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广州地铁20号线

时间:2024-06-16 19:55:13 编辑:莆仙君

广州22号线开通时间最新

据目前的综合情况来看,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大概率会在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开通。不过具体的还得以官方通报为准。通车时间: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计划开通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后通段:陈头岗至芳村计划开通时间为2023年。广州地铁22号线线路主体工程起于番禺区番禺广场,至白鹅潭,连接广州南站和白鹅潭枢纽:线路全长31千米,全线共设置番禺广场、市广路、广州南站、陈头岗、南浦西、南漖、西塱、芳村8座车站(站点名称为暂用名)。

广州22号线后通段开通日期

2020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22号线后通段(沙园站至万胜围站)开通运营。广州22号线北延段预计2025年完工。早在2021年8月,18、22号线的北延段工程获批,站点名也正式得到确认。获批之后,两条地铁线北延段已分别于2021年顺利动工。地铁22号线北延段,起于芳村站,止于机场北站,线路长约41.1公里,同样全部为地下线。线路向北经过彩虹桥站、广州火车站、白云站、夏茅站、白云城市中心站、方石站、人和站、机场东站、机场南站、至机场北站结束,这10个站点也都是换乘站。广州地铁22号线的运营情况本线路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至夜晚12点,全天运营18小时。特殊时间段如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时可考虑适当地延长运营时间。在运营初期,早高峰7时~9时和晚高峰17时~19时,双方向每小时6对列车,意味着每10分钟一班。在低峰期(7时前和22时后),密度减至每小时3对,即20分钟一班。其余时间均为每小时4对,15分钟一班列车。地铁22号线不会一直和地铁18号线共线运营,未来计划另修一段番禺广场站至进港大道站的线路。近、远期(2030年、2045年)将独立运营。届时,将采用大站停与站站停组合的运营模式。

广州地铁22号线全程站点

广州地铁22号线全程站点为陈头岗、广州南站、市广路、番禺广场、横沥、万顷沙。广州地铁22号线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第15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是广州地铁市域快线之一,于2022年3月31日开通运营首通段(番禺广场站至陈头岗站),标志色为活力橙。广州地铁22号线的线路起于番禺区番禺广场站,经祈福新村、广州南站商务区,贯穿番禺区,止于番禺区陈头岗站,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广州地铁22号线路首通段全长18.2千米,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地下车站4座;列车运行最高时速为160千米/小时,采用8节编组市域D型列车。广州地铁22号线的运营情况本线路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至夜晚12点,全天运营18小时。特殊时间段如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时可考虑适当地延长运营时间。在运营初期,早高峰7时~9时和晚高峰17时~19时,双方向每小时6对列车,意味着每10分钟一班。在低峰期(7时前和22时后),密度减至每小时3对,即20分钟一班。其余时间均为每小时4对,15分钟一班列车。地铁22号线不会一直和地铁18号线共线运营,未来计划另修一段番禺广场站至进港大道站的线路。近、远期(2030年、2045年)将独立运营。届时,将采用大站停与站站停组合的运营模式。

广州地铁新线路规划

法律分析:在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的10条线路中,有2条直通南沙区,加上在建的4号线南延工程,南沙未来将有三条南北向连通市区的地铁。与广州已运营及在建的各地铁线路不同,通往南沙区的18号线、22号线定位为市域快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将成为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  18号线与22号线将连通万顷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和白鹅潭四大枢纽,辐射琶洲、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三大枢纽,满足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的时空目标。  18号线定位为南沙快线,沿线经过南沙区、番禺区、海珠区和天河区,自南向北依次连接南沙新区万顷沙枢纽、番禺区的番禺广场、海珠区的琶洲片区以及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和广州东站。起点为万顷沙,终点为广州东站。  22号线定位为南站快线,沿线经过南沙区、番禺区和荔湾区,自南向北依次连接南沙新区万顷沙枢纽、番禺区的番禺广场、广州南站地区和荔湾区的白鹅潭地区。线路土建工程起于番禺广场(与18号线共址),止于白鹅潭。法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规划》明确,将进一步推动广州构建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53条,2029公里。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1   8月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下称《规划》),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适应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的调整,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广州市政府工作部署,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开展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编制工作。   事实上,早在2020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就已经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列入工作计划,以构建“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三层级城市轨道网络,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本轮《规划》为广州构建了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轨道交通规划里程全球前列   目前,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已建成开通16条(段),共621公里(不含广佛线和7号线佛山段为587.7公里),里程居全国第三,实现了区区通地铁,拉开了城市空间格局,促进了广佛同城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轨道占了广州公共交通出行的60.1%,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城际铁路和轨道的建设要避免就广州论广州,必须要走到广州都市圈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层面去规划。   例如,《规划》提出,建设高速地铁共5条,共452公里,南北延伸十八、二十二号线,新增十七号线、二十八号线、三十七号线;快速地铁共11条,共607公里,新增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号线;   加强广州与大湾区城市地铁对接,搭建外围城区轨道骨架,引入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衔接轨道线路10条,形成对外衔接通道28条,其中广佛衔接通道18条,穗莞衔接通道6条,广州至深圳、清远、中山、惠州等地区衔接通道各1条。   《规划》实施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里程位于全球前列。   国内方面,广州百万人口拥有城市轨道里程101公里(北京109公里、上海88公里、深圳77公里),仅次于北京;从全球来看,广州百万人口拥有轨道交通(含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里程125公里(东京100公里、纽约127公里、伦敦151公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巩固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轨道交通规划特别提到缓解三号线和五号线拥挤问题。   例如,沿着解放路布设的二十四号线和沿着广州大道布设的二十六号线,这两条线一旦建成通车将大大缓解三号线的拥挤问题;另外,沿着临江大道布设东西向的二十五号线,与五号线的距离大约有五六公里,建成后也将大大缓解目前五号线的拥挤,提高轨道交通服务品质。    独立交通网支撑南沙新使命   《规划》提出,要实现“3060”时空目标,中心城区至南沙、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其中至佛山、东莞30分钟可达。同时,还要实现“6080”客运目标,市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轨道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80%。   “新时期大湾区建设当中,轨道建设越发显得重要。”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看来,未来大湾区发展的重心是服务业等高端要素,主要是运输人流、信息流,而不是运送货物。“所以城际轨道交通,实际上是效率更高的一种交通方式。”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对此也颇为赞同。他表示,“未来的大湾区,中心城区用的是地铁,中心城区跟郊区是用市域快轨,城市和城市之间用的是城际轨道,省和省之间用的是高铁。这是一种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的组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及,要打造南沙副中心独立轨道交通网络,快速联动深港、珠澳,支撑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   一方面,规划地铁二十二号线延伸至东莞、深圳,十八号线与南中珠城际贯通运营,构建南沙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之间的快速通道,进一步增强南沙与深港、珠澳的快速联系,巩固提升南沙区位优势,引领南沙发展。另一方面,在南沙区内规划布局近300公里的独立轨道交通网络,也为南沙作为广州副中心的发展提供更多交通支撑。   在受访专家看来,这对《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来到内地发展的港澳青年们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为了加强与港澳的交通衔接,《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南沙枢纽与香港的直接交通联系,进一步优化南沙客运港航班和广深港高铁庆盛站等经停班次,推进实现“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提供有效的支持。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2   8月2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以下称《规划》)开始公示。《规划》明确,将进一步推动广州构建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规划》要求,要实现“3060”时空目标、“6080”客运目标:即中心城区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其中至佛山、东莞30分钟可达;市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轨道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80%。其中,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70%,轨道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80%。   《规划》着重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60分钟交通圈,支持“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强广州与湾区城市地铁对接,实现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相邻城市中心直达。   形成对外轨道衔接通道28条,其中广佛衔接通道18条,穗莞衔接通道6条,广州至深圳、清远、中山、惠州等地区衔接通道各1条。协同高铁、城际,实现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其中至佛山、东莞30分钟可达。   历经20余年发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卓越成就,已建成开通16条(段)、621公里(不含广佛线和7号线佛山段为587.7公里),里程居全国第三,实现了区区通地铁,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广州市公布新规划,地铁将增至53条2029公里3   来了来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 年)》终于公示啦!   到 2035 年,广州将构建集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 53 条,2029 公里。   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 30 条、1004 公里线路。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 年)》方案示意图,也首次曝光!   从这张线网图来看,到 2035 年,广州的地铁线网依然是中心区>南部>东部>北部。   53 条线路,包括:高速地铁 5 条、452 公里;快速地铁 11 条、607 公里;普速地铁 37 条、970 公里。   高速地铁:南北延伸十八、二十二号线,新增十七号线、二十八号线、三十七号线,共 5 条、452 公里。   快速地铁:新增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号线,共 11 条、607 公里。   普速地铁:加密中心城区线网,打造南沙副中心相对独立的网络,搭建外围城区轨道骨架,引入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衔接轨道线路 10 条,共 37 条、970 公里。   天河、海珠、越秀、荔湾、白云中心五区几乎被地铁覆盖,密如蛛网。荔湾、白云与佛山交界处,密集规划了与佛山对接的线路。   南沙地铁线网规划稳定,共有 10 条地铁:4、4 复、15、18、22、26、31、32、33、38 号线。   南沙地铁,主要以庆盛区块、南沙湾区块、南沙枢纽区块为中心向外放射,这也是南沙方案中的三大先行启动区。   经过番禺的地铁则有 15 条:2、3、4、4 复、7、8、12、12 支、17、18、19、22、43、F4、F2。   番禺地铁,更多集中在万博 - 广州南站,规划地铁则以番禺东部为主。   而位于东部的增城,规划了 9 条线路,分别是:13、16、20、21、23、27、28、28 支以及东莞 4 号线。   增城地铁,依然是以新塘为中心向外放射。   黄埔规划了 15 条地铁,分别是:5、7、13、17、19、20、21、23、25、27、28、29、37、40、40 支。   需要注意的是,现如今的地铁 6 号线东段,未来将拆解成 20 号线。   另外,黄埔地铁,更多集中在老黄埔板块,尤其是黄埔站,多线交集,并将延伸至科学城和增城等地。   至于北部的花都,规划了 9 条地铁:3、9、18、22、24、29、35、36、41 号线。   花都地铁,则是围绕广州北站 - 区府板块向外放射。   从化就更少了,只有 14、37、42 号线三条地铁。   地铁线网的规划情况,也可以体现出广州未来的发展重心,南部>东部>北部。   对于大家买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轮规划显示,新建地铁大多是围绕着珠江新城、金融城、临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天河、海珠、越秀的线网最为密集,也说明了大家依然向往中心区。   另一方面,番禺、花都、南沙,将可以凭借高速地铁实现与中心城区的联通,尤其是南沙,将成为外围区交通线网最为密集的区域。

  • 上一篇:omg白洁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