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是哪里人?
始祖是五代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钱学森为临安分支,而钱三强则属吴兴分支,两者同出钱氏一源头。钱氏即吴越钱氏,始祖是五代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 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 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而钱学森为临安分支,而钱三强则属吴兴分支,两者同出钱氏一源头。扩展资料: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钱三强的生平?
钱三强的生平:钱三强,原名钱秉穹,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出生,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约里奥一居里,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1992年逝世终年79岁,去世后的1999年9月18日,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扩展资料:1956年,钱三强带领40多名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实习考察。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回国,也来到苏联和钱三强一同考察。钱三强熟悉法国和西欧的情况,钱学森熟悉美国的情况,两人一见面,互相交流信息,更增加了对开展科学事业的信心。这时,驻苏大使刘晓奉命来找钱三强、钱学森两位科学家,征求对党内整风的意见。谈到当时的情景,钱三强说:学森刚从美国回国不久,对情况不够了解,就没有谈什么意见。这时的钱三强,已经参加工作9年,入党也已经3年了。他很深沉地说:我自认为,党对我十分信任。我既然参加了这个组织,就应该爱护这个组织。党要求我帮助党整风,又派人来征求意见,我应该讲出真心话。当时,满腔热情,没有任何顾虑。他自认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是在为改进党风献计献策。可是,他提出的建议,仍然被一些领导人认为是不尊重党的领导,实质上是取消党的领导,是反党言论。 早在反右派运动前,钱三强就感到科学院里有种不太协调的气氛。钱三强建议要增加几位科学家进二机部的领导班子。但在当时,这就变成了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右派观点。钱三强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注意,领导们都知道,钱三强在法国读书时就参加了地下党活动,毕业后放弃了法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回国以后,国民党要员诱以高官厚禄,他都不为所动。他是如此衷心拥护党,怎么可能反党,但是,灾难仍然罩在头顶。反右派运动中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接受劳动改造。钱三强的右派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但由于毛泽东、周恩来和聂荣臻的保护,他才侥幸没有被扣上帽子。钱三强知人善用,积极引荐。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了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经过了多灾多难、忍饥挨饿的1960年,原子科学事业始终在艰难地前进着。 1962年,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检讨,让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来负责第一线的领导工作。1962年在广州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兴高采烈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陈毅元帅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行鞠躬礼。这次会议很有影响,在知识分子中间唤起了一股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三强
钱三强病逝北京后,他的子女如今现状如何?
了解过一点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我国近代史十分悲惨,土地被侵占,人民被屠杀,可以说被世界列强欺负了一个遍,但自从拥有了核武器以后,中国才真正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其中也是几代人的奋斗心血。钱三强是中国两弹一星的大功臣,被誉为我国原子弹之父,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祖国强大而奋斗,不过让人惋惜的事,钱三强先生于1992年6月逝世,那么他的子女们现状如何呢?在说钱三强的子女们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他生长于中国浙江,家族在历史上也小有名气,虽比不上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门阀,浙江钱氏自五代十国开始,历经一千两百年也没有衰落,钱氏在后世也出了许多名人,例如钱学森、钱钟书等人,钱氏家族可以说是满门英才。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老家在陕西灵石,也是当地有名的家族。何泽慧的父亲何澄,也是近代山西首批去往日本留学的学生,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他还参加国民党,担任中央的监察委员。两个人的婚姻称得上门当户对,钱三强与何泽慧两个人于1946年结婚,地点并不在国内,而是遥远的法国,他们的证婚人也大有来头,正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也因为这层关系,钱三强与其妻子,也被人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有一对这么厉害的父母,儿女们自然也逊色不到哪里去,在1949年,钱三强盼来了一个喜讯,他的长女出生了,取名为钱民协,两年过后长子出生,取名为钱思进,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钱三强对自己子女寄予的期望。两姐弟自幼受父母熏陶,长大以后在各自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长女钱思协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又考上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中科院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做化学研究。长子钱思进,与姐姐一样上的是清华,不过因为一开始学的是化学,自己又想去学物理,便叫父亲钱三强给他找门路换专业,但是被钱三强所拒绝,他认为儿子可以在业余时间学物理,事实证明,钱思进没有对不起父亲给他取的这个名字,在学了几年的化学以后,通过平时一些闲暇的时间里学习,他又考上中科学的物理硕士,之后远赴美国留学继续深造物理,此后他一直在欧美工作生活。不过让人值得高兴的是,在2013年,已经离开祖国20多年的钱思进先生,在经过了层层考虑以后,最终选择回国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继续从事自己的物理研究工作。钱三强的家族才是当代世家应该有的模样。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自从钱三强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女们也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钱氏家族良好的家风,才是影响钱氏子女的人生,无论是钱三强先生本人,还是他的子女们,都是让中国人十分骄傲的科学家。
钱三强病逝北京后,他的子女如今现状如何?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新中国成立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中国原子能的研究之中,为祖国在核领域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参与研究下,中国用了极短的时间先后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核威胁,为新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的安全。1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同样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与钱三强相守相伴四十多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一起为祖国的核能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钱三强夫妇共育有一子一女女儿钱民协,出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岁,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和中科院博士学位,1990年到1993年分别前往德国和法国留学深造,1994年作为博士后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生物结构研究所蛋白质晶体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6年到2000年这期间在法国马赛国家科研中心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实验室合作研究,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2儿子钱思进,出生于1951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1980年留学美国并获得物理学博士,1987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1994年起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实验研究。200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教授,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的研究和网格计算技术在高能物理(及其它学科)中的应用的研发,钱思进作为博士生导师亦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专业人才。3由此可见,钱民协和钱思进在钱三强和何泽慧的培养教育下也成为了祖国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虽然钱老和何老早已离去,但他们的儿女继承了他们的精神,继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便是家风的优良传承!
两弹元勋的钱三强
钱三强(1913-1992)浙江省湖州市人,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于1992年逝世。 程开甲(1918-)江苏省吴江市人,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