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时间:2024-04-02 11:01:32 编辑:莆仙君

关于新形玻璃的资料 关于新形玻璃的知识资料

1、新型玻璃一:钛化玻璃

与传统的玻璃相比较,钛化玻璃具有很好的抗碎能力以及在高温高热的状况下保持原有形态,该产品有无色透明、茶色、铜色等几种供消费者选购。

2、新型玻璃二:吸热玻璃

该款玻璃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冬暖夏凉的需求,夏季能够吸收太阳的可见光亮,减弱室内太阳光的强度,并且还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而在冬季能够地道室外的冷空气,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功能。

3、新型玻璃三:微晶玻璃

与传统的玻璃相比较,微晶玻璃的原子是有序排列的晶体,所以他具有陶瓷一样的光亮度而且比玻璃要坚韧一些。


新型玻璃的资料新型玻璃有哪些

1、《新型玻璃》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1课,作者是周水野,朗读人是晓澄。2、课文讲述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处。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新型玻璃层出不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3、新型玻璃“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4、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新型玻璃的介绍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问题描述:

简单的说明新型玻璃

解析:

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

玻璃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独特的玻璃纷纷问世,兴旺了玻璃家族。 打不碎玻璃 英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飞机上的打不碎玻璃,它是一种夹有碎屑黏合成透明塑料薄膜的多层玻璃。这种以聚氯酯为基础的塑料薄膜具有黏滞的半液态稠度,当有人试图打碎它时,受打击的聚氯酯薄膜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并恢复自己特有的整体性。这种玻璃可用于轿车,以防盗车。 可钉钉玻璃 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1000摄氏度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一般玻璃的2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不反光玻璃 由德国SCHOTT玻璃公司开发的不反光玻璃,光线反射率仅在1%以内(一般玻璃为8%),从而解决了玻璃反光和令人目眩的头痛问题。 防盗玻璃 匈牙利一家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导线,万一盗贼将玻璃击碎时,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的警报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隔音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隔音玻璃。这种玻璃是用厚达5毫米的软质树脂将两层玻璃黏合在一起,几乎可将会部杂音吸收殆尽,特别适合录音室和播音室使用。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5倍。 空调玻璃 这是一种用双层玻璃加工制造的,可将暖气送到玻璃夹层中,通过气孔散发到室内,代替暖气片。这不仅节约能量,而且方便、隔音和防尘,到了夏天还可改为送冷气。 真空玻璃 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开发的这种真空玻璃,是在两片厚度为3毫米的玻璃之间设有0.2毫米间隔的1/100大气压的真空层,层内有金属小圆柱支撑以防外部大气压使两片玻璃贴到一起。这种真空玻璃厚度仅6.2毫米,可直接安装在一般的窗框上。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适用于民宅和高层建筑的窗户。 智能玻璃 美国研制的这种玻璃透明度能随着视野角度变化而变化,它有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膜,其散光度、厚度、面积和形式都能由制造者自由选择,利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全息玻璃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开发的全息衍射玻璃,可将某些颜色的光线集中到选择的方位。用这种玻璃的窗户可将自然光线分解成光谱组合色,并将光线射向天花板进而反射至房间的各个角落,即使没有窗户的房间,也可以通过通风管从反射墙“得到”阳光,然后由孔眼将光线漫射到天花板上。 调温玻璃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被称为云胶的热变色调温玻璃,它是一种两面是塑料薄膜和中间夹着聚合物水色溶剂的合成玻璃。它在低温环境中呈透明状,吸收日光的热能,待环境温度升高后则变成不透明的白云色,并阻挡日光的热能,从而有效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生物玻璃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能和活性组织结合的新型生物玻璃。这种生物玻璃具有生物适应性,可用于人造骨和人造齿龈等方面。 天线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电视天线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内层嵌有很细的天线,安装好后,室内电视机就能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画面。 薄纸玻璃 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用于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计算机显示屏和其他现代技术领域的超薄型玻璃,它的厚度仅为0.003毫米。 信息玻璃 日本德岛大学发明了一种能记录信息的玻璃。它记录信息时,先用光学显微镜将激光集中在玻璃内部的某一点上,30微微秒即完成一次照射,留下一个记录斑点,读信息时,通过激光扫描斑点来进行。这种记录信息可在常温下进行,其性能已高于目前使用的光盘。 泡沫玻璃 保加利亚的建材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泡沫玻璃,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不腐烂,吸湿性差,便于加工,也容易与其他建筑材料黏合。这种新型泡沫玻璃是在加入各种矿物成分的液体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 自洁玻璃 日本东京大学发明了一种二氧化钛涂层玻璃,能防止污垢和水点聚积于表面,可达到自动清洗和防震的效果,可不费气力清洁玻璃窗。 污染变色玻璃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观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探测污染的污染变色玻璃。这种玻璃受到污染气体污染时能改变颜色,例如当受到酸性气体污染时变成绿色、受到含胺气体污染时变成黄灰色等,用它来制作污染检测材料和标示材料将具有广泛的用途。 排二氧化碳玻璃 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可透过二氧化碳的玻璃膜,将它应用在居室的玻璃窗上,可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外。它在不同的湿度下,透过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湿度越大,透过性越高。


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
玻璃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独特的玻璃纷纷问世,兴旺了玻璃家族。 打不碎玻璃 英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飞机上的打不碎玻璃,它是一种夹有碎屑黏合成透明塑料薄膜的多层玻璃。这种以聚氯酯为基础的塑料薄膜具有黏滞的半液态稠度,当有人试图打碎它时,受打击的聚氯酯薄膜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并恢复自己特有的整体性。这种玻璃可用于轿车,以防盗车。 可钉钉玻璃 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1000摄氏度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一般玻璃的2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不反光玻璃 由德国SCHOTT玻璃公司开发的不反光玻璃,光线反射率仅在1%以内(一般玻璃为8%),从而解决了玻璃反光和令人目眩的头痛问题。 防盗玻璃 匈牙利一家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导线,万一盗贼将玻璃击碎时,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的警报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隔音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隔音玻璃。这种玻璃是用厚达5毫米的软质树脂将两层玻璃黏合在一起,几乎可将会部杂音吸收殆尽,特别适合录音室和播音室使用。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5倍。 空调玻璃 这是一种用双层玻璃加工制造的,可将暖气送到玻璃夹层中,通过气孔散发到室内,代替暖气片。这不仅节约能量,而且方便、隔音和防尘,到了夏天还可改为送冷气。 真空玻璃 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开发的这种真空玻璃,是在两片厚度为3毫米的玻璃之间设有0.2毫米间隔的1/100大气压的真空层,层内有金属小圆柱支撑以防外部大气压使两片玻璃贴到一起。这种真空玻璃厚度仅6.2毫米,可直接安装在一般的窗框上。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适用于民宅和高层建筑的窗户。 智能玻璃 美国研制的这种玻璃透明度能随着视野角度变化而变化,它有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膜,其散光度、厚度、面积和形式都能由制造者自由选择,利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全息玻璃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开发的全息衍射玻璃,可将某些颜色的光线集中到选择的方位。用这种玻璃的窗户可将自然光线分解成光谱组合色,并将光线射向天花板进而反射至房间的各个角落,即使没有窗户的房间,也可以通过通风管从反射墙“得到”阳光,然后由孔眼将光线漫射到天花板上。 调温玻璃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被称为云胶的热变色调温玻璃,它是一种两面是塑料薄膜和中间夹着聚合物水色溶剂的合成玻璃。它在低温环境中呈透明状,吸收日光的热能,待环境温度升高后则变成不透明的白云色,并阻挡日光的热能,从而有效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生物玻璃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能和活性组织结合的新型生物玻璃。这种生物玻璃具有生物适应性,可用于人造骨和人造齿龈等方面。 天线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电视天线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内层嵌有很细的天线,安装好后,室内电视机就能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画面。 薄纸玻璃 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用于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计算机显示屏和其他现代技术领域的超薄型玻璃,它的厚度仅为0.003毫米。 信息玻璃 日本德岛大学发明了一种能记录信息的玻璃。它记录信息时,先用光学显微镜将激光集中在玻璃内部的某一点上,30微微秒即完成一次照射,留下一个记录斑点,读信息时,通过激光扫描斑点来进行。这种记录信息可在常温下进行,其性能已高于目前使用的光盘。 泡沫玻璃 保加利亚的建材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泡沫玻璃,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不腐烂,吸湿性差,便于加工,也容易与其他建筑材料黏合。这种新型泡沫玻璃是在加入各种矿物成分的液体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 自洁玻璃 日本东京大学发明了一种二氧化钛涂层玻璃,能防止污垢和水点聚积于表面,可达到自动清洗和防震的效果,可不费气力清洁玻璃窗。 污染变色玻璃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观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探测污染的污染变色玻璃。这种玻璃受到污染气体污染时能改变颜色,例如当受到酸性气体污染时变成绿色、受到含胺气体污染时变成黄灰色等,用它来制作污染检测材料和标示材料将具有广泛的用途。 排二氧化碳玻璃 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可透过二氧化碳的玻璃膜,将它应用在居室的玻璃窗上,可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外。它在不同的湿度下,透过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湿度越大,透过性越高。


关于新型玻璃的资料

玻璃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独特的玻璃纷纷问世,兴旺了玻璃家族。 打不碎玻璃 英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飞机上的打不碎玻璃,它是一种夹有碎屑黏合成透明塑料薄膜的多层玻璃。这种以聚氯酯为基础的塑料薄膜具有黏滞的半液态稠度,当有人试图打碎它时,受打击的聚氯酯薄膜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并恢复自己特有的整体性。这种玻璃可用于轿车,以防盗车。 可钉钉玻璃 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1000摄氏度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一般玻璃的2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不反光玻璃 由德国SCHOTT玻璃公司开发的不反光玻璃,光线反射率仅在1%以内(一般玻璃为8%),从而解决了玻璃反光和令人目眩的头痛问题。 防盗玻璃 匈牙利一家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导线,万一盗贼将玻璃击碎时,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的警报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隔音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隔音玻璃。这种玻璃是用厚达5毫米的软质树脂将两层玻璃黏合在一起,几乎可将会部杂音吸收殆尽,特别适合录音室和播音室使用。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5倍。 空调玻璃 这是一种用双层玻璃加工制造的,可将暖气送到玻璃夹层中,通过气孔散发到室内,代替暖气片。这不仅节约能量,而且方便、隔音和防尘,到了夏天还可改为送冷气。 真空玻璃 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开发的这种真空玻璃,是在两片厚度为3毫米的玻璃之间设有0.2毫米间隔的1/100大气压的真空层,层内有金属小圆柱支撑以防外部大气压使两片玻璃贴到一起。这种真空玻璃厚度仅6.2毫米,可直接安装在一般的窗框上。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适用于民宅和高层建筑的窗户。 智能玻璃 美国研制的这种玻璃透明度能随着视野角度变化而变化,它有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膜,其散光度、厚度、面积和形式都能由制造者自由选择,利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全息玻璃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开发的全息衍射玻璃,可将某些颜色的光线集中到选择的方位。用这种玻璃的窗户可将自然光线分解成光谱组合色,并将光线射向天花板进而反射至房间的各个角落,即使没有窗户的房间,也可以通过通风管从反射墙“得到”阳光,然后由孔眼将光线漫射到天花板上。 调温玻璃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被称为云胶的热变色调温玻璃,它是一种两面是塑料薄膜和中间夹着聚合物水色溶剂的合成玻璃。它在低温环境中呈透明状,吸收日光的热能,待环境温度升高后则变成不透明的白云色,并阻挡日光的热能,从而有效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生物玻璃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能和活性组织结合的新型生物玻璃。这种生物玻璃具有生物适应性,可用于人造骨和人造齿龈等方面。 天线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电视天线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内层嵌有很细的天线,安装好后,室内电视机就能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画面。 薄纸玻璃 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用于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计算机显示屏和其他现代技术领域的超薄型玻璃,它的厚度仅为0.003毫米。 信息玻璃 日本德岛大学发明了一种能记录信息的玻璃。它记录信息时,先用光学显微镜将激光集中在玻璃内部的某一点上,30微微秒即完成一次照射,留下一个记录斑点,读信息时,通过激光扫描斑点来进行。这种记录信息可在常温下进行,其性能已高于目前使用的光盘。 泡沫玻璃 保加利亚的建材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泡沫玻璃,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不腐烂,吸湿性差,便于加工,也容易与其他建筑材料黏合。这种新型泡沫玻璃是在加入各种矿物成分的液体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 自洁玻璃 日本东京大学发明了一种二氧化钛涂层玻璃,能防止污垢和水点聚积于表面,可达到自动清洗和防震的效果,可不费气力清洁玻璃窗。 污染变色玻璃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观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探测污染的污染变色玻璃。这种玻璃受到污染气体污染时能改变颜色,例如当受到酸性气体污染时变成绿色、受到含胺气体污染时变成黄灰色等,用它来制作污染检测材料和标示材料将具有广泛的用途。 排二氧化碳玻璃 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可透过二氧化碳的玻璃膜,将它应用在居室的玻璃窗上,可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外。它在不同的湿度下,透过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湿度越大,透过性越高
一、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是指未经其他加工的平板状玻璃制品,也称白片玻璃或净片玻璃。按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普通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平板玻璃是建筑玻璃中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多的一种,主要用于门窗,起采光(可见光透射比85%90%)、围护、保温、隔声等作用,也是进一步加工成其他技术玻璃的原片。

平板玻璃按其用途可分为窗玻璃和装饰玻璃。根据国家标准《普通平板玻璃》(GB4871—1995)和《浮法玻璃》(GB11614—89)的规定,玻璃按其厚度可分为以下几种规格:

引拉法生产的普通平板玻璃:2mm、3mm、4mm、5mm四类。

浮法玻璃:3mm、4mm、5mm、6mm、8mm10mm、12mm七类。

引拉法生产的玻璃其长宽比不得大于2.5,其中2、3mm厚玻璃尺寸不得小于400mm×300mm,4、5、6mm厚玻璃不得小于600mm×400mm。浮法玻璃尺寸一般不小于1000mm×1200mm,5、6mm最大可达3000mm×4000mm。

按照国家标准,平板玻璃根据其外观质量进行分等定级,普通平板玻璃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三个等级。浮法玻璃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同时规定,玻璃的弯曲度不得超过0.3%。

普通平板玻璃以标准箱、实际箱和重量箱计量,厚度2mm的平板玻璃,每10m为1标准箱;对于其他厚度规格的平板玻璃,均需进行标准箱换算。实际箱是用于运输计件娄的单位。玻璃的厚度不同每实际箱的包装量也不一样。实际箱按同厚度累计平方数乘以厚度系数即可得出标准箱数。重量箱是指2mm厚度的平板玻璃每一标准箱的重量,其他厚芳的玻璃可按一定的系数进行换数。

平板玻的用途有两个方面:3~5mm的平板玻璃一般是直接用于门窗的采光,8~12mm的平板玻璃可用于隔断。另外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钢化、夹层、镀膜、中空等玻璃的原片。

二、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指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力学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的玻璃。其主要品种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和钛化玻璃。安全玻璃被击碎时,其碎片不会伤人,并兼具有防盗、防火的功能。根据生产时所用的玻璃原片不,安全玻璃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一)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又称强化玻璃。它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压应力层,玻璃本身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不会造成破坏。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个压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销,避免玻璃的碎裂,虽然钢化玻璃内部处于较大的拉应力状态,但玻璃的内部无缺陷存在,不会造在成破坏,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

钢化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二次加工产品,钢化玻璃的加工可分为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

物理钢化玻璃又称为淬火钢化玻璃。它时将普通平板玻璃在加热炉中加热到接近玻璃的软化温度(600℃)时,通过自身的形变消除内部应力,然后将玻璃移出加热炉,再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使其迅速且均匀地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钢化玻璃。这种玻璃处于内部受拉,外部受压的应力状态,一旦局部发生破损,便会发生应力释放,玻璃被破碎成无数小块,这些小的碎片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

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其方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硅酸盐玻璃,浸入到熔融状态的锂(Li+)盐中,使玻璃表层的Na+或K+离子与Li+离子发生交换,表面形成Li+离子交换层,由于Li+的膨胀系数小于Na+、K+离子,从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其效果类似于物理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强度高,其抗压强度可达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冲击强度也很高,用钢球法测定时,0.8kg的钢球从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

钢化玻璃的弹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块1200mm×350mm×6mm的钢化玻璃,受力后可发生达100mm的弯曲挠度,当外力撤除后,仍能恢复原状,而普通玻璃弯曲变形只能有几毫米。

热稳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热时,不易发生炸裂是钢化玻璃的又一特点。这是因为钢化玻璃的压应力可抵销一部分因急冷急热产生的拉应力之故。钢化玻璃耐热冲击,最大安全工作温度为288℃,能承受204℃的温差变化。

由于钢化玻璃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所以在建筑工程、交通工具及其他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平钢化玻璃常用作建筑物的门窗、隔墙、幕墙及橱窗、家具等,曲面玻璃常用于汽车、火车及飞机等方面。

使用时应注意的是钢化玻璃不能切割、磨削,边角不能碰击挤压,需按现成的尺寸规格选用或提出具体设计图纸进加工定制。用于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玻璃在钢化上要予以控制,选择半钢化玻璃,即其应力不能过大,以避免受风荷载引起震动而自爆。

根据所用的玻璃原片不同,可制成普通钢化玻璃、吸热钢化玻璃、彩然钢化玻璃、钢化中空玻璃等。

(二)、夹丝玻璃

夹丝玻璃也称防碎玻璃或钢丝玻璃。它是由压延法生产的,即在玻璃熔融状态下将经预热处理的钢丝或钢丝网压入玻璃中间,经退火、切割而成。夹丝玻璃表面可以是压花的或磨光的,颜色可以制成无色透明或彩色的。

夹丝玻璃的特点是安全性和防火性好。夹丝玻璃由于钢丝网的骨架作用,不仅提高了玻璃的强度,而且当受到冲击或温度骤变而破坏时,碎片也不会飞散,避免了碎片对人的伤害。在出现火情时,当火焰延,夹丝玻璃受热炸裂,由于金属丝网的作用,玻璃仍能保持固定,隔绝火焰,故又称为防火玻璃。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C433-91规定,夹丝玻璃厚度分为:6、7、10mm,规格尺寸一般不小于600mm×400mm,不大于2000mm×1200mm。

目前我国生产的夹丝玻璃分为夹丝压花玻璃和夹丝磨光玻璃两类。夹丝玻璃可用于建筑的防门窗、天窗、采光屋顶、阳台等部位。

(三)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原片之间,用PVB(聚乙烯醇丁醛)树脂胶片,经过加热、加压粘合而成的平面或曲面的复合玻璃制品。用于夹层玻璃的原片可以是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彩色玻璃、吸热玻璃或热反射玻璃等。

夹层玻璃的层数有2、3、5、7层,最多可达9层,对两层的夹层玻璃,原片的厚度常用的有(mm):2+3、3+3、3+5等。夹层玻璃的结构,如图8-1所示。

夹层玻璃的透明性好,抗冲击性能要比一般平板玻璃高好几倍,用多层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复合起来,可制成防弹玻璃。由于PVB胶片的粘合作用,玻璃即使破碎时,碎片也不会飞扬伤人。通过采用不同的原片玻璃,夹层玻璃还可具有耐久、耐热、耐湿等性能。

夹层玻璃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一般用于在建筑上用作高层建筑门窗、天窗和商店、银行、珠宝的橱窗、隔断等。

(四)钛化玻璃

钛化玻璃也称永不碎铁甲箔膜玻璃。是将钛金箔膜紧贴在任意一种玻璃基材之上,使之结合成一体的新型玻璃。钛化玻璃具有高抗碎能力,高防热及防紫外线等功能。不同的基材玻璃与不同的钛金箔膜,可组合成不同色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钛化玻璃。钛化玻璃常见的颜色有:无色透明、茶色、茶色反光、铜色反光等。

三、节能型玻璃

传统的玻璃应用在建筑物上主要是采光,随着建筑物门窗尺寸的加大,人们对门窗的保温隔热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节能装饰型玻璃就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集节能性和装饰性于一体的玻璃。节能装饰型玻璃通常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色彩,而且还具有特殊的对光和热的吸收、透射和反射能力,用建筑物的外墙窗玻璃幕墙,可以起到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级建筑物之上。建筑上常用的节能装饰玻璃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等。

(一)吸热玻璃

吸热玻璃是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能、并保持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平板玻璃。生产吸热玻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的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有吸热性能的着色剂;另一种是在平板玻璃表面喷镀一层或多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而制成。

吸热玻璃有灰色、茶色、蓝色、绿色、古铜色、青铜色、粉红色和金黄色等。我国目前主要生产前三种颜色的吸热玻璃。厚度有2、3、5、6mm四种。吸热玻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磨光、钢化、夹层或中空玻璃。

吸热玻璃与普通平板玻璃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⒈吸收太阳辐射热。如6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在太阳光照下总透过热为84%,而同样条件下吸热玻璃的总透过热量为60%。吸热玻璃的颜色和厚度不同,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⒉吸收太阳可见光,减弱太阳光的强度,起到反眩作用。

⒊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并能吸收一定的紫外线。

由于述特点,吸热玻璃已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外墙以及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等,起到隔热、防眩、采光及装饰等作用。

(二)热反射玻璃

热反射玻璃是有较高的热反射能力而又保持良好透光性的平板玻璃,它是采用热解法、真空蒸镀法、阴极溅射法等,在玻璃表面涂以金、银、铜、铝、铬、镍和铁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或采用电浮法等离子交换方法,以金属离子置换玻璃表层原有离子而形成热反射膜。热反射玻璃也称镜面玻璃,有金色、茶色、灰色、紫色、褐色、青铜色和浅蓝等各色。

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率高,如6mm厚浮法玻璃的总反射热仅16%,同样条件下,吸热玻璃的总反射热为40%,而热反射玻璃则可高达61%,因而常用它制成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以增加其绝热性能。镀金属膜的热反射玻璃还有单向透像的作


玻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玻璃是最为常见的普通材料,所以大多数人认为玻璃和塑料一样,是近现代才发明制造的一种廉价的普通之物。其实,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已经有了玻璃制品了。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古代玻璃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领域,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10世纪后,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成为玻璃技术发展中心。后来,制作玻璃的技术曾被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及临近的一些国家。那么中国古代的玻璃制品起源于何时呢?如果要溯源中国古代的玻璃的话,那还真是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一、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始于公元前2世纪时的汉通西域。因此,不少学术界人士以及西方学者曾一度认为,我国的古玻璃或者玻璃制造技术是“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入的。其实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我们知道,玻璃是一种无定性的固熔体。在古代,它主要是由石英(石英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和一些矿物,如方铅矿(主要成份是硫化铅)或者碱性的盐类(如钾、钠)一起融化而成的产物,属于硅酸盐系统,与陶器、瓷器是一类的。陶器自新石器时期开始,到“仰韶文化”时期已发展为彩陶,这可以说是“釉”的萌芽,等到了殷商时期,又出现了青釉器,如1965年,在河南郑州就出土了一个商代的青釉印纹尊,在它的口部以及肩部涂有薄釉外,还有深绿色厚而透明的玻璃釉五块。根据考古资料的记载,殷商时期青釉器的烧制温度已经达到1100℃—1200℃,并且已经有了耐火的坩埚。到了西周和东周时期,炉温更高一些,青釉器在烧成时温度过高而流下来形成的釉滴,经科学测试和分析,其成分恰是钾钙硅酸盐,这种釉滴已是玻璃态物质,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古玻璃。平顶山 西周晚期 应国墓地出土 料珠由于瓷釉制造工艺与玻璃制造工艺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熔炼玻璃时需要容器——耐火的坩埚。因此推断,中国古代最早的玻璃制造技术应是从青釉器的瓷釉技术演变而来的。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省、自治区都出土有玻璃器物,时代从西周到明清。但是为了溯源中国玻璃的起源,小编只摘录了汉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物(如下表)。从上表来看,出土的汉代以前的玻璃器物,有的被称作料器,有的被称作琉璃,这里要解释一下,对于出土的不透明而少光泽的玻璃饰物在考古界被称作“料器”,而对于出土的半透明的并有玻璃光泽的珠、管、壁、以及装饰建筑物的带釉陶器,则被称作“琉璃”,对于那些出土的透明且与近代制作相近的玻璃器皿才被称为玻璃。我们再根据玻璃器物出土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出土玻璃器物的特点来看,玻璃经历了从最初不透明、少光泽的料器小件,到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的琉璃饰物,最后才到透明的玻璃器皿,其实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玻璃技术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宝鸡西周墓地出土料管串饰二、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在生产工艺方面,玻璃制作工艺与冶金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代,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而石英砂的熔点为1750℃,这么高的温度在古代是达不到的。但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有着非常高超技术水平的冶金技术。如在商代时期,先民们就已经懂得助熔剂的使用了,他们在铜中加入铅或锡,或者是同时加入铅、锡用以降低了铜的熔点,使铜的融化温度从1100℃降到了800℃左右,同时这也使得铜的硬度增加,因此殷商时期的先民们才得以制作出了很多精美、各种造型奇特、花纹繁复、胎体薄而均的、形体很大的青铜器。因此在制造玻璃的工艺中,先民们也在原料中加入草木灰、氧化铅和硝石等助熔剂,用以降低石英砂的熔点:如安徽亳州出土的属春秋末战国初的半透明眼珠,经科学检测和分析,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品;又如湖南长沙资兴属东周墓葬出土的琉璃壁、其化学成分也是铅钡硅酸盐玻璃系统;据统计,有100多座墓葬中均出土有具有中国特征的玻璃壁、珠、印、剑管等200多件,可以说,在战国中期,中国已建立起了铅钡硅酸盐玻璃业。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格上镶嵌的2块小小的蓝色玻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玻璃。越王勾践剑 玻璃镶嵌而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玻璃器物中最多见的是一种镶嵌式的玻璃珠,如1976年在著名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的属春秋末期的一座墓葬中就出土有100多颗镶嵌玻璃珠,因在单色玻璃珠上嵌进另外多个不同于母题颜色的玻璃,这些被嵌入的玻璃形成多个同心圆图案,乍看类似动物的眼睛,所以又被称为“蜻蜓眼”。这种镶嵌玻璃珠极为复杂,整个工艺流程全靠手工制作,不仅精致华美,而且在当时也是很名贵、稀有的物品。曾侯乙墓出土春秋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珠如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览冥训》就多次提到“随侯之珠”,并与和氏璧相提并论:“譬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贵,失之者贫”。及至汉代时,玻璃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玻璃制品。如广州西汉初年南越王墓出土了11对牌饰,均是鎏金铜框蓝色板块玻璃,玻璃厚薄一致,色泽晶莹,透明如镜,其中包含的气泡很少。经过科学检测和分析,这些蓝色玻璃就是国产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当然了这还算不上真正的平板玻璃,但是这种具有高超的玻璃制作工艺,为后世的玻璃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广州西汉初年 南越王墓蓝色板块玻璃可见,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并不是自“张骞通西域”后从国外输入,而是萌芽于西周时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先民们采用在青铜制作技术和炼丹术中使用的氧化铅做助熔剂,制造出了独具本土特色的真正玻璃——铅钡硅酸盐玻璃。后来还采用了硝石做助熔剂而形成了钾硅酸盐玻璃,这两类玻璃发展到汉代时,制作工艺已经相当高超。并外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玻璃的发展历史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在商代的时候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琉璃玻璃。 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 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 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 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 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 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 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产玻璃!”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 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 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 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 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


玻璃是谁发明的 玻璃的发明者

1、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2、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3、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我想发明的新型玻璃

晚上,城市的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车,可当地的人们却说噪音越多越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噪音通过一种玻璃能使人们享受到美妙的音乐,这种音乐还会随着各种情况变换歌曲,变换音量呢。比如:当人们睡觉时,噪音就会变成催眠曲,并用较轻的音量播放;当同学们做作业时,只要把音量调到最轻,无论外面有多么大的声音,室内什么也听不见。这种特殊的玻璃叫“音乐玻璃”,它不像“夹丝玻璃”那样藕断丝连,也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冬暖夏凉,这一种玻璃虽然比普通玻璃厚一些,分量却很轻。“音乐玻璃”里面有像音响一样的装备,却比音响多好几倍的功能。“音乐玻璃”吸收噪音,再通过一个叫”转变器“的按钮,把噪音转化成美妙、欢快、动人的音乐。这样的玻璃作用很大,功能很多,特别是家中有小朋友的家庭,装上这种玻璃可以为小朋友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家中有老年人,装上了这种玻璃,老人就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