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什么扬四字成语
1. 威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狐假虎威、 耀武扬威、 威风凛凛、 威武不屈、 并威偶势、 威刑不肃、 畏威怀德、 威刑肃物、 威望素著、 龙威虎振、 威恩并行、 汉官威仪、 威无所施、 发威动怒、 赫斯之威、 宣威耀武、 祥麟威凤、 威动海内、 威尊命贱、 恩威并施、 利诱威胁、 高大威猛、 擅作威福、 祲威盛容、 威仪孔时、 下车作威、 社威擅势、 下马作威、 威而不猛、 威震三军、 声威天下、 威重令行、 怀德畏威、 威振天下、 威凤片羽、 摄威擅势、 威仪不类、 作威作福、 威震天下、 假虎张威、 八面威风、 恩威并着、 节威反文、 威仪不肃、 狐虎之威、 狮威胜龙 取威定功、 威胁利诱、 声威大震、 狮威胜虎、 威福自己、 草木知威、 威信扫地、 震主之威、 威凤一羽、 恩威并济、 克爱克威、 凛凛威风、 龙威燕颔、 取威定霸 2. 威的四字成语 扬威曜武、威恩并行、畏威怀德、并威偶势、威刑不肃、发威动怒、威刑肃物、取威定功、养威蓄锐、威望素著、威风八面、威风祥麟、扬武耀威、龙威虎振、宣威耀武、养锐蓄威、威福自己、声威大震、威无所施、震主之威、威胁利诱、恩威并济、威信扫地、赫斯之威、狮威胜虎、威凤一羽、汉官威仪、威风凛凛、取威定霸、克爱克威威仪孔时、祥麟威凤、威望素着、龙威燕颔、利诱威胁、威重令行、摄威擅势、威而不猛、威震天下、声威天下、恩威并施、威动海内、怀德畏威、狐藉虎威、威仪不类、祲威盛容、草木知威、养锐蓄威、作威作福、狐假虎威、作福作威、下车作威、威震三军、威尊命贱、狮威胜龙、养威蓄锐、擅作威福、凛凛威风、扬威耀武、威凤祥麟威凤片羽、狐虎之威、龙威虎震、恩威并用、威武不屈、威振天下、八面威风、下马作威、高大威猛、恩威并重、社威擅势、威风扫地、假虎张威、恩威并行、威风十足、奋武扬威、威迫利诱、恩威并着、威仪不肃、耀武扬威、节威反文、咫尺威颜、群威群胆。 3. 威的四字成语 扬威曜武、 威恩并行、 畏威怀德、 并威偶势、 威刑不肃、 发威动怒、 威刑肃物、 取威定功、 养威蓄锐、 威望素著、 威风八面、 威风祥麟、 扬武耀威、 龙威虎振、 宣威耀武、 养锐蓄威、 威福自己、 声威大震、 威无所施、 震主之威、 威胁利诱、 恩威并济、 威信扫地、 赫斯之威、 狮威胜虎、 威凤一羽、 汉官威仪、 威风凛凛、 取威定霸、 克爱克威 4. “威”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威德相济: 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威风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 *** 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威迫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威震天下: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5. 有关威的四字词语 威刑肃物 威武不屈 威重令行 威风八面 威风扫地 威风凛凛 威凤一羽 作威作福 并威偶势 扬威曜武 扬威耀武 摄威擅势 祲威盛容 畏威怀德 节威反文 养威蓄锐 龙威虎震 八面威风 咫尺威颜 假虎张威 克爱克威 奋武扬威 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 扬武耀威 耀武扬威 养锐蓄威
什么扬威的成语
符合题目的成语只有一个:耀武扬威。
释义: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姜维在南郑城上见魏延、马岱耀武扬威蜂拥而来;
近义词:张牙舞爪、飞扬跋扈等。
反义词:弃甲曳兵、平易近人等。
例句: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古今名人爱国的事迹
苏武牧羊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元兵来势凶猛,紧迫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
那拆掉的虽是木桥,却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以备复建之用。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闻讯接应,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文天祥万分感激,当场为此桥取名为“大义桥”,后人也有传说为“待御桥”。
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间,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树立的三块石碑,均有秀丽的碑文。
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林泰)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满怀地写了《题国公桥》一诗:
当年丞相过桥东,
战马啸啸满路风。
万古人间留壮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伤心荒涧碑犹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吊古不堪回首望,
冷烟萎草夕阳红。
这首凄凉,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爱国将领吉鸿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恰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戎马生涯。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伍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致有“吉大胆”之称,他率领的部队则号称“铁军”。到了1930年,也就是吉鸿昌35岁那年,被提拔为国民军第22路军的总指挥。当时正值北伐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可是国民党借口“攘外必先安内”,拼命剿杀共产党。这时吉鸿昌奉命攻打鄂豫皖苏区,他在前线化装成小炉匠进入苏区,亲眼见到共产党的真实情况,觉得茅塞顿开,并为自己立定了目标:“投错了门路,就拔出腿来!”于是准备率部起义。不料蒋介石得到密报,很快解除了吉鸿昌的兵权,以“考察”的名义将他驱逐到国外。
就在吉鸿昌出国前夕,9·18事变发生,他听到这一消息“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
1
B02031369_931
2012-10-06
冰心、巴金和萧乾三位文坛巨匠之间的友谊,始于70年前。
冰心眼中的巴金与萧乾
冰心与巴金相识于30年代初期。冰心曾经在一篇题为“一位最可 爱可佩的作家”的文章中说,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在于他的“真诚”, 为文为人,都是如此。
冰心深有感触的,还有巴金对恋爱和婚姻态度的严肃和专一。 “巴金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处之一。” 冰心晚年读巴金《再忆萧珊》时,还深深地为这对患难夫妻的一片真情所打动,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萧乾与冰心的弟弟谢为楫是少年时的同窗好友。放学后,萧乾常 常连家都不回就跟着为楫到“谢家大院”去玩耍,慢慢地和为楫的姐姐谢婉莹(冰心)熟了,于是跟着为楫喊她“大姐”,竟一直就叫到了90岁。
冰心不仅是萧乾的“大姐”,而且一度还兼着“师娘”的双重身份。1933年,萧乾由辅仁大学转入燕京大学读新闻,选修了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教授的社会学课。当时冰心在燕京、清华两所大学同时任教,萧乾又成了他们在燕南园府上的常客。
到了80年代,冰心的丈夫和三个弟弟相继去世,冰心有一次对来访的萧乾夫妇说:“我的三个弟弟都不在了,见了‘饼干’,就像见了我弟弟一样。”
巴金眼中的冰心与萧乾
早年的巴金是在冰心的作品中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的。他曾和弟弟一边读冰心的《繁星》,一边学着做小诗。这些诗句,他至今不忘。年少时,他跟着冰心爱星星,爱大海。成年后,一直到今天,冰心不仅是他的大姐,更是他的精神支柱。曾经多少次,被疾病折磨的巴金想搁笔不写了,但看到冰心仍在写,仍在呐喊,便“不敢躺倒,不敢沉默,又拿起笔来了”。1989年5月5日巴金给冰心写信道:“70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1994年5月20日,巴金又写道:“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巴金第一次见到萧乾是在沈从文家里。萧乾曾写道:“我能活下来……得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不能再惊动了,另一个我应称他做‘师傅’。”这两个人,便是沈从文与巴金。
萧乾不能忘记1957年那个心酸又温暖的日子。身为“右派”的他,这天被通知去怀仁堂开会,他知趣地缩在一个角落。巴金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他连连说道:“这不是你坐的地方。”巴金就像没听见,亲切地问这问那,并嘱他“要虚心,要谨慎”。
萧乾解放前的许多作品是巴金编辑出版的。那本“过了海峡”的《人生采访》,是巴金一篇篇从报上帮他剪下来汇集出版的。可以说,萧乾是在巴金的敦促和鼓励下从事文学创作的。文艺的春天来到时,巴金叮嘱萧乾:“我对你的要求是,80岁以前写出三四本书,小说或散文都行。”萧乾没有辜负“师傅”的心意,这20年,他出版的书籍有几十本之多。
萧乾眼中的冰心与巴金
在萧乾先生眼中,冰心是坚强而敏锐的。“冰心老人之了不起,
首先就在于她虽有时浸于回忆中,然而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凛然地盯着现实。什么尖锐的问题她都敢碰,什么不平她都要鸣……她拥有一腔火热的正义感和一颗大无畏的心灵。”
80年代初,萧乾在长文《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中写道:“巴金心胸开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教我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在巴金的引导下,眼界更开阔,心胸更开阔,文学视野也更开阔一些。”
萧乾先生曾为“巴金与20世纪学术研讨会”题词:“巴金的伟大,在于敢自我否定。”他称巴金为“一个敢于透视自己的人”,“我为我们之间有过整整60年的友谊而自豪。”
他曾为巴金《最后的话》的“最后”二字专门写下一封词义恳切的信,勉励巴金保持乐观“我们都算有点后劲儿的。我认为那个‘势头’应该保持到最后一息。那才真正是‘最后’。”
0
bfirst_712
2012-10-06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
aliwado_592
2012-10-06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叙拉古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生平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前287—212),诞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刚满十一岁时,借助与王室的关系,被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去学习。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口,是当时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这里有雄伟的博物馆、图书馆,而且人才荟萃,被世人誉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许多年,曾跟很多学者密切交往。他兼收并蓄了东方和古希腊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其后的科学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二一二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阿基米德的成就
阿基米德无可争议的是古代希腊文明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数学家及科学家,他在诸多科学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使他赢得同时代人的高度尊敬。
阿基米德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体积。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熟练的启用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还利用此法估算出∏值在 和 之间,并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提出了一套有重要意义的按级计算法,并利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 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方面。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他设计了一些圆球,用细绳和木棒将它们联接起来模仿日月和星辰的运动,并利用水力使它们转动。这样日食和月食就可以生动的表现出来了。阿基米德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 阿基米德的著作很多,作为数学家,他写出了《论球和圆柱》、《论劈锥曲面体与球体》、《抛物线求积》、《论螺线》等数学著作。作为力学家,他著有《论平板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论重心》等力学著作。在《论平板的平衡》中,他系统地论证了杠杆原理。在论浮体中、他论证了浮体定律。
阿基米德不仅在理论上成就璀璨,还是一个富有实践精神的工程学家。他一生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构和机器,除了杠杆系统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举重滑轮、灌地机、扬水机以及军事上用的投射器等。被称作“阿基米德举水螺旋”的扬水机是为了将水从大船的船舱中排出而发明的。扬水机可以利用螺旋把搬运到高处,在埃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现代螺旋泵的前身。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
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赫农王对阿基米德的理论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要求阿基米德将它们变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国王说:“这恐怕实现不了,你还是来帮我拖动海岸上的那条大船吧。”这条船是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的,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已经很多天了。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下来。 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