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最适合养老和生活的城市
四川是一个好吃又好玩的城市。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旅游。如果他们喜欢一个地方,他们想在这里定居。但是四川哪个城市最适合退休生活呢?四川有很多地方很美。乐山乐山,位于四川中部南部,是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市之一。乐山是四川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12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三大世界遗产,分别是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灌溉遗产东风堰。其他小景点数不胜数,如木城桫椤谷、大庙飞来殿、杨公纪念碑、前卫文庙、千佛岩石窟、郭沫若故居等。乐山是一个非常美味的城市。有人说去乐山要吃健胃消食片。外地人去乐山一般都会去张公桥好吃街。这里晚上简直是吃货的天堂。豆腐脑、钵钵鸡、甜皮鸭、跷脚儿、西坝豆腐等美食。可以让人每天轮流吃。这就是乐山美食的魅力。乐山降水丰富,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及众多中小河流穿境而过。相比省会成都,乐山的房价还不算太良心。5000元左右就能买到满意的房子。乐山的消费不是很贵,医疗交通也很好。所以,生活在乐山是很惬意的。攀枝花攀枝花,一座最不像四川的城市,位于四川最南端,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以前是云南的渡口,后来划归四川攀枝花。是著名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也是当时全国三线建设城市。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攀枝花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尤其是芒果、枇杷、石榴、莲雾、草莓等。攀枝花的气候特别适合人类居住,年平均气温20.3,冬暖夏凉,森林覆盖率61.79%。是冬夏避暑的理想胜地。在很多人眼里,攀枝花是“钢城”,但现在攀枝花变成了阳光花城,空气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这里没有雾霾,随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攀枝花的景点也很美,如格扎拉生态旅游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米易转徐龙洞、花舞世界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成都成都,四川省会,说到中国的悠闲城市,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成都,这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记得以前在成都街头问路都是说四川话,现在在成都能听到很多普通话。成都最新的人口普查已经超过2000万,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很多西北、东北地方的人都来成都安居乐业,可见成都很有魅力。成都是个好玩的城市,周边古镇基本都是免费玩的。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川西,那里还有大面积的美景,所以有时候成都也是你旅途的中转站。成都作为世界美食之都,这里有最吸引人的美食。只要有时间,可以去锦里、宽窄巷子等地方吃各种地方特色美食。那些香辣可口的美食,谁不爱呢?在宜居性方面,成都的交通没话说。地铁破500公里,四通八达,基本覆盖一两圈。两个世界级的高标准机场满足了人们更多的需求。可以说,除了航运,成都几乎拥有所有形式的交通,成都的教育、医疗等领域都走在了全省前列。要说没事,可能是地处盆地,雾霾不易扩散,但是随着成都的发展。
游四川,这4个城市值得一去,环境好很悠闲,还适合养老旅居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川早已不是那个蜀道难的四川了,这里有高铁、飞机、轮船等等交通工具。
在四川又有着21个市州,每个市州都有自己的特点,当下很多人都在寻觅一处美景 美食 环境俱佳,而且还有 历史 底蕴,交通方便的地方作为旅居之地。
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我在四川住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的,我发表的意见也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仅此而已。
眉山是四川地级市,和省会成都接壤,如今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眉山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厚重之地,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
说到眉山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特别是大文豪苏东坡让其名声大噪,两宋时,眉山还有“八百进士”的美誉,在宋代还是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
眉山生态很好,整个城市的公园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坡城市湿地公园。
此外,眉山还有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潭、彭祖山、七里坪、柳江古镇等景点,最近这一年眉山城区的穿越盛世水街也是名声大噪,每到节假日几乎没有停车位。
眉山在 旅游 上的发力确实很到位,让人有了很新奇的感觉,这样环境优美的文化 旅游 城市也被被评为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 旅游 目的地。
眉山区位优势很明显,距离成都市区仅60公里,如果乘坐高铁差不多半小时就能到达,这也是眉山最大的资本。
天府新区眉山管辖区已经承接了很多成都外溢的产业,有人说眉山很宜居,它没有成都的繁华,有一种宁静的感觉,而且交通还极为方便,和成都同城化发展。
来到眉山, 美食 又怎能错过,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泡菜、东坡皮蛋、雅妹子风酱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彭山的彭祖酒、洪雅的雅鱼、眉山脐橙、国优三苏酒、洪雅绿茶让人应接不暇。
乐山,位于四川中部,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本是一种工业城市,是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成昆铁路、成贵高铁贯穿全境。
乐山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还是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乐山在 旅游 资源上可以说在川内算是一面旗帜了,它有3个世界级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前两个基本已经响彻海内外。
除此之外,据统计,乐山4A级景区以上景区15处,国家A级景区35处,其他少有人知但又很有特色的景点包括东方佛都、犍为嘉阳小火车、大庙飞来殿、犍为文庙、郭沫若故居、乌尤离堆、三江宋塔、嘉阳桫椤湖景区、黑竹沟、大佛禅院、罗城古镇、仙芝竹尖熊猫生态园、雷畅故居、清溪古镇等等,只是大多数被人忽视了。
乐山 美食 更是丰盛至极,如果你是游客到乐山 旅游 ,我推荐你直接到乐山张公桥好吃街就行。
这里聚集了乐山最地道、最丰盛、品种最全的各种 美食 ,比如有豆腐脑、钵钵鸡、西坝豆腐、甜皮鸭、跷脚牛肉、叶儿粑等等,都说去乐山一定要带上健胃消食片,说明了这里的 美食 绝对可以让你享受够。
乐山城市环境很好,干净整洁,不愧为全国卫生城市,我每次到乐山都能玩好几天。
游乐山,只需尽情享受山水风光和特色 美食 足以,随着高铁的开通,乐山的交通也大大提升,不过,在夏天乐山是比较炎热的,所以,我更推荐春秋冬季节来乐山游玩,太热总会让人烦躁不安。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它被西昌和云南包围,而且也被形容为最不像四川的一座城市,它距离省会成都600多公里,反而距离云南省会昆明只有270多公里。
攀枝花由于是三线建设的城市,所以境内有着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很多人来此建设,一住就是一辈子,所以这也是一座移民城市。
但由于气候好、环境好,攀枝花已经渐渐成为四川著名的康养胜地。
很多人说到攀枝花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这是一座“钢铁城市”,确实如此,它因矿而生,但现在它却是一座环境非常好的园林卫生城市,空气质量常年处在四川乃至全国前列。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攀枝花为南亚热带气候,夏季长,四季不分明,日照长,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气温一般也在10多度,所以每年冬天四川很多老人都会到攀枝花避寒,而以成都地区最多,在这里没有严寒的考验,坐在摇椅上,望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种感觉非常好。
由于独特的气候,攀枝花也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芒果、枇杷、莲雾、石榴、草莓、樱桃等让你变着样的吃怎么也吃不腻。
在攀枝花 旅游 资源肯定是少不了的,有万亩盘松、杜鹃花海、彝族风情的格萨拉生态 旅游 区,有有“百里画廊,水墨二滩”之称的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有米易颛顼龙洞,红格温泉,花舞人间,普达等景点。
攀枝花的景点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在这里游玩,人的胸怀仿佛也变大了很多。
攀枝花就是这样一座适合养老的旅居城市、康养城市,不过它最大的不便就是距离省会成都太远,交通不是很方便,在攀枝花游玩或者养老,冬天是最适合的。
成都,四川省会,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在全国长期前十,发展自然在川内首屈一指,成都常住人口多达1600多万,而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成都境内的金沙遗址有3000年 历史 。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在 历史 上,成都长期是全国大都市之一,尽管不沿海、不靠江,但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河流密布,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句城市宣传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成都的宜居、休闲,成都是全国少有的悠闲城市,不管是热闹的市区,还是普通的小镇,随处都能看到茶馆、麻将馆,很多外地人都发出疑问,难道成都人都不用上班的吗?其实,很多人在喝茶中就不知不觉将事办完了。
在 旅游 业上,成都常年走在全国前列,不管是 旅游 收入还是 旅游 人数都是很吸引人的。
说到 旅游 景点,成都有都江堰、青城山、太古里春熙路商圈、锦里、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大熊猫基地、周边还有非常多的免费古镇,如黄龙溪、平乐古镇、街子古镇、洛带古镇等等。
以成都为中心向四周散发,还有不计其数的很多世界级景点,如峨眉山、乐山大佛、阆中古镇、九寨黄龙、四姑娘山等,特别是三州景点,吸引很多四面八方的人,所以,成都也是一个 旅游 中转站。
作为世界 美食 之都的城市,怎么能少了吃这一块?
成都的 美食 主要以川菜为主,常见的有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口水鸡、青城山老腊肉、咸烧白等,小吃有双流老妈兔头、夫妻肺片、担担面、龙抄手、钟水饺、韩包子、三大炮、赖汤圆、甜水面等,而最让人垂涎欲滴的还是火锅。
在成都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 时尚 。
在交通上成都是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拥有两座4F级国际机场,从成都坐高铁可以很方便到达全国各地,境内的地铁更是排名全国前五,一圈层二圈层全覆盖,三圈层部分覆盖,在医疗上更是有着华西医院这样的知名医院,教育上拥有四川最顶级的资源。
没事的时候,在成都街头逛一逛还是非常惬意的,春熙路太古里美女如云,有当地美女,也有很多游客,在这里能见识成都最 时尚 的一面,成都近年来吸引很多人来此安居乐业,不过要说成都不好,那就是冬季太冷,而且由于盆地气候,冬季雨量少雾霾成了一大难题。
相信很多人对四川的城市都有所了解,也许在你心中,其他城市也非常不错,不过在我看来,这四座城市值得第一次来四川 旅游 的人去逛一逛,既可以了解四川的人文,也能体验丰富多彩的美景 美食 ,你喜欢吗?
南昌 滕王阁位于什么位置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扩展资料: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南昌滕王阁景区怎么样?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滕王阁有什么好玩的?
滕王阁主阁:主阁的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
滕王阁大厅: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
滕王阁主阁一层: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
滕王阁其他各层: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同志书“西江第一楼”金匾。
滕王阁第二层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高2.55米,长20多米。
滕王阁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
滕王阁中厅屏壁有2.8米×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滕王阁第四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现《地灵图》。
滕王阁第五层也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廊檐下四块金匾,内容出自《滕王阁序》。
滕王阁第五楼是最高的明层。
滕王阁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是南昌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备受重视和保护。
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滕王阁是南昌的骄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乃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
更多关于南昌滕王阁景区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0e90f161573219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滕王阁为什么叫阁不叫楼
楼与阁是不同的建筑形制。
它们最明显的区别是使用功能的不同,楼的用途是广泛的,而阁仅用于游憩远眺、藏书、供佛等方面。滕王阁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阁的特点,因此称它为阁而不是楼。
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均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滕王阁为什么叫滕王阁?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超过了现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扩展资料:滕王阁历史功能:1、登临观赏的佳境滕王阁,由于建筑在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是登临观赏的好去处。极目远眺,西山迤逦横翠,南浦风起云飞,鸥鹭翱翔上下。凭栏俯望,江水浩浩,渔帆点点,洲渚片片,城郭万家。所以,历来赢得人们的向往,特别是“重九”之日,皆欲登临游观,以一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为快事。2、文人雅集的胜地滕王阁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堪称合璧。初唐洪州阎都督盛会后,历朝的官绅、文士常以此阁为雅集之地。他们或三五相邀,或结社集会,或无定期,或有约定,凭登杰阁,把酒临风。相与酬唱应和,视雅集滕王阁为人生中一大快事。明代以滕王阁为轴心的文化活动很频繁,尤以明末为盛,雅结“滕王阁社”,一月一聚,并将诗文结集付梓。3、歌舞宴乐的殿堂滕王阁李元婴为了歌舞游宴之需而创建了滕王阁,把宫廷艺术及被汉族吸收融化的蕃乐胡舞,从中原带到了江西,客观上推动和繁荣了赣文化。自唐以后,滕王阁上歌舞宴乐不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戏剧家汤显祖曾在阁中展演其大作《牡丹亭》。4、迎来送往的驿馆古时,交通以水运为主,滕王阁所处的位置,正是豫章古城章江门外的近港之处。章江门外是古港口,有接待官员的章江驿。章江驿与滕王阁毗邻,故迎来送往大都在临观之美的滕王阁。5、拜迎诏诰的礼厅这种功能,始于明代,明正统初年,滕王阁因其基础受大水的冲击,江岸崩塌,渐渐沦陷于江。江西布政使吴润于是在阁之遗址修筑了一座“迎恩亭”,作为“迎拜制诏之所”。6、祭拜先贤的祠坛据罗钦顺《重建滕王阁记》载:“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堂凡五间,大门前峙,其壮皆与阁称。阁之后为堂三间,以祠文文山、谢叠山二公,名曰‘二忠祠’,盖以义起者也。自大门以达于祠下,左右各有庑廊,以次相承为间,通计三十有二。祠有垣,以严其限,中垣为门,以时启闭。”从此,滕王阁内便有了祭祀先贤的祠堂了
滕王阁为什么叫阁不叫楼 滕王阁有几层
滕王阁叫阁而不叫楼的原因:滕王阁的建造者——滕王李元婴为显示自己的皇室地位,特地按照阁的样式修建,并将该建筑命名为“滕王阁”。在唐代,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下文是关于“滕王阁为什么叫阁不叫楼”的具体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滕王阁为什么叫阁 1、原因:李元婴为显示自己仍是皇室中人,特将自己修建的建筑命名为“滕王阁”。 2、在唐代,阁是一种专属皇家的建筑形式,只有皇室才能修建,地方政府和平民是不能修建的。 3、阁,是指架空的楼,四面有窗,可供人游走、观景。著名楼阁有:蓬莱阁、黄鹤楼、鹳鹊楼、滕王阁、岳阳楼、滕文阁等。 4、楼是指供人居住的房屋,多为两层,个别为三层,一般只在一面或两面设窗。 滕王阁有几层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东湖区,是一座仿宋式建筑,共有9层,主体建筑高57.5米。通过阅读上述“滕王阁为什么叫阁不叫楼”和“滕王阁有几层”的内容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更多滕王阁的介绍,敬请查阅其他相关资料。
滕王阁是谁建造的?有什么意义?
滕王阁历史简介: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扩展资料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由一级高台拾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象征城墙的台座)。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而新阁恰于1989年落成开放。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腾王阁什么时期的建筑
滕王阁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由滕王李元婴始建。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洲(南昌)任都督,滕王阁是他在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别居。滕王阁自唐初创建以来,迄今已有13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迭遭废兴达28之多。第29次兴建奠基于1983年,竣工于1989年重阳节。也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滕王阁。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建筑而成。滕王阁主体建筑9层,净高 57.5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 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超过了现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扩展资料: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洪州阎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当地知名人士都应邀出席。王勃正好路过这里,也应邀参加。因为他才十四岁,所以被安排在不显眼的座位上。 阎都督的女婿很会写文章,阎都督叫他预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当众炫耀一番。 大家酒酣之际,阎都督站起来说:“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欢聚一堂,不可无文章记下这次盛会。各位都是当今名流,请写赋为序,使滕王阁与妙文同垂千古!”话毕,侍侯的人将纸笔放在众人面前。但是大家推来推去,没有一个人动笔。后来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竟将纸笔收下,低头沉思。过了一会儿,王勃卷起袖口,挥毫即书。阎都督见是一个少年动笔,不大高兴,走出大厅,凭栏眺望江景,并嘱咐侍从将王勃写的句子,随时抄给他看。 才过一会儿,侍从抄来《滕王阁序》的开头四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四句的意思是:滕王阁所在之处过去属南昌郡治,现在归你洪州府。它的上空有翼、轸两星,地面连接衡山、庐山两山。 阎都督看了,认为这不过是老生常谈,谁都会写,一笑置之。其实,这十六个字把南昌的历史和地理的概况都交代清楚了。纵横交错,起笔不凡。辞赋名家、桐城赋派开创者---潘承祥先生云:“滕王阁,因王勃一赋而定乾坤也。”。内部结构:主阁:主阁的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大厅: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主阁一层: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扩展资料: 内部结构: 主阁:主阁的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 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 大厅: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 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 主阁一层: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
滕王阁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都督,次年又在洪州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滕王阁有什么典故
滕王阁历史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市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历史上滕王阁有三处分别位于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时间先后顺序)。 旅游景区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滕王阁风景特色
亲~亲[开心]您好[鲜花]滕王阁风景特色滕王阁特色在于:滕王阁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尽管屡毁屡建,如今的建筑是近代翻修过的,也很难感受到古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但它仍是人们来南昌的必到景点之一。到南昌看滕王阁,总不失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儿。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去这里玩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间去。滕王阁游玩最佳时间四季皆宜。一般选择1小时 - 2小时去玩就可以了。如果不着急走,可以选定住宿多玩几天。滕王阁周边住宿希岸酒店、全季酒店、南昌滕王阁美居酒店。希岸酒店:酒店位于地处繁华的市中心,毗邻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南昌网红打卡地-万寿宫,复原并保留了晚清赣派民居风格的三街五巷,共123栋建筑。设有尚品街、潮尚领地、赣味人家、文创市集、江西礼物、南昌市街等六大特色业态区域,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街景。全季酒店:全季酒店(南昌滕王阁店)位处沿江北大道(叠山路榕门路口,原凯莱大饭店),隶属南昌市中心滕王阁、秋水广场商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景区旁。酒店出门步行右拐即到滕王阁景区,距八一起义纪念馆步行5分钟,距中山路步行街约8分钟,距秋水广场景区10分钟车程,距万达广场、八一广场、沃尔码购物广场约12分钟车程,距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约18分钟车程,周边有古玩城、景点、网红小吃、购物、酒吧遍及,为商务、旅游出行的您提供优质的选择。【摘要】
滕王阁风景特色【提问】
滕王阁风景特色。【提问】
亲~亲[开心]您好[鲜花]滕王阁风景特色滕王阁特色在于:滕王阁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尽管屡毁屡建,如今的建筑是近代翻修过的,也很难感受到古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但它仍是人们来南昌的必到景点之一。到南昌看滕王阁,总不失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儿。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去这里玩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间去。滕王阁游玩最佳时间四季皆宜。一般选择1小时 - 2小时去玩就可以了。如果不着急走,可以选定住宿多玩几天。滕王阁周边住宿希岸酒店、全季酒店、南昌滕王阁美居酒店。希岸酒店:酒店位于地处繁华的市中心,毗邻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南昌网红打卡地-万寿宫,复原并保留了晚清赣派民居风格的三街五巷,共123栋建筑。设有尚品街、潮尚领地、赣味人家、文创市集、江西礼物、南昌市街等六大特色业态区域,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街景。全季酒店:全季酒店(南昌滕王阁店)位处沿江北大道(叠山路榕门路口,原凯莱大饭店),隶属南昌市中心滕王阁、秋水广场商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景区旁。酒店出门步行右拐即到滕王阁景区,距八一起义纪念馆步行5分钟,距中山路步行街约8分钟,距秋水广场景区10分钟车程,距万达广场、八一广场、沃尔码购物广场约12分钟车程,距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约18分钟车程,周边有古玩城、景点、网红小吃、购物、酒吧遍及,为商务、旅游出行的您提供优质的选择。【回答】
亲~亲[开心]您好[鲜花]滕王阁风景特色滕王阁景点简介,主阁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共9层,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回答】
腾王阁和黄鹤楼哪个出名?
滕王阁因王勃出名,岳阳楼因范中淹出名,黄鹤楼因崔灏出名。滕王阁和黄鹤楼的重建,从外观看气势都不错。 同属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为人知晓,从 历史 角度来看,两栋建筑都曾在 历史 的诗篇中大放异彩,盛名远扬!但从现代角度来看,名气已不再是单靠 历史 来支撑的,当下的管理,品牌的构建,文化的传承,则是决定名气和人气的可持续因素! 我们来从人文底蕴、建筑风格、地理位置、对外宣传等角度来分析对比下,看看究竟谁的名气更略胜一筹! 建筑风格 黄鹤楼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远远望去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今天的滕王阁是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人文底蕴 滕王阁和黄鹤楼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还在于 历史 留名,各路文人骚客写诗作赋,让两座名楼名声大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和崔颢的《黄鹤楼》!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作于675年,是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 文章将事、景、情融于一体,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一首《滕王阁序》而让滕王阁名扬天,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经久不衰。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以夸张浪漫的手法将滕王阁的壮美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其中另外一句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则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怀以及虽有避世之意却依然心怀期待的心境! 一篇滕王阁序,让滕王阁的人文气息宽广深厚!不愧千古名篇,造就千古名楼! 祝允明草书 滕王阁序 抒怀黄鹤楼的 历史 名篇一样不少,包括最富盛名的崔灝,还有李白、毛泽东等!从作者来看,写黄鹤楼的似乎更多更有名气一些! 唐代诗人崔灝写的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景象是一首掉古怀乡的佳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其中的名句!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让黄鹤楼广为流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已成为春天赴江南踏春的首选诗词! 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和《水调歌头•游泳》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黄鹤楼的大气和壮阔! 两相对比,滕王阁与黄鹤楼的人文底蕴也都不分上下,同样深厚! 所处省份及 旅游 地位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从两省经济和区位来看,湖北经济要远比江西要好! 2018年,湖北经济总量已达4万亿,江西经济刚突破2万亿,湖北的经济总量约为江西的两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好,必然能更好的促进和扶持文化产业,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和品牌! 黄鹤楼位于武昌长江边的蛇山,滕王阁位于南昌的赣江之边,从影响力来看,黄鹤楼也能借助长江的区位和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展示和凸现自己的影响力! 黄鹤楼和同属武昌的东湖景区同为国家五A级景区,滕王阁在2018年才拟确定为五A景区,从 旅游 品牌影响力看,处于落后位置! 黄鹤楼在武汉乃至湖北省都是一块 旅游 品牌的金字招牌,作为 旅游 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推广和展示!在 旅游 品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滕王阁虽然也是南昌的 旅游 品牌代表,但存在感和影响力并不强! 另外作为名气另一面,话题感也是一部分,关于黄鹤楼的景点争议,比如楼里面的电梯,以及和东湖的互为依托和影响力,还有黄鹤楼脚下的武汉小吃,武汉长江大桥,让黄鹤楼成为话题感更强的存在! 综上所述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虽然从建筑风格和 历史 人文来看,两者是不相上下的,但从现代管理,品牌构建, 旅游 热度以及话题存在感来看,黄鹤楼应当是明显更有“名气”一些! 不管怎样,同属江南三大名楼,同属中华传统文化和建筑的瑰宝,名气并不能代表什么,希望管理者都能创造性的管理好,运营好,对标西湖,对标故宫的管理,让这些千古名楼更好的传承下去! 中国四大名楼应该不分高低吧,都是 历史 名楼!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武汉黄鹤楼、山西永济鹳鹊楼! 谢悟空君!当然是黄鹤楼出名,李白的诗把黄鹤楼传的闻名人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楼一阁各有千秋,都是国之瑰宝,不分高下方得两全其美。 先说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了近两千年的 历史 ,至今依然巍峨屹立于蛇山之巅,气势雄伟恢宏。自建成之后就是很多名人志士最为喜欢的地方之一,尤其是著名的诗人崔颢写的那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更是让它名满天下,无数人慕名而来,无一不赞叹黄鹤楼的精彩绝伦。 黄鹤楼高49米,每一层都有珍贵的文物,包括《黄鹤楼记》、多位著名诗人的画像诗作镌刻四周。黄鹤楼最为精巧的设计莫过于它各层的排檐,都是高高地向上翘起,仿佛黄鹤展翅欲飞,寓意深刻,韵味十足。 再说滕王阁 李元婴建造滕王阁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享乐用的。当时的李元婴被调到苏州担任洪州都督,他是唐高宗李渊的儿子,从小在宫中就受到宫廷生活的影响,再加上他本身十分喜欢音律歌舞,来到此地之后就修建造了滕王阁,专门供自己和宾客享乐使用,每天都在此大摆宴席,歌舞升平。 要说让滕王阁真正名满天下的,首推天才少年王勃在此写的一首《滕王阁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让后来人思绪万千。 从上空俯瞰滕王阁,它就像是一只想要振翅高飞的鲲鹏一般,极为壮观,从近处看,滕王阁绚烂华丽,造型极为精致,每一处都是独具匠心。总高57余米,共有六层,最为有观赏性,也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第六层,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还有2大楼岳阳楼、鹳雀楼也是声名远播! 岳阳楼同样是声名赫赫,跟上边的两个楼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地位就更不用说了。相比于上边的两座楼,岳阳楼还有着它的优势——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楼。相比于其他二者后来的修葺,岳阳楼则是一直没有大修过,凭借当时建造人民的智慧和工人们的技艺,使得岳阳楼在近两千年的时间内屹立不倒。范仲淹观景之后,心有感触,写出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真正能够描述岳阳楼景观的,去看一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即可。 鹳雀楼的命运可谓是十分的悲惨,建造于北周时期的它经历了太多的摧残,先是让成吉思汗那个战争贩子毁了,只剩下了一些残体,后来明初的时候,黄河水泛滥成灾,鹳雀楼的故址也不知道去了何方。但是鹳雀楼的名声依然不小,让它火的同样是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提议重修鹳雀楼,终于2000年,经历了近十年时间,把鹳雀楼重新修建了起来。 首先,从广泛知名度来说,毫无疑问黄鹤楼知道的人更多一点。因为很多人都会背“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诗。 其次,从个人 情感 上来说更喜爱滕王阁多一点。即使两处景区都是重新维护建造的,所有人也都会因为两篇传唱千年的诗文,欣然神往。而王勃毫无疑问描写的滕王阁更精致一点。 (注:不从两地GDP、门票价格、客流量、广告宣传作比较) 黄鹤楼,滕王阁,皆名列江南四大名楼。 二者无论是 历史 渊源还是文化底蕴,都堪称不分轩轾、各有千秋。 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题诗而驰名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传诗仙李白云游至此,目睹江山盛景,诗兴大发,提笔欲题诗黄鹤楼壁之时,突然发现崔颢此作,慨赞之余,不由得投笔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 滕王阁,亦因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千古流芳。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自此,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成为滕王阁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个人感觉,滕王阁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文化地位,都略胜一筹[赞] 南昌滕王阁和武汉黄鹤楼都很出名,相对来说,武汉黄鹤楼应该更有名 一些。 纠正一下:如果比较应该是滕王阁和黄鹤楼比较吧,腾王阁还真没听说过。 江南三大名楼 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临江建筑,历代都为文人墨客所传颂。 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尤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传唱,现在南昌在滕王阁的对岸建有秋水广场,主喷为128米,秋水广场音乐喷泉为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群,算是与腾王阁遥相呼应。 始建于三国,唐时诗人都有在黄鹤楼题诗的举动,这其中以崔颢《黄鹤楼》和李白在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为出彩。 武汉和南昌 武汉和南昌都是省会,省会城市之间都是有差距的,总的来说,武汉和南昌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就是腾王阁和黄鹤楼的差距了。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此外,经济发达,更是国家中心城市,在吸引 旅游 ,商贸等流量方面,武汉比南昌更有吸引力。 衍生知名度 江西和湖北围绕着滕王阁和黄鹤楼都开发出了相关的衍生品牌,在当地也都很有影响力,放到全国范围来看,黄鹤楼香烟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中国烟民超3.5亿,随着烟气的扩散,哪个更有名就清清楚楚的了。 5A景区 滕王阁成为5A景区的时间是2018年,而2007年黄鹤楼就已经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 2019年5A景区排行上,黄鹤楼的排名远高于滕王阁,服务,配套等方面黄鹤楼是领先于滕王阁的。 你好~我是陪着俩娃去旅行的yue, 爱生活,爱旅行,爱陪着家人一起去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滕王阁和黄鹤楼,这两座名楼我都去过,要说哪个更出名,我觉得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说说: 1, 历史 典故,文化底蕴,人文情怀上: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滕王阁始建于唐朝,这两座名楼都在 历史 上被毁了很多次,屡毁屡建,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建于1981年,落成于1985年,滕王阁建于1985,落成于1989年。 黄鹤楼因崔颢的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闻名遐迩。 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一千古绝唱而阁以文存。 所以想想,很多时候能够流传下来的是文化,是精神,这些建筑,可能因天灾,因人祸被毁,但是,只要那些文化,精神能够流传下来,这个民族便可以生生不息,建筑毁了可以再建,文化失了便再难挽回。 所以,在 历史 典故,文化底蕴,人文情怀上,若说哪座楼更为出名,个人觉得是不分伯仲的。 2,景区风景 黄鹤楼景区很大,靠近东门有岳飞铜像和岳飞亭,从东门到西门的一条长径上,坐落着很多的牌楼,冬季时两旁的腊梅飘香;靠近南楼有搁笔亭,崔颢题诗图浮雕,奇石馆,毛泽东词亭,白龙池,九九归鹤图,古碑廊,鹅池,鹅碑亭,落梅轩等景点,在落梅轩还可以看编钟演出,也还是很精彩的。靠近西门有留云亭,黄鹤楼主楼,胜像宝塔,千禧钟,江山入画大牌坊等景点。 景区很大,景点也蛮多的,于是围绕着各个景点的典故就多起来了。 因为大,所以有观光游览车可以乘。 相对来说,滕王阁景区面积小蛮多的。一走进去,可以看到在滕王阁广场的后面,就有一座瑰伟绝特的楼高高耸立在眼前。除此以外,在阁的两侧,也有古碑廊及一些亭台楼阁,其他的景点并不多。 所以,如果按景区面积,景点多寡,黄鹤楼胜出。 3,主楼 黄鹤楼主楼有5层,需要自己步行爬楼上下,电梯仅供老弱病残的游客使用。每层也有不同的展示,或陶瓷壁画,或古代黄鹤楼模型等。 黄河楼不在江边,极目远眺,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不尽长江滚滚而逝,火车就在楼边呼啸而过。 滕王阁主楼有6层,可以乘电梯,也可以自己爬楼。每层楼都展现各种主题,或壁画,或浮雕,或书法。 滕王阁屹立在赣江之边,赣江之水在脚下奔腾而过。 对主楼的建筑风格,里面的作品展示,及在楼上远眺风景的差异,我觉得是各有千秋,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这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静伟,我来回答。 滕王阁和黄鹤楼哪个更出名些?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方面入手: 一、 历史 上的滕王阁与黄鹤楼 1、黄鹤楼 所说最原始的黄鹤楼大概是在三国时期就建起来了,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城墙一角的“瞭望楼”,是做军事用途使用的,和其它城市的角楼比起来除了规模上稍微大一点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名气神马的,大家也就可以想见了。 然后就是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天下进入了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短暂的和平时代,这些以前占据了军事要地的军事建筑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好,属于那种无论游玩还是行商都是必经之路的地方,渐渐的就成为了一个有特色的地方性的代表一直到唐代崔颢、李白的出现,但到此时黄鹤楼是否还是原来的黄鹤楼?是否重修或翻建过?都不确定; 2、滕王阁 这座楼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他不像黄鹤楼是军事的产物,它是有主的。 主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而滕王阁也不止一座,我知道的一共有三处叫做“滕王阁”的地方,而我本人去过两处,一是山东滕州,这也是李元婴第一次被封为滕王时建造的“滕王阁”,但现在已经被毁掉不存了,这也是我没去过的地方;二是到了李治时期就把李元婴调到了现在的江西南昌,结果这家伙因为在滕州待久了,产生了第二故乡情绪,于是在这又修了一个“滕王阁”还重视邀请王勃为其作《滕王阁序》并流传千古;三则是在四川的阆中,我去年自驾经过时去的,停车费收五元,上去以后一座新盖的仿古楼,也不能进去只能外边转一圈啥也没有,我甚至怀疑它连景点的称呼都不配拥有。 二、名气的由来 阅江楼、 滕王阁、岳阳楼、 黄鹤楼合称江南四大钟楼(也有三大钟楼之称),这四座楼我都去过,其中南京的阅江楼更有着“天下第一名楼”的称号,与阅江楼比起来,其它三座确实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 黄鹤楼真正成名与乡野之间和崔颢的那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无关系,再加上大仙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一出口便天下皆知,这下好了,想不出名都难; 滕王阁和黄鹤楼比起来命运就要悲惨一些了,从特定角度来看,翻开中国 历史 根本就是滕王阁的重建史, 历史 上一共先后重建了29次之多,中国有多少个正统大一统的朝代?到29个么?可不论大小政权都有人原不惜重鑫把它重新修起来,为啥?名气大呗,大在哪儿? 大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在《滕王阁序》!大在王勃! 三、现在的腾王阁与黄鹤楼 建国以后其实 历史 上的黄鹤楼早就毁了,估计也就剩个基座什么的或许还有点残垣断壁,1985年的时候国家出资将这座楼重新修了起来,楼是修起来了,虽然借鉴了很多 历史 上的东西,比如“同治楼”的原型、七十要圆柱支撑、翘角伸展神马的噱头罢了,那 历史 、文化、底蕴早都随风消散了,现在的黄鹤楼门票售价八十块,人性化服务进去电梯一站到顶,上边看一圈下来就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快一点的话全程不会超过二十分钟。 而滕王阁虽也同样的历经战乱毁于一旦,但其与黄鹤楼的区别在于,滕王阁于清一朝便重修了十三次之多,所以老的根基底子都还没有丢下,大量史料的留存为后期的重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所以其无论是底蕴、还是规模都要强过黄鹤楼很多,现在的滕王阁还是很有观赏游览性的,至于黄鹤楼嘛,一次管够。
为何黄鹤楼是“楼”,滕王阁是“阁”,阁和楼有什么区别?
江南有三大名楼,分别是滕王阁、岳阳楼,以及黄鹤楼。有小伙伴就会好奇了,怎么只有滕王阁一座被称为“阁”啊?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形制。在古代,平地而建的才叫“楼”,建在台基上的则叫“阁”。另外,谁都可以建楼,但阁只有皇室贵族才可以建。而滕王阁不仅建在台基上,还是由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所建,这就是为什么它在形式上与楼无异,却还是被称为“阁”的原因了。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多层建筑。在古代,楼跟阁有鲜明的区别,但在现代,人们往往不去计较它们间那些细微的差别,都是当古代的瑰宝建筑来欣赏。古代楼阁一般用木头制成,架构形式有井傒式、通柱式、重屋式等。除了江南三大名楼外,国内还有十大名楼,分别是大观楼、黄鹤楼、鹳雀楼、钟鼓楼、阅江楼、岳阳楼、蓬莱阁、天心阁、天一阁、滕王阁。而这些楼阁在古代还都有比较高的地位,不管是皇家子弟还是贩夫走卒,都视高高的楼阁为神圣、庄严之地。所以,各朝各代都爱兴建造楼阁的风气。有些楼阁只有皇室子弟才能使用,有些则是儒释道的宗教用途,剩下的才是供老百姓们观赏游玩的楼阁。所以,楼阁的选址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楼阁都会依水而建,并离山距离远些,这样方便登高眺望湖光山色。因为有秀美的风景,所以楼阁也成了文人雅士们的汇聚之地,很多诗篇都是在楼阁中做出来的,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楼阁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审美文化的一种代表,它的飞檐、木雕、门楣都在体现着古老的建筑技艺。所以闲时不妨登上楼阁去感受下木雕花窗中的中式审美艺术吧。
滕王阁有什么好玩的
滕王阁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游人来此的主要目的。 主阁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它里面还有三个暗层和一个设备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有九层。 滕王阁景区详细介绍 主阁的第一层是序厅,进门正前方是一尊汉白玉雕的《时来风送滕王阁》,门前一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拱联。在厅内走走,能看到许多名家手笔的匾额和楹联,让人感到滕王阁不凡的地位。二层是暗层,墙壁上是先秦到明末江西80多位杰出人物的画像;三层北耳厅有一个茶座;四层和二层相似,墙壁上是反映江西山川风貌的壁画。 继续往上来到第五层,五层是观景的好地方,整个滕王阁的精华就在这里。中厅墙上铜板雕刻的《滕王阁序》是苏轼的手笔,旁边是王勃拿着酒杯的塑像,而东厅中央则是滕王阁的全景模型。漫步回廊,眺望赣江苍茫的江水,虽然对岸早已是高楼林立,不复当年的景致,但遥想当年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对的场景,心中总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