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哪位知情人士介绍一下涡北煤矿,包括矿井概况,工资以及生活条件,谢谢!
。涡北矿建成投产,是一首壮丽凯歌,使淮北矿业集团在“七年建成八对矿井”的征程中筑起了又一个里程碑。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淮北矿区,把一座现代化矿井从蓝图变成了现实,涡北矿仅用了35个月时间,创下淮北矿区新井建设周期最短的新记录。 涡北矿的建成投产,自始至终贯穿着浓浓的创业激情。回首3年的建设历程,我们无怨无悔。3年前,面对滞后的新井建设状况,淮北矿业人对前途感到担忧,对新井建设充满着期盼。必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新井建设,集团公司果断决策!2004年2月,在矿区上下一片欢呼声中,涡北矿开钻建设。隆隆的钻机声,既是对大自然的宣战,更是对淮北矿业人抒写矿区美好明天的铮铮誓言! 涡北矿距亳州市涡阳县城约4公里。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可采储量6715万吨,服务年限40年,煤种以国家稀缺的焦煤为主。涡北矿是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列入安徽省“十五”规划和“861”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是淮北矿业集团实施“大投入、大开发、大跨越”发展战略,“7年建成8对矿井”中的第2对矿井。 涡北矿的建设,受到了省、市、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作为省“861”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涡北矿建设由省政府直接调度。亳州市、涡阳县相继成立了专门指挥协调部门,支持矿井建设。在上级领导、集团公司的大力指导下,经过矿筹备处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施工项目部的奋力拼搏,涡北矿建设一路高歌猛进:2004年底,主井、副井、风井3个井筒竣工;2005年2月实现主井、副井贯通;9月实现主井、副井、风井贯通。2006年1月铁路专用线正式开工,2月13日主导线路建成。10月20日前首采工作面贯通,12月17日风井顺利实现机械通风。同时,办公楼、单身宿舍、生活接待中心、场内道路、进矿道路相继竣工。12月28日,矿井顺利实现联合试运转,埋藏这块沃土亿年的乌金终见天日。 涡北矿的建成投产在淮北矿业集团新井建设中是非常值得特书的一笔。建井速度最快、杜绝重伤以上人身和重大机械事故、新井新机制、。建立一矿一区一面生产格局等,成为现代化矿井的新亮点。 “涡北速度”品牌是创业者用辛勤汗水和智慧擦亮的,包含着深深的创业激情。在过去的3年里,涡北矿的建设可谓曲折艰辛。但是不管困难多大,建设者们始终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满怀豪情投入到新井建设中去。激情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一种责任。3年来,建设者们披荆斩棘,披星戴月,马不停蹄。他们坚定信念,背水一战,排除干扰,按照矿井建成投产的预期目标,顽强拼搏,克服了大断层多、首采工作面安装环节复杂、地质条件差等困难,严格工期、质量、投资、安全“四大控制”,取得了建井工期最短、技术管理先进、装备水平一流的骄人业绩,主井、副井、风井在施工中分别创下了月外壁掘砌110米、122米和152.3米的好成绩,平均月进度91.2米,创造了淮北地区新井建设历史最好水平,开创了淮北矿区建井史上的新纪元。 涡北矿的建设是集团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矿井设计,不断创新的典范之作。开工建设以来,涡北矿筹备处作为矿井建设责任主体,在集团公司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对矿井设计方案不惟书、不惟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吸取国内外煤矿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本着“起点高、技术新、进度快、质量优”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和高产高效之路,坚持从设计源头抓起,提前介入,直接把关,多次与南京煤矿设计院协商,优化设计,利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确保矿井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对矿井开拓布局多次进行论证优化,最终采取分区前进式开采和工作面单翼布置的方式,减少大巷1200余米,既节约了投资,又缩短了工期。狠抓工程质量,矿井大小400多个工程,全部达到优良。新井建设好不好,安全是关键指标。涡北矿从基建矿井转为生产矿井,在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同时,也在安全上创下了新业绩:建井期间没有发生人身重伤以上和重大机械事故,不能不令人赞叹。建井过程中,涡北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贯穿于矿井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在设计安全专篇的同时,他们根据矿井建设期间的补充勘探资料、地质条件变化,对安全专篇进行多次修改,形成了《涡北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最终版)》并获国家批准。矿分别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将施工单位安全工作纳入矿井统一管理范围。突出“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两个重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抓好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监测监控、防尘、防灭火五大系统建设。落实防治水措施,完善防排水设施,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全面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淮北矿区的希望在新区,新区的希望在新机制。建井伊始,涡北矿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施工合同制,严把合同关、预算关、结算关,确保矿井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选拔任用人才,坚持一岗多责、一专多能,机关设置精干高效。新技术、新工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技术保障。安全生产信息中心集调度、通讯、安全监测、计算机中心功能为一体,仅有38人,精干高效。涡北矿注重从设计源头抓起,努力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在确保矿井建设安全的前提下,他们敢于创新,对矿井开拓布局进行多次优化,形成了“一井一采区一面”每年120万吨的生产能力,8102首采工作面采取81、82两层煤联合开采,一次采全 高放顶煤技术并取得成功。新井新机制建立,使人员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矿人员仅有1400多人,在淮北矿区同类矿井人员最少,为矿井实现高效提供了必备条件。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涡北矿的建设过程是为了职工、依靠职工、由职工共享的过程。矿筹备处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努力打造职工的精神家园。从点滴小事入手,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2007年,职工将在7个方面享受发展成果:职工浴池实现24小时淋浴;单身职工公寓实现24小时供水;解决单身公寓冬季供暖问题;办好职工图书阅览室;在职工宿舍办好文化娱乐活动室;在职工公寓实行旅馆化管理;在工广区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为职工创造优雅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在矿井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区党建工作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矿党委还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解决问题,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激发了建设热情,从而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矿井建设发展上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涡北矿建成投产展现的是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勇争一流的精神,我们相信,有了这种精神,淮北矿业集团一定会实现新的更大的激情跨越! 涡北煤矿工程 项目类型:在建项目 行业分类:石化冶金矿产 建设周期:2005年 - 2006年 所在省份:安徽 招标内容: 项目名称: 涡北煤矿工程 进展阶段: 已经开工 项目介绍: 涡北煤矿位于涡阳县闸北镇境内,是安徽省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该矿于2004年2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产煤期限50年,预计2006年底投产。 建设单位: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顾桥煤矿的矿井概况
顾桥矿位于潘谢矿区中西部,东距凤台县城约20km,井田面积106km,属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矿井,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地质储量18.2亿吨,可采储量近10亿吨,建设规模1000万吨,是亚洲井工开采规模最大的矿井。矿井由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立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开工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安徽省861重点督查工程。
鹤壁二矿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鹤壁二矿瓦斯地质简介一、矿井概况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位于鹤壁矿区中北部,南距鹤壁市区约6km,东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约22km,有鹤壁至新市区的主干公路与107国道相连,通过矿区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井田平均走向长5.4km,平均倾斜宽1.0km,井田面积5.4098km2。1955年10月开始建井,1958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104t/a,设计服务年限42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70×104t/a,采用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对角混合式通风,走向长壁采煤法。生产分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0m 以上,二水平标高±0~-180m,三水平标高-180~-320m。二矿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其中山西组的二1煤层,赋存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目前,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二矿位于鹤壁矿区中北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其中以断层为主,褶曲较少,其中F1、F104和F21-1断层为西北部边界,F3、F100断层组成东南部边界,区内断层以NE、NNE向压扭性正断层为主,多呈平行斜列展布,整个井田受其控制。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地质构造的性质和特征不同,对煤层瓦斯保存条件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封闭型构造有利于瓦斯的保存,开放性构造有利于瓦斯释放。规模较大断裂带能起到逸散瓦斯通道的作用,大中型断层附近瓦斯含量一般比较低,如南翼二、三下山地区受F3、F22、F25等大中型断层的影响,构造裂隙比较发育,给瓦斯逸散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区瓦斯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扭性、压扭性断层有利于瓦斯保存:在北翼二水平113工作面回采时揭露FN Ⅲ1断层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在-225m 岩巷钻探F104分支断层时,也曾发生大量瓦斯涌出。瓦斯含量沿煤层倾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井田西南的煤层露头地区,上覆盖层薄,埋藏浅,同时有大片老窑采空区的存在,瓦斯通过裂缝和采动塌陷移动泄出,瓦斯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向东北发展,随着埋藏深度增加,上覆盖层增厚,逸散条件变差,瓦斯含量明显增高。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根据鹤壁二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加的整体分布规律,二水平的瓦斯含量梯度为2.16m3/t·100m,三水平瓦斯含量梯度为4.35m3/t·100m(图4-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4-1 三水平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的关系图五、瓦斯涌出特征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大小的决定因素,鹤壁二矿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见下表。瓦斯地质图中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为回采工作面日产量1440t情况下绘制的。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因二矿资源已枯竭,所以未对二矿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演马庄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演马庄煤矿瓦斯地质简介一、矿井概况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演马庄煤矿位于焦作市东北部约20km,行政区划隶属焦作市。区内有煤矿专用铁路线,南距新(乡)—焦(作)铁路待王车站4km,东连京广线,西接焦枝线,交通极为方便。井田走向长4.3~7.5km,倾向宽0.9~8.1km,面积约14.8733km2。1961年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5×104t/a,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00×104t/a,现实际生产能力90×104t/a,开拓方式为竖井开拓。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总厚177.59m,共含煤11层,煤层平均总厚11.00m,可采煤层2层,为山西组的二1煤层和太原组的一2煤层。二1煤层赋存稳定,平均煤厚6.58m,为主要可采煤层。演马庄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大水矿井。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6次,始突标高-50m;发生1m3/min以上突水事故47次。2002~2005年的瓦斯鉴定结果如下表: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焦作矿区中部韩王、演马、九里山等三井田组成三角形断块,南部以EW 向凤凰岭断层为界、北以NNE向九里山断层为界、东以NW向方庄断层为界。演马庄井田位于焦作矿区中部三井田三角状断块内,地层走向N 50°~70°E,倾向南东,倾角4°~14°,一般为9°左右,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区内断层发育,褶皱不发育,偶有宽缓褶曲或波状起伏现象出现,主要有NE—NNE、NNE、NEE向三组断裂。井田内马坊泉断层走向N 35°E,NNE向展布,延展长度大于3000m,是井田中的一个分划性断层。断层以北,主要发育NE—NNE向断裂,断层以南,主要发育NEE向断层。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矿区构造演化控制了该井田张裂隙延展方向总体为NE向。马坊泉断层以北发育的NE—NNE向断裂,燕山期表现为挤压作用,四川期又反转为拉张作用,并且小断层比较发育,断层导水性强,靠近小断层的工作面瓦斯含量较小。马坊泉断层以南发育的NEE向断层,受控于印支期作用,相比之下,构造比较简单,地下水径流弱,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高,最高达31.8m3/t。四、瓦斯含量及资源量分布二1煤层为无烟煤,厚度多为6~8m,瓦斯生成条件优越,瓦斯含量较高,一般为10~20m3/t。受构造的控制,马坊泉断层以南瓦斯含量较断层以北普遍较大。受埋深的控制,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煤层瓦斯含量有增大的整体趋势。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见下表),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底板标高表示)为主控因素,控制着二1煤层瓦斯含量整体分布规律,断层、顶底板岩性、煤厚等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在埋深149~525m的范围内,瓦斯含量分布在9.95~31.8m3/t,daf之间。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井田内煤层瓦斯含量(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可达20m3/t以上,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对演马庄煤矿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按照计算块段划分的原则和参数确定的标准,其中煤层气含气量(相当于空气干燥基含气量)小于8m3/t的区域不进行计算,计算煤层气地质储量605.49M m3,属于中型储量规模;平均资源量丰度1.6×108m3/km2,为中等类别。五、瓦斯涌出特征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多少的决定因素,演马庄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而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5-1);煤层底板标高H=-81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229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76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回归方程:R=0.76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H——煤层底板标高,m;R——相关系数。图5-1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线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6次,始突标高-50m。根据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实际情况,将煤层底板标高-50m 以深范围划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以浅为非突出区。
11.28陕西铜川陈家山矿难的事故原因
铜川矿务局一位工作人员证实,在七八年前,矿务局产的煤越多,赔的越多,近年来随着煤价飙升,煤炭生产成了暴利行业,加之现在地下的煤面临枯竭,趁这几年不挣一把还待何时呢。杨旭民副研究员认为,煤炭等资源之所以出现无序开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方和中央的资源之争。据了解,神华,鲁能、矿等实力雄厚的大集团近年来纷纷到陕西圈占资源,你不抓紧时间开采,就会让别人拿走。对产量、利润的疯狂追求导致了对安全管理的忽视。一些企业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而因此付出的超额代价就是一批批井下工人的生命。
九里山猜三数字
山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以山做意符的字多与山有关。
山,汉字意思为: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2.形状像山的,山墙。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4.姓氏。
地理学上,山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的。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山麓三部分。
徐州九里山拔剑泉的由来
据《史记》上记载,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于公元前205年春,乘虚占领西楚国都彭城,霸王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夺回彭城,刘邦率队退到汉王丁塘山下,人困马乏,数日不得滴水,军士饥渴难忍,刘邦在走投无路百感交集之时,猛地将宝剑往地上一搠,对天长叹道:"天亡我也!”没想到当他从石缝中拔出剑时,随剑间涌出泉水。同时,他的焦躁不安的战马也用蹄子趴出泉水,从此,后人为纪念刘邦把这两眼泉名之为:“拔剑泉”和“马扒泉”。拔剑泉为一菱形泉眼,犹如宝剑插地时遗留的痕迹。徐州知府苏东坡曾为拔剑泉开辟水道,使泉水向北流入石狗湖(今云龙湖)形成现在的玉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