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五大领域,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
蒙特梭利教学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及能力分别是:1、日常生活领域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组织能力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从而把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脱离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帮助别人,照顾环境,培养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为将来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做准备。2、感官领域培养幼儿视、听、嗅、味、触五觉敏锐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儿的每一项感觉都是灵敏全面发展。为学习数学及其他领域做准备,争强对于社会及知识的感知,培养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3、数学领域培养数的概念,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关系,会做10000以内的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测量工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4、语言领域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书写和阅读,使幼儿在童年时期就形成良好的阅读与书写习惯,培养喜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听力与阅读能力,提高书写能力。5、科学文化领域增长幼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儿从小就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基本的动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知识。扩展资料:一、蒙氏教育特点1、国情不同首先,硬件方面:国外的幼儿园普遍在教学环境及教室设施上比国内幼儿园要好一些,对教具、教学辅助材料以及其它如电脑、打印机等教学实现的工具投入也更多。其次,师资方面:国外注重有经验的教师,而国内更注重有活力的年轻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虽然年龄偏大,但可以很好的运用即往经验组织教学,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激情但在教学上需要更加规范的管理,使教学保持在一个正常开展的范围内。最后,师生配比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师生配备比例偏大,按国外的要求观察、指导教学是不太现实的。2、教育观念不同国内幼儿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含量,而国外的幼教更注重幼儿自身发展与快乐成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对教育有特有的理解,国内的幼儿家长也在教学上对知识性的要求比较高,应该尊重国内的教育需求,在知识内容上应该适当加强,即不能搞传统教育的一刀切教学。也不能过分强调自我发展丢掉中国重视知识的良好传统。另外,国内的小学也更注重集体教学,从而就会出现从蒙班个体教学向集体教学转变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国外蒙氏教学里比较鲜见。二、总目标在幼儿的发展关键期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挖掘幼儿的内在潜力,使幼儿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方法和经验,不仅思维解放,更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及适应现实社会的文明行为,成为一个优雅肯负责,有担当的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特梭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特梭利课程
华西集团的发展历史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曾名四川省建筑工程组、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四川省建筑工程局、四川省城市建设局、四川省城市建设厅、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总公司、西南工程管理局、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等,其基本力量来自四川省建设厅、建工部西南管理总局、建工部一局三大系统。50多年来,分合频繁,历经变迁。现择要介绍如下。1950年5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集中旧政府营缮科技术人员和部分南下干部,成立国营西南建筑公司,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国营建筑企业之始。同年9、10月间,成立川西、川南、川北分公司。1950年5月,重庆市接收私营怡信工程公司、馥记建筑营造公司,成立重庆市公营建筑公司。1951年10月,在重庆成立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建筑工业管理局。1952年10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办公室决定,将川西、川南、川北3个分公司合并组成四川省建筑工程组,马识途任组长。1952年11月,四川省建筑工程组旋被四川省政府宣布改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马识途任局长。1954年9月,西南建筑工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西南工程管理总局,1955年初,总局改称为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下属西南一公司、西南二公司、西南三公司、西南四公司。1955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改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局,同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城市建设局,马识途任局长。下属省建一公司、省建二公司,1956年成立省建三公司。1956年1月,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由重庆迁成都。西南一公司、西南二公司驻成都,西南三公司驻云南,西南四公司驻重庆,水电安装工程处更名为西南安装工程处(1958年又更名为西南第八工业设备安装公司)。1958年1月成立西南五公司。195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城市建设局更名为四川省城市建设厅,并成立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马识途任厅长兼建委主任。1958年8月1日,根据国务院通知,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部与四川省城市建设厅合并,定名为四川省建设厅,何郝炬任厅长。下属省建一公司(原省建一公司)、省建二公司(原省建二、三公司合并组建)、省建三公司(原西南一公司)、省建四公司(原西南四公司)、省建五公司(原西南五公司与直属24年合并组建)、省建六公司(原西南二公司),由原西南第八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主要力量与四川省安装力量合并组建了省安装一公司、省安装二公司、省安装三公司,由原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运输处、机械施工站等4个单位合并组建了省建筑机械化施工总站。1962年8月,根据建筑工程部和四川省委指示,四川省建设厅与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其前身为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1953年至1956年在长春承建第一汽车制造厂,1957年至1958年更名建工部第一工程局,在黑龙江省富拉尔基承建第一重型机器厂,1958年11月入川承担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工程)合并,成立建筑工程部西南工程管理局。下辖12个施工企业:西南一公司(建工部一局二公司、省建六公司合并组建)、西南二公司(省建二公司更名)、西南三公司(省建三公司更名)、西南四公司(省建四公司更名)、西南五公司(建工部一局三公司、省建一公司合并组建)、西南六公司(建工部四局二公司更名)、西南七公司(建工部一局四公司更名)、西南八公司(西南一公司二处、西南三公司三处合并组建)、西南九公司(西南一公司三处、西南二公司二处、西南三公司二处合并组建)、西南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西南第二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西南建筑机械化施工公司(建工部一局机械化施工处、省建筑机械化施工总站、建工部五局第四土石方公司第四十一土方大队合并组建)。1962年8月,在省建设厅与建工部一局合并组建西南工程管理局的同时,成立四川省建设局,下属4个公司:省建一公司、省建二公司、省建三公司、省建四公司。1965年8月,撤销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局,成立建筑工程部第一、二、三、四工程局。第一工程局驻成都,第二工程局驻重庆,第三工程局驻渡口(后迁贵州安顺市),第四工程局驻贵阳。建工部第一工程局所属单位有:一公司(原西南一公司)、二公司(原西北二公司)、三公司(原西南三公司)、四公司(原西南七公司)、五公司(原西南五公司)、六公司(原西南九公司)、101公司(河南公司)、102公司(山东公司)、103公司(江苏公司)、安装一公司(原西南安装一公司)、安装二公司(原西南安装二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原西南机械化施工公司)。1970年,101公司、102公司、103公司回河南、山东、江苏归原建制。2002年6月,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整合了多个法人实体和省外重要经营区域的组织机构和施工力量组建成特级公司,成为四川省唯一获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直属分支机构包括: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建筑工程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工程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投资、管理的企(事)业法人实体共30家,固定职工37895人。李纯刚为现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为什么张俊、韩世忠被封为枢密使,岳飞却只被封为枢密副使?
首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自北宋建立至当时朝廷重文轻武,即便是丧权辱国,也难改根深蒂固的思想,当时作为统治者的赵构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也就有了四位杰出的抗金将领,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史称“中兴四将”,他们的努力令局面稍为稳定,经典的战役我想楼主早已烂熟于心。而后,宋高宗赵构偏安一隅,不思北上。。。。。
详细分析一下,当赵构本人在建立政权时,已经经历过多次逃难,南宋初立,政权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外有金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次南下,内有各地溃兵败将组成的游寇集团和农民的反抗武装,极大中兴四将图地威胁着宋廷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高宗不得不抛开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着意笼络重用武将。但高宗是在向金人求和而不得的形势下才重用武将的,其目的只是自卫,并没有北伐恢复的打算。所收复的失地也尽是从金人建立的傀儡政权伪齐手中夺取的。
面对金人的进攻,高宗始终不愿放弃投降求和。尽管绍兴四年以后,岳飞、韩世忠等率军先后击败了金和伪齐的两次南侵,但高宗并不想利用这绝好时机进行北伐,宋军的战果只是为他与金朝议和提供了讨价还价的砝码。就在各地抗金斗争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高宗派出求和的使臣络绎不绝。绍兴七年年底,宋使王伦从金朝带来了议和条件,金朝要求南宋称臣、交纳岁币,作为交换,金朝答应废黜伪齐,归还徽宗帝后棺木和高宗生母韦氏,归还河南地。高宗得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屈膝求和的决心更加坚定,他再派王伦使金,与金朝商量具体的和谈事宜。
高宗议和的决定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其中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的意见,对于和议能否顺利签定至关重要。绍兴八年八月,高宗召韩世忠、张俊与岳飞入朝,希望说服他们至少不反对和议。张俊向来害怕金兵,在历次对金作战中都极力避免与金兵交锋,其为人又善于逢迎,所以马上表态支持议和。而韩世忠与岳飞则坚决反对,岳飞更是对高宗明确表示:“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善,恐贻后世讥议。”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不禁使高宗对岳飞心生嫌忌。其实,在此之前,岳飞已经在两件大事上冒犯了高宗。这位抗金最坚决的大将个性耿直,在战场上有勇有谋,而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缺少心计,太不善于保护自己。
第一件,绍兴七年三月,宋廷解除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兵权,高宗本来答应将刘光世率领的淮西军队拨给岳飞指挥,岳飞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兵力大增,兴奋之余,立即提出要带兵10万,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高宗临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队交给岳飞。对高宗的出尔反尔,岳飞十分愤慨,一怒之下,他竟然离开本军驻地鄂州,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在高宗看来,这种行为分明是要挟君主,但当时金兵的威胁尚在,解除岳飞兵权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高宗不得不再三下诏,对岳飞好言抚慰,敦促其下山。六月,岳飞返朝,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其宽恕的同时,引用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剑耳”的话以示警告,言语之中已经暗藏杀机。
第二件,同年八月。返朝不久的岳飞好心建议高宗早立太子。高宗的独子赵旉8年前夭亡,他又在扬州溃退时受了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但高宗时年才30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此时立太子,在他看来无疑是向天下暴露其难言之隐。宋朝的祖宗家法也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所以,岳飞的建议一下又触犯了两大忌讳,更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这两件事以及在抗金恢复上毫不妥协的立场,为岳飞日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绍兴八年,高宗与金朝的媾和活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文武百官的反对之声日益高涨,只有秦桧极力支持高宗议和。十一月,金朝“诏谕江南使”张通古与宋使王伦南来。金使的称号中将“宋国”称为“江南”,敌对两国互通信息,应称“国信”,金朝却称“诏谕”,显而易见,这是金人故意羞辱南宋。金人接下来的要求更令南宋臣民难以接受,金使居然要高宗跪拜受诏,奉表称臣。为了苟安偷生,高宗对此并不介意,他冠冕堂皇地表示:“只要百姓能免于刀兵之苦,朕可以牺牲自己的体面来换取和议。”然而,天子有此“美意”,臣民们却不愿“领情”,朝廷内外群情激愤,抗议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声势和规模,临安市民甚至在街上贴出醒目的榜文:“秦相公(秦桧)是细作(奸细)!”矛头虽然是指向秦桧,实际上表达出对高宗的强烈不满。尽管高宗恼羞成怒,将反对激烈的大臣一一贬谪,但面对舆论的强大压力,他也不能不有所顾忌。十二月,高宗以为徽宗守孝为借口,由秦桧等宰执大臣代他向金使行跪拜礼,接受了金朝的国书。
绍兴十年五月,金人再次南侵,岳飞率军又奔赴抗金前线。随着金兵在川陕、两淮等地的进攻相继受挫,宋军进入战略反攻,岳飞进军中原。他命原抗金义军首领梁兴等渡过黄河,联络河北义军,结成“忠义巡社”,攻取河东、河北州县,以实现他确立的“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同时亲自领兵长驱直入,进驻郾城。七月,金将兀术集结大军,从开封直扑郾城,岳家军以寡敌众,大败金兵。接着,兀术又转攻颍昌,岳飞事先已命长子岳云前往支援,兀术在颍昌再遭岳家军的沉重打击。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距离开封只有45里的朱仙镇。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收复了黄河南北的部分州县。金兵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并打算放弃开封,渡过黄河北逃。岳家军的接连胜利当然不利于高宗和秦桧与金朝重开和议,他们连下12道金字牌,催促岳飞立即班师。此时,数万岳家军由于收复失地很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而且,其他各路军队也已接到撤军的命令,张俊、韩世忠、刘锜等部陆续班师,岳飞最后迫然离去,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就这样被高宗和秦桧葬送了。
绍兴十一年正月,兀术统领近10万大军卷土重来,直攻淮西。高宗命驻守鄂州的岳飞率军增援淮西,但岳飞援军尚未赶到战场,杨存中与刘锜、王德等已在柘皋大败金兵。张俊准备独吞战功,便打发岳飞等回军,不料兀术命孔彦舟回师攻陷亳州,并重创前来救援的杨存中和王德军,当岳飞率领的援军赶到时,金兵已渡淮北上。
注意一下!!!!淮西之战后,高宗加紧了削夺武将兵权的活动。由于南宋建立以来,他不得不倚重武将外抗金兵,内平游寇,结果造成武将势力崛起,对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绍兴十一年四月,高宗将张俊、韩世忠和岳飞召到临安,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名为升官,实际是夺去了三大将的兵权,三将所辖军队从此直接听命于皇帝。而后各武将......
张俊是与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什么被做成跪像立在岳飞墓前?
谢谢邀请,张俊之所以被铸像跪在岳飞墓前,乃是因为他与秦桧同流合污之举。张俊,作为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的中兴四将之一。16岁时便开始参与对西夏作战,镇压农民起义,并且在苗刘之乱时,立下功勋。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一名将领,他在抗击金军、镇压农民起义、维护王朝统治上都是有着赫赫战功的。但当1141年,宋高宗赵构,眼见张俊、岳飞、韩世忠等人兵权在握,而且兵势正盛,害怕他们有不臣之心,更对岳飞迎接宋徽宗、宋钦宗之言颇为忌惮,因此决定与金国谋和。继而便明升暗降之下,以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将一众将领兵权收归中央。但是作为主战派,岳飞自然是极力反对。而秦桧为了推行乞和,能够达成与金国的协议,因此便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父子构陷下狱。作为同僚,韩世忠愤而辞职,而张俊则为了苟安,协助秦桧制造伪证,构陷岳飞。最终,岳飞父子惨死。虽然张俊本人因为迎合宋高宗赵构,被封为清河郡王,并且终高宗一朝,也是荣华等身,甚至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宋高宗赵构更有“卿议论持重,深达敌情;兼闻挽强之士数万,报国如此,朕复何虑。”的褒奖之语。但是即便是富贵一生,高宗褒奖,也掩盖不了他与秦桧的同流合污,构陷忠良的斑斑劣迹,而后人更是为了警示后人也便将他的跪像立在了岳飞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