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邮票的资料
根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分类办法,邮票有以下几类:
一、 普通邮票: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普29《长城》邮票一套4枚。
二、 “纪”字头纪念邮票: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 “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4-1)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
三、 “特” 字头特种邮票: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特1” 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5-2)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
四、 “文” 字邮票:“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见下图。文” 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 编号邮票:“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见下图。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 “J” 字头纪念邮票: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3-1)表示该套3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
七、 “T” 字头特种邮票: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6-2)表示该套6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 枚。
八、 按年份编号: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
九、按邮票的制作特点: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十、按制作材质: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十一、按邮票印制版别: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十二、按邮票的形状: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
邮票的分类
要说邮票的种类,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得透的。这是一个大题目,细讲起来,完全可以写一部书。这里只能简要地讲一下,然后再选择主要的票种,较详细地介绍一下。
邮票的种类可按发行目的和用处、印刷特点、材质、形状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以下几大类:
1.按发行目的和用途来划分:
主要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附捐邮票、包裹邮票、快递邮票、军用邮票、挂号邮票、公事邮票、火箭邮政邮票、印刷品邮票、唱片邮票等。
2.按使用区域来划分主要有国内邮件邮票、国外邮件邮票、限地区使用邮票、多国通用邮票、战俘营邮票、占领邮票等。
3.按发行形式来划分主要有加盖邮票、改值邮票、对剖邮票、正式发行邮票、未发行邮票、临时邮票、暂代邮票等。
4.按发行年代来划分主要有古典邮票、早期邮票、中期邮票、现代邮票等。
5.按发行机构来划分主要有国家邮政邮票、地方邮政邮票、流亡邮政邮票、非官方邮票、半官方邮票、国际组织邮票等。
6.按邮票的制作特点来划分主要有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7.按制作材质来划分主要有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8,按邮粟印制版别来划分主村有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9.按邮票的形状来划分主要有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10.按邮票已呈现的状态来划分主要有崭新邮票、信销邮票、盖销邮票、洗胶邮票等。
上述从不同角度来对邮票进行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到,邮票是多么丰富多彩。集邮者要想集好邮,起码应掌握这些邮识。当你收集到一枚邮票时,应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将它正确分类。比如你最近收集到一大版“神舟飞船”邮票如按发行目的来划分,它是纪念邮票;按发行机构来划分,它是国家邮政邯票;按版别来划分,它是影写版邮票;按材质来划分,它是纸质邮票;按形状来划分,它是三角形邮票;按呈现的状态来划分,它为崭新邮票……
1965年发行的毛主席头像的邮票价值多少?
纪109 遵义会议三十周年 商品编号: C0000109 中国志号: 纪109 Scott编号: 818-820 Michel编号: 858-860 创作者: (原画作者)高虹,彭彬 (设计者)刘硕仁 发行日期: 1965-1-31 详细描述:影写版,(1)(3)齿数:11.5*11,规格:50.5*36mm,版式:35(5*7);(2)齿数:11,规格:26.5*36mm,版式:50(10*5)背面刷胶(1)8分 决战前夕 1000万枚 (2)8分 毛主席像 1000万枚 (3)8分 娄山关大捷 1000万枚全套新票价: ¥2,450.元左右收购价: ¥1,500 你的单枚新票300-500元左右。上品旧票30-50元左右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中国第一张邮票-------大龙邮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使用的通信手段是邮驿。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王朝在宁夏境内设置邮驿机,
任命传邮驿臣,开驿道、建驿站、备车马,藉以传递公文。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开办“大清邮政”。但是邮驿大多是为官府服务。民间只好使用托人带信。
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出现了“民信局”,专门经营民间私人邮件。
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后,英国率先在香港殖民地设立邮局,然后列强纷纷效仿:德国,日本,法国,俄国等。这些邮局现在我们称之为“客邮”。
在客邮存在的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书信馆”。以1863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最早。1865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图案是龙,称为“上海工部大龙”。这虽是中国最早的邮票,但是它不是清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算正式邮票。发行邮票的书信馆有:上海,镇江,芜湖,重庆,福州......,等很多。 书信馆发行的邮票,称为“商埠邮票”。
1876年,请政府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同意英国人正式开办邮政业。1878年初,成立海关邮政局,由英国人赫德负责,德国人德崔林兼办邮务。 1878年,海关邮政局发行大龙邮票,这是中国第一套正式邮票。由中国人设计。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一分银是一两银子的百分之一。铜板雕刻,发行过三期。
第一期,发行于1878年7月。用半透明白纸。相邻两票距离是2,5毫米,称为“薄纸大龙”。
第二期,发行于1882年,纸质与一期相同,但是两票间间距扩大为4,5毫米。称为“宽边大龙”
第三期,发行于1883年,纸质比前两期厚,由于印版腐蚀,邮票清晰度不如前两期。称为“厚纸 大龙”。
1878--1896是海关邮政时期,共发行了大龙,小龙,万寿,三大种邮票。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设国家邮政,摆脱了中国邮政完全受外国人统治的局面。改用银元为单位。由于新票还未印出,所以就用小龙票加盖银元单位,后用新印的万寿票加盖银元单位。但是还是不够用,于是就用一种大清朝的红色印花税票加盖银元单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套邮票出现了很多珍贵的邮票。
1897年8月16日,新设计的邮票终于出来了,这就是蟠龙邮票。图案有蟠龙,鲤鱼,飞燕。
解放区的邮票值钱吗?我有张"华东邮政"的解放区邮票
我看不太清楚图片、不过有三种解放邮票、你看你的是那种、好吗?第一版交通工具图邮票(有齿) 全套约 40元 您的那枚约 3元
第一版交通工具图邮票(无齿) 全套约350元 您的那枚约30元
第二版交通工具图邮票 全套约 85元 您的那枚约 2元
第一版和第二版的主要区别是外形尺寸和齿孔,见邮票资料里的邮票齿孔,就知道了。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第一套邮票是什么
中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也是首枚以“人民邮政”为标志的新机构所发行的邮票,被称为“开国第一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辰历史,因而也有着重大的纪念意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月8日,新生的共和国就发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是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而专门发行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首枚邮票,这套被铭记为“纪1”的新中国纪念邮票第一套,共四枚,同一邮图,面值与刷色不同。扩展资料:当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近代邮刊》上,有一篇文章以半文半白的文字详尽描述了这套邮票的特点:“图案中尚有北京市建筑物及凌空飞机之背景,及群众擎旗游行情状,风格特殊,甚为壮丽美观。按此票乃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之第一套全国性邮票,又为象征新中国诞生之第一套纪念邮票,意义极为重大。届时发行,畅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群中之盛况必属空前无疑”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此套邮票的设计图稿与发行图稿所标注的发行单位不尽相同。其设计图稿标注的发行单位为“华北人民邮政”,这也就是说此套邮票是由代行邮电部职能的原华北邮政总局设计的,而后来当此邮票发行时,则标注为“中华人民邮政”,正式印制在邮票上。据记载,当时的“华北人民邮政”曾向“华北人民政府”提出:“为了便于邮票的全国统一使用,拟将现在华北地区邮票上刊印的‘华北人民邮政’改为‘中华人民邮政’或‘中国人民邮政’。”因此,这套邮票的设计稿虽标注的是“华北人民邮政”,但在邮票发行时,则是将“中华人民邮政”,正式印制在邮票上。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什么?
我国发行的一枚邮票是清代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大龙邮票,不过你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发行的第一枚邮票是什么吗?据了解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也是首枚以“人民邮政”为标志的新机构所发行的邮票,被称为“开国第一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辰历史,因而也有着重大的纪念意义。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月8日,新生的共和国就发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是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而专门发行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首枚邮票,这套被铭记为“纪1”的新中国纪念邮票第一套,共四枚,同一邮图,面值与刷色不同。
当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近代邮刊》上,有一篇文章以半文半白的文字详尽描述了这套邮票的特点:“图案中尚有北京式建筑物及凌空飞机之背景,及群众擎旗游行情状,风格特殊,甚为壮丽美观。按此票乃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之第一套全国性邮票,又为象征新中国诞生之第一套纪念邮票,意义极为重大。届时发行,畅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群中之盛况必属空前无疑”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此套邮票的设计图稿与发行图稿所标注的发行单位不尽相同。其设计图稿标注的发行单位为“华北人民邮政”,这也就是说此套邮票是由代行邮电部职能的原华北邮政总局设计的,而后来当此邮票发行时,则标注为“中华人民邮政”,正式印制在邮票上。据记载,当时的“华北人民邮政”曾向“华北人民政府”提出:“为了便于邮票的全国统一使用,拟将现在华北地区邮票上刊印的‘华北人民邮政’改为‘中华人民邮政’或‘中国人民邮政’。”因此,这套邮票的设计稿虽标注的是“华北人民邮政”,但在邮票发行时,则是将“中华人民邮政”,正式印制在邮票上。
从设计角度而言,这套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题的新中国第一套邮票,是由华北邮政总局邀请美术家张仃和钟灵设计的画稿。据悉,当时的北平,邮票承印厂家均采用雕刻版方法印刷,印刷周期长。为使邮票尽快问世,遂定采用胶版印刷,并在1949年9月19日,距会议正式召开还有两天之时,赴上海商务印书馆签订了印刷合同。由于原稿是铅笔画,着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按原稿又整理加工绘成制版图,终于这套纪念邮票得以在1949年10月8日面世。
从面值而言,这套纪念邮票的4枚邮票面值分别为旧币30元、50元、100元和200元,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三省货币与其他地区人民币尚未通用,另行加印了“东北贴用”字样邮票,而由于这套第一版邮票发行量少,邮政消耗大,遂在1955年1月15日发行再版票。
可以说,“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在新中国邮政史和邮票史上堪称数个“第一”: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其是以新中国全国性会议为题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也是中国百余年来邮票上第一次印有邮票志号“纪1”,而且作为新中国邮票,其第一次印有北京天安门城楼图案。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作为新中国邮票的“第一枚”,其记录了新中国诞生历程,是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和深厚历史价值的珍贵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