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直径百米天坑

时间:2024-04-05 16:46:28 编辑:莆仙君

世界上最大得天坑在哪个地方、

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 喀斯特漏斗群,又称乐业天坑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乐业天坑群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公里。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大石围天坑(又名乐业地下龙宫天龙口)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地下暗河长期腐蚀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后引起地表大面积坍塌所致。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类似的天坑。近年来重庆南川地区也发现了3个深约300米的天坑。而乐业天坑之多之深却是科学待解之谜。

乐业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天坑的底部则是一片人类从没有涉足过的极为罕见的原始森林,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森林里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专家们认为,这里极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已经被认为是绝迹的动物,如洞螈、盲鱼等。它们是两种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远古动物,视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文尼亚曾有发现。人们是否在这里也能有所发现呢?

有人形容乐业天坑是远古植物的天堂和动物的王国。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经有人拍到了蓝色的石头、方形的竹子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专家认为,此次考察,有可能发现远古时代的植物,如桫椤等。他们甚至希望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动植物品种。此外,乐业天坑内极有可能生存着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常见的鱼虫和鼠类等啮齿类动物。

科学家们在过去的考察中发现,在乐业天坑群周边地区有大量的生物化石。据了解,这些生物化石是二叠时期海洋动物化石。同时,在天坑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大型的旧石器时期人类生存的遗迹。这一发现已经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专家们指出,这一遗址与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的价值不相上下.专家们将进一步对这些遗迹的价值作出评判,并揭示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


地球上神奇的天坑是怎么形成的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 天坑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为什么说天井峡地缝长33公里,又说天井峡地缝长14公里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首奉节县南部山区。 北靠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 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东西长37.5公里, 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最低海拔236.4米,最高海拔2084.2米。地缝中已开发的天井峡大桥至回头石段约5千米,有栈道自罗家坪下到地缝, 形成环线。其间景点星罗棋布, 溶洞竖井多而怪异, 萦绕着无数的传说故事。两岸夹道的岩石千姿百态,岩壁上, 丛林遮天蔽日, 森然欲合。天坑地缝,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溶洞、洼地、竖井……包容万象, 应有尽有。 天坑位于奉节县荆竹乡小寨村, 口部最大直径626米,最小直径537米,坑底最大直径522米, 垂直高度666.2米,总容积11934.8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岩溶漏斗。天坑口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 宏伟壮观。坑中有无数幽深莫测的洞穴和一条汹涌澎湃的暗河。中西探险家曾多次深入天坑探险, 探明天坑中暗河经出水洞流向迷宫河, 推测天坑中暗河来自神秘的大地缝。 从坑口到坑底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梯道,总长度2.7公里(2800余步台阶)地缝是两座平行山峦间凹下去呈“v”字形的一条大裂缝, 它发源于奉节县长安乡火烧二坝,全长37公里。地缝上段地势开阔,林木繁茂,小桥流水;中段逼仄如巷,宽处达70米左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最深处达900米,溪水自“黑眼”一带注入地下暗河,形成干谷;下段是地下峡谷,中外探险家曾多次深入地缝中探险,专家推测地缝暗河流向了小寨天坑。 地缝天井峡一段,上部宽10至30米,谷底宽仅0.5至15米,悬崖最深处达250米,是一条世界罕见的“一线天”景观。同时, 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 原始草场和繁茂的森林, 又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 由于这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 又成为了避暑观赏雪景的最好场所。而且这里的山乡风情, 更象一首浓郁的土家族情歌,其纯朴的民俗民风让无数中外游人留连忘返。 如果走在我国西南部连绵的群山之中,突然眼前会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坑周围的悬崖峭壁十分陡直,好像斧砍刀削一般,绝壁中间围成的坑洞则犹如像一张大嘴一样对着苍天,横亘在山间。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观,民间俗称“天坑”,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神奇造化之谜。 天坑通常有着巨大的容积,由陡峭而岩壁圈起来,深陷成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的地表特征。天坑一般在厚度特别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天坑一般从地面通往地下,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地下河道曾经存在,但已迁移)。 仰面朝天的“天坑”学名叫做喀斯特漏斗或岩溶漏斗。其形成原因是在可溶性岩石大片分布且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的垂直裂隙向下渗漏,裂隙不断被溶蚀扩大,从而在距地面较浅的地方开始形成隐藏的孔洞。 随着孔洞的扩大,地表的土体逐步崩落,最后便形成大漏斗。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墨西哥、斯洛文尼亚等地。近年来,我国西南各省屡次发现天坑。当科学工作者揭开这些天坑的面纱,一个个奇异的天坑惊奇轰动了世界。 小寨天坑位于重庆奉节县小寨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被洞穴研究专家评为“天下第一坑”,以它的惊险奇绝闻名于世。 小寨天坑的地下岩溶水文系统很完整,在28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存在着一个天坑群,共有硝坑天坑、冲天天坑、猴子石天坑等6个天坑。小寨天坑不仅巨大,其色彩也极其丰富。绝壁上的岩纹颜色奇特,红、黄、黑相间,犹如一幅国画。飞禽在岩缝中飞进飞出,鸣叫、觅食,给这幅巨大的国画平添了几分生机。 站在荆竹乡九盘河右岸山顶上俯瞰,可以看见几座山峰之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四面坑壁异常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一条羊肠小道,在竖直的石壁上盘旋环绕直至地心深处。坑壁上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上有两间古朴的茅草小屋,据说曾有两户人家在这里隐居,在台地上种植魔芋生存。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是他们与外界的惟一通道。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上有几处泉水,倾泻而下。坑底长满了植物,郁郁葱葱。 有一条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河谷中流下来的叫做“撒谷溪”的河流溶蚀成了小寨天坑,它不仅溶蚀出了世界最大的天坑,而且还割裂出了宽37千米长的地缝,这么宽的地缝在世界都是罕见的。此地缝叫做“天井峡”,由峡谷、消水洞和地下河构成,峡谷两边的山崖高达数百米。 两山之间露出一道赤色的缝隙。缝隙狭窄笔直,就像刀劈的一样。在地理学上,地缝被称为“干谷”或“盲谷”。因为在石灰岩地区,河床上通常会有漏斗和落水洞,河水流经就会全部被截入地下,由此形成的干涸河床叫做“干谷”;有的河流全部流入溶洞之中,成为没有出口的河谷,则叫“盲谷”。 撒谷溪下的地缝中就有无数天坑,因此河水全部转入地下,形成干谷。天井峡地缝延伸到迟谷槽时,在两座山峦间消失,尽头处有一个深坑,里面蓄满溪水。1994年9月,英国探险队员测得地缝的深度为900米,在世界上当属第一。在地缝中段的峭壁下还有一个大坑,叫做“黑眼”,坑壁上全是黑得发亮的石头,形状怪异。 乐业天坑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它由20多个天坑组成,其中最大最深的天坑叫大石围天坑,深达613米、宽420米、长600米,周边为悬崖绝壁,底部有大片原始森林。 乐业天坑群形成于6500多万年前,被称为”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大石围天坑的坑底有一片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其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乐业天坑群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有非常厚的海底沉积物,以碳酸盐为主体的石灰岩厚达80%以上。此后,海西运动使陆地相对扩大,燕山运动使这里隆起了高高的山岭,从此这里经历了长达两亿多年的风化剥蚀时期。 在这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风化地质作用一直在发生,这片厚厚的石灰岩层长时间受到改变,渐渐地形成了这片广阔的天坑群。乐业天坑群附近有丰富的地下水系,最后全部汇入红水河,没有一条地表水系,这也是巨大的溶洞群形成的原因。 乐业天坑中上层布满以香木莲为主的乔木,底部的香木莲一般为成年大树,树围2米左右,树高30米左右。天坑中也有很多针阔常绿落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乔木,如短叶黄杉、福建柏、细叶云南松、鹅耳枥、苦丁茶、青冈、细叶青冈等;灌木和草木植物有九里香、鼠剌、寒兰等。天坑中还有一种棕竹,生长年代久远,高度一般在5~6米。成片分布的天然野生棕竹在我国森林中十分罕见。


天坑是什么?

“天坑”一般都是位于东北方向。天坑是风水学上很特别的存在,搬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开天坑的位置,千万不要扰了安宁。如果不小心落在了天坑的位置,那么就是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的,没准就会面临很不好的灾祸。不管是聊天还是休闲娱乐,都要避开东北方向,不要惹怒了神灵。我们要做到互相不打扰,互保平安。民间天坑指的是可以为家庭带来厄运的一个存在。所以对于天坑这个问题,大家一般都是很避讳的,尽量不去谈论这个话题,就怕触犯了神灵。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在天坑的位置娱乐。触犯天坑对家庭产生的影响民间的说法就是如果触犯了天坑,会影响到一家人的运势。如果家人运势受到了侵害,日子必然是不会好过的。所以大家会更加注意天坑所在的位置,尽量避免,就是为了可以获得平安安宁。如果不小心犯了天坑,首先表现的就是自己的财运会受阻。本来自己的事业一直都是做得很顺利的,但是就是因为犯了天坑,自己的仕途开始变得不顺。严重的可能还会面临破产或者失业的危险。

中国十大天坑

中国十大天坑如下:1、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2、乐业天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是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喀斯特漏斗群。3、龙缸天坑:是一个长轴350米、短轴170米、深550米的椭圆形天坑,这一深度位居中国第三位,世界第五位。4、平塘天坑: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打鸟村打带河,距县城110公里,距塘边镇所在地有20多公里。5、重庆武隆后坪乡天坑: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位于武隆后坪境内。景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6、巴马天坑:位于广西巴马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百魔洞和百鸟岩,天坑四沿绝壁环绕,岩壁陡峭,形如刀削,宏伟壮观,原始植被丰富良好。7、安龙天坑:位于贵州安龙县,这个天坑垂深达250米,洞口的石帷帘如绸缎飘拂。8、川洞庵天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场镇以南约3千米的川主山,海拔约1400米。9、兴文天坑:长650m、宽490m,直径550m,高208m,呈椭圆形,其势如刀劈斧砍,四面绝壁,底部为塌陷松散堆积地貌,整体犹如一个漏斗状,形态完整,其规模位居世界岩溶漏斗前列。10、兴义万峰林天坑:由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峰林中到底有多少天坑,至今没有精确数据,其中雨古鲁、洋坪、吊井坝、下发励等天坑最为典型。


云南大天坑里,居住着8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你向往吗?

云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许多北方人将这个南方省份作为他们旅行的第一目的地。此外,云南省是几个少数民族的家园,他们生活在非常不同的环境和饮食文化。你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热情。此外,云南省的地形非常奇特,大大小小的天坑占据了云南省很大的面积。如今,这些天坑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个优势,许多游客前来参观,甚至在其中一个天坑下发现了村庄。中国的天坑占世界天坑总数的70%。除了直径非常小的天然坑外,我国还有直径三百多米的巨大天坑,它们大多是自然形成的,这些天坑中,有云南大锅村。8户人家住在云南省最大的天坑里,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云南以其复杂的地质环境而闻名,这导致了云南保存完好的巨大天坑。云南的卡关天坑直径600米,四周环绕着悬崖峭壁。如果你从天坑底部往上看,你会发现你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圆形图案。与此同时,绿色植被生长在悬崖上,这增加了颜色,使天坑更有生气。如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和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大锅天坑下面住着八户人家,他们与世隔绝。虽然他们有照明线路,但他们没有手机或WIFI,他们舒适的生活方式是年轻人羡慕的。新中国刚成立,各地都急需粮食。天坑底部的居民在他们周围种植庄稼。虽然他们挣的钱很少,但基本上可以满足他们的日常需要。然而,当地的交通条件并不好,天坑下的居民往往无法与外界沟通。1964年,天坑村民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开辟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从那时起,村民们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变化,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在村外谋生。村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村民。第一类是不愿意主动与外界沟通,习惯了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的村民。即使村庄已经完成了与外界的沟通,这些居民也不会自愿离开村庄。第二种类型的村民:厌倦了天坑底部黑暗的生活方式,他们搬到大城市,再也没有回到村庄。也许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生活,但是村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剩下的家庭只是为了防止村庄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事实上,当地政府可能正在开发这个地区的旅游,这样这八个家庭也可以从旅游中获得额外的收入!云南省“藏”下的天坑村,只有八户人家,可开发成旅游景点。

喀斯特地貌中的“天坑”景观是哪个阶段的产物?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地貌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常具有典型特征和特定的分布地区。常见的地貌包括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峡湾地貌、冰川地貌等等。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独特的地貌类型,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分布,在我们国家分布也非常广泛。从区域来看,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域,其中云贵高原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典型的区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要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在外力流水的溶蚀作用下,石灰岩被不断的溶解侵蚀,从而形成溶洞、暗河、峰林、天生桥、天坑等景观,形成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地表景观,我们通常可以把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多形成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整体抬升露出水面,而后经历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湿润地区流水开始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流水会顺着石灰岩的节理(裂隙)开始溶蚀,形成沟槽,大片的石灰岩层被溶沟分开形成石柱和石笋。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期,随着流水溶蚀作用的不断加强,沟槽不断的向地下侵蚀,深度超过100米后形成落水洞,流入落水洞内的水进入地下水,并发生横向侵蚀,形成溶洞和暗河等景观。天坑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溶洞和暗河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的暗河长度甚至可以长达几十或者上百千米,形成巨大的地下暗河网络。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天坑、天生桥、 坡立谷、峰林等景观。所以,“天坑”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到后期的产物,比如我国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就是著名的天坑景观,我国著名的望远镜FAST就是坐落在一个天坑中。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

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的形成过程中必需哪些因素

据相关资料表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乐业天坑群: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乐业天坑群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天坑群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群的范围达20多平方千米,由大石围天坑和附近的数十个天坑密集排列而成,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另外,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乐业的天坑群是一个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它形成于6500万年前。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地下暗河长期腐蚀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后引起地表大面积坍塌所致。但形成的具体原因,还待科学家们去研究发现。天坑不仅是旅游景观,还是宝贵的地质研究对象。地质学家可以借助天坑来判断峰丛地貌是否发育成熟,从而判断所在的峰丛区是否有各类洞穴、地下河、天生桥等相关的地质遗迹。岩溶天坑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岩溶地质学理论和景观地貌学理论,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乐业天坑群: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乐业天坑群: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喀斯特漏斗群,又称乐业天坑群,是我国最大的天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该处占地约20平方千米。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夺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四川现25万平方天坑奇观,这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近日四川兴文一处天坑视频进入网友们的视线,这处天坑全长650m,最短直径在490m,深度大约208m比位于美国的世界第一天坑大了接近三倍,这处天坑也被四川人称之为天赐的宝盆。随着兴文天坑的返现,这个大漏斗一样的天坑和大多数天坑一样是被兴文地区长期的雨量冲刷而形成。对此人们对于天坑的形成原因更加好奇。小编为此总结了以下三点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一、因为塌陷而形成的天坑。其实,位于地球上的多数天坑,大多数是由特殊地貌经过长年累月地表变化而形成的塌陷形天坑,其中在我国比较著名的塌陷型天坑主要是位于广西地区的乐业天坑群以及巴马天坑群等。二、因常年冲蚀而形成的天坑。在我国,雨量充足的地区也有好几处天坑,人们将其认定为冲蚀型天坑,这类天坑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当地的石灰岩层以及岩层中的包气带较其他地区更厚更大,且当地的降雨量以及地下水位非常深,这几个条件对形成冲蚀型天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特殊地貌形成的天坑。大多数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跟当地的特殊地貌以及地表土质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地壳运动,这种特殊地貌很容易因为地壳运动而出现坍塌现象,从而形成特殊的天坑奇观。所以,天坑一般是由于地壳运动让地表一些不结实的部分通过多种因素影响之后而形成垮塌,经过多次垮塌之后,地下空洞的溶洞表面便露出地面,这就是天坑形成的过程。对于天坑的形成条件及过程,你还有需要补充的信息吗?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不同的看法。

四川兴文天坑为何被当地人称为天赐宝盆?

这个景区是四川省内的自然景观,其喀斯特地貌堪称世界一绝,尤其是著名的天坑,比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规模还要大两倍,它就是兴文石海。 兴文石海位于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中景观丰富,种类繁多,有石林、溶洞、瀑布、天坑等。不仅如此,还可以观赏到高耸的石林、巨大的溶洞及其内部鬼斧神工的钟乳石,是一个观赏大自然地貌奇观的绝佳景点。尤其是著名的天坑,是我国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景观堪称世界一绝。 当人们进入兴文石海后,就像进入了一座当代世界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数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像一对恩爱的"夫妻峰",有的像一群羊爬上山峰,还有的呈现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奇特景象,三百六十景,形象各不同。真是"石海无俗石,个个似神工"。 尤其是其中的“群羊上山”,这片石芽,颜色洁白,犹如羊群只只膘肥体壮,其态或行或站,或蹲或卧,好似正埋头啃草,还有的还像在侧耳静听,有两只小羊,似乎还将前脚趴在母羊身上正撒着娇,其形其态,乖巧有趣。漫步整个石峰,若闭只眼睁只眼,头在上下左右轻轻晃动,群羊就似乎都动了起来,若是春夏之际,当四周青草一片的时候,这个景象就变得更有味道了。 千姿百态的石海景观还不是最为神奇的,在兴文石海的东部,有一个巨大的天坑,这是景区中最著名的自然奇景——大漏斗。这个庞然大物东西长约650米,宽约490米,深度达208米,外观呈椭圆形,其势如刀劈斧砍,四面绝壁,底部为塌陷松散堆积地貌,整体犹如一个漏斗状,形态完整,比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规模还要大两倍之多,故而称其为“天下第一大漏斗”。 大漏斗气势雄伟、深盆暗底、翠竹绿树、怪石林立、坐盆观天,蔚为壮观。在漏斗锥形绝壁中间,有一环绕漏斗的游览环线,位于大漏斗的顶部。沿着此地游览一周,你一定会被天坑的景象所震撼。甚至在1989年,总书记重走红军路时,路过此地,也忍不住在此地题词"天下奇观"。足以可见其景观的神奇,震撼。 兴文石海景区中,不仅秀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质遗迹,还有深厚的人文景观。景观所在地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也是古僰人的最后消亡地,文化遗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