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婆罗门女

时间:2024-03-07 13:12:10 编辑:莆仙君

请说出婆罗门女和光目女这两个公案的共同点和不共点

她们都是念佛超度堕在地狱的母亲,都是为母发愿度尽一切苦难众生,自己方成佛道。发这样的愿就是地藏菩萨。
不同点是婆罗门女念佛的功夫深,她念到事一心不乱,所以她的母亲从地狱直接超生到天上。而光目女念佛的功夫差一些,她念到功夫成片,她的母亲虽然脱离地狱了,但是没能升天。仅仅生到人道,而且还是一个贱婢子,只能活十三岁就要毕命。
从这里我们就晓得,超度亲人,你的修持功夫越深,被超度人得的利益越大!如果你一点功夫有没有,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请给我讲关于“婆罗门女”和“光目女”的故事。

婆罗门女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


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


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光目女 光目女供养证得罗汉果之出家人。她也是母亲过世,为了超度母亲,求阿罗汉教她方法;这也是我们修学孝道一个很好的榜样。阿罗汉是小乘证得圆满的果位,见思烦恼断尽,但是要观察六道的状况,还要入定,如果不作意入定,他就见不到。由此可知,到九次第定,定力还不自在。大菩萨(见性的法身大士),观察六道的状况,无须入定,因为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大乘经上常赞叹这些大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显示出法身大士与阿罗汉的功力神通不相同之处。阿罗汉入定观察,看见光目女的母亲,堕在地狱,受极大苦。光目女救度她的母亲也是用念佛的方法。本经修学自利利他的方法,前後始终教我们念佛。本经提倡孝道,教我们孝亲尊师,所以教光目女与婆罗门女念的都是本师佛。我们今天修净土的同修,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尊重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念佛求生净土,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是他老人家对我们真实的期望,我们依教奉行,就是本师最好的学生,绝对不违背本师的教导。我们虽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还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世尊的本愿。光目女念佛的功夫比婆罗门女差一等,婆罗门女是在定中游览地狱,而光目女只在梦中得到佛的感应。这说明念佛一定要有真正的功夫,没有功夫,决定得不到自利利他的效果。再看果报,婆罗门女的母亲生忉利天,光目女的母亲出了地狱又到人间;一个是超度到天上,一个是超度得人身。得人身,她因过去生中罪业很重,所以生在下贱之家,为婢女之小孩,而且知道自己的前世,生下来三天就会说话,也还记得地狱的状况 - 记忆犹新。大凡一个人投胎转世,会有隔阴之迷,前世之事都不记得。为什麼光目女的母亲能记得前世的事情呢?这情形不仅经典上有记载,我们这世间也有,不常见而已。佛法里讲投胎人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来「坐胎」,即母亲怀孕时就入胎了,所以他在胎里要坐十个月。胎胞里的痛苦不是我们想像得到的,佛在经上讲,跟地狱差不多,称为胎狱。胎儿与母亲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母亲欢喜时,胎儿也过得很舒服;母亲不高兴、烦恼时,胎儿就痛苦不堪。这样坐胎十个月生出来,前世之事忘得乾乾净净,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种情形。有少数则是「夺胎」,即母亲生产时,坐胎之人一出生就死了,神识也离开了,另外一个神识看到身体,就投到身上,这就叫夺胎。夺胎没有十月坐胎之苦,所以对於前世之事记得清清楚楚。光目女的母亲就属於夺胎,所以她很清楚,没有隔阴之迷。她知道前世造的罪业,也知道她在地狱受的果报,也晓得她的女儿很孝顺,给她修福,她才能顺利得到人身。得到人身後,寿命很短,只有十三岁。十三岁之後,还要继续受苦,这才要求女儿想办法,让她十三岁之後不要再堕恶道。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绝对不是佛陀在编故事。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真」是不假,「实」是不虚。「如语者」,说得恰到好处,完全是事实,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佛陀教大家不妄语,佛哪有妄语的道理?所以经上讲的全是事实。光目女经过这番事实证明修学的真实功德、殊胜的果报之後,又发起大心,要度尽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地藏菩萨因地所发之大愿,生生世世永远修学这个法门。光目女得佛感应告诉她,她母亲十三岁之後,转生为梵志。佛在经上说,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宗教有九十六种,梵志是很好的外道修行者。她晚年遇到佛法,寿命一百岁。怎麼晓得光目女的母亲晚年遇到佛法?因为经上讲她晚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若不闻佛法、不念佛、不发愿,怎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无量寿。这种果报非常殊胜!这也是给我们作榜样。

这个法门从孝亲(救度自己亲人)开始。经上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是把自己救度亲人的心愿扩

大到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就是地藏本愿,就是孝道的扩展;实在讲,这是孝道的圆满,真实尽到称性的孝敬。所以释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法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离开这个基础,一切法门都不能成就。这部地藏经所说的就是观经三福的详细说明。净宗也是建立在地藏法门的基础上,我们这一生念佛求生净土才决定可靠,才真正有把握。


宗教民俗信仰中,肉身菩萨是什么?

佛教徒对于遗体的处理有坐龛、坐缸、火葬、土葬四种,如果选择以「坐缸」的方式来处理遗体,万一技术处理有问题,也可能无法成为「肉身菩萨」,成败并不全然取决于「愿力、修持」。 「坐缸」数年后,如果开缸后色身腐化,就以火化的方式再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腐化则成为「肉身」,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肉身菩萨」,为金刚不坏之身,又称「金刚舍利」、「全身舍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此因缘。不应该为了成就肉身不坏,而对遗体注射防腐剂,那就是一种欺骗信众的行为。 「肉身菩萨」在中国新疆、九华山,台湾汐止慈航堂与基隆慈安宫等处都有出现,由于僧侣长期茹素,加上修行静坐,圆寂前还要禁食,因此将许多容易腐败的物质都排除掉,比较不容易腐化,但外在环境,如湿度也很重要,而且即使化成肉身,时间久了还是要上漆并贴上金箔来防止腐化。为肉身菩萨安装金身的过程相当漫长,快则半年,慢则要一年。 肉身菩萨安装金身有下列四个步骤: 一、干燥 虽然开缸的肉身菩萨已经呈现干燥的状况,水分大部分已经蒸发,不过还是可能会有一些水分残余 ,为了保险起见,也便于永久保存,必须使用药材协助进行完全风干,才不致有细菌、霉菌产生。 二、上漆 上漆的目的同样是让遗体更加干燥,而且可以预防虫咬,必须重复以不同性质的漆料,在遗体涂上好几层,不同的漆料将会发挥不同的功能。 三、塑身 由于肉身菩萨在坐缸的时候往往采用坐姿,所以开缸后姿势大多已经稍有倾斜,但是如果庙方有需求,就必须渐进的进行调整。另外 由于坐缸后的遗体多已风干,为了让肉身菩萨装上金身后看起来比较福泰庄严,还必须在肉身菩萨的身上贴上纱布。 四、贴金 最后是最重要的贴金工作,也就是在肉身菩萨的身上贴上一层层的金箔纸。一方面因为黄金抗氧化的能力比较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尊崇的敬意,所有的金箔都是由纯正的九九九黄金打造。 本文载录于名门易理网现代民俗宝库中楊登嵙教授所发表的文章「肉身菩萨」。记得采纳啊


从王子到地藏王菩萨,他到底是谁?又是怎么成神的?

地藏王菩萨是我们熟悉的菩萨之一。然而,多数人并不一定知道:地藏王菩萨究竟何许人也?他是如何修行的?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藏是含藏、伏藏义。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能含藏种种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难行苦行,救度众生,故名地藏。世俗也有称为地藏王,但经中只名地藏,印顺法师认为,可能是因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的九华山地藏比丘出身新罗王族,所以加“王”字以尊称。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是有“地藏王菩萨”这一称呼的。佛说,无量无数大劫之前,五浊世界还无佛出世,地藏菩萨就已在世间修行证道、成熟有情。地藏菩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之所庄严,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也就是说,在咱娑婆世界无佛出世之前,地藏菩萨就已经修行到了连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揣测的高深境界。当然,此时的地藏菩萨依旧没能达到佛的境界,所以当释迦佛出世后,地藏菩萨与八千位修行大士都跑来礼敬、供养释迦佛,故而得菩萨之名。据《地藏十轮经》所说,地藏菩萨之所以在地狱度世,并非只是因入地狱救母有所感而发此宏愿。而是无量劫前,他便发愿:要在秽土恶世中度化众生。越是秽恶的世界,尤其是没有佛法的世界越要去。因为那里的苦难众生最多,也最需要菩萨愿力去救度。因为这个缘故,尽管地藏菩萨已经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也早已圆满具足,本该成就佛果,却坚持入地狱道度化秽土众生,故而居于地狱。这部就是我们听到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吗?这样的人才有大智慧。他才是我们敬重的菩萨,若是能成佛,你打算成为什么菩萨?

地藏经中的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是怎么样的事情?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 上一篇:王雅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