、多罗郡王之下又有郡王长子,通常封给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的继承者。
清朝贵族封爵方式有两种:一为军功封,一为恩封。以军功封者无论是何爵位均世袭罔替,永不降封。以恩封者通常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和硕亲王降为镇国公,多罗郡王降为辅国公,多罗贝勒降为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为镇国将军,辅国公降为辅国将军,不入八分镇国公降为奉国将军,不入八分辅国公降为奉恩将军,直至闲散宗室。
清代共有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王爵,俗称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为军功封,他们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另外四家为恩封,他们分别是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恭亲王奕欣、和硕醇亲王奕譞、和硕庆亲王奕劻。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俗称,铁帽子王见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俗称“懒王”。
世说新语王家谢家子弟的故事译文
阁下的问题太过于笼统,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世说新语》中,王谢两大家族,各自上场的人物都多达十几个。
仅以一个故事来说明:
言语第二之七十一、咏雪之才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谢太傅(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给晚辈们探讨文章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起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在下是专门研究《世说新语》的,可以参考在下的博客或者百度知道里在下回答过的问题。
如果能将问题更具体些,可以通过追问让在下追答。
东晋朝为什么谢家和王家是望族?
因为谢家和王家一直是望族,在司马懿时期就帮助其夺权,东晋时又帮助其巩固地位。北方司马氏之所以能推翻曹氏的统治,主要也是依赖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其中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等四大家族为首,在司马懿夺权的过程当中站出来挺了司马氏。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扩展资料:西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之贵族与门阀大族的支持下于318年称帝,即帝位。他即位后,因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他重用王导,王导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也使北方南迁的士族拥护司马睿,进而稳定东晋政权,维持偏安江东的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较显著特征是皇权的衰落。王、谢、庾、桓等门阀大族先后共同支配着东晋王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家族
急求给男宝起名字五行缺金
黄腾扬:翻腾上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在此也提示一下:宝宝起名也不宜用过于时髦的字。在历史的任何阶段起名,总会涌现出一些极为时髦的字眼儿。如果起名时追逐这样的字,可能使人觉得家长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而且这样的名字也容易重复。诚然,名字的确需要色彩去点缀,但它需要的是五颜六色。
羊宝五行取名
姓名:未命名
性别:女
出生:公元(阳历) 2015 年 3 月 14 日 11 时 45 分(阴年阴月阴日阳时)
农历:2015年正月24日午时
当月节气:惊蛰( 3 月 6 日 6 :0 ) , 中气:春分( 3 月 21 日 6 :53 )
生辰八字:乙未年 己卯月 己丑日 庚午时
鉴定日期:公元2015年03月15日
【三藏算命】生辰八字命盘
八字五行:木土 土木 土土 金火
五行纳音:沙中金 城墙土 霹雷火 路旁土
本命属沙中金命。五行【土旺】【缺水】,日主天干为【土】,生于【春季】。
【同类土火,异类木水金】
八字五行个数:1个金,2个木,0个水,1个火,4个土
四季用神参考:日主天干【土】生于【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穷通宝鉴调候用神参考:己土生于卯月,用甲忌与己土合化,次用癸水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