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运会奖牌排名
您好,我是小依,擅长电子数码感情娱乐风水高考 现在已从事回答行业两年,很高兴为您服务【摘要】
安徽省运会奖牌排名【提问】
您好,我是小依,擅长电子数码感情娱乐风水高考 现在已从事回答行业两年,很高兴为您服务【回答】
安徽省第十四届田径省运会淮北市的获奖情况及达级情况安徽省2019年田径锦标赛淮北市的获奖情况及达级情况安徽省2020年田径锦标赛淮北市的获奖情况及达级情况安徽省2021年田径锦标赛淮北市的获奖情况及达级情况安徽省第15届田径省运会淮北市的获奖情况及达级情况【提问】
亲 您好 很高兴为您服务 安徽省运会奖牌排名是合肥210.5枚滁州180枚芜湖101.5枚蚌埠98枚六安70.5枚【回答】
安徽十五届省运会获得金牌48枚,位居全省第八,较上届提升4个位次;奖牌147枚,位居全省第七,较上届提升3个位次;赛场总分2986,位居全省第七,较上届提升2个位次。 尤其是田径项目获得了18金、9银、11铜,创历届省运会最好成绩【回答】
淮北市的呢亲亲【提问】
好的【回答】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奖牌榜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奖牌榜是安庆代表团48块金牌,147块奖牌。11月8日,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安庆代表团勇夺48块金牌,147块奖牌。完成了安庆体育代表团参加省十五运会既定的目标任务,展现了安庆市运动健儿良好的竞技素养和精神风貌,为建设体育强市做出了较好贡献。安徽省十五运会,安庆市共组织5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柔道、球类等18个大项比赛,获得金牌48枚,位居全省第八,较上届提升4个位次;奖牌147枚,位居全省第七,较上届提升3个位次;赛场总分2986,位居全省第七,较上届提升2个位次。尤其是田径项目获得了18金、9银、11铜,创历届省运会最好成绩。安庆市委教体工委书记表示,四年来,安庆市不断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田径、游泳、水上、球类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运动,选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形成了较好的青少年体育“塔基”,目前注册青少年运动员累计2100余人。安庆市将以此次省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切实提升竞技体育成绩,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为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竞赛规则
七、竞赛办法 1.比赛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执行。 2.凡竞赛项目报名不足8人(队)递减两名录取,比赛不足3(包含在内) 人(队)时,即取消该项目的比赛(竞赛编排组将提前通知报名单位,原该项目 报名运动员可更改比赛项目) 3.比赛均使用标准器材,由学院通识教育部器材室准备 4.400米以下项目(含400米)进行预、决两赛次;800米以上(含800米) 为一赛次。 5.两赛次的竞赛项目,按成绩录取前8名参加决赛;一赛次的竞赛项目,按 成绩录取前8名。【摘要】
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竞赛规则【提问】
七、竞赛办法 1.比赛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执行。 2.凡竞赛项目报名不足8人(队)递减两名录取,比赛不足3(包含在内) 人(队)时,即取消该项目的比赛(竞赛编排组将提前通知报名单位,原该项目 报名运动员可更改比赛项目) 3.比赛均使用标准器材,由学院通识教育部器材室准备 4.400米以下项目(含400米)进行预、决两赛次;800米以上(含800米) 为一赛次。 5.两赛次的竞赛项目,按成绩录取前8名参加决赛;一赛次的竞赛项目,按 成绩录取前8名。【回答】
八、录取名次,计分与奖励办法1.学生组各单项均录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包括全能和接力)2. 接力、全能项目双倍计分。名次并列时,将分数平均计算(如两个第二名,则按(7+6)/2=6.5 分,无第三名),其它名次依此类推;破校纪录均另加 9 分(在同一项目比赛中多次打破纪录者,只计一次加分)。【回答】
你把整个的竞赛规则发我就是所有项目【提问】
三、竞赛项目 1.男子参赛项目(十四项):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 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5kg) 标枪(竹式)、五项全能(跳高、跳远、铅球、100 米、800米) 2.女子参赛项目(十四项):100m、200m、400m、800m、1500 m、3000m、 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kg)、 标枪(竹式)、五项全能(跳高、跳远、铅球、100米、800米)【回答】
有没有体育舞蹈的【提问】
目前没有看到,没有的【回答】
2014安徽省运动会的青少年部竞赛规程总则
举办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是为了检验全省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成果,展示我省青少年运动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锻炼、培养和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保证青少年部各项竞赛活动规范、有序、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总则。一、竞赛时间及地点2014年在安庆市举行。二、竞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跳水)、射击、体操(蹦床)、武术(套路、散打)、国际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跆拳道、拳击、举重、柔道、赛艇、皮划艇、击剑。三、参加单位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巢湖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四、运动员资格1.具有安徽省户籍,并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青少年。2.所有参赛运动员必须按规定在省体育局所属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注册,并符合省体育局关于省十三运会运动员资格审查的各项规定,方可代表注册单位参加比赛。3.经省体育局批准,各市输送到解放军队训练尚未办理正式入伍手续的适龄运动员,公示后可代表输送单位参赛。4.经省体育局同意,各市输送到体育院校(含竞技体校)的安徽籍运动员,代表我省在国家体育总局办理双重注册,公示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加比赛。5.运动员参加省十三运会的代表单位以2013年度注册期内注册的代表单位为准。6.甲组运动员在2011年至2013年度至少参加两次省级青少年锦标赛(以上场参赛为准),其他组别及足球、排球项目运动员在2012年至2013年度至少参加一次省级青少年锦标赛(以上场参赛为准),方可代表注册单位参加比赛。7.凡在历次省级比赛中出现过两个以上年龄的运动员,以不利年龄为准。8.各市不得从外省市引进运动员参加本届运动会。9.运动员须按照省体育局的统一要求,进行骨龄检测和指纹采集。10.运动员有以下情况的不得参加省运会:(1)省优秀运动队正式聘用的运动员(含我省输送到解放军队已办理入伍手续的运动员)。(2)不执行省体育局规定,拒绝省优秀运动队集训、试训或选招决定的运动员。(3)未经省体育局同意,在外省市进行青少年注册或代表外省市(行业体协)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运动员。(4)未经省体育局同意,代表外省市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五、参加办法1.报项规定:各参赛单位最少必须参加10个项目的比赛。各单位必须报6个以上(包括6个)重点发展项目,不足6个,每少报一项扣除该代表团省十三运会总成绩3枚金牌、39分。参加16个以上(含16个)项目的,必须报12个以上(含12个)重点发展项目和巩固强化项目;参加15—13个项目的,必须报10个以上(含10个)重点发展项目和巩固强化项目;参加12—10个项目的,必须报8个以上(含8个)重点发展项目和巩固强化项目。重点发展项目:体操(不含蹦床)、游泳、跳水、射击、举重、击剑、田径、赛艇、皮划艇、拳击、手球。巩固强化项目:国际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柔道、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2.经省体育局公布的全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员,两人及两人以下项目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所获成绩分别按50%计入输送单位和承训单位。两人以上项目可以由输送单位报名,也可以由承训单位报名,所获成绩不实行双计分。3.一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大项的一个组别(甲组、乙组、丙组或丁组)的比赛,不得跨组别或兼报其它大项的比赛。4.各项目运动员报名人数,按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执行。5.各代表团团部工作人员(含团长、副团长)数量规定:参赛运动员在50人以下的(含50人)团部工作人员4人;参赛运动员在51—100人的团部工作人员6人;参赛运动员在101人以上的,每超出50人,可增报团部工作人员1人。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运动员总数在50人以下的代表团,可报团长1人、副团长1人;51人至100人(含100人)的,可报团长1人、副团长1-2人;101人至200人的,可报团长1人、副团长1-3人;201人以上的,可报团长1人、副团长1-4人。此外,如各代表团工作需要,可另外增设副团长1-4人,不占代表团工作人员名额,一切费用自理。六、竞赛办法1.单项竞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和省体育局下发的单项竞赛规程。2.所有项目各组别报名不足3个单位,取消该组别比赛(足球、篮球、排球、手球项目除外);单项每小项报名参赛运动员不足3人(艇、对、小团体等),取消该项目比赛。3.各项目除竞赛规则规定名次并列外,不允许并列名次。并列名次的计分办法按竞赛规则和单项规程规定执行。七、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1.球类集体项目比赛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1)手球项目录取前12名。其中第一名计4枚金牌、52分,第二名计3.5枚金牌、44分,第三名计3枚金牌、40分,第四名计2.5枚金牌、36分,第五名计2枚金牌、32分,第六名计1.5枚金牌、28分,第七名计1枚金牌、24分,第八名计0.5枚金牌、20分,第九名计16分,第十名计12分,第十一名计8分,第十二名计4分。(2)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录取前8名。其中第一名计3枚金牌、39分,第二名计2.5枚金牌、33分,第三名计2枚金牌、30分,第四名计1.5枚金牌、27分,第五名计1枚金牌、24分,第六名0.5枚金牌、计21分,第七名计18分,第八名计15分。(3)以上项目参赛队数不足录取名额的,均按实际参赛队数录取并奖励。2. 项目团体奖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体操、射击、举重、击剑、田径、游泳、赛艇、皮划艇、拳击、手球、柔道、国际式摔跤、跆拳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等项目分别设立团体奖。各市在2011—2013全省年度青少年比赛及2014年省运会中,在以上项目所获团体总分按20%、20%、20%、40%比例计为团体奖的得分,排定名次。其中体操、射击、举重、田径、游泳、拳击等项目,录取前八名,第一名计4枚金牌,第二名计3枚金牌,第三名计2枚金牌,第四名计1.5枚金牌,第五、六名计1枚金牌,第七、八名计0.5枚金牌;击剑、赛艇、皮划艇、手球、柔道、国际式摔跤、跆拳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项目录取前六名,第一名计3枚金牌,第二名计2枚金牌,第三名计1.5枚金牌,第四名计1枚金牌,第五、六名计0.5枚金牌。3.其它项目比赛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除以上两类项目以外的其它各项目均录取前8名,按13、11、10、9、8、7、6、5计分。单项报名人数(队数)只有8名(队)或不足8名(队)的,减一录取,按高限计分。4.全国以上重大比赛带入金牌、总分计算办法(1)运动员参加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获得成绩,将分别计入运动员所属代表团的奖牌总数和总分内。计算办法为:每获得奥运会1张入场券按1枚金牌、13分计入输送市代表团。此外,单人项目每获1枚金(银、铜)牌加计16(10、8)枚金牌、208(130、104)分, 4—8名分别计3(3、3、2、2)枚金牌、39(39、39、26、26)分。两人或两人以上项目所获成绩按100%计算。(2)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获得成绩,将分别计入运动员所属代表团的奖牌总数和总分内。计算办法为:单人项目每获1枚金(银、铜)牌计6(4、3)枚金牌、78(52、39)分;4—8名分别计36、32、28、24、20分。两人或两人以上项目所获成绩按100%计算,如同一代表团在同一比赛项目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所获成绩按100%计算;球类集体项目按实际名次带入金牌和总分。(3)运动员在2010年9月17日至省十三运会开幕式前一个月之间(以下简称本周期)参加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第十六届亚运会以及第二届青年奥运会获得成绩,将分别计入运动员所属代表团的奖牌总数和总分内。计算办法为:单人项目每获1枚金(银、铜)牌计6(4、3)枚金牌、78(52、39)分;4—8名分别计36、32、28、24、20分。两人或两人以上项目所获成绩按50%计算,如同一代表团在同一比赛项目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则所获成绩按100%计算。(4)运动员在本周期参加全国最高水平比赛(锦标赛、冠军赛或总决赛)获得成绩,将分别计入运动员所属代表团的奖牌总数和总分内。计算办法为:单人项目每获1枚金(银、铜)牌计3、2、1枚金牌、39(26、20分),4—8名分别计18、16、14、12、10分。两人或两人以上项目所获成绩按50%计算,如同一代表团在同一赛项目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则所获成绩按100%计算。(5)运动员参加第七届全国城运会、获得成绩,将分别计入运动员所属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和总分内。计算办法为:单人项目每获1枚金(银、铜)牌计2枚金(银、铜)牌、26(22、20分),4—8名分别计18、16、14、12、10分。两人或两人以上项目所获成绩按50%计算,如同一代表团在同一比赛项目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则所获成绩按100%计算。第七届全国城运会跨市参赛的运动员所获成绩按1︰1分别计入参赛单位和输送单位。上述比赛只统计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项目,但跆拳道、武术散打、女子自由跤按锦标赛设项统计。运动员在十六届亚运会中的非全运会项目取得的成绩按50%进行带入。同一名运动员在以上各项赛事中的同一小项(包括不同体重级别)中取得两个以上成绩者,只统计一次最高成绩。基地输送运动员按0.5:0.5的比例带入输送单位和承训单位。5.输送省优秀运动队带入金牌、总分计算办法各市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前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正式聘用、解放军(获得全国十二运会与我省实行两次计分资格)的适龄运动员,本项目决赛前一个月仍然在队的,每输送1人加计1枚金牌、13分;基地输送运动员按0.5:0.5的比例带入输送单位和承训单位。6.已获得省运会决赛参赛资格的运动员,因代表国家参加2014年国际重大比赛或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以上重要赛事,而不能参加省运会决赛的(含与我省双计分的适龄运动员),经省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报省体育局审核批准,每人计金牌1枚,13分计入省运会所在代表团。7.破(超)纪录金牌、总分计算办法在省运会上超一项世界纪录奖励8枚金牌和104分,超一项亚洲纪录或全国纪录奖励6枚金牌和78分,破一项安徽省成年纪录奖励3枚金牌和39分,破一项安徽省青少年纪录奖励0.5枚金牌和8分。八、公布名次与奖励(一)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团奖牌榜。具体办法是:按各代表团比赛奖牌、带入奖牌和破纪录奖励奖牌总数排列代表团奖牌榜。代表团奖牌名次奖牌数多者名次列前,奖牌数相同,金牌数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金、银、铜牌情况均相同,名次并列。(二)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团金牌榜。具体办法是:按各代表团比赛金牌、带入金牌和破纪录奖励金牌总数排列代表团金牌榜。代表团金牌名次以金牌数多者名次列前,金牌数相同,银牌数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各名次情况均相同,名次并列。(三)公布青少年部代表团总分榜。具体办法是:按各代表团比赛名次分、带入分和破纪录奖励分总和排列代表团总分榜。代表团总分名次以总分多者名次列前,总分相同以金牌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各名次情况均相同,名次并列。(四)公布青少年部县级金牌榜。具体办法是:按照各县输送运动员(以运动员户籍决定输送县)在省十三运会青少年部比赛中所获金牌数以及县级田径锦标赛和篮球锦标赛带入金牌数统计县级金牌榜。县级田径锦标赛和篮球锦标赛带入金牌数计算办法:各县参加2011-2014年全省县级田径锦标赛和篮球锦标赛团体总分分别累加后,排定名次,县级田径锦标赛和篮球锦标赛总排名1-12名计4、4、3、3、2、2、2、2、1、1、1、1枚金牌,带入省运会。九、设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根据各市输送运动员在本周期年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总决赛)、亚运会、全运会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折算成的名次分,奖励前八名代表团(具体细则另定)。十、设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奖根据各市在本周期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的运动员(含经省体育局同意输送到解放军队的运动员)人数之和,奖励前八名代表团(具体细则另定)。十一、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十二、兴奋剂检查比赛期间,根据需要,进行兴奋剂检查。兴奋剂检查和处罚按照《反兴奋剂条例》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十三、报名和报到1.第一次报名:报参赛大项。各代表团须于2014年1月31日前将《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参加项目报项表》报省体育局备案。项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和调整。无故退出的,将取消该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2.第二次报名:报参赛运动员名单和具体项目。按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定执行,逾期报名按弃权论。各项目报名截止后,原则上不得变更(各项目竞赛规程和规则有特殊规定的除外)。3.报到:各代表团报到时间待定;各项目运动队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2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裁判员及仲裁委员报到日期另行通知。十四、代表团团旗各代表团自备,颜色自定,规格为2米×3米。代表团团旗除标明规程规定的参加单位名称(如:合肥)外,不得出现其它标志。十五、比赛服装要求按照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则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十六、本青少年部竞赛规程总则的内容由省体育局负责解释。历届安徽省运动会回眸第一届 1959年4月28日至5月8日,在合肥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首届安徽省运动会。合肥、六安等11个地、市及解放军驻皖部队,共1955名运动员参赛。第二届 1960年10月2日至11月8日在合肥市举行。参赛单位有9个地、市及火车头、前卫体协,运动员1726人,9人达到或超过运动健将标准。第三届 1974年7月5日至9月27日在合肥市举行。比赛项目13个,各地、市及省军区、6408部队、蚌埠铁路分局等参赛,运动员3979人,3人10次破田径、举重7个单项全国少年纪录。第四届 1979年4月1日至5月1日在合肥市举行。16个比赛项目,分成年、少年组两组,各个地、市2949人参赛。第五届 1982年8月1日至9月26日在合肥等地举行。比赛项目16个,各地、市和高等院校17个代表团约五百名运动员参赛。第六届 1986年9月7日在蚌埠市举行。各地、市六千多名健儿参加了23个项目的比赛,1人2项超亚洲纪录,超1项世界青少年纪录、1项全国纪录各1人。第七届 1992年8月10日至9月29日在合肥市举行。设12个项目,各地、市和28个行业及大型企业共44个代表团,五千多名运动员参赛。1人超1项举重世界纪录、4人超射击4项亚洲纪录。第八届 1996年9月16日至26日在马鞍山市举行。各地、市及26个行业(企业)的42个代表团近五千名运动员,参加了23个项目的角逐。有1人破1项全国少年纪录。第九届 2000年10月18日至28日在合肥市举行。全省17个地、市代表团五千多名运动员参加了22个项目401个小项的比赛,另有一千多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表演项目的比赛。射击1人超世界纪录、4人超2项世界青少年纪录。第十届 2002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在芜湖市举行。全省17个市的代表团共6000多人参赛。该届设24个大项、450个小项。共3人3次打破3项省成人纪录,27人62次打破45项省青少年纪录。第十一届 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在合肥市举行。全省17个市代表团和56所高校参加比赛,参赛运动员9000人,是历届运动会参赛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共83人21队158次打破67项省青少年纪录,特别是蚌埠代表队女子乙组射击10米移动靶3人团体超世界青少年纪录。第十二届 2010年10月11日晚,在淮南市体育场隆重开幕。第十三届2014年10月12日下午3时,在安庆市体育中心开幕。 第十四届将于2018年在蚌埠举行。分享到: 新浪微博
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历届安徽省运动会回眸
民国时期的安徽省运会是在85年前1929年在安庆举办第一届 1959年4月28日至5月8日,在合肥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首届安徽省运动会。合肥、六安等11个地、市及解放军驻皖部队,共1955名运动员参赛。第二届 1960年10月2日至11月8日在合肥市举行。参赛单位有9个地、市及火车头、前卫体协,运动员1726人,9人达到或超过运动健将标准。第三届 1974年7月5日至9月27日在合肥市举行。比赛项目13个,各地、市及省军区、6408部队、蚌埠铁路分局等参赛,运动员3979人,3人10次破田径、举重7个单项全国少年纪录。第四届 1979年4月1日至5月1日在合肥市举行。16个比赛项目,分成年、少年组两组,各个地、市2949人参赛。第五届 1982年8月1日至9月26日在合肥等地举行。比赛项目16个,各地、市和高等院校17个代表团约五百名运动员参赛。第六届 1986年9月7日在蚌埠市举行。各地、市六千多名健儿参加了23个项目的比赛,1人2项超亚洲纪录,超1项世界青少年纪录、1项全国纪录各1人。第七届 1992年8月10日至9月29日在合肥市举行。设12个项目,各地、市和28个行业及大型企业共44个代表团,五千多名运动员参赛。1人超1项举重世界纪录、4人超射击4项亚洲纪录。第八届 1996年9月16日至26日在马鞍山市举行。各地、市及26个行业(企业)的42个代表团近五千名运动员,参加了23个项目的角逐。有1人破1项全国少年纪录。第九届 2000年10月18日至28日在合肥市举行。全省17个地、市代表团五千多名运动员参加了22个项目401个小项的比赛,另有一千多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表演项目的比赛。射击1人超世界纪录、4人超2项世界青少年纪录。第十届 2002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在芜湖市举行。全省17个市的代表团共6000多人参赛。该届设24个大项、450个小项。共3人3次打破3项省成人纪录,27人62次打破45项省青少年纪录。第十一届 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在合肥市举行。全省17个市代表团和56所高校参加比赛,参赛运动员9000人,是历届运动会参赛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共83人21队158次打破67项省青少年纪录,特别是蚌埠代表队女子乙组射击10米移动靶3人团体超世界青少年纪录。 第十二届 2010年10月11日晚,在淮南市体育场隆重开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运动会会徽和口号
给你在网上搜的
1、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人类需要体育,世界向往和和平!
4、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体育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因体育勃发生机!
6、人人关心体育,体育造福人人!
1、努力拼搏,永夺第一。
2、我精彩,我运动。
3、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4、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5、团结拼搏,永创辉煌
6、团结、拼搏奋斗。
7、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8、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9、比出风采、超越自我
10、更强我能、更快更高。
11、拼搏追取、善学勤
12团结拼搏拼搏进
13努力奋斗勇敢争先
14文明守纪拥抱胜利
15努力拼搏自强不息
16运动起来勇敢第一
17天道酬勤健康起来
18赛出成绩安全第一
19团结文明展现风采
20追梦扬威奋勇争先
21爱我实中赛出水平
22振兴中华赛出水平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青春无悔、激情无限
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遵规守纪、团结互敬
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青春无悔、激情无限
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遵规守纪、团结互敬
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全民健身 利国利民
健康第一 从我做起
七年级一班:华中七一,永争第一.我努力,我精彩。
七年级二班:坚强、诚实、进取。7、2加油,7、2雄起!
七年级三班:走进华中,走向成功。我爱我校,我爱我班。
七年级四班:放飞理想,勇于高攀。走进华中,走向成功。
七年级五班: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
七年级六班:齐心协力,牛气冲天。七六七六,一枝独秀。
八年级一班: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
八年级二班:走进华中,走向成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八年级三班:华中学子,中华栋梁!
八年级四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九年级一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九年级二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团结友爱,顽强拼搏。
九年级三班:态度决定一切。
九年级四班:为2006级四班加油。
九年级五班:青春、活力、聪明、美丽、帅气。
高2008级
1班:认真读书,踏实做人。全民健身,奔向奥运。
2班:团结进步,永争第一。
3班:团结拼搏,永争第一!
4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5班:超越自我,秀出风采!
6班:6班、6班,永争前三!
7班:团结拼搏,超越自我。
8班:人要搏出一片蓝天!
9班:非比寻常,九班最强!
10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1班:11,11,永争第一!
12班: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拼搏进取,铸就辉煌。 13班:努力奋进,永争第一!
14班:挥洒着青春的活力,放飞希望和梦想!
15班:15班,齐心进,运动会,创佳绩!
16班:犯其至难,图其至远!
17班:17班的人,17班的魂!
18班:高一18,实力最佳,体育健儿,整装侍发!
19班:团结友爱,勤奋好学,激情飞扬。
20班:今天的骄傲将从这诞生,明日的太阳将从这里升起!
21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2班:展现青春风采!
23班:23,23,冲出国门,走向明天
高2007级
1班:全民健身,光我中华。 2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班:风流今朝,尽在高二、3班。
4班:放飞梦想,坚持理想。 5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6班:青春活力,团结友爱,尊敬师长。
7班:高二七班,奔向未来!
8班:高二八班,向你问好。 9班:九班、九班,久久生辉,永放光芒!
10班:高二.十班,十全十美,勇夺第一!
11班:拼搏,拼搏,再拼搏,奋斗,奋斗,再奋斗!
12班:前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3班:播下希望,充满激情,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14班:高二.14,永不言败!
15班:运动场上,激情飞扬。
16班:16,16,一枝独秀,秀出丰采。
17班:关注十七的表现!期待奇迹的出现!
18班:高2、18,实力最佳,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19班:高二、十九,魅力永久,充满自信,赢得胜利。
20班:不轻言放弃,终有一天,我们会展翅高飞。
高 三 1班:不断进步,力求最好!
2班: 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亮出风采!
3班: 命运全在拼击,奋斗就是希望。 4班: 创造另一个新天地。
5班:5班的欢乐,无边无际,5班的风采,5班的信念,无坚不摧,5班的精彩!
6班:把青春合美好都留美丽的母校,为你添彩,为你骄傲!
7班:荆棘莫不越,光乎华中,耀其中华!
8班:和自己比赛。为了明天,超越今天,我们最愉快!
9班: 顽强拼搏,赛出风格!
10班:只要不气馁,奇迹就会发生。
11班:双腿走遍中华!
12班:坚信未来的明天将属于我们。
13班: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
14班:精神的动力,源于运动。
15班: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16(文):飞翔 飞翔 飞翔!
16(理):敢爱、敢恨、敢拼、敢闯!
17班:17、17,永争第一!
18班:没有激情就没有希望,没有拼搏就没有成功。
19班:虔诚治学,豁达泄世,修剪自我。
20班:没有最棒的,只有最好的。
21班:只要拼,只要博,成功就在不远处。
22班:永不言败,永不退缩!
23班:今天,我为华中而骄傲;明天,华中以我而自豪!
24班:We are the best ! we are the wonder !
25班:积极去拼搏。
26班:敢爱、敢恨、敢拼、敢闯,圆梦在26班。
刻苦学习,
团结一心。
奋勇拼搏,
披荆斩棘。
二年十班,
永争第一
二年十班,猛虎出山
二年十班,锐不可当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磨砺意志 奋发冲刺
团结拼搏 展现自我
英明神武
勇冠江山
史上最强
二年十班
放马金鞍
惟我十班
超越梦想
激情无限!
希望对你有用
安徽省第十三届省运会成绩
2022年安徽省运动会应该是第十五届运动会,预计十月份左右在滁州市举办。
安徽省运动会是在安徽省内最高水平、最高等级的运动会,由安徽省体育局举办,每四年举办一届。1959年4月28日至5月8日,安徽省首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规模盛大,合肥、六安等11个地、市及解放军驻皖部队,共1955名运动员参赛。
第二届省运会,1960年10月2日至11月8日在合肥举行。
第三届省运会,1974年7月5日至9月27日在合肥举行。
第四届省运会,1979年4月1日至5月1日在合肥举行。
第五届省运会,1982年8月1日至9月26日在合肥举行。
第六届省运会,1986年9月7日在蚌埠开幕。来自省内各地、市的6000多名体育健儿,参加了23个项目的比赛,1人2项超亚洲纪录,1人超1项世界青少年纪录,1人超1项全国纪录。
第七届省运会,1992年8月10日至9月29日在合肥举行。
第八届省运会,1996年9月16日至26日在马鞍山举行。
第九届省运会,2000年10月18日至28日在合肥举行。
第十届省运会,2002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在芜湖举行。
第十一届省运会,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在合肥举行。
第十二届省运会,2010年10月11日至10月21日在淮南举行。
第十三届省运会,2014年10月12日至10月21日在安庆举办。
第十四届省运会,2018年10月16日至10月24日在蚌埠举办。
2014安徽省运动会的详细信息
2014安徽省运动会, 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在安庆市举行。本届运动会由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承办,安庆市人民政府协办。批文:省体育局:《省体育局关于请求确定安庆市为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承办城市的请示》(皖体办〔2010〕5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安庆市承办2014年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二、举办经费按《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申办办法》(皖体办〔2010〕14号)有关规定办理。三、你局和安庆市人民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筹备组织,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勤俭效能,深入挖掘多元功能,充分发挥综合效应,努力把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办成一届精彩圆满、富有特色、和谐难忘的体育盛会,为建设体育强省,推动我省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做出新贡献。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年十月八日
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举办批文
省体育局:《省体育局关于请求确定安庆市为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承办城市的请示》(皖体办〔2010〕5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安庆市承办2014年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二、举办经费按《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申办办法》(皖体办〔2010〕14号)有关规定办理。三、你局和安庆市人民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筹备组织,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勤俭效能,深入挖掘多元功能,充分发挥综合效应,努力把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办成一届精彩圆满、富有特色、和谐难忘的体育盛会,为建设体育强省,推动我省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做出新贡献。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年十月八日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男子丙组10000米竞走决赛金牌得主是那家?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男子丙组10000米竞走决赛金牌得主是那家?您好,亲,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比赛开赛仪式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隆重举行。副市长苏虹现场宣布开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曹付忠、许雪峰出席。,高校部田径比赛男子丙组5000米决赛随即开始。淮南师范学院代表队的选手潘根苗从发令枪响就强势领跑,全程保持优势并最终以16分1秒34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勇夺本届省运会高校部田径比赛的首枚金牌。【摘要】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男子丙组10000米竞走决赛金牌得主是那家?【提问】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男子丙组10000米竞走决赛金牌得主是那家?您好,亲,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比赛开赛仪式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隆重举行。副市长苏虹现场宣布开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曹付忠、许雪峰出席。,高校部田径比赛男子丙组5000米决赛随即开始。淮南师范学院代表队的选手潘根苗从发令枪响就强势领跑,全程保持优势并最终以16分1秒34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勇夺本届省运会高校部田径比赛的首枚金牌。【回答】
体育运动的种类
体育运动的种类有:田径、赛艇、羽毛球、垒球、篮球、足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项目、现代五项、棒球、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排球。体育运动,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地社会活动。 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对于所有有组织或无组织参与,通过使用、维持或改进体能,为参与者提供娱乐的竞技性身体运动的总称。世界上共有上百种体育运动,其形式千差万别,有的只需要两人便可完成,有的则需要多人组队完成。体育运动的意义:综合意义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也可以说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体育就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自从体育产生以来,强身健体及其娱乐自始至终是体育的主要功能。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人们观看体育比赛,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弦的竞赛等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有在比赛现场,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可以大声的叫喊,可以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感。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跳健美操等,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给人们的一种精神与神经方面的释放感,愉快感、成就感和心情的舒畅感。这些都是体育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价值。生活水平越高,人们越是注重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其它意义:体育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一些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体育训练的历史:1.古代的训练中国自夏朝建立军队开始,就有了"九代"舞和射箭等训练。以后随着战争形式的不断演变,陆续出现了兵器武艺、拳斗、骑、御、骑射、角力、游水、操舟、奔跑、窬高、投石、超距、蹴鞠、马球和武术等训练。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提出练心力、手力、足力和身力的方法,对士兵身体进行了全面训练。古代军队有些训练主要是提高战斗技艺,又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19世纪下半叶,清朝编练新军,开办军事学堂,接受了由外国传入的近代体育,从此中国军队有了近代体育训练。当时,北洋水师学堂开设了击剑、刺棍、跳远、滑冰、游泳、爬山等体育项目。2.现代的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开始就十分重视体育训练。1929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曾把足球、武术等作为士兵体育训练的项目。在革命战争年代,官兵利用战斗间隙,开展赛跑、跳高、跳远、器械操、跳障碍、爬山、游泳、打球、武术、用梭镖投草人等项目的体育活动,多次举行体育运动大会。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某部先遣渡江连依靠平时练就的武装泅渡本领,多次横渡长江侦察,为渡江作战提供了重要情报,荣获了"先遣渡江英雄连"的光荣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加强军队体育训练。开办了体育学院,部队和院校配备了体育专职人员,把体育列为军事训练的共同科目,确定群众性、经常性、针对性、科学性的训练原则,规定体育锻炼、考核和竞赛等制度,全军开展了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活动。训练内容有徒手体操、拳术、器械体操、越野、爬山、攀登、通过障碍、游泳、滑雪、田径和球类等,各军种、兵种部队根据本身的特点、任务和驻地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步兵以练越野、通过障碍为主,驻南方的部队还练游泳、武装泅渡,驻北方的部队还练滑雪,驻山区的部队还练爬山、攀登等;炮兵、装甲兵多练举重物、器械体操等;海军、空军进行滚轮、旋梯、浪木等抗晕眩项目的训练。训练方式:早操、正课;利用课外和节假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部队长时间乘坐车船或在掩蔽物、坑道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开展体育训练,增强官兵体质,是完成战备、执勤和作战等任务的重要因素。
体育运动都有什么
体育运动项目分类:一、速度力量型:速滑、短跑、投掷、举重。二、耐力型:竞走、游泳、滑冰、长跑。三、表现难美型:体操、花样游泳、冰上芭蕾。四、技能准确型:射击、射箭。五、隔网对抗型:乒乓球、排球、网球。六、同场对抗型:篮球、足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1、速滑: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一项在400米赛道上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2、短跑: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的其中一类,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等几项;其运动特性: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田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长度。3、游泳:游泳(Swimming),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4、体操:广义的“体操”是对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现代奥运会体操项目设有竞技体操、艺术体操 和蹦床三个大项,除此以外还有竞技健美操、技巧运动等非奥运会项目。狭义的体操是“竞技体操”。5、篮球:篮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参考资料:体育项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