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什么是空巢家庭

时间:2024-04-15 09:11:59 编辑:莆仙君

空巢家庭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目前我国的空巢家庭已近半,空巢家庭具体是什么意思? 空巢家庭 补充: 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象小鸟长大展翅飞翔,远走高飞一样,巢穴中再也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但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先生认为空巢家庭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还有一种分类: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则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 在统计上,通常将只有夫妇两人的家庭户及老年人独居的一人家庭户合计作为空巢家庭户的数量。 补充: 空巢家庭的产生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进步的体现及人们价值观念改变的结果。 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而发展中国家达到60-70%。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80年代,只有百分之十几。独居老年人占较大的比例。如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80年代初,全部家庭户中65岁以上独居者占 11%。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40%,即每十个老年人中就有四人独居。现如今,发达国家中,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生活在空巢家庭,与子女分居。 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成了空巢家庭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越来越突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我国的家庭正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近几年,我国城市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子女首先搬入新家,离开原先一起居住的父母。农村掀起建房热农村青年婚后一、二年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在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迁入新住宅往往成为代际之间分离的契机。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二、三十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补充: 解决空巢家庭问题的途径 解决空巢家庭问题是一个需要家庭、社区、社会、 *** 以及个人共同努力的综合性问题。 1.个人 首先要善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应对自己身体突发不适有所思想准备,可以事先与子女、亲友、邻居、社区工作者、单位同事打招呼,以便在紧急时求得帮助。 其次是应该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克服孤独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提升生命的意义。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有许多,如: ・增强人际交往,向朋友倾诉自己的苦闷与烦恼,抒发感情,开阔视野。 ・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就地帮助居委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 第三,要有提前量,即当子女到了“离巢”年龄,自己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 2.家庭 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帮助老年人。 配偶要关心老伴,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要关心老伴的心理健康,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子女应该帮助老年父母安排好日常生活,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在精神上要关心父母,经常回家看望,伸手帮一把,听听他们的要求和需要。即使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能够缓解老年父母的困难。 在居住方式上,老少两代人应就近居住,缩短相互之间的空......>>

问题二:空巢是什么意思 就是无伴侣或子女在身边陪伴生活。

问题三:空巢老人是什么意思? 空巢老人,就是孩子都长大了,出去了,家里只剩下老人了。就叫空巢老人。就像小鸟长大了,出飞了,巢空了。

问题四:什么叫“空巢”老人 什么是“空巢老人”?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
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关于空巢的几组数据
●2002年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个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其中,城市中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四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老年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而乡镇的这个数据则比城市高,城镇合计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户是空巢家庭。
●2003年3月公布的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家庭调研究情况(截止2002年底)表明,北京市约有近120万户老年家庭,其中,空巢家庭竟然高达45万户,占全市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也就是说将近四成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特别是在中关村地区,由于学院和研究机构较为集中,文化层次较高,空巢现象也相对明显,据统计中关村地区的老年知识分子的空巢家庭率接近70%,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天津社科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区的老年家庭的空巢率为55.06%,独居老人比例为49.2%,并观察到空巢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250万,占人口总数的18.7%,老年人口的比例居全国之首。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超过40%。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种表现
1.失落感
2.孤独感
3.衰老感
4.抑郁症
5.焦虑症
应对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个对策
1.做好思想准备
2.再就业
3.做好生活安排4.正确认识衰老
5.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ks.yahoo/question/?qid=1406120411270

问题五:对空巢家庭的看法? 没负担 潇洒

问题六:空巢老人是什么意义 子女都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居住,

问题七:什么是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形成的原因 空巢家庭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
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
空巢家庭形成的原因是:
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
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
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


空巢家庭的含义

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根据快懂百科资料显示,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的含义更多是老年人身边缺少监护人,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信息发生了断层,因此,导致老年安全带出现问题、松弛,甚至断裂,老人们越来越像儿童,逐渐成为一个脆弱者,需要家人的帮助。


空巢家庭的含义是什么?

空巢家庭的含义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空巢形成的主要原因独生子女去外地求学、参军或工作,父母倍感失落、焦虑……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现在正在逼近中国一些城市的中年家庭。在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背景下,中国的“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

空巢家庭的含义

是指由老年夫妇或单身人士组成的家庭,成年子女已经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或者结婚成家,空出了原本居住的房间和空间。空巢家庭的形成通常是因为成年子女已经成长起来,完成教育或者开始工作独立生活。这些子女可能已经离开家庭,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导致家中只剩下老年夫妇或者单身人士。空巢家庭的特点是家庭成员较少,生活比较自由,但也可能带来孤独感和失落感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空巢家庭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家庭类型。对于空巢家庭中的老年夫妇或单身人士而言,他们需要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和养老计划,以适应新的生活阶段。


空巢家庭的解释

空巢家庭的解释指 子女 长 大成 人离开后,只有老人单独 生活 的 家庭 。 词语分解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 窟窿 )。空泛。空话。 空旷 。空乏。 空空如也 。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 东西 )。 没有 结果 的, 白白 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家庭的解释 以 婚姻 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 社会 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详细解释.犹言家中。《后汉书·郑均传》:“ 均 好义笃实,养寡嫂 孤儿 ,恩礼敦至。常称疾家庭,不应州郡辟召。”.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


丁克家庭是什么意思?

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阶层的夫妻。丁克即丁克家庭, 指的是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丁克(DINK的译音,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这个名词,在1990年代进入国内,直译就是双份收入、不要小孩的家庭。仅从单词字面意义解释,意思是:双收入,没有孩子。那么被动选择不要孩子的就不叫丁克了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被动的原因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个人发展或者家庭等等非生理因素。因此,最合理的定义是:双职业,能生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其次,主观上对自己丁克身份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现实生活中,也正是这些认可自己是丁克角色的群体,能够较好坚持自己的选择,并经营与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主要特点:1、常见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2、夫妻双方的文化程度较高。3、收入水平较高。4、热衷旅游。

什么是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是指结婚后,夫妻2人不要孩子,不是暂时不打算要孩子,而是决定一直不要孩子的2人家庭。上个世纪多见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的多元化,现实因素的考虑,现在也被内地多数人接受。无论是出于任何考量,结不结婚,要不要孩子,都是个人的事情,不仅不会再受到社会的负面议论,而且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很多朋友非常好奇丁克家庭的生活状况、夫妻感情等等方面。一些朋友担心结婚不生孩子,会不会影响到夫妻的感情,家庭的稳定?甚至婚姻的破裂。让我们走进丁克家庭来近距离了解一下。受访者H先生(48岁):我和老婆是被动成为丁克的,我们结婚20多年了。结婚头几年,我和老婆都忙着工作,尤其是我,基本上顾不上家里。老婆很容易怀孕,但我们不能也不敢要孩子,主要的原因是生孩子会影响工作,我1个人的工资在上海很难养活1家三口。而且,我们租住的房子只够2个人挪脚,根本不可能接父母来住。老婆流过几次产,身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后来想要孩子的时候也很难怀上。这一点,我也一直很内疚。现在到了这把年纪,虽然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没有孩子还是很遗憾。说真的,看到别人家大大小小,热热闹闹的,心里既羡慕又难过。前几年,当着老婆的面,我根本不能提关于孩子的任何话题。怕刺激到她,她一直想当妈妈,想有一个漂亮的女儿,这成了一辈子的遗憾。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很难理解这种痛。后来我们养了一只泰迪宠物狗,老婆把它当孩子养,这几年真的是当狗爸狗妈过来的。很多人很难理解我们这种原生态家庭,但其实我们身边和我们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这就是我们的婚姻模式,我们比年轻的时候更需要彼此,共同的生活让我们也更加体谅彼此,而且我们会这样携手相爱到老,和我们的宝贝摩卡(泰迪狗的名字)。受访者Y女士(29岁):我和先生是通过网络见面、恋爱、结婚的。我们俩旗帜鲜明都是只要婚姻,不要孩子的丁克族。结婚不要孩子必须提前说明,否则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从网上奔现,而且走进婚姻。要不要孩子真的要提前跟双方、双方的父母沟通好,多数老人都是很难接受不给他们生孙子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现实,相互理解才能保证家庭和睦。为什么要丁克啊?不是不喜欢小孩,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生儿育女责任重大。从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从牙牙学语到成家立业,是父母牺牲自己给予儿女的成全,那是父母的心血之爱。儿女长大了,父母也老了,儿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又开始重复父母的轨迹。可我这一辈子,想要真正为自己活。我承认就像大家说的一样这样做很自私。我选择不要孩子,我觉得我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别人负责任。我和先生可以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专注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有时间多陪陪父母,等赚够了钱,就一家人去全世界旅行。人生总是难免有遗憾,有得到就难免有失去。的确有很多夫妻,因为没有孩子而离婚,但也有些家庭就算有了孩子也避免不了离婚。没有孩子和离婚没什么必然联系。也许有1天,我也会和先生离婚,但至少现在我们还彼此相亲相爱着。受访者W女士(36岁):我以前是丁克一族,我老公不能生育,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特别想要1个孩子。有一阵子,我都快疯了,真的。尤其是结婚2年后,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想去抱一抱、亲一亲,我做梦都是孩子......我太压抑了。起先,在老公面前,我还能尽量控制,但随着年龄一年年大起来,我就越着急......老公什么都清楚,我们也去过很多医院,最后还是放弃了。我们也想过领养1个孩子,但最后也放弃了。我不想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想要自己的孩子。这种心态,情绪最终影响到我和老公的感情。结婚6年后,我们离婚了......结婚生子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课题,有的人必修并且取得了好的成绩;有的人必修但是成绩不合格;有的人选修其中一门功课,有的人2门都不选。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关门过日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丁克家庭、空巢家庭都是指什么呀?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家庭教育
解析:

丁克,DINK,Doubleines,nokid。

就是不生孩子,只有夫妻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夫妻双方都有收入(应该是较高的收入)有关,双收入(较高的双收入)成为了做丁克的主观理由与客观原因。 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有些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丁克家庭”。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是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

丁克做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已从另类转为普遍,尤其是城市里生活的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生活成本N高,以至被迫进入丁克一族;还有些人从小生活安逸,心理年龄过小,不能承受传统的生活方式,主动加入丁克一族;另有一种高收入人群,他们追求高品质或另类的生活,成为了丁克一族。



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因为在生育率较高时,当所有子女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进入老年阶段,所以学者们关注的空巢家庭常常是老年「空巢」家庭。穆光宗先生曾认为,空巢家庭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还有一种分类: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则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