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

时间:2024-02-17 06:39:16 编辑:莆仙君

高血压有什么并发症?

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或只表现为血压过高。有些人在出现并发症后才发现血压升高,或才有明显的症状。主要症状血压升高。头痛、头胀、戴帽感:可在血压恢复正常后恢复。眩晕:感觉自身旋转、身边物体旋转、站立不稳等。鼻出血: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鼻出血。面部潮红。颈项发紧:后颈部僵硬、发紧。乏力。心悸:表现为感到心跳加快等。耳鸣:可听到嗡嗡声、蝉鸣音等异常声响,但环境中并不存在此类声音。视物模糊:突然感到看不清。以上症状可因情绪激动、失眠、劳累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其他症状继发性高血压时,可同时存在原发疾病的相应症状。如患有肾脏疾病,还可出现少尿、腰痛、血尿、颜面部水肿等症状。如患有内分泌疾病,还可出现易激动、小腿前侧水肿、心悸、消瘦、易疲劳等症状。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还可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如患有颅脑疾病,还可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可出现夜间睡眠时呼吸突然暂停,晨起后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3]。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引起全身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可出现以下症状。剧烈头痛。剧烈呕吐。言语不清。偏瘫:一侧肢体肌力下降。面瘫: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力量下降,出现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意识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睡着后不易叫醒)、昏迷(意识丧失)。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长期慢性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心脏功能异常,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可出现以下症状。胸痛:可表现为压榨性疼痛,即有重物压住胸口的感觉。可伴有背部、上腹部、左侧上臂、牙齿疼痛,以及左手臂麻木等症状。胸闷。水肿:多先出现在足部、小腿等下肢部位,按压后可出现凹陷。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可表现为气短;或平卧时呼吸困难,坐起时减轻。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功能下降,出现慢性肾衰竭,可以出现以下症状。尿量增多:在饮水量、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日尿量比以前明显增多。有些可表现为夜间尿量增多。蛋白尿:尿中有泡沫。水肿:多先出现在面部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尿量减少:在饮水量、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日尿量比以前明显减少或几乎没有。多出现在肾衰竭严重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压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可出现以下症状。视物模糊。眼底出血。主动脉夹层为严重血管病变,病情常紧急且危重,可出现以下症状。剧烈胸痛:多突然出现,可出现在前胸和/或胸背部。疼痛为撕裂样、刀割样,难以忍受。血压相差大:双侧上肢、上下肢血压存在明显差别,数值相差较大。


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

在我国,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在临床表现一节中已描述,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发生剧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动脉分支堵塞的现象,使两上肢血压及脉搏有明显差别,一侧从颈动脉到股动脉的脉搏均消失或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少数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受堵塞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明显增宽,超声心动图计算机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检查可直接显示主动脉的夹层或范围,甚至可发现破口,主动脉造影也可确立诊断,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可造成下肢疼痛,跛行。


高血压有什么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洛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
2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证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拿水肿。
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心力衰竭: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5慢性肾功能衰竭
6主动脉夹层等。
1、头疼
2、心脏病
3、脑出血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变。
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
心: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还可以引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心室扩张,形成高血压心脏病。
脑: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最后引起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溢血。
肾:高血压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甚至会导致尿毒症。
以上这些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这些靶器官的损害,即为高血压三期。
产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使动脉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全身小动脉的长期痉挛,可能使血管壁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内膜下蛋白性物质沉积,纤维组织增多,中膜肌层肥厚,动脉弹性减低,以致管腔变窄。由于小动脉内的变化,管腔内的沉积增厚变窄,医学上称此为“玻璃样改变”。全各器官组织内的小动脉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尤以肾细小动脉最明显。因为小动脉痉挛,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脏为了维持畅通的血液循环,必须加倍努力地收缩,才能使血液达到各处,其结果是心脏过于劳累,左心室肥厚以至扩张。肾脏则因肾小动脉硬化,形成肾缺血,最后产生高血压素,促使全身小动脉痉挛,这样又加重了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肾脏长期缺血,发生营养不良变化,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高血压并发症主要:心、脑、肾等器官。可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造成的脑出血、脑梗阻等疾病。1、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脑病
3、脑血管病
4、心力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
6、主动脉夹层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无止境的吃药、打针、测血糖,更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与它有关的并发症高达100余种!单独聊聊,会让糖尿病病人失明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尿病眼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伴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且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越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就越高,致盲率越大。据国际防盲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世界有100万人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失明,300多万人有中重度视力障碍。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吗?并不!糖网是一个相当“狡猾”的疾病,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很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视网膜已经在悄悄地被高糖的环境侵蚀,产生一系列的病变。此时,病变还没有侵犯到负责我们视力的最核心的区域——黄斑,所以患者的视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一旦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视力下降,那就说明病变已经相当严重了,到了疾病后期,很多患者会由于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而出现突发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视力,如果到这时才接受治疗,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本的水平了。我们来看看糖网的患病率到底有多高:在有10年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约8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15年以上病程者几乎100%发生糖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时即有约15%的患者发生糖网,在患病10年的患者中,糖网患病率达到了55%,患病15年以上的患者中,7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因此,请不要以为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患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开始筛查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如果首次筛查没有发现视网膜病变,则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应根据眼科专科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不可怕,及时控制血糖就可以了。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就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危害很大。很多患者都搞不清楚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下面,我带您了解下 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 。  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   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与钠潴留及血管阻力增加有关。如高血压发生在糖尿病之前,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如高血压发生在糖尿病病程中,则有3种可能性: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在1型糖尿病,高血压绝大部分为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水钠潴留是主要发生机制,往往紧接着微白蛋白尿后发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了。高血糖本身抑制血管内皮舒张,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刺激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因子基因转录。   在1型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原因通常是肾性的。因此,大多数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的临床异常不必作详细的鉴别。对有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可以是肾性的,或者在大多数患者出现肾病前就有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进一步恶化的原因。根据临床症状,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应作进一步鉴别。 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的情况对身体损伤非常大。如糖尿病经常伴随眼底神经病变、动脉硬化及心脑肾的损害,而高血压也和这些病变关系密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损伤及硬化的几率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两倍,心血管病变又是引发心肌梗塞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存在是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加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可进一步加剧糖尿病患者已存在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 精彩推荐: hCG 产假 血压正常范围 唐氏筛查 羊水指数 胎盘成熟度 生育保险 最新劳动法关于产假的规定 中期唐氏筛查最佳时间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病会引起那些疾病高血压病可有头痛、头胀等不适,也可以没有特殊临床表现。长期血压升高后,主要导致的是一些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研究发现,血压从115/75 mmHg到185/115 mmHg,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 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北京百草园中医医院中医科专家付冬梅主任门诊上经常碰到血压180/100mmHg,但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所以对于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又伴有肥胖、吸烟、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不管是否有临床症状都应该至少每年1~2次检查血压。那么咱们说一下高血压病会引起那些疾病。1、冠心病:冠心病这种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对于冠心病来说是主要原因。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2、心力衰竭:血压引起来的心力衰竭主要是表现为左心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下降,会出现劳力性的呼吸困难,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发作,比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随着病程的延长,左心衰也会引发右心衰,导致全心衰竭。3、肾病:肾性高血压有两种,一种是容量依赖性的,另一种是肾素依赖性的。一般肾性高血压要么伴有明显的尿量减少,要么肾脏病病理改变较严重。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病史常长于肾脏病史;持续性蛋白尿一般2g/24h;肾功能检查。提示肾小管损害大于或先于肾小球损害;肾活检符合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硬化。4、中风:高血压是引起中风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有关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其主要危害表现为:高血压可加速加重脑动脉硬化并引起血管和动脉瘤的破裂;引起动脉反复痉挛,以致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高血压可造成动脉壁透明变性,形成夹层动脉瘤,然后破裂出血。5、左室肥厚:高血压目前认为是个综合征,高血压可以引起左室肥厚,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达到43%的比例,高血压合并的总是肥厚,并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左室肥厚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二、中医是如何诊疗高血压的?中医治疗高血压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个体化用药。如血瘀、阳亢、痰浊等因素造成的血压升高,称为实证。高血压属于虚实夹杂类疾病,难以通过一味中药或几味中药治愈。北京百草园中医医院中医科专家付冬梅主任说根据常年临床经验积累得出,活血潜阳方,针对虚、实、血瘀、阳亢、痰浊等因素,可达到祛除湿邪、补齐不足,阴平阳秘等效果,使患者血压逐渐下降,最终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从发生高血压病到这些心脑肾病的并发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多为高血压发病8~10年以后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结果。北京百草园中医医院中医科专家付冬梅主任提醒大家只要严格控制好血压,可使发生这些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衰风险超过50%。

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高血压的并发症,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血压高引起的一些其他病症。患了高血压,身体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高血压初期,身体是没有任何不适的,而且也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建议中老年人要定时体检,这样才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呢?是不是这些并发症都很危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高血压会引起5种并发症,第一种是心脏并发症,比如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第二种就是脑卒中,比如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第三种是大小动脉,比如动脉硬化和主动脉脑病。第四种是高血压性肾损害,比如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第五种就是眼底,比如视网膜动脉硬化和眼底改变。这些并发症都不是致命的,但是是高血压病症时间长了才会显现。以上就是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的介绍,对于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家属要熟悉患者的常见诱因,比如精神创伤或者是过度劳累,要帮助患者避免和消除各种诱因,注意观察其血压和心率,同时也要掌握和了解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