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一五计划?十二五呢?有啥区别?
十一五计划是中国制定并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同理,十二五计划则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均是对不同五年计划的简称。二者的区别在于面临的发展需求及问题不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指向性不同。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十一五计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十二五计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2015年结束,国家的十三五计划正在实施中。扩展资料:五年计划的实施意义1、对国家:五年规划在中国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所提出的目标对公共部门仍具有重大影响力,因此对经济的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为国家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2、对人民:国家五年规划就是对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是提高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规划,指导全体人民根据国家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自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年规划
十一五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十一五,十二五是什么意思? 十一五,十二五,分别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简称。同理,十三五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简称。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之后,每五年,国家制定一个一个发展计划,这就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由来。
问题二:十一五期间的十一五是什么意思 1。我们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2。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3。十二五当然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咯,他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问题三:十一五是什么意思 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这是国家国民经展中短期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 确定五年内国家要做什么 主抓什么 要达到什么目标。
问题四:“十一五”是什么意思? “五”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简称。“十一五”就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指2006-2010年
问题五:十一五末期是什么意思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 十一五末期应该就是2010年吧。
问题六:国家十一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十一五计划主要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定的,代表 *** 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和统筹。
附:十一五计划概况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
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5-15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达到1400美元。新的物质基础已经奠定,经济结构变动空前活跃,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新的体制条件逐步完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新的发展理念正在树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科学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良好开端。未来5-15年,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能否妥善应对,将决定国内发展的基本走势。
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这些都带来发展空间扩大的新机遇,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强度。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和经济效率差的问题。我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技术水平 *** 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
二、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通过市场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又不利于 *** 弥补市场缺陷造成的社会代价。二是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不利于消除 *** 过多干预经济的内在动因。三是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参数失真,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四是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过低,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五是土地资源配置缺乏规范、长效的管理制度,引发盲目投资和新的社会矛盾。六是政治领域的改革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增长速度攀比和数量扩张冲动。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时期,势必产生新的社会摩擦和震荡,而我国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领域。突出反映在:一是公共卫生和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平。二是现有公共财政和社会协调机制不适应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分层加快的新挑战。三是人口发展态势仍然严峻,对社会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四是城乡贫困群体有所扩大,贫困问题有所反弹。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如果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调整,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非 *** 组织不发达,社会舆情沟通渠道不畅通,社会领域各种常规性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势必干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区域发展极大不平衡是我们......>>
问题七: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还有十三五,十四五等等 中国是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因为苏联援华中断胎死腹中,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新启动为1966-1970年,以后的五年计划都未中断,为每一个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
国家十一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
国家十二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国家十二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我们现在处于“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今后还有“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等一直延续下去。
(32分)回顾“十一五”辉煌成就,描绘“十二五”发展蓝图。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1)描述:图表一反映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08、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者有所下降。(2分)(2)图表二反映了十一五期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依然取得了较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趋于平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带动了就业;国家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并行,淘汰了落后产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增长速度连续三年高于东部。(4分)如何:①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⑤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每要点2分,学生回答其中四点,可给满分)(2)①市民和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公民依法有序、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了政府的工作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也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6分)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好管理和服务职能,以及自觉接受市民监督的勇气,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6分)(3)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预期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分)②能动地改造世界。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制定规划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分)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A省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具体调整,更注重环境和社会效益,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