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交叉火力网

时间:2024-03-23 05:15:50 编辑:莆仙君

军事上什么是交叉火力?

【解释】在军事行动中,交叉火力(Crossfire)指交战一方队员之间的火力线夹角大于0°的火力网。也就是说两个火力单位在阵地上,并不是朝正面射击,而是左侧单位朝右射击,右侧单位朝左射击,这样就会出现火力的交叉。 形成交叉火力的目的在于使敌方始终有一面暴露在己方队员的火力下,使其不能顾及多个方向(精确射击、找掩护、侦查敌情等)。 交叉火力的最大优点是,如果敌人以散兵线对阵地发起进攻,机枪在两侧翼交叉火力能够以最小的角度覆盖最大的打击面积。 【原理实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尽管机枪已经崛起,大量的士兵受到的训练还是以步枪和刺刀来进行攻击。攻击一方的士兵发起冲锋,越过双方战壕间的中间地带,抵达敌方战壕,在近身战斗中消灭敌人。冲锋过程中的士兵,看似很容易被当时的马克沁机枪所射杀。其实不然,如果从正面向冲锋的士兵射击,收效甚微。 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用250个气球代表冲锋的士兵,将气球悬浮在一个不同的高度,每个气球相距2米,散布在一个100多米宽,纵深几米的范围内,由一名熟练的机枪射手在400米外用重机枪从正面射击,250发子弹。结果250发子弹仅仅打中了37个气球。很多子弹都打到了气球间的空缺中。并且射手在每击中一个气球后还要重新瞄准一次,在重新瞄准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在真正的战斗中敌人会很快的冲上来的。而把机枪摆放在这250个气球的侧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放眼望去,差别就相当的明显,250个气球窄正面,长纵深,大大增加了目标的密集度。同样的一个射手,结果就是大屠杀,很多时候一发子弹就能击中几个气球。250发子弹,击中了240个气球。 用机枪从侧翼向冲锋的敌人射击,敌人插翅难逃。如果用两挺机枪在左右两个侧翼射击,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德国人首先把它运用到了战场。 【实战检验】1915年7月1日,英国和盟国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先发制人的用大炮轰击德军阵地,但德国机枪手藏在地堡里。英国步兵发起冲锋时,德国人迅速进入预设位置,但并不立即射击。当英国步兵进入致命区域,也就是机枪手的侧翼和交叉火力范围时才开火。英国步兵被侧翼的机枪交叉火力彻底消灭了。 索姆河战役首日造成英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冲锋的英军全部冲进了交叉火力网里,两万名官兵丧生,冲锋成了自杀。

什么叫火力覆盖?交叉火力?

  火力覆盖,类似于饱和攻击,将目标所在地域用炮火淹没,保证该地域任何地点都受到打击没有遗漏。
  在军事行动中,交叉火力(Crossfire)指交战一方火力点之间的火力线夹角大于0°的火力网。也就是说两个火力单位在阵地上,并不是朝正面射击,而是左侧单位朝右射击,右侧单位朝左射击,这样就会出现火力的交叉。
  形成交叉火力的目的在于使敌方始终有一面暴露在己方队员的火力下,使其不能顾及多个方向(精确射击、找掩护、侦查敌情等)。
  交叉火力可以对一定区域实现火力覆盖,但火力覆盖不一定是交叉火力。


终于知道什么叫“火力覆盖”,可以用来打WW的说

r41我是看着视频练了一个下午就会了
先找把能消音的武器,个人喜欢用pp19飞
先打一发,按 r 换弹,弹夹装上去的一瞬间按4,这时要注意了,切到手雷时按住左键,雷不会立马拉开,会有1秒左右的间隔,自己把握好时机,在即将拉开的一刹按 1 切到主武器,成功的话手里拿着枪,下面显示的却是手雷,让后再按 v 就行了、
tips:不同的枪、不同的雷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向我原来都是血狮+伊娃雷,现在伊娃过期了,飞烟花雷就很别扭、
熟练了之后这一系列动作要很连贯的一次性完成。具体分开来做会肿么样,我也不知道,反正成功率会降低的
飞出去的是雷杀敌,但飞的依然是子弹,子弹飞完了就没法继续飞了,所以适合生存
具体的视频可以去查“r41飞雷教程”,我就在那学会的。
我只是为了报复体验服里没素质的人才学的,所以玩生化是一定要慎重飞雷!!


凉山战役很惨吗

凉山战役(谅山战役)很惨,参战双方均损失惨重。1979年3月1日,谅山爆发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的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反击,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迫后撤,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即拼刺刀(解放军炮兵所谓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拼刺刀),两方皆损失惨重。中国方面在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许世友愤而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参战的中国军队士气亦受到鼓舞。 3月4日,越军308师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解放军攻占谅山。扩展资料谅山战役战役背景:越南谅山,位于直面中国广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市区则分为南北两部,以横穿而过的奇穷河分界。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可将来敌挡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1979年2月,谅山又陷入一片血火战场。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广西战区,以拿下谅山为既定目标。从整个战局来说,越军在越北的正规军加地方团、省队、公安屯有10万多人,并不算少,火力配置也很优越。而越北山地险峻复杂,公路也不多,易于防守。越军也熟悉解放军的穿插战略,对于以点带面的防御战法也应有所心得。然而越军还是犯了极大的战术错误,这就是消极防守,孤立地靠各个战略点迟滞解放军的进攻,而没有及时调动机动兵团进行反击以填补战线漏洞。结果在解放军的传统穿插战法之下,越军的防御体系被割裂,一点突破,即被合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谅山战役

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双方伤亡多少?

双方伤亡情况,中方伤亡:27000人,越方伤亡:60000人,另民兵50000人。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当面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扩展资料作战情况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等,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越自卫反击战

急求美军中的军事用语!请军事达人解疑!

All-clear — 周围安全;
Affirmative — (无线电)表肯定: 是的, 了解. Yes;
Negative — (无线电)表否定: 不. No;
Roger that — (无线电)收到;
Over (无线电)完毕(等待回话). "我说完了, 该你了";
Out 或Clear — (无线电)完毕(不要求对方回话);
Roger(that) — (无线电)收到. Roger是无线电中字母 R的读法, 表示received"收到", 就跟我们把 7念做"拐"一样;
Copy — (无线电)明白, 清楚, 了解(不仅是收到);
Wilco — Will Comply的缩写, 遵命, 我会照办 (而不仅仅是明白);
Go Ahead — (无线电)请讲, 说吧;
Say Again — (无线电)再说一遍. 非常口语化, 有人会觉得用 Repeat显得更专业. 殊不知, Repeat在呼叫炮火支援时, 是代表"再来一轮"的意思, 很容易混淆;
Need back up — 需要支援;
Cover me — 掩护我;
Suppressing fire(covering fire) — 火力支援, 火力掩护;
Fire in the hole !— 要爆炸了! 并不是光表示扔手榴弹. 这个词源自前装炮的时代, 当时的大炮是从前端装火药, 然后在炮身的小孔里面灌传火药或者药引, 再用明火点燃的. 点炮的时候, 火就从炮身的小孔经过, 所以叫"fire in the hole", 提醒大家要开炮了. 后来, 工兵在引爆炸弹的时候也这么喊, 现在已经泛指所有的爆炸了.;
cease fire /colh your fire — 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