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越剧电视剧何文秀

时间:2024-03-20 23:00:58 编辑:莆仙君

请问越剧《双珠凤》《何文秀》的故事梗概

  ●《双珠凤》


  《双珠凤》,十二卷八十回,二言目,不署撰人,清同治癸亥(公元1863年)海上一叶道人题序,同年净雅书屋刊本。此书见于清丁日昌查禁小说书目。与此书故事内容相同者,有佚名传奇《双珠凤》,宝卷与温州鼓词亦有《双珠凤》,一名《王美缘》,京剧则有《选花楼会》与《堂楼伴梦》,地方戏有越剧、闽剧、庐剧、锡剧、淮剧、湖剧、五音戏《双珠凤》,高甲戏《珠凤钗》等。《双珠凤》叙明洛阳才子文美,字必正,父已亡,母马氏在堂。一日,文美奉母命往南阳索债,在南阳闲游。偶在问心庵遇吏部霍天荣女定金。
  霍定金正与秋华在问心庵花园游玩,只见满园桃花初放,一枝红杏伸出墙外,鸟儿在树上喳喳地叫,燕子双双在空中飞翔。明媚的春光使她们满心欢畅。文必正来南阳访友,听旅店小二说,今天是二月十九观音生日,每逢这时,闺中少女,都可以出来游耍,问心庵中热闹非常。文必正来到此处,果然是香烟缭绕,游客如云,心想,南阳风俗果然是好,难怪闺中少女,喜欢描绘观音,供奉观音。这时,一尼姑过来请文必正在墙上题诗,文必正把诗写好后,念一遍:观音生日值芒春,有女如云意态新。
  鸟出樊笼天地阔,此言可有赏音人。
  文必正要落款,见笔已枯,回身拾墨。这时,霍定金正回味诗之美妙:这诗写出了女儿家的心意,难得啊难得!忽见文必正回头一眼看见她,不觉一惊,恐心意为人窥破,急回避过木香棚,头上珠凤被木香绊去一只,文必正看见,想喊住定金,可定金已走远,便拾起珠凤。
  文必正问尼姑这位小姐是哪家千金,尼姑说是吏部天官霍天荣的千金,叫霍定金,人称南阳才女。文必正想亲手把珠凤送给定金,又恐园中人多,冒昧求见,岂不使她为难!这时秋华到园中寻找珠凤,文必正告诉她自己拾到珠凤,并说要亲见小姐还珠凤。这时定金走来,刚要与文必正说话,尼姑说老夫人在寻找小姐。霍定金、秋华急忙去见老夫人了。文必正此时心想,小姐居然亲自来,她几次启口欲出声,是不是她也和自己一样心生恋情,若能和定金小姐花前月下长相伴,又何必去书中寻觅玉人。若能与小姐共吟白首,那将是世间最美满的烟缘。无奈一见倾心,相见却难于上青天,怎样才能再相见呢?
  几天以后,文必正独访倪老婆,自称名姜斌,认倪为姑母,请倪作保,卖身霍府为书记,改名霍只。有偷儿窃文美衣穿,为虎所伤。文美仆人误以为主人已死,回洛阳报信。
  霍天荣妻韩氏,有兄为兵部,嫂生日,天荣夫妇往贺,定金以小病未往。韩兵部无子女,命霍只折园内并蒂莲送甥女解闷。文美得机,把珠凤藏在花中,直上闺楼见定金。定金让秋华代她把花篮收下,文必正说这花篮要请小姐亲自收下。定金问这是为何,文必正说太太因为她爱莲花,特定命自己送来,如果小姐不亲自收下,岂不辜负了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这时,秋华说要去拿杯茶来,有意走开了。霍定金想,说怕我辜负老人家,莫非是怕我辜负了他。定金低头走上前去,羞羞惭惭地接过花篮。文必正说过花中有花,定金手提花篮仔细看,见并蒂花上插着那支遗落的珠凤。她把珠凤拿在手中,装作镇静地问并蒂花上何来这只珠凤。文必正借回话说出了自己的一片爱恋之情、思念之意。霍定金假装不明白,又问他家世姓名,文必正回答完,说为了小姐,自己从春到夏逗留在此,抛弃了功名,望小姐念自己一片真诚,使自己能讨个喜讯回家。霍定金听他一席话,心头暗暗欢喜,怎奈因含羞难以回答,人品门第都还相当,文才见解也还不差,他既有一片真情,自己又怎能如流水一样无情呢?若自己今天答应他,私订终身违犯家法,若一口回绝他,自己口不应心,也辜负了他的心意,霍定金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双眉紧皱。文必正见此,发誓说如果自己负心于霍小姐,就让自己遭到雷打。霍定金急忙上前掩住文必正的嘴,紧接着又缩了回来。
  正在定金犹豫不决之时,管家妈说老爷回来了,文必正从怀中掏出玉佩送给定金。霍定金把一只珠凤送给文必正,两人私订终身。
  不久,文美乘隙离霍府回洛阳,得到母亲因思儿成病,又听说凶讯,悲恸而死,婢女秋环为母认作继女。此时文美的叔父文平章之妻徐氏见嫂已死,欲独吞家财,忽见文美回来,自己的野心不能得逞,就想用毒酒毒死文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连官误饮毒酒而死。徐氏反诬文美杀弟,告于洛阳县,县令胡炳与文美父有仇,将文美下狱,命禁头杨虎暗中处死文美。杨虎曾受恩于文美父母,把自己的儿子哑三官代换文美而死,赦文美逃脱。
  霍天荣因无子,有心收霍只为螟蛉,自文美出走后,迫倪卖婆交出。倪卖婆无法,将爱女凤姐送入霍府作抵为婢。
  霍定金得凤姐告,得知父亲已把自己许婚给周翰林之子文彬,便与秋华同改男装,欲往洛阳寻文美。秋华对定金说:“你我扮作男人,仍以主仆相称,你扮作一位大相公,我扮作一个小书僮,趁夜深人静之时,从后园门悄悄出去。”霍定金说计策虽好,但绣房哪来得男装。秋华说逃出后园可以先到她姑母家,第二天买了衣巾,女扮男装就可以到洛阳了。定金说:“爹娘知道了,必然派人来追寻,假如中途被追回,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秋华说她自有办法,叫老爷不来追她们。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偷偷放火把闺房烧掉,这样家人只当主婢烧死在火中,便不会派人来追了。于是二人放火把闺楼烧毁,天荣夫妇以为定金主婢已被火烧死,悲伤万分,重建楼阁,继凤姐为女,并接其母入府。定金主婢出逃,途中遇到刘景安封王回国,定金自称是天荣继子必正,为父责逐。景安携带入京,留居其家。定金因代景安作酬天表,为帝所赏,钦赐状元,授左都御史,代巡河南。
  霍定金奉旨出京巡行河南,但她一心想的却是文必正,心中又喜又忧。眼前已离洛阳不远,霍定金叫秋华随她上岸私行察访,秋华听到“私行察访”,便说此去私行察访,好有一比,定金说化作什么?秋华说好比孟姜女千里……,话没说完,就被定金喊住,说隔墙有耳,讲话要留神,霍定金命中军去打听文必正下落,中军回报说文必正死在狱中,现门挂丧球。霍定金来到文府一头扑到灵前,既不敢哭又不敢嚎,更不敢把夫郎叫,满眼的泪水只有往腹中咽。她手托酒壶,双手斟酒,心中痛苦不堪:实指望双杯共举长乐酒,谁料想今日竟在灵前独自举杯供奉亡灵,可悲的是文家自此绝了自家香火,可悲的是从今两人再也不能相见。


  天色正晚,管家问定金是否留宿在此,霍定金这才抑制住悲痛的感情,问管家文必正是得什么病症去世的?管家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霍定金。第二天,霍定金便升堂重新审理文必正一案。先把胡炳宣进,胡炳说文必正病死监中。霍定金命杨虎上堂,问他文必正在监中是得何病症而死?杨虎一时语塞。霍定金说:“嘟!胆大杨虎,竟敢将文必正毙死监中,这还了得,来呀,推出去斩了。”中军上来把杨虎绑了。杨虎大叫“冤枉啊,冤枉!”霍定金又问文必正何时进监?杨虎说初夏进监。定金问何时身亡,杨虎答三更身亡。定金问来时有没有病?杨虎说无病。霍定金说道:“嘟!大胆杨虎,竟敢在本院台前放刁,来啊,斩!”杨虎无奈只得从实招来:“且住!我若将此事讲明,私放罪犯,岂非有杀身之罪,我若瞒着不讲,文相公虽然出走,又待何日脱罪。也罢,小老终然一死,还是讲了罢。大人啊!文必正被小人放走了。”文必正进监那日,县太爷命我将文必正谋毙监中,小人知文必正确是冤枉,不忍将他害死,故而将他放走了。胡炳听到杨虎说出实情,不禁慌了手脚,急忙说杨虎是胡言乱语,说他亲自到监中相验,文必正确是急病身亡。杨虎说:“回禀大人,当时老爷验尸之时,我与兄弟们定下一计,将另一尸首,换上了文必正的衣帽,老爷他只当是文必正死了。大人不信,我与兄弟们放走文必正之时,立下生死合同,大人观点。”说着把合同呈上。霍定金问他把文必正送到哪里去了?杨虎说文必正临别之时,将胡炳要他害死文必正的二十两赏银,送给文必正作了路费,他如今已往京城去了。这时,霍定金大怒道:“嘟!大胆洛阳县,竟敢不察案情,诬害良民。如此草菅人命,蔑视王法,岂能为民间父母?来啊,革去官带,交刑厅审问。”中军把洛阳知县押下。霍定金看杨虎耿直,赏银五十两,原职在衙。
  再说文平章妻徐氏与仆来福有私情,遂合谋杀死文平章,移尸秋环门外,诬平章图奸侄女,为秋环所杀。胡炳此时还未被定金处罚,便接受贿赂,把秋平屈打成招,下之于狱。霍定金亦把此案重审,处徐氏主仆斩罪。
  天荣忽得刘景安来信告霍必正之事,以为霍必正系霍兴冒名,又得凤姐诉说文必正卖身之事,才知道霍兴也就是文必正。乃即进京会刘景安,适定金已出京,遂暂留刘府。
  定金命秋华先往南阳见母,请舅父韩兵部设法协助自己辞职。乃代巡至同阳,寓韩兵部府,不久霍定金即伪称因病身亡,由韩兵部料理后事。这样,定金才得以重着女妆再回闺楼。
  文必正自狱中逃出后,遇湖广富户李春芳留为其子京郎师,后又拜春芳为父。一日,文必正在园亭房对珠凤诉说相思,为李女珠凤所闻,以为文必正故意相戏,怒告父母。春芳把文必正叫来,狠狠地责备了一顿。文必正有苦难说,欲辩难言,不告而去,往京投年伯计文去。文美在计家,已闻定金死耗。后以李文俊名应试,中状元,刘景安以女翠英许婚。第二日,文必正奏明自己真实姓名及遭遇,衔刀上殿请罪,受命复原姓,归家守制,服满供职。归途中,文必正道经探李家,春芳亦将女珠凤许配与他。他回到洛阳,又由韩兵部为媒,谓已得天荣同意,将定金、凤姐一并许配与他为妻。
  三年后,文必正服满,与定金、凤姐、翠英、珠凤成婚,并纳秋华为侧室。元宵夜,以珠凤一双供案礼拜,欢庆团圆。


  越剧《何文秀》内容介绍

  --------------------------------------------------------------------------------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12日12:09 新浪娱乐


  江南儒生何文秀携妻王兰英进京赴考,途经海宁。豪门恶少张堂垂涎于何妻的美貌,设计诬陷何文秀,使其屈打成招,定成死罪。王兰英被嫉恶如仇的茶馆女主人杨妈妈所救,为躲避恶少淫威,与杨妈妈隐居于杏花村。

  3年之后,何文秀大难不死,得中高魁,钦点江南八府巡按,乔装改扮成算命先生来到海宁寻访妻子下落。几经曲折,夫妻终得团聚。恶少张堂亦被惩治于"尚方宝剑"之下。


越剧《何文秀》剧情介绍?

明嘉靖年间,恶霸张堂,依仗干爹严嵩权势,横行不法,民怨沸腾。书生何文秀偕妻王兰英赴杭,路过海宁,与张堂邂逅。张堂欲图霸占王兰英,设计圈套,诱使忠厚老诚的何文秀堕入套中,张堂在调戏王兰英,逼奸不成之后,恼羞成怒,制造冤狱,陷害何文秀。知县贪赃枉法,官官相护,将何文秀屈打成招,张堂又买通解差,欲加暗害。幸解差王德仗义,私放何文秀逃走。张堂既害何文秀,又追抢王兰英,兰英逃至杨家茶馆,被杨妈妈所救,遂随同杨妈妈一家避居桃源九里桥桑园地。三年后,何文秀改名王察,官为巡按,微服察访民情,访得了张堂无数罪迹,也访到了王兰英的下落。为了有利于剪除张堂,为民除害,不能与久别的妻子会面,只得假借算命劝慰兰英,并安排兰英至巡按衙门伸冤告状。巡按上堂,张堂气焰嚣张,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不仅不认罪,反而对何文秀进行恫吓威胁。何文秀为了正法纪、雪民愤,不顾“丢官削职难保命”的重压,断然将张堂处斩。作恶多端的权贵义子张堂终于难逃法网。演出历史1953年1月5日由芳华越剧团重新整理在丽都大戏院首演。陈曼执笔,司徒阳导演,仲美舞美设计,郑传当技导,连波作曲。尹桂芳饰何文秀,许金彩怖王兰英。尹桂芳在《行路》、《访妻》唱段中,将越剧早期[四工调]与尹派唱腔有机融成一体,听来优美舒展,明快流畅。在《哭牌算命》唱段中,借用了苏州弹词和杭州武陵调,使之富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这些唱段已收入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越剧小戏考》。尹派弟子均以此剧为尹派擅长表演的剧目,很多弟子演出过该剧。上海飞鸣越剧团于文革前亦由沈明华领衔主演过该剧,采用了与芳华越剧团不同的演出剧本。陆锦娟先生曾替演过几次。

越剧何文秀唱词

  全剧吗?

  第一场 遇霸

  何文秀: (白) 娘子, 随我来------ (唱) 轻舟越过千里路 岸上风光美如图 , 王兰英: (唱) 望长空, 双双燕儿冲霄过 , 它也是, 夫唱妇随奔前途 , 何: (唱) 看池塘, 鱼儿对对戏碧波, 它也是, 情投意合永相和 , 何: (唱) 娘子啊, 行来已是海宁城 , 兰: (唱) 官人啊, 晚霞满天早投宿 , 何: (白) 仁翁------ (唱) 小生名唤何文秀, 祖籍家乡在常州 , 雪案萤窗几春秋, 书剑飘零系乡愁 , 今日里 , 赴京待试过宝地, 欲洗风沙把旅店投 , 张堂: (唱) 旅店繁杂不方便, 寒舍宽敞客可留 , 何: (唱) 我与你, 萍水相逢怎打扰 , 张: (唱) 我对你, 一见如故喜心头 , 今日有缘来相识, 愿订金兰结知友 , 何: (白) 还未请教仁翁尊姓 , 张: (唱) 姓张名堂阀阅后, 愿与你 , 吟诗会文共相守 , 何: (唱) 他那里 一片殷勤情谊厚 , 快心热肠世少有 , 盛意相邀怎相却, (白) 哎呀, 不可啊 , (唱) 异乡客地 , 行止谨慎免疏漏 , (白) 仁翁 (唱) 我携妻挈眷同行走 , 这海宁不能多居留 , 打扰仁翁不相宜 , 旅店小憩无苛求 , 知遇之情感不尽 , 这邀留之情我心领受

  第二场 中计

  王兰英: (唱) 官人勤读惜寸阴 , 我亲奉香茗敬夫君 , 何: (白) 如此有劳 (唱)娘子啊------ 昔日里, 梁鸿孟光传贤名, 今日里, 文秀何幸配兰英, 你本名门千金女 , 我是穷途落魄人 , 兰: (唱) 知音何必论门庭 , 何况你, 满腹经论有前程 ,你虽是, 合家受难遭颠沛 , 定能够, 驱散乌云见光明 ,何: (唱) 恨严嵩, 结党营私专朝政 , 害得我, 父母双亡祸灭门 , 为谋生, 我渔鼓简板吐不平 , 道情唱到绍兴城 ,得遇娘子怜忠良 , 牡丹亭上赠花银 , 兰: (唱) 想不到, 爹爹误认有私情 , 整家规, 要逼你我江中沉 ,何: (唱) 幸蒙岳母明大义 ,黑夜相救双逃奔 , 从此是, 同命相怜共相依 , 兰: (唱) 从此是, 形影相随心连心 , 我怜你, 龙困沙滩难飞腾 ,我敬你, 胸怀鸿图志凌云 , 仰慕情深托终身, 何: (唱) 我是因祸得福结良缘 , 娘子啊, 你为我, 断了堂上父母情 你为我, 抛头露面走风尘 , 这恩重如山无以报 , 我魂梦不安心不宁 , 兰: (唱) 官人啊 患难夫妻共死生 , 道什么谢来讲什么恩 , 愿只愿 , 你春风早得意 ,我离乡背井无怨声 , 愿只愿 , 恩爱夫妻能白首 , 我受苦受难也甘心 , 何: (唱) 娘子勉励谨记心 , 我和你 , 生死祸福永不分 , 有朝一日步青云 ,我定要 , 整饰朝纲除奸佞 , 到那时 , 伸冤雪恨报父仇 , 凤冠霞帔谢夫人, 兰: (唱) 飞针线, 为官人缝制罗衫 , 明日里, 重束装, 再度关山 , 但愿得, 遂壮志, 云开雾散 ,衣锦归, 谢高堂, 骨肉重圆 ,兰: (唱) 樵楼二更响耳畔 , 独对孤灯心绪乱 , 想起了店家方才吞吐言 , 愁云阵阵心头卷 ,灯残更见月临窗 , 兰: (唱) 玉漏三更心愈寒 ,左等右等夫不转 , 望穿秋水坐立难安 , 莫不是, 官人他吟诗会文误时间 ,莫不是, 今夜晚忘了叮咛把杯盏贪 , 莫不是, 那张堂另有巧计内中瞒 , 莫不是, 鸿门宴, 酒席之间起祸端 ,夜愈深心愈寒 , 等得我愁肠百转, 神思昏倦 , 张: (白) 小娘子啊 , (唱) 你夫量小酒喝醉 , 在我府中昏昏睡 , 怕你在店挂心怀 , 我特地夜半送信来 , ,张: (唱) 你独守空房夫不回, 冷清清, 还是区区来作陪 , 小娘子啊----- 自从那日将你会, 我神魂颠倒把相思害 , 今夜你夫不能归 , 天赐良机莫相推 , 兰: (唱) 你色胆包天无羞愧 , 枉穿衣冠是兽类 , 调戏民女该有罪 , 唤地保, 绳捆索绑送衙内 , 张: (唱) 我父为官列三台 , 干爹严嵩居相位 , 一呼百喏谁敢违 , 你叫破喉咙无人来 , 来来来 , 今宵织女把牛郎会 , 明朝保你有富贵

  第三场 狱中
  天昏昏,地沉沉,日月无光,飞来祸,冤狱深,愤对上苍,愤对上苍!我文秀,与世人,素无怨恨,三春日,哪来这,无情风霜。昨日里,与娘子,互诉衷肠,张管家,送来了,请帖一张,我过府,去赴宴,饮酒过量,昏沉沉,卧书房,醉入梦乡。谁料想,醒来时,祝从天降,但见梅香一命亡,道道绳索将我绑,踉踉枪枪到公堂,详什么因奸不成枭梅香,那海宁县毒刑逼供我身难挡。如今是,冤沉海底天理何方?为什么无辜人遭此灾殃?遥念兰英难相见,高墙铁窗隔阴阳。要聚首除非是梦里鸳鸯,梦里鸳鸯!清白人怎遭之不白冤枉!
  王德: (唱) 命悲凄祸临门 , 暮年失子痛难忍 , 更可叹, 我儿病死无钱葬殓 , 今日我狱中当值, 意乱纷纷 , 王兰英: (唱) 昨日里你赴宴不归我急断肠 , 多方探听音讯渺茫, 今日里店小二仗义把路引 , 我才赶来狱中探夫郎 , 谁料你, 披枷带锁遍体伤 , 官人啊, 你无故怎会犯法网 , 何: (唱) 那一日张堂设宴殷勤让 , 我情意难却酒过量 , 醉卧书房想不到横祸从天降 , 兰: (唱) 官人啊, 可叹你我太善良, 看不透张堂人面售心肠 , 那一日你受骗张家去赴宴 , 贼张堂, 夜半三更进店房 , 逼奸不成心怀恨 , 定是他设计害夫蒙冤枉, 何: (唱) 却原来, 我错将鸱枭当凤凰 , 贼张堂毒如蛇蝎狠似狼 , 兰: (唱) 官人啊, 我要上府衙去告冤状 , 何: (唱) 张堂奸诈须提防 , 你若是抛头露面去杭城 , 只怕是羊落虎口鱼如网 , 娘子啊, 你休流泪, 忍悲伤 , 我肺腑之言你记心上 , 我已成冤狱无生望 , 你速离海宁免灾殃 , 往事且当梦一场 , 你回转家乡伴高堂 , 休将文秀再思念 , 我愿你另配良缘, 重选郎 , 兰: (唱) 官人啊, 患难夫妻情谊长 , 我岂能另抱琵琶别嫁郎 , 我腹有身孕已三月 , 何: (白) 娘子 , (唱) 我伸冤雪恨有希望 , 娘子啊, 多珍重, 节哀伤 , 生下儿女好抚养 , 若能够, 无病无灾长成人 , 要叫他, 两代深仇不能忘 , 合: (唱) 生离死别欲断魂, 相逢只待梦三更 , 王: (唱) 他那里, 满怀悲愤吐怨声 , 我这里, 心潮起伏恨不平, 何文秀分明是无罪人 , 我落井下石心怎忍 , 只道是欺天难欺心 , (白) 也罢 (唱) 当机立断主意定 , 王: (唱) 你休惊怕, 莫担心, 王德不杀无辜人 , 老汉我, 长年当差在公门 , 见过了多少黑暗事不平 , 那张堂伤天害理情不容 , 我就是失娇子也不昧良心 , 纵然是, 眼前冤狱无力平 , 老汉我, 我也要救你去逃生 ,

  第四场 私访

  何文秀: (唱) 春风送暖万物新 来了我文秀再世人 三年前, 我身蒙奇冤险遭害 多亏了, 义父放我去逃生 改名王察上京城 赴考得中第三名 奉旨巡按到海宁 微服私访察民情 要访张堂罪和证 再访我妻王兰英 但愿得 患难夫妻重相聚 再鼓琴瑟乐和鸣 何: (唱) 那老丈家破人亡受害深 文秀我也是一样仇来一样恨 恨只恨, 奸相专权乱朝政 狐群狗党害苍生 今日我身为巡按掌官印 我定要伸冤报仇雪民愤 一路行, 一路看市镇乡村闹盈盈 张堂恶迹充耳闻 娘子踪影无处寻 寒来暑往三年整 魂牵梦绕思兰英 那一年, 她临别之时身有孕 谅必是, 今日定有小娇生 娘子啊, 不知你今在何方地 不知你母子可安宁 不知你虎口怎脱险 不知你三年如何度光阴 左思右想心不定 娘子啊, 你究竟是死还是生


  第五场 桑园访妻


  走啊!路遇大姐得音信,九里桑园访兰英。行过三里桃花渡,走过六里杏花村,七宝凉亭来穿过,九里桑园面前呈, 但只见一座桑园多茂盛,眼看人家数十份,那一边竹篱茅舍围得深,莫非就是杨家门? 待我上前把门推,为什么青天白日门关紧?耳听内边无声响,不见娘子枉费心。 屋旁还有纸窗在,我隔窗向内看分明。 啊呀!窗口高来看不见,噢,有了!垫块石头就看得清! 文秀举目向内望,只见一间小草房,小小香台朝上摆,破木交椅分两旁, 三支清香炉中插,荤素菜肴桌上放。 第一碗白鲞红炖天堂肉,第二碗油煎鱼儿扑鼻香,第三碗香芹蘑菇炖豆腐,第四碗白菜香干炒千张, 第五碗酱烧胡桃浓又浓,第六碗酱油胡桃醉花生。白饭一碗酒一杯,桌上筷子又一双, 看起来果然为我作三周年,感谢娘子情义长。


  第六场 哭牌

  王兰英):官人,随我来—— 手扶灵牌草房进,不由兰英泪纷纷。官人屈死已三年,这血海深仇何日伸? 何文秀):娘子声声哭官人,不由我伤心泪难忍,可怜她为我受尽苦,三年守孝到如今。如今她还未知文秀死,我急忙进内去相认。哎呀,慢来,我此番虽然巡按到海宁,却是改名又换姓,立志要除张堂贼,与海宁把心雪仇恨。若是此刻将妻认,定然难瞒杨家人。万一风声传出外,被张堂知道有了准备就除不成。我且忍耐,慢相认,文秀权做狠心人。好在是,我妻下落已分明,但等到,除却贼子再夫妻认。 王兰英):对灵牌,箭穿胸,泪似潮涌。痛官人惨遭惨死,白首难共。 何文秀):见娘子痛哭伤心,果然她夫妻情重。娘子呀你不必悲痛,就可以破镜重逢。 王兰英):夫啊夫,你泉下冤魂若有灵,保佑儿人事早日懂,但求能替夫报大仇,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含笑容。 何文秀):如今我身为巡按有权柄,报仇雪恨能成功。那时侯,夫妻重逢,聚天伦其乐融融! 王兰英):官人,夫啊!声声叫夫夫不应,斑斑血泪肝肠断,想当初形影相随不离分呀,到如今只有你灵牌将我伴。叹娇儿年幼不懂事,到何日才能替夫去伸冤呀?官人!夫呀,官人,夫呀!阴魂有灵将我带,死后夫妻重团圆!

  第七场 算命

  何文秀:清早起来出了城,要劝慰我妻王兰英, 白布招牌手中拿,善观气色写分明。 急急行来不停留,九里桑园叫算命。 白:测字算命啊-- 王兰英:耳听有人叫算命,想起我夫何官人, 我看他平日毫无夭寿相, 为什么青春年少就丧了命,啊呀,丧了命。 看来面相难作准,看来生死早注定。 何文秀:命中好来命中坏,吉凶祸福能料定, 算得准来再付钱,算不准来不要银。 王兰英:先生自称算得灵,请他与官人算一命, 怎奈是家道贫穷日难度,哪有银钱来算命。 何文秀:我这里声声叫算命,不见杨家有动静, 难道兰英未听见,难道家中无有人, 哦,想起了杨家家道贫, 莫非是无有银钱来算命。 我本是京都出来的王先生, 特到海宁来扬扬名, 大户人家叫算命,命金要收五两银。 中等人家叫算命,待茶待饭待点心。 贫穷人家叫算命,不要银子半毫分。 倘若家中有小儿,先生还要送礼金, 倒贴铜钿二十四文,送给小儿买糕饼。 王兰英:先生说话真奇闻,句句打动我兰英心, 既然是穷人算命不要银,还是请他算一命, 待我上前启柴门。 何文秀:测字看相,算命呀-- 王兰英:不可啊……想起了我是青春守寡人, 倘若先生年纪轻,这流言蜚语我更难禁。 何文秀:声声高叫无人应,倒叫文秀心不定, 难道我今日虚此行。放声再叫各位听。 我的算命非别人,冤枉大事也算得清。 王兰英:冤枉大事也算得清,看来这先生有本领。 我还是禀明婆婆将他请, 算一算我夫的冤枉何日申! 何文秀:待我算来。 时辰八字排分明,文秀要算自己的命, 别人的命儿我不会算, 自己的命儿我算得准。 杨妈妈白:先生侬请坐,请坐。 何文秀白:啊,妈妈我一不褒奖,二不奉承, 照命直算。 妈妈听道: 左造男命二十一,命里规定说终身, 他祖上家业全无份,自立成家闯前程。 出身原是官家子,父母爱他掌上珍, 上无兄来下无弟,他是无姐无妹独一人。 一周二岁娘怀抱,三周四岁离娘身, 五岁六岁无关口,七岁八岁上学门, 九岁十岁有文昌关,十一十二倒安宁, 十二算到十七岁,白:哎呀,妈妈。 杨妈妈白:作啥? 何文秀:十七岁上有灾星! 杨妈妈白:灾星,啥个灾星啊? 何文秀:十七岁命犯天狗星,无风起浪波涛生。 朝中奸贼来残害,害他全家一满门, 只有此命能逃生,他是穷途落魄去飘零。 可比瞎子过竹桥,破船渡江险万分。 幸得红鸾喜星照,路逢淑女私赠银, 男无聘金为表记,女无媒证自成亲。 杨妈妈白:哈,哎呀,勿错,先生呀, 侬算格和我干女儿讲的来是一点都不错。 先生,那后来呢? 何文秀白:待我算来。 唱:十七算到十八岁,哎呀,妈妈! 十八岁又逢大难星。 牢狱之灾飞来祸,人命官司带在身。 命犯小人暗相害,受屈含冤命难存。 王兰英:我那屈死的官人哪…… 杨妈妈白:啊呀,她又哭了。 何文秀:耳听娘子哭悲声,文秀心中实不忍。 我只能借着算命暗相劝,劝慰娘子莫伤心。 白:啊,妈妈,此命是还好呀,是还好。 杨妈妈白:啥,人也死了,还好得出来。 何文秀:幸亏又逢贵人星,贵人相救得重生, 十八过去十九春,独占青龙交好运, 今年正当二十一,金榜得中做公卿。 目下夫妻可相会,破镜重圆得欢庆。 杨妈妈:啊呀,好哉。先生说话不中听, 胡编乱造哄骗人,我女婿死了三年整, 哪有人死再复生。 何文秀:妈妈,你们休要不相信。我此命算来一定准, 他命中实在不该死。目前还在世上存。

  第八场 雪冤

  何文秀: (白) 告状人王兰英 , 上告本县恶霸张堂 , 见色起心欲占兰英 , 自杀梅香陷害我夫 , 海宁县官官相护, 贪赃枉法 , 将我夫活活屈打成招 , 狱卒受贿 , 于狱中毒死我夫 , 小妇人 , 沉冤三载申诉无门 , 状乞青天大人 , 明察秋毫明辩罪责, 哀哀上告, 哀哀上告 , 王兰英: (唱) 血口喷人太奸叼 , 仗势欺人谁不晓 , 我夫受害死得惨 , 三载沉冤恨未消 , 望大人为民除害伸民冤, 明镜高悬察秋毫 , 张堂: (唱) 何文秀杀人罪已招 , 她们是信口雌黄胡乱道 , 刁妇挟嫌来诬告 , 按律严惩莫轻饶 , 店小二: (唱) 何文秀受骗张府把酒饮 , 张堂他黑夜调戏王兰英 , 我救兰英他事未成 , 他竟然, 将我赶出店堂门 , 王德: (唱) 何文秀屈打成招进牢房 , 张兴寻我传主命 , 给我纹银二十两 , 他要我 , 暗害文秀一条命 , 杨妈妈: (唱) 何文秀遭害祸未了 , 张堂他 , 又抢兰英施强暴 , 我为打不平毁茶馆, 官官相护状难告 , 张: (白) 大人 , (唱) 刁民取闹压官绅, 我也有状纸来告呈 , 张: (白) 何文秀 , (唱) 你冒名顶替得功名 , 犯下欺君罪非轻 , 一封快书进京城 , 管叫你丢官削职难保命 , 何: (唱) 恫吓威逼枉费心 , 天塌地陷我承担 , 这张张状纸将你告 , 天怨地怨罪非轻 , 血债累累岂能绕 , (白) 强抢民女, 拆悔民房 , 霸占田产, 逼死人命 , (唱) 铁证如山王法条条难徇情, 张: (白) 哼, 哼, 你敢把我怎么样? 何: (唱) 人来取过尚方剑 , (白) 先斩张堂 , (唱) 再回京都面圣君 , 何: (唱) 娘子啊------ 伴唱: 今日里患难夫妻重相逢, 休忘了, 乡民百姓恩义重 , (恶人被除万命欢 , 欢声笑语舞春风), [先谢店家好心人 , 再谢义父仗义亲 , 义母在上儿双双拜 , 三年来风里雨里你苦费心, 树高百尺总有根 , 牢记住海宁乡亲无限情


越剧《何文秀》狱中和算命的唱词?

  狱中
  天昏昏,地沉沉,日月无光,飞来祸,冤狱深,愤对上苍,愤对上苍!我文秀,与世人,素无怨恨,三春日,哪来这,无情风霜。昨日里,与娘子,互诉衷肠,张管家,送来了,请帖一张,我过府,去赴宴,饮酒过量,昏沉沉,卧书房,醉入梦乡。谁料想,醒来时,祝从天降,但见梅香一命亡,道道绳索将我绑,踉踉枪枪到公堂,详什么因奸不成枭梅香,那海宁县毒刑逼供我身难挡。如今是,冤沉海底天理何方?为什么无辜人遭此灾殃?遥念兰英难相见,高墙铁窗隔阴阳。要聚首除非是梦里鸳鸯,梦里鸳鸯!清白人怎遭之不白冤枉!
  王德: (唱) 命悲凄祸临门 , 暮年失子痛难忍 , 更可叹, 我儿病死无钱葬殓 , 今日我狱中当值, 意乱纷纷 , 王兰英: (唱) 昨日里你赴宴不归我急断肠 , 多方探听音讯渺茫, 今日里店小二仗义把路引 , 我才赶来狱中探夫郎 , 谁料你, 披枷带锁遍体伤 , 官人啊, 你无故怎会犯法网 , 何: (唱) 那一日张堂设宴殷勤让 , 我情意难却酒过量 , 醉卧书房想不到横祸从天降 , 兰: (唱) 官人啊, 可叹你我太善良, 看不透张堂人面售心肠 , 那一日你受骗张家去赴宴 , 贼张堂, 夜半三更进店房 , 逼奸不成心怀恨 , 定是他设计害夫蒙冤枉, 何: (唱) 却原来, 我错将鸱枭当凤凰 , 贼张堂毒如蛇蝎狠似狼 , 兰: (唱) 官人啊, 我要上府衙去告冤状 , 何: (唱) 张堂奸诈须提防 , 你若是抛头露面去杭城 , 只怕是羊落虎口鱼如网 , 娘子啊, 你休流泪, 忍悲伤 , 我肺腑之言你记心上 , 我已成冤狱无生望 , 你速离海宁免灾殃 , 往事且当梦一场 , 你回转家乡伴高堂 , 休将文秀再思念 , 我愿你另配良缘, 重选郎 , 兰: (唱) 官人啊, 患难夫妻情谊长 , 我岂能另抱琵琶别嫁郎 , 我腹有身孕已三月 , 何: (白) 娘子 , (唱) 我伸冤雪恨有希望 , 娘子啊, 多珍重, 节哀伤 , 生下儿女好抚养 , 若能够, 无病无灾长成人 , 要叫他, 两代深仇不能忘 , 合: (唱) 生离死别欲断魂, 相逢只待梦三更 , 王: (唱) 他那里, 满怀悲愤吐怨声 , 我这里, 心潮起伏恨不平, 何文秀分明是无罪人 , 我落井下石心怎忍 , 只道是欺天难欺心 , (白) 也罢 (唱) 当机立断主意定 , 王: (唱) 你休惊怕, 莫担心, 王德不杀无辜人 , 老汉我, 长年当差在公门 , 见过了多少黑暗事不平 , 那张堂伤天害理情不容 , 我就是失娇子也不昧良心 , 纵然是, 眼前冤狱无力平 , 老汉我, 我也要救你去逃生 。

  算命
  何文秀:清早起来出了城,要劝慰我妻王兰英, 白布招牌手中拿,善观气色写分明。 急急行来不停留,九里桑园叫算命。 白:测字算命啊-- 王兰英:耳听有人叫算命,想起我夫何官人, 我看他平日毫无夭寿相, 为什么青春年少就丧了命,啊呀,丧了命。 看来面相难作准,看来生死早注定。 何文秀:命中好来命中坏,吉凶祸福能料定, 算得准来再付钱,算不准来不要银。 王兰英:先生自称算得灵,请他与官人算一命, 怎奈是家道贫穷日难度,哪有银钱来算命。 何文秀:我这里声声叫算命,不见杨家有动静, 难道兰英未听见,难道家中无有人, 哦,想起了杨家家道贫, 莫非是无有银钱来算命。 我本是京都出来的王先生, 特到海宁来扬扬名, 大户人家叫算命,命金要收五两银。 中等人家叫算命,待茶待饭待点心。 贫穷人家叫算命,不要银子半毫分。 倘若家中有小儿,先生还要送礼金, 倒贴铜钿二十四文,送给小儿买糕饼。 王兰英:先生说话真奇闻,句句打动我兰英心, 既然是穷人算命不要银,还是请他算一命, 待我上前启柴门。 何文秀:测字看相,算命呀-- 王兰英:不可啊……想起了我是青春守寡人, 倘若先生年纪轻,这流言蜚语我更难禁。 何文秀:声声高叫无人应,倒叫文秀心不定, 难道我今日虚此行。放声再叫各位听。 我的算命非别人,冤枉大事也算得清。 王兰英:冤枉大事也算得清,看来这先生有本领。 我还是禀明婆婆将他请, 算一算我夫的冤枉何日申! 何文秀:待我算来。 时辰八字排分明,文秀要算自己的命, 别人的命儿我不会算, 自己的命儿我算得准。 杨妈妈白:先生侬请坐,请坐。 何文秀白:啊,妈妈我一不褒奖,二不奉承, 照命直算。 妈妈听道: 左造男命二十一,命里规定说终身, 他祖上家业全无份,自立成家闯前程。 出身原是官家子,父母爱他掌上珍, 上无兄来下无弟,他是无姐无妹独一人。 一周二岁娘怀抱,三周四岁离娘身, 五岁六岁无关口,七岁八岁上学门, 九岁十岁有文昌关,十一十二倒安宁, 十二算到十七岁,白:哎呀,妈妈。 杨妈妈白:作啥? 何文秀:十七岁上有灾星! 杨妈妈白:灾星,啥个灾星啊? 何文秀:十七岁命犯天狗星,无风起浪波涛生。 朝中奸贼来残害,害他全家一满门, 只有此命能逃生,他是穷途落魄去飘零。 可比瞎子过竹桥,破船渡江险万分。 幸得红鸾喜星照,路逢淑女私赠银, 男无聘金为表记,女无媒证自成亲。 杨妈妈白:哈,哎呀,勿错,先生呀, 侬算格和我干女儿讲的来是一点都不错。 先生,那后来呢? 何文秀白:待我算来。 唱:十七算到十八岁,哎呀,妈妈! 十八岁又逢大难星。 牢狱之灾飞来祸,人命官司带在身。 命犯小人暗相害,受屈含冤命难存。 王兰英:我那屈死的官人哪…… 杨妈妈白:啊呀,她又哭了。 何文秀:耳听娘子哭悲声,文秀心中实不忍。 我只能借着算命暗相劝,劝慰娘子莫伤心。 白:啊,妈妈,此命是还好呀,是还好。 杨妈妈白:啥,人也死了,还好得出来。 何文秀:幸亏又逢贵人星,贵人相救得重生, 十八过去十九春,独占青龙交好运, 今年正当二十一,金榜得中做公卿。 目下夫妻可相会,破镜重圆得欢庆。 杨妈妈:啊呀,好哉。先生说话不中听, 胡编乱造哄骗人,我女婿死了三年整, 哪有人死再复生。 何文秀:妈妈,你们休要不相信。我此命算来一定准, 他命中实在不该死。目前还在世上存。


越剧四大流派的代表作

1、袁派《断肠人》《断肠人》演出于越剧改革初期,因而仍以「四工腔」为主腔,但是在这段唱腔的后半部(从“滴铃铃铜壶漏不尽”起)袁雪芬为了表达剧中人悲痛的感情,在原来”四工腔“的基础上,运用了变宫音,使旋律自然地向低音区伸展,如“叮当当何处钟声响,扑隆隆更声在楼上”两句唱,通过低音的运用,使宫音交替性转换到下四度的属调上去,增加了悲剧色彩,形象地把雨夜的凄凉景象与人物内心绝望、苦痛的心情揭示了出来。这种在甩腔前大量运用低音的曲调成为袁雪芬唱腔的特征音。2、范派《梁山伯与祝英台》范派”弦下调“旋律性强,曲调抒情悠长,作为“弦下腔”的首创者,范瑞娟不断创新,拓展这一曲调功能。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所处的环境,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弦下腔”,创腔和演唱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3、伊派《何文秀》尹桂芳在《行路》、《访妻》唱段中,将越剧早期“四工调”与尹派唱腔有机融成一体,听来优美舒展,明快流畅。在《哭牌算命》唱段中,借用了苏州弹词和杭州武陵调,使之富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这些唱段已收入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越剧小戏考》。尹派弟子均以此剧为尹派擅长表演的剧目,很多弟子演出过该剧。4、傅派《情探》《情探》传统越剧剧目,出自明传奇《焚香记》,该剧为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傅全香代表作之一。其主要剧情为:落第举人王魁与名妓敫桂英相遇,结为夫妻,王魁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忘恩负义,桂英接到休书后到海神庙哭诉王魁罪状,自缢自死,最后判官司小鬼活捉王魁。扩展资料: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和“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肠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文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探

越剧的历史发展

  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称“小歌班”、“的笃板”、“绍兴文戏”。发源于绍兴地区嵊州、新昌一带。流传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为主的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以绍兴为古越都城,因而1938年改名为“越剧”。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落地唱书是嵊州一带的曲艺形式。早期的曲调与佛徒的宣卷调关系密切。清咸丰十二年(1852)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后经不断发展,演变为“吟嘎调”,一直延续使用到越剧形成之后。落地唱书向越剧发展分六个阶段。
  一、小歌班(又称“的笃板”阶段)光绪三十年(1906)清明节,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借来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十件头》、《双金花》等。这是唱书艺人第一次在嵊县本地登台演出,称“小歌文书班”,后简称“小歌班”,以区别于绍兴大班(绍剧)。从此,唱书艺人纷纷登上舞台。次年,已有十三副小歌班在各地演出。光绪二十三年(1908),小歌班分三路走向外地:一是从新昌、余姚到宁波,向东北方向发展。二是从东阳、诸暨到金华向西南方向发展。三是从上虞、绍兴向西北方向流动到杭嘉湖地区。宣统二年(1901),钱景松等的小歌班进入杭州。
  二、男班绍兴文戏阶段 1961年后,小歌班数度进入上海,1920年,小歌班艺人四十余人集中在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记》、《梁祝哀史》、《碧玉簪》、《孟丽君》等反映妇女命运的新剧目,受到观众欢迎。从此小歌班在上海站住脚跟。1923年,马潮水、王永春、叶琴芳、梅月楼等三十多名演员升平歌舞台分出另行组班,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第一次挂出了“绍兴文戏”牌子。“绍兴文戏”阶段的最突出的一点是音乐和表演上的改革。艺人魏梅朵等彩板胡(后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1、5,称“正调”),在唱腔上吸取了绍剧、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成分,丰富板式,创制了倒板、快板、清板、还阳调等。小歌班在上海打响后,组成第一专职乐队,试验用丝弦乐器拉“引子”和“过门”,以后又用丝弦托腔。唱腔方面则吸收了绍兴大班中的导板、流水、二凡等曲调融化进“吟嘎调”之中使原来散唱的唱腔中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体的音乐体制。伴奏的丝弦乐器初为板胡,以后改为音乐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为“1-5”,称为“正调”,因此男班绍兴文戏时期也称为“男班丝弦正调”时期在表演上也借鉴绍剧、京剧的程式技巧等艺术特长,并在剧目、化装等方面也有所改进。从演生活小戏走上古装大戏的路子。从此男班进入黄金时期。
  三、女子绍兴文戏阶段 1923年,在上海京剧“髦儿戏”的影响下,升平歌舞台老板王金水委托艺人金荣水办起了第一副女子科班。短期训练后即以“绍兴文戏”、“文开女班”名义进入上海演出,1928年后,女子文戏科班大量涌现。因女声音域与男声相差四五度,琴师王春荣根据女赏的嗓音条件,吸取京剧西皮的特点,将丝弦正调以胡琴“6-3”定弦,创造出适合女声的“四工调”女子绍兴文戏阶段因此也称作“四工调阶段”。第一副女班在流动演出中,曾与男班艺人同台。这就是越剧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白玉梅为代表的女赏进行过“男女混演”)。通过学习男班艺人的技艺和吸收绍兴大班等剧种的长处,第一批女赏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进步。其中以施银花最为有名,后被称为越剧“花衫鼻祖”。1929年,在嵊县黄泽办起第二副女班锦新舞台;从1930年起,嵊县女班如雨后春笋,比较重要的有群英舞台。1937年抗战前夕,女班有近二百副。从1938年1月起,女子绍兴文戏陆续涌往上海。据1939年9月统计,上海有十三个演女子绍兴文戏的剧场。1938年秋,已用“越剧”名称代替“女子文戏”的中心,几乎所有的著名演员全集中在这里这里。这时期,女班已完全取代男班。女演员的艺术水平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常演剧目以才子佳人戏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龙凤锁》、《碧玉簪》、《三看御妹》等。1942年,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首倡改革,聘请吕仲、韩义、郑传鉴等为编导;以剧本制作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革服装;采用油彩化妆;改进舞台布景、灯光;充实乐队,并与琴师合作创造定弦5、2的尺调腔,成为新越剧的声腔基调。演员在表演上也吸收昆曲和话剧表演艺术之长,使越剧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全面艺术改革阶段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倡导越剧改革打出“新越剧”旗帜。1945年3月,袁雪芬、范瑞娟为首的雪声剧团正式成立。其他剧团,也相继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活动,促使越剧的风格、演出体制开成,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改革活动。从1942年秋袁雪芬倡寻改革时起,从事“新越剧”的各剧团建立了剧务部,聘请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最早参加革新的一批知识分子从新文学、话剧、电影中吸收营养,为越剧引进了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在观剧文学方面,改幕表制为剧本制,上演的都是新编剧目和经改编的传统剧目在舞台艺术上废除了说戏制、建立了导演制。表演上吸收了话剧、电影的表现方法,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同时又吸收融合昆剧等剧种的手段。在音乐方面设置作曲职务,第一出戏都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人物设计、创造唱腔与伴奏。舞台美术方面,记废除了衣箱制和“守旧制”,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采用油彩化装,使用灯光、效果、立体布景。
  1946年5月,雪声剧团在上海演出了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这是越剧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越剧在这阶段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上海解放后,上海和四明山从事越剧改革的联合体会合。1950年4月成立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直属华东文化部领导。1951年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团。在此期间,上海的三十几个浙江的七十几个专业越剧团,也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人、改戏、改制的工作。
  在40年代越剧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被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六个: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师承王杏花,唱腔纯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商端庄沉静,重视体现真情实感,塑的多为善良、温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师承施银花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唱腔跳跃跌宕,表演活泼多姿,塑的多是热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从“袁派”深化而来,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的多是悲剧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畅深沉,表演潇洒儒雅,塑的多为风流倜傥的书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质村醇厚,表演富有生活气息,擅演耿直戆厚的男子。徐玉兰的“徐派”,唱腔华丽奔放,表演充满活力,以塑造深情的书生才子见长。除了这六个公认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张云霞,小生中的陆锦花、毕春芳,老生中的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50年代,越剧编创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剧目并通过剧目加工带动了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的全面提高。在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和《西厢记》获得奖励。1955年成立上海越剧院。1956年重新改编排演了《祥林嫂》,恢复了鲁迅原著的精神,1962年此剧再次作了较大加工修改成为思想性与艺术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一出戏。1959年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生动地塑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形象。尹桂芳主演的《屈原》、《何文秀》、《盘妻索妻》、徐玉兰主演的《北地王》、《十一郎》,王文娟主演的《春香传》、《追鱼》,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姚水娟、金采风主演的《碧玉簪》,傅全香、陆锦花主演的《情控》,竺水招主演的《柳毅传书》,范瑞娟、吕瑞英主演的《打金枝》等,在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50年代初全省文工团整编后,仍十分重视越剧男女合演的试验,如《罗汉钱》、《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等剧目;1957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二团,在男女合演方面进行了更全面的探索;尤其是表现代生活,通过《风雪摆渡》、《抢伞》、《金鹰》、《金沙江畔》、《战斗的青春》等较有影响的剧目,发情了男调,积累了一套表现手段。上海在50年代初也开始进行男女合演尝试。1952年浙江在十个地区文工团整编的基础上,集中优秀艺术骨干,成立了浙江越剧一团和二团。1958年以后,上海大批职业越剧团支援全国各地,越剧成为流传于全国的一大剧团,配备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员,实行了导演制;并建立了培养越剧赏的戏曲学校。1978年全省专业越剧团已有五十一个,1982年达到六十七个。1980年举行了全省青年演员会演,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年举行全省“小百花”会演,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越剧青年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