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时间:2024-04-20 23:43:04 编辑:莆仙君

《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是由唐代何人所作?

司空图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地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是(  )。

【答案】: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故选D。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著,其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著,其作者是司空图。司空图(837年—908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咸通十年(869年)登进士第。历任光禄寺主薄、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广明元年(880年)冬,黄巢入长安,图退居河中。光启元年(885年)拜知制造,迁中书舍人。不久,唐僖宗出幸宝鸡,图遂归隐中条山王官谷。此后几经迁移,终未出仕。朱全忠称帝,以礼部尚书召,不赴。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闻唐哀帝被害,不食而卒。司空图论诗,强调“近而不浮,远而不尽”,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认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对此后严羽的“妙悟”说、王士祯的“神韵”说均有影响。又标举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种风格,著为《诗品》,对此后的风格论亦有影响。其诗多近体,绝句数量尤多。《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影响《二十四诗品》主要是对陶、王一派山水田园诗创作经验的总结。从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他在评述唐代诗歌发展时,特别突出了王、韦一派的重要地位,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是属于这一派的。《诗品》的思想主要是体现了隐逸高士的精神情操,这和以陶、王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是完全一致的。《诗品》中所体现的一些主要审美观念,例如整体的美、自然的美、含蓄的美、传神的美、动态的美,也大都是从山水田园诗中概括出来,虽然这些审美观念本身具有广泛性,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中,然而,在《诗品》中是以自然景物、山水田园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王渔洋标举“神韵”,其精神与《诗品》是一致的,故其《唐贤三昧集》中不录李、杜,而“独推右丞、少伯以下诸家得三昧之旨”,“盖专以冲和淡远为主,不欲以雄鸷奥博为宗”(翁方纲《七言诗三昧举隅》),显然也是受《二十四诗品》影响之结果。《二十四诗品》的重要性和远大影响还体现在后人对它的摹仿上,历代产生了许多续作,并已经不限于诗歌理论的范围,如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黄钺《二十四画品》、郭麐《词品》、杨夔生《续词品》、江顺诒《续词品二十则》,魏谦升《二十四赋品》、于永森《诸二十四诗品》(含《新二十四诗品》《后二十四诗品》《续二十四诗品》《补二十四诗品》《终二十四诗品》《赘二十四诗品》)、许奉恩《文品》、马荣祖《文颂》等等,这些续作从另一个角度真实反映了《二十四诗品》的持久不衰的精品魅力。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谁?

唐代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司空图(837年—907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整体赏析《二十四诗品》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它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二十四诗品简介

  1、《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一说李嗣真)编著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

  2、《二十四诗品》旧提为晚唐司空图撰,实则作者存疑,其继承了到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到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天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通篇充盈到家气息,到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二十四诗品也是到所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

  3、《二十四诗品》特别谈诗的风格文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风格”多称为“体”。

  4、《二十四诗品》虽被称为“诸体毕备,不主一格”,其实全都打上作者世界观的烙印,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希心释到、笃好虚淡、落落寡合、心中悲凉的隐者的倾向与情绪。

  5、诗品”的“品”可作“品类”解,即二十四类;也可作“品味”解,即对各种风格加以玩味。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求诗天然而不做作,真纯而不虚矫,随兴而不勉强。这些贯穿全书的思想,也是对诗艺的贡献。


二十四诗品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诗品作者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者:司空图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地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二十四诗品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诗品

1、《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一说李嗣真)编著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

2、《二十四诗品》旧提为晚唐司空图撰,实则作者存疑,其继承了到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到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天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通篇充盈到家气息,到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二十四诗品也是到所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

3、《二十四诗品》特别谈诗的风格文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风格”多称为“体”。

4、《二十四诗品》虽被称为“诸体毕备,不主一格”,其实全都打上作者世界观的烙印,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希心释到、笃好虚淡、落落寡合、心中悲凉的隐者的倾向与情绪。

5、诗品”的“品”可作“品类”解,即二十四类;也可作“品味”解,即对各种风格加以玩味。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求诗天然而不做作,真纯而不虚矫,随兴而不勉强。这些贯穿全书的思想,也是对诗艺的贡献。


李嗣真《书后品》

昔仓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盖德成而上,谓仁、义、礼、智、信也,艺成而下,谓礼、乐、射、御、书、数也。吾作《诗品》,犹希闻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难也。及其作《书评》而登逸品数者四人,故知艺之为末,信也。虽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当绝终古,无复继作也。故斐然有感而作《书评》,虽不足以对扬王休、弘阐神化,亦名流之美事 耳。与夫饱食终日,博奕犹贤,不其远乎?项籍云:“书足以记姓名”此狂夫之言也。嗟尔后生,既乏经国之才,又无干城之略,庶几勉夫斯道。近代虞秘监、欧阳银青、房、褚二仆射、陆学士、王家令、高司卫等亦并由此术,无所间。然其中亦有更无他技而俯措朱绂,如此则虽惭君子之盛烈,苟非莘野之器,箕山之英,亦何能作诫凌云之台,拂衣碑石之际邪!今之驰骛,去圣逾远,徒识方圆,而迷点画,亦犹庄生之叹盲者,《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 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授之于史陵,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其妙处也。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虞秘监受于永禅师,皆有法体。今人都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风而称珍,不亦谬哉!其议论品藻,自王愔以下,王僧虔、袁、庾诸公已言之矣;而或理有未周,今采诸家之善,聊措同异,以贻诸好事。其前品已定,则不复铨列。素未曾入,有可措者,亦复云尔。太宗、高宗皆称神札,吾所伏事,何敢寓言!始于秦氏,终于唐世,凡八十一人,分为十等。 

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张芝(章草)。      钟繇(正书。)      王羲之(三体及飞白。) 

王献之(草、行书,半草行书。) 

右四贤之迹,扬庭效伎,策勋底绩。神合契匠。冥运天矩,皆可称旷代绝作也。而钟、张筋骨有余,肤肉未赡,逸少加减太过,朱粉无设,同夫披云睹日,芙蓉出水,求其盛美,难以备诸。然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又似沃雾沾濡,繁霜摇落。元常正隶如郊庙既陈,俎豆斯在;又比寒涧豁,秋山磋峨。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氤氲兰麝,其难征也,则缥缈而已仙;其可觌也,则昭彰而在目。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黼绣摛其七采,故使离朱丧明,子斯失听,可谓草之圣也。其飞白也,犹夫雾系卷舒,烟空照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腾而无地,可谓飞白之仙也。又如松岩点黛,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既离方以遁圆,亦非丝而异帛,趣长笔短,差难缕陈。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风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涛簸岳。故谢安石谓公当胜右军,诚有害名教,亦非徒语耳。而正书、行书如田野学士越参朝列,非不稽古宪章,乃时有失体处。旧说称其转研去鉴,疏矣。然数公皆有神助,若喻之制作,其犹《雅》、《颂》之流乎。 

评曰:元常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后之学者恐徒伤筋膂耳。然右军肇变古质,理不应减钟,故云:“或谓过之。”庾翼每不服逸少,曾得伯英十纸,丧乱遗失,常恨妙迹永绝。及后见逸少与亮书,乃曰:“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方乃大服羲之。又曾书壁而去,子敬密拭之,而更别题。右军还观之曰:“吾去时真大醉。”子敬乃心服之矣。然 右军终无败累,子敬往往失落,及其不失,则神妙无方,可谓草圣也。 

赞曰:仓颉造书、鬼哭天廪,史籀堙灭,陈仓籍甚。秦相刻铭’烂若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 

上上品二人。 

程邈(隶)   崔瑗(小篆) 右程君首创隶则,规范焕于丹青、崔氏爰效李斯,点画皆如镌石。传之后裔,阙功亦茂。此外镌勒,去之无乃藑乎,若校之文章,则《三都》、《二京》之比也。 

上中品七人。 

蔡邕   索靖   梁鹄   钟会 

卫瓘   韦诞   皇象 

右白王、崔以降,更无超越此数君。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蔡,皇、卫草迹,殆亚于二王。钟、索迹虽少,吾家有小钟正书《洛神赋》,河南长孙氏雅所珍好,用子敬草书数纸易之。索有《月仪》三章,观其趣况,大力遒竦,无愧珪璋特达。犹夫聂政、相如千载凛凛,为不亡矣。 又《毋丘兴碑》,云是索书,比蔡,《石经》无相假借。蔡公诸体,惟有《范巨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绝。王简穆云:“无可以定其优劣。”此亦何劳品书者乎! 

上下品十二人。 

崔寔(章草) 郗鉴   王廙   卫夫人(正书) 

王洽     郗愔   李式   庾翼 

羊欣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右,逸少谓领军“弟书不减吾”,吾观可者有数十纸,信佳作矣,体裁用笔似逸少,虚薄不沦。右军藻鉴,岂当虚发!盖欲假其名誉耳。措之中下,岂所谓允佥望哉!崔、卫素负高名,王、庾旧称拔萃,崔章草甚妙,卫正体尤绝。世将楷则远类羲之,犹有古制,稚恭章草颇推笔力,不谢子真。郗、李超迈,过于羊欣。欧阳草书,难于竞爽,如旱蛟得水,毚兔走穴,笔势恨少。至于镌勒及飞白诸势,如武库矛戟,雄剑欲飞。虞世南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绮娇春,鹓鸿戏沼,故当子云之上。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 

评曰:虫篆者小学之所宗。草隶者士人之所尚,近代君子多好之,或时有可观耳。然许靖之迹,殆不减小令,常叹曰:“钟书初不留意,试作之,乃不可得。研之弥久,如有仿佛。乃知有画龙之惑耳,安可厚诬乎?此群英允居上流三品,其中铨鉴,不无优劣。 

赞曰:程邈隶体,崔公篆势,梁、李、蔡、索、郗、皇、韦、卫,羊习献规,褚传羲制,邈乎天壤,光阙来裔。 

中上品七人。 

张昶   卫恒   杜预   张翼 

郗嘉宾  阮研   汉王元昌 

右文舒《西岳碑》但觉妍冶,殊无骨气,庾公置之七品。张翼代羲之草奏,虽曰“小人几乎乱真。“更乃编之乙科,泾渭混淆,故难品会。至于卫、杜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娟详惟,谅少俦匹,书賔与王庾相捋。是则高手颜黄门有言:阮交州、萧国子、陶隐居各得右军二体,故称当时之冠绝。然萧公力薄,终不能逮。阮汉王作献之气势或如剑舞往往胜几。 

中中品十二人 

谢安   康昕   桓玄   丘道护 

许静   萧子云  陶弘景  释智永 

刘珉   房玄龄  陆柬之  王知敬 

右谢公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康昕巧密精奇,有翰飞莺弄之体。桓玄如惊蛇如草,銛锋出匣。刘珉比颠波赴壑,狂涧争流。隐居颖脱得书之筋髓,如麓景霜空,鹰隼初击。道护谬登高品迹乃浮澷。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则青出于蓝。故非子云之徒,子云正隶功夫恨少不至高绝也。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房司空含文抱质,王家令碎玉残金,房如海上双鵷(yuān),王比松间孤鹤 。 

中下品七人 

孙皓   张超   谢道蕴   宗 炳 

宋文帝  齐高帝  谢灵云 右,孙皓,吴人酣畅,骄其家室,虽欲矜豪,亦复平矣。张如郢中少年,乍入京辇,纵有才辩,盖亦可知。谢韫是王凝之之妻,雍容和雅,芬馥可玩。宋帝有子敬风骨,超纵狼藉,翁焕为美。康乐往往惊遒,齐帝时时合兴,知慕韩、彭之豹变,有异张、桓之拾青。宗炳放逸屈慑,颇斅康、许,量其直置孤梗,是灵运之流也。 

评曰:古之学者皆有规法,今之学者但任胸怀,无自然之逸气,有师心之独任。偶有能者,时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而欲乘款段,度越骅骝,斯亦难矣。吾当告勉夫后生,然自古叹知音者希,可谓绝弦也。 

赞曰:西岳张昶,江东阮研,银鹰贞白,铁马桓玄,卫、杜花散,安、康绮鲜。元昌、柬之,名后身先。 

下上品十三人 

陆机   袁崧  李夫人  谢眺 

庾肩吾  萧纶  王褒   斛斯彦明 

钱毅   房彦谦 殷令名  张大隐   蔺静文 

右士衡以下,时然合作,踳(chuǎn)驳(同“驳”)不伦,或类蚌质珠胎,乍比金沙银砾。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谢吏部、庾尚书创得今韵。邵陵王、王司空是东阳之亚,房司隶、张隘州参小令之体。蔺生正书甚为鲜紧,亦有规则。钱氏小篆、飞白,宽博敏丽,太宗贵之。斛斯笔势,咸有由来,司隶宛转、颇称流悦,皆著名矣。殷氏擅声题榜,代有其人。嗟乎!有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则其功夫全弃,但有佳处,岂忘存录! 

下中品十人 

范晔   萧思话   张融   梁简文帝 

刘逖   王 晏    周颙   王崇素 

释智果  虞绰 

右,范如寒隽之士,亦不可弃,萧比遁世之夫,时或堪采。思光要自标举,盖无足褒;简文拔群贵胜,犹难继作。刘黄门落花从风,王中书奇石当径。彦伦意则甚高,迹少俊锐。崇素时象丽人之姿,智果颇似委巷之质。虞绰锋颖迅健,亦其次矣。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 渊    梁武帝   梁元帝 

陈文帝   沈君理   张正见 

右数君亦称笔札,多类效颦,犹枯林之春秀一枝,比众石之孤生片琰。就中彦回轻快,练倩有力,孝元风流,君理放任,亦后来之所习,非先达之所营。吾党论书,有异于是。 

评曰:前品云“萧思话如舞女回腰,仙人啸树”,则亦曰佳矣,又云“张伯英如汉武学道,凭虚欲仙”,终不成矣。商榷如此,不亦谬乎?吾今品藻,亦来能至当,若其颠倒衣裳,白圭之玷,则庶不为也。后来君子,倘为鉴焉。 

赞曰:蚌质怀珠,银钢蕴砾,陆、谢参踪,萧、张继迹。思话仙才、张融赏击,如彼苦秀,众多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