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的人物简介
王志明 男,195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玉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报编委。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主要从事小说、比较文学、文学时空等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课题研究6个,获得省级、厅级学术奖4次。著有学术著作《现代小说艺术时空论》等3部,与人合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3部,其中《文学时空探索》获200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三等奖。2004年获玉林市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称号。1982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前身为玉林师专)中文系。现任玉林师范学院副院长,1999年12月评为教授。
王志明的人物生平
1978.10-1982.7,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12 获教授职称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小说诗学 文学时空研究主要课程(1)本科课程:现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小说研究(2)研究生课程:小说诗学论文代表作《鲁迅小说的开端时间》(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小说时空简论》(小说评论)1999年第3期《眷恋、背叛、寓意——论鬼子作品的悖论性哲学叙事》(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论者的担当——2007当代文艺座谈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突击:从话剧到电视剧——比较《爱尔纳.突击》与《士兵突击》(电影文学)2008年第9期另外有63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学术著作《现代小说艺术时空论》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2《文学时空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专业教材《中国现代文学教程》(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文学时空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科研项目主持:《改革三十年以来广西文学之哲学意蕴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经费6.25万元。在研主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哲学意蕴研究》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已结项,经费2.45万元主持:《桂东南文化教育研究》广西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经费105万元,建设、研究中。主要参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和诣社会构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费24万。另外还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厅局级项目十项,总经费8万元。主持和参加横向项目二项,经费20万元。成果获奖《现代小说艺术时空论》200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小说时空探索》2006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ey)的历史人物
1、杰弗雷·乔叟杰弗雷·乔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乔叟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受过大学教育,熟悉法语和意大利语。1357年开始出入宫廷,后常出访欧洲,在意大利接触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这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乔叟于1400年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2、艾萨克·牛顿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1727年3月31日(格兰历),伟大的艾萨克·牛顿逝世,与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3、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英格兰经历了许多考验,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形势恶化、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流民。这一切给这个辉煌时代染上黯淡色彩。伊丽莎白一世在其辉煌的建树之后,给后人留下了少得可怜的财富和庞大的债务。1603年3月24日,伊丽莎白一世死于伦敦的里士满王宫。由于伊丽莎白从未结婚,她的死结束了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她的继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都铎王朝为斯图亚特王朝取代。4、查尔斯·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 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1870年1月,在伦敦举行十二场告别朗诵表演。3月9日,受维多利亚女王接见。4月1日,《德鲁德之谜》开始分段发表(计划分12段,逝世时仅完成6段)。6月9日,因患脑溢血在盖茨山庄逝世。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5、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杰弗雷·乔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萨克·牛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丽莎白一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狄更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westminster abbey是什么意思
威斯敏斯特教堂
外文名称 Westminster Abbey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
1540年之后,成为圣公会教堂。
王志明的人物生平
云南北部以武定洒普山为中心的地区是中国内地会的一个重要传教区,信徒以苗族为主。1913年到1924年间,王志明在武定大阱和洒普山中国内地会为当地苗族人所办的教会学校里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教会学校的教员,从教19个年头。1940年起任滇北地区内地会洒普山总堂传道员,1948年按立为洒普山总堂牧师,成为当地教会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外国传教士被驱逐出中国,王志明继续负责当地教会。 他虽然忠于国家,但拒绝参加当地的批斗地主和反对外国人的活动。文革开始后,在1969年,包括王志明在内的当地21名基督教领袖因反对信徒参加“三忠于”活动被逮捕,1973年12月29日,66岁的王志明被中国判处死刑,在当地万人批斗会上被枪决。
通过英国教育体系我们学到了什么
英国的学生从五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6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2(Form 2)共2年的时间。英国政府方面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饭菜质量,决定将烹饪课程从2015年起增加到4岁至5岁儿童的必修课程中。以达到从小控制学生的饮食进而控制英国的肥胖率。 (GCSE)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3、中4)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6-7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中国则15-16岁。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Grade A 进入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较佳成绩 (The higher grades needed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Grade B Grade C Grade D 达到平均水平,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成绩 (Regarded as average grades-a good base from which to grow) Grade E Grade F 成绩较低,总算有用。 (The lower, but still useful, grades of achievement) Grade G Ungraded 没有评分(Unfortunately, no score)
英国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部分:小学(5岁到11岁)、中学(11岁到18岁)和高等教育。在英国,16岁的学生需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考试结果分为A*-G各个等级,得到五个A*-C结果的学生通常会继续学习两年,参加三科(或以上)课程的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本科院校将根据学生该考试的结果进行录取。
英国中学的类型
传统寄宿式中学
非传统式中学
6th Form高级中学-英国中学的类型
英国中学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制度素来在学术品质与提供完善照顾方面享有盛名,至今世上无人能出其右。数百年来,在许多院校有许多不断扩充的学习中心来提供英国及外籍学生学习,另有大量新近成立的院校加入传统学校的行列,以确保英国学制不只赶得上日益繁复,日趋科学化社会的脚步,也在探求无尽的知识与完美领域不断超越学习的界域。
英国不仅是一些最古老、最著名的学校、学院和大学的故乡,它也同样有最新兴的、最富革新精神的院校。教育不只是教师和政府,也同样是家长与学生长期讨论的话题。英国教育和台湾教育到底有什麽区别呢?
★ 英国学生独立能力强。在独立学习方面,英国学生要高於台湾学生。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来完成一个比较正规的Project。Project的汉语意思是“计划”、“设计”、“规化”。实际上类似台湾的“科研论文”。英国中学生的Project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实际出发,题材极为广泛。从理化生实验、数学建模到英国的历史、地理;从环境保护到关爱生命;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政治到经济……,应有尽有。有些Project有理有据,不亚於台湾大学生的毕业论文。
★ 英国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强於台湾学生。不分担家务劳动的学生很少见,他们从小就帮助父母擦汽车、剪草坪。小学生打工的也很多,送报纸是最常见的了,钱虽然挣得不是很多,却拥有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处都有中学生在忙著干活。一个假期下来,不但能挣几百英镑,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自信、老练。
★ 英国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在英国,人们普遍推崇Team spirit——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人与大家协同工作的能力或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能力。英国学校历来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在公共场所或集体活动中,个人必须服从大家。如果哪个学生为了自己出风头而连累了大家,他就会被一致斥为“没有团队精神”。
★ 英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体育不但是英国中学的重要课程,而且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大部分学生又都出现在运动场上。大量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种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型学生到处可见。就连女生对体育也十分热衷。体育好、学习好的学生才备受同学们的推崇。
★ 英国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英国学生做事十分开放,敢想敢干,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也不像台湾学生那麽关注问题的答案、关注他人的看法。对问题不但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特别注重科学论证。注重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英国学生的学校生活,一般的学校都是从早晨九点上课到下午四点放学。四点过后,学生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英国学校的课余活动很丰富:话剧团、乐队、合唱团、垒球、棒球、橄榄球、游泳、跑步、网球、壁球,应有尽有。每天的家庭作业一般只需40分钟即可完成。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初中起,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般选三至五门学科,但不能少於三科,其中不包括英语)。他们上课的方式与台湾也不一样。在台湾,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天都在同一间教室裏上课,不同的任课老师进进出出。而在英国,进进出出的是学生,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教室上课,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同学。课间的走廊裏,学生们都在快速地寻找下节课的教室。那种感觉和大学差不多。最关键的还是两国的师生关系的差异。在台湾,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怀疑。老师的渊博、老师的自信、老师的严厉,使学生对他们由教生畏,害怕与老师接近。英国的老师依然是知识的源泉,但他们除了思想还有感情。他们和学生的距离似乎要近一些,他们会和学生谈天、交心。
台英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差异,自然与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分不开的。教育体系的不同,基础教育最根本特点的差异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台湾的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学生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的老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因为学校的一切都还是以中考成败论英雄。
相比之下,英国教育似乎更关心人的实际能力,以及在其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他们给学生身心发展上更大的空间,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去接触外部的世界,接触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打工也好,project作业也好,团队活动也好,这些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年生活有著巨大的影响和帮助。
而英国政府则希望英国的每所学校,最终都能够发挥起自己的特色,他们认为需要改变教育体制来使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能强迫学生来适应教育体制结构。
台湾学生若克服语言的困难,并把持住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留学英国大致上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咨询时,不需刻意美化国外留学生活,但需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及挑战,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苗族属于哪个省?
苗族属于: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国内苗族人口达到1000万,在国外的苗族有约二三百万左右。苗族分布中国苗族的人口:(1) 据四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953年251万人,1964年278万人,1982年503万人,1990年739万人。据1990年的数据,苗族是中国人口总数列第四位的少数民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人口普查,贵州苗族有360万人,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55万人,云南89万人,四川53万人,广西42万人,湖北20万人,海南5万余人。(2)这七个省区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以上。在这七个省区都有苗族的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州6个,它们分别是,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23个,分别是,湖南的麻阳、靖州、城步,贵州的松桃、印江、务川、道真、镇宁、紫云、关岭、威宁,云南的屏边、金平、禄劝,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广西的融水、龙胜、隆林,海南的琼中、保亭。(3)上述的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它民族形成区域性的大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中国苗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如湘黔川边的武陵山,黔东南的苗岭、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广西的大苗山,滇黔川边的乌蒙山等。尤其是西部苗族居住环境更为恶劣,大多生活在高山山顶地带或石山区。此外,陕西、北京、江西、广东等省市也有数以千计的苗族散居。 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属圭亚那、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约有200万苗族分布。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苗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蚩尤,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另外,苗族还散布在世界各地,除了中国外,还分布在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斗马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龙舟节最为热闹。节日: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秋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