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何兆武

时间:2024-10-24 08:21:14 编辑:莆仙君

翻译家何兆武逝世,享年100岁,他生前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语言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钥匙。可能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从小就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原本语言不同的两个国家可以进行交流?而其中要想进行语言以及文化上的交流,就一定少不了翻译家。也正是因为这些翻译家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翻译家何兆武逝世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而这些进步和发展,与其背后默默无闻进行推动的伟人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人大多默默无闻,即便是在做出一些成绩之后,也能够做到非常低调,深藏功与名。但是这些人对于我国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却始终名留青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当中的烙印。最近翻译家何兆武逝世的消息频繁登上热搜,而他本人不仅仅是因为翻译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样也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翻译家何兆武生前贡献可能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是如果说起来研究政法以及哲学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这位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大多数入门书籍以及必读书籍,完全是由何兆武进行翻译的,比如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或者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些书籍的翻译对于我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及推动了我国的发展。何兆武先生将中西方哲学以及证法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表达出自己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样的贡献不仅巨大,而且非常深远,而如今能到达何兆武先生境界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吾辈当自强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后备力量的衔接,同样也需要平滑的过渡,这些智者为吾辈铺平了前方的道路,而作为后辈来讲,也一定要当自强。何兆武先生生前多次前往西方国家,并且能够明确指出,我国与当初西方国家差距在哪里,正是因为对西方国家进行深入透彻研究,所以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拉近距离。虽然说我们未必能够触及到前辈的成就,但是也要为我国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兆武先生一生致力于为我国作出贡献,虽获得翻译终身成就奖,但也不足以表达其贡献和能力,这样载入历史长河的人物,也值得我们终身铭记。

著名翻译家何兆武逝世,享年100岁,他这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

据澎湃新闻与华中师范大学最新发布消息,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5月2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何兆武(1921.9-2021.5.28),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哲学》等。何兆武先生的一生,影响我们的一代就国内而言,如果说研究近代中国史,是由于近些年论著中看不到章先生,所以不知道他,还情有可原;如果说研究哲学、政法,却不知道何先生,真是还没入门,因为这些可谓必读书目都是他翻译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上卷)。把他划为史学理论实在是贬低和误解。直到今日,国内能像他那样贯通中西方哲学、政法,并且提出自己深刻理解的人,仍然寥若晨星。仅看他《冲击与反响》这一段足矣——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原子论;中世纪以降,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家思想是以一种明确无误的方式根据个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在立论的。即使为个人的权利辩护,也只能是出之以经院哲学说经的形式,即引经据典,而不是根据“自明的真理”,即自然权利。下迄十九世纪末,康有为变法,在理论上仍须乞灵于古代圣人的微言大义,而非近代个人的天赋人木又。这或许是传统中国与近代西方两种文化精神最为不同的所在。西方的权利观诉之于自然原则,中国的权利观诉之于权威原则。与此相应,两种不同的思路就分别是:集体的价值取决于它对个人所贡献的服务和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对集体所贡献的服务。

100岁何兆武、95岁章开沅同日仙逝,他们的去世对中国史学界有何影响?

近日学术界两位巨星陨落,100岁的何兆武先生,95岁的章开沅先生在同日仙逝。这两位先生的去世对于学术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何兆武先生既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知名的翻译家,他翻译的很多西方哲学类的书目是学习哲学的必读书目。章开沅先生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这两位先生为学术界所作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何兆武先生的哲学研究成果影响了中国一代的哲学人,而章开沅先生。不仅在学问方面令人折服,更是有着老一代学者的风骨。有人说,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在历史哲学方面研究的进程,就一定要去拜读何老先生的著作。也许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何兆武先生的评价如此之高。这是因为研究哲学相关的必读书目都是何兆武先生翻译的,包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上卷)。而有何老先生口述的历史作品《上学记》,更是被称为浓缩了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不仅让人们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学子求学而时的心理状态,更能引人深思,面对现如今社会教育所遇到的种种困境该如何解决。章先生是我国辞去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第一人,风骨令人敬佩。如果说何兆武先生的成果影响了一代哲学人,那么章开沅先生在教育界的所做的一切则是影响到无数的学子。章先生。看透了如今高校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他自己也辞去资深教授这一身份给年轻人让路。因此有人评价先生是心中真正有学生,先生的逝世对于学术界来说是重大的损失。两位先生的逝世也警醒着我们,时代责任的接力棒已经开始传递到了新一代学者们手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奋发努力,不要辜负了先辈们的期待。

著名学者何兆武、章开沅相继辞世,他们曾获得过哪些奖项?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在京逝世,享年99岁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创建人章开沅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8时15分在武汉仙逝,享年95岁。5月份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多名人相继逝世,让人非常难受。何兆武获得的主要荣誉奖项是“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而章开沅获得的主要奖项是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两个大师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种著作等身的人了,学贯中西,是中国文化界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可能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对这两个人并不熟悉,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当中,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开创了无数的先河,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望其项背的。何兆武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何兆武先生坚毅的性格。在那种学习氛围之下,何兆武做学问的能力进步非常迅速。在他一生当中,一直致力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并出版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著作,这些著作都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读物。甚至有人说,如果你想学习中国的思想文化史,那么你就离不开何兆武先生。章开沅先生则是学贯中西,拥有着博士的学位,他致力于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并因此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成为中国历史著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之外,章开沅先生还是一个颇具文人风骨的大师,他以前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享受着“资深教授”的名誉和称号。但是他为了能够潜心研究,毅然请辞,并且放弃了每年的十万块钱津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