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有哪些?具体补贴多少?
我国粮食直补是即为和稳定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维护种粮农户权益,将过去我国给予国有制粮食企业的补贴资产改成立即补贴给种粮农民的现行政策。下边产生2022粮食直补下达最新动态,一亩地补贴要多少钱?局部地区发布规范。粮食作物补贴查询方式能够有如下二种,一种是发卡银行查看,此外一种是打电话12316或资询村民委员会。如想查看发放时长,可以咨询村民委员会,或打电话全国各地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型号12316资询。2022年粮食直补于6月30日以前发放。由于依据财政部、农业部要求各地争取于6月30日前把兑付到农户手里的补贴资产发放及时,但全国各地发放时长不一,有些是4月份发放,有些是6月份发放,实际跟农作物完善时长相关,例如四川在4月中下旬下达,云南在4月中下旬下达,辽宁在9月中下旬下达,因而实际发放时长根据当地官方宣布的相关政策为标准。而2022年粮食作物补贴全国各地规范不一,以下是局部地区最新标准:1.广西玉林市(1)水稻生产制造补贴合乎县内(市、区)申请资格条件的稻谷经营者可自行申请补贴,最大不超过500元/亩。(2)具体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补贴对象是合乎县内(市、区)补贴要求的种粮经营者,最大不超过200元/亩。(3)双季稻轮种补贴新项目县(市、区)挑选相对性联片的地区进行“稻-稻-肥”、“稻-稻-油”、“稻-稻-菜”、“稻-稻-薯”等轮种方式示范性,对示范片的各项费用给予补贴,最大不超过150元/亩。(4)黄豆苞米带条状复合型种植补贴新项目县(市、区)挑选相对性联片的地区进行黄豆苞米带条状复合型种植示范性,对担负示范性种植的农民或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补贴,最大不超过200元/亩。2.北京依据中央预算下达的补贴资产及当地农业生产总体目标,明确补贴标准是1亩10元。3.黑龙江2022年,黑龙江省将继续执行苞米和黄豆差异化补贴现行政策,实际额度应该根据补贴总产量和种植总面积明确。正常情况下规范会超过200元/亩。4.山东省依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确立麦子种植总面积核准和补贴发放规定,依照1亩不少于134块的规范发放补贴。5.浙江金华市武义县种植粮种总面积50亩以上粮食作物经营规模种植大户人家,给予120元/亩的经营规模种粮补贴,种植早稻提升80元/亩奖赏;对稻谷育供秧秧盘补贴5元,当季晚稻每秧盘补贴9元,连种晚稻每秧盘补贴6元;进行稻谷翠绿色增产高效率建立示范性比赛,给予得奖行为主体0.5-4万余元奖赏;种植油菜子50亩以上种植行为主体,按照实际种植总面积给予200元/亩补贴;垦造农用地工程验收后三年内按照要求种植的,给予种植稻谷的1500元/亩,别的农作物600元/亩,种植的300元/亩补贴;帮扶规模化抛秧、规范化粮库、粮食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据投资总额、经营规模给予基础设施机械设备资金投入补贴,补贴占比不超过60%,一个新项目最大补贴不超过200万余元。总体来说,2022年粮食直补全国各地规范不一样,差异省区不一样城区不一样县区的粮食作物补贴价钱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全国各地粮食作物补贴类型和规范不一样,实际需根据当地官方宣布工作的通知为标准。
粮食补贴2022年什么时候发放呢?农补每亩地多少钱呢?
粮食补贴2022年什么时候发放呢?农补每亩地多少钱呢?粮食补贴发放时间与作物成熟期直接相关。在华中地区,粮食补贴在3月至5月粮食成熟较早时发放,而成熟较晚的将在6月发放。粮食补贴在不同省份的发放时间存在差异。2022年东北地区粮食补贴的到达时间是黑龙江8月10日左右,辽宁9月底之前,内蒙古10月底之前。一般来说,国家要求所有地区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应在6月底前到位。今年,每亩农业补贴的补贴标准因地制宜,每亩多几百元,少几十块,具体与农作物品种有关。因此,应以当地官员发布的具体通知为准。今年部分地区每亩农业补贴补贴标准如下:1、广西玉林耕地保护补贴:所有有权承包耕地的农民和承包本市国有农场耕地的农场工人,如果他们保护耕地并且不改变其用途,可以获得补贴。但是,在耕地和废弃耕地上种植树木、多年生或木本果树、茶叶、桑树等的,不予补贴。稻米生产补贴:符合县(市、区)资格条件的稻米生产者可以自愿申报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亩。 实际粮食农户一次性补贴:补贴对象为符合县(市、区)补贴条件的粮食生产者。最高不超过200元/亩。双季轮作补贴:项目县(市、区)选择相对相邻的地区开展“稻-稻-肥”、“稻-油”、“稻-稻-菜”、“稻-稻-薯”等轮作模式的示范,并对示范地块的相关成本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50元/亩。大豆和玉米条带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县(市、区)选择相对相邻的地区进行大豆和玉米条带复合种植示范,并向农民或承担示范种植的新企业实体提供补贴。最高不超过200元/亩。2、浙江衢州对于种植50亩以上早稻的大型种植者,将根据早稻的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50元的额外补贴。3、吉林省辽源市东风县该县对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实行统一补贴标准。根据省财政厅、农业和农村厅批准的2022年我县粮食农户一次性补贴金额和当年实际种植面积,我县补贴标准为27.92元/亩(1000平方米)。
粮食补贴按什么发放
根据相关规定,粮食补贴是农民的耕地面积乘以每亩地的补贴金额。简单地说,农民种植面积越大,补贴就越多。1.粮食补贴的发放时间 粮食补贴的发放时间和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对于粮食成熟较早的华中地区,发放时间为3到5月份,而对于粮食成熟较晚的华东地区,要等到6月份。具体标准每个地区会有细微差别,具体还要看当地政府公布的通知。2.粮食补贴的发放金额根据相关规定,粮食补贴是农民的耕地面积乘以每亩地的补贴金额。简单地说,农民种植面积越大,补贴就越多。3.粮食补贴的发放方式粮食补贴主要采取一卡通和现金两种发放方式。具体的发放方式农民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4.粮食补贴对象现在的粮食补贴对象是土地承包人,包括蔬菜和草地。有不少农民问,粮食补贴到底补给承包人还是耕种人,国家规定,承包权再谁,补贴给谁,当然要是合同中声明给耕地人,那就另说。5.发放标准变化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广泛被国家重视,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所以才有了很多项农业补贴。不过现在,有很多农民工兄弟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都闲置了,也就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根据相关规定,粮食补贴是农民的耕地面积乘以每亩地的补贴金额。简单地说,农民种植面积越大,补贴就越多。以下情形没有补贴1、拥有承包地超过3年及以上没有使用,且没有办理流转的农民;2、利用承包地从事与粮食生产无关的活动的农民;3、未经同意私自开荒的农民;4、本人的土地常年抛荒、弃耕、不管理的,领不到补贴;5、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不能作为耕地使用,不能领取土地补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第三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六十三条粮食补贴算是在农村一种普惠性的补贴,因为领取的门槛比较低,基本上家家都能领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取这项补贴就不需要任何条件,最起码的一条是种地的农民才能领取。
粮食补贴的发放政策
粮食补贴政策是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为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日,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亿元,用于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一般是在每年的6-7月份左右发放,但每个地区会有差别:
1、6月之前进行玉米、大豆补贴品种面积申报。
2、6月-8月中旬会进行面积核实、公示。
3、8月25日前上报省统计局以及农业相关部门。
4、粮食补贴主要采取一卡通和现金两种发放方式。
那么粮食补贴怎么查询?
粮食直补一般会打入“一卡通”账户,如果账户没有粮食补贴金就看当地是否通过现金或者是其他渠道进行补发。
首先您可以去查询一下“一卡通”,农民朋友们有空可以去信用社查询一下,看看有没有直补金到账。每年当地的金额都会有公布,到县财政局或者乡镇政府或者财政所农业站等地方就可以找到。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为您解答的粮食补贴的发放政策,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第三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2022粮食补贴下来了吗
2022多地粮食补贴下来了,但像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地区可能要到8月才开始发放,因为2022粮食补贴下来时间跟农作物成熟时间有关,一般粮食成熟早的地区在3-5月发放,晚的地区9-10月份发放,但大多数地区是在6月份发放,比如华中地区粮食补贴一般在3-5月发放,黑龙江在8月10号左右发,因此具体以当地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2022部分地区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如下:1.2022北京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于4月底前发放完毕,于5月中旬前将补贴发放情况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2.2022云南文山砚山县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4月15日前务必将资金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3.2022重庆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力争4月20日前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4.2022安徽六安裕安区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6月30日前将补贴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直接打卡发放给种粮补贴对象,7月30日前将双季晚稻和秋玉米直接打卡发放给种粮补贴对象。5.2022广东韶关乐昌市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补贴资金需在4月中旬前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发放情况请在4月22日前报乐昌市财政局备案。6.2022福建三明市粮食补贴下来最新消息:由农业农村局委托金融机构于4月20日前将实际种粮补贴资金拨付到种粮农民的“一折通”或“一卡通”上。
种玉米有补贴吗
法律分析:种玉米有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但具体多少需以当地标准为准。法律依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第五条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用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补贴对象为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服务主体倾斜。对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资金统筹用于资本注入、担保费用补助、风险补偿等方面。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玉米生产者补贴是指发放给玉米实际生产者(包括本地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合法的外来租种者等)。对于土地流转的,补贴资金应发放给实际生产者,如由土地承包者领取补贴的,有关地方政府要引导承包者相应减少土地流转费用,真正让玉米生产者受益。补贴发放时间集中于秋粮集中上市时间。最早发放的时间预计在8月,最晚发放时间为11月-12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十六条 国家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粮食补贴从哪一年开始发的
法律分析:粮食补贴是在2004年开始发的。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七、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十七)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严禁地区封锁,搞好产销区协作,优化储备布局,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当前,粮食主产区要注意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要本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原则,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国家粮食补贴从哪一年开始
法律分析:2004年开始,次年发放。1.2004年开始的粮食直接补贴2、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十二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法相应延长。国家所有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依法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农业政策有哪些
1、种粮直补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国家对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有哪些啊?
2011年国家扶持农业政策及项目集锦(30项)\x0d\x0a \x0d\x0a 1.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x0d\x0a\x0d\x0a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大兴水利强基础,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全力夺取全年好收成,巩固“十一五”好势头,实现“十二五”好开局,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增加有效供给和稳定价格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贡献。\x0d\x0a \x0d\x0a 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针对水利建设滞后、设施不足的瓶颈制约,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大力推进改革,着力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发展生产保供给,就是要立足抗灾夺丰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x0d\x0a \x0d\x0a 1万亿斤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物价总水平稳定。提高效益增收入,就是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民收入继续有较快增长。提升能力促转变,就是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防范风险保安全,就是要坚持不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就是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的体制机制。\x0d\x0a \x0d\x0a 2.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政策\x0d\x0a \x0d\x0a 2011年中央决定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要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x0d\x0a \x0d\x0a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增长15.2%。其中,一是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938.7亿元,主要包括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5.4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0亿元,农业扶贫开发资金306亿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6.6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94.06亿元等。二是安排农业“四补贴”1406亿元,具体为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良种补贴2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175亿元。三是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963.6亿元,其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0亿元。\x0d\x0a \x0d\x0a 在今年冬春季节的抗旱工作中,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中央财政又分两批安排抗旱资金\x0d\x0a \x0d\x0a 129亿元。用于支持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粮食生产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抗旱浇水补助、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抗旱服务队装备补助,以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东北大棚育秧、西南和西北地膜覆盖等补助政策。\x0d\x0a \x0d\x0a 3.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x0d\x0a \x0d\x0a 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新增部分重点支持种粮大户。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1月份,中央财政已预拨地方补贴资金986亿元,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x0d\x0a \x0d\x0a 4.良种补贴政策\x0d\x0a \x0d\x0a 2011年良种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标准进一步提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实行全覆盖。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提高到15元。早稻补贴标准提高到15元,与中晚稻和棉花持平;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统一招标、差价购种补贴方式,也可现金直接补贴,具体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继续实行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在藏区实施青稞良种补贴,在部分花生产区继续实施花生良种补贴。\x0d\x0a \x0d\x0a 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x0d\x0a \x0d\x0a 2011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30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补贴标准。定额补贴按不超过各省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算,汶川地震重灾区县、重点血防疫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x0d\x0a \x0d\x0a 6.完善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x0d\x0a \x0d\x0a 为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提高5元、7元和7元,提价幅度分别为5.6%、8.1%和8.1%;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提高9元、10元、23元,提价幅度分别为9.7%、10.3%和21.9%。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将有利于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促进农民种粮收益稳步增长,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x0d\x0a \x0d\x0a 7.产粮大县奖励政策\x0d\x0a \x0d\x0a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一方面逐年加大奖励力度,一方面不断完善奖励机制。2010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约210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中央财政依据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各占50%、25%、25%的权重,结合地区财力因素,将奖励资金直接“测算到县、拨付到县”。对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位的超级大县,中央财政予以重点奖励;超级产粮大县实行粮食生产“谁滑坡、谁退出,谁增产、谁进入”的动态调整制度。自2008年起,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框架内,增加了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奖励条件,全国共有900多个县受益。为更好地发挥奖励资金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中央财政建立了“存量与增量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奖励机制,要求2008年以后新增资金全部用于促进粮油安全方面开支,以前存量部分可继续作为财力性转移支付,由县财政统筹使用,但在地方财力困难有较大缓解后,也要逐步调整用于支持粮食安全方面开支。同时规定,奖励资金不得违规购买、更新小汽车,不得新建办公楼、培训中心,不得搞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25亿元,对粮食生产大县除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奖励政策外,对增产部分再给予适当奖励。\x0d\x0a \x0d\x0a 此外,2011年中央财政新增粮食风险基金预算40亿元并已下拨到省,用于继续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加上2009年和2010年已逐步取消的58亿元,中央财政通过三年全部取消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今后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249亿元将全部由中央财政补助,每年减轻主产区财政负担98亿元。\x0d\x0a \x0d\x0a 8.生猪大县奖励政策\x0d\x0a \x0d\x0a 生猪调出大县政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目的是调动地方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安全。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0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0年奖励县数362个。2011年中央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防疫管理、粪污处理和贷款贴息等;扶持生猪产业化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引导产销衔接,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x0d\x0a \x0d\x0a 9.大规模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x0d\x0a \x0d\x0a 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是促进粮棉油糖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的有机结合,挖掘增产潜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在全国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000个,总面积超过56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380个、油料作物370个、新增糖料万亩示范片50个。共惠及7048个乡镇(次)、37688个村(次)、1260.77万农户(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将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也要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整乡整县高产创建。今年,中央财政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亿元高产创建补助资金。\x0d\x0a \x0d\x0a 10.建设高标准农田政策\x0d\x0a \x0d\x0a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2000多亿元,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各自资金渠道,积极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其中,2010年,国家安排用于田间工程建设资金55亿元,建设1380万亩高标准粮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提升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条件保障。\x0d\x0a \x0d\x0a 2011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正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要求,抓紧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分区布局、建成标准、主要措施,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积极筹措落实建设资金,突出重点区,抓住农田灌排、土壤质量和耕作技术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田有什么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主要有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已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法律依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第一条 在支持粮食加工设施方面,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烘干等初加工设施,提升粮食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第二条 在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方面,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提升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三条 在农田建设方面,积极支持从事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地方在安排建设任务和分解下达投资时,将资金向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帮助加快改善粮食生产田间设施条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022年农业补贴政策
2022年农业补贴主分为以下九类人群:1、轮作与种养结合;2、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营者;3、开展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的经营者;4、种植者;5、购置农机的经营者;6、生态畜牧的牧民;7、开展重金属治理的经营者;8、开展深耕土地的经营者;9、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有五类人是得不到农业补贴的,主要包括土地荒废3年以上者、从事非农生产者、生产造成严重污染者、用地未经审批者以及套取和冒领补贴者。2022年农业补贴强力扶持这5类项目: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田园综合体项目;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5、对养殖基地与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