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刘震云简介

时间:2024-03-28 15:02:05 编辑:莆仙君

《一地鸡毛》简介

1.《一地鸡毛》由刘震云所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它是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一部关系学的教科书,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酱缸”之臭,人心之险,一一展示无遗。王朔指出,它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的书籍。

2.剧情简介
旧作集《一地鸡毛》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收集了刘震云自认为最好的短篇《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中篇《温故一九四二》、长篇《口信》。刘震云说,重新出这本集子,有了一个看自己过去作品的机会,他看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
这部小说在发表时就引起了轰动,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获得多种文学奖,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在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从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变化。本书以生动的细节和人物形象取胜,是一部精彩作品。

3.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官场》《官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多次获奖、被评介、改编和翻译。


一地鸡毛的创作背景

中篇小说《一地鸡毛》首次发表于《小说界》1991年第1期。80年代后期,现实改革的骤然受挫粉碎了人们对于现代化目标的美好想象。飞 涨的物价、紧张的住房、微薄的薪水、突如其来的种种社会动荡越来越加强着生存的压力,并积聚着社会心理的焦虑恐惶以及强烈的不安全感。同时,这种挫折亦使得历史的进步观念受到怀疑,时间被感受为凝固的存在,人永远在困顿中愁苦不堪。” 于是,“新写实小说”在“精神探索的中途停顿下来,将一切烦恼全都归因到工资、交通、住房等物质的层面”,也就成 为《一地鸡毛》中的生活场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全面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类似“围城”似的境地之中,既艳羡物欲横流的生活,又抛不下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生活中奋斗挣扎淹没于世俗中,它们放弃了责任感与忧患意识,无望的融入民间,成为世俗小市民。在这一总体格局背景下产生的新写实小说,反映了民众生存状态和生活中的价值追求,尤其展示了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挣扎与沉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