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表态制度是什么?
末位表态是指:凡领导班子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时,班子其他成员先表态发言,经集体讨论,“一把手”在议事决策中应最后一个表态发言。为保证决策正确、科学,避免盲目决策、临时动议,特制定该末位表态制度。召开党工委会议前,实现必须将议题告知班子成员,做到议事时心中有数,凡事前未告知的事项一律不上会,人和人不得临时动议。班子集体研究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最后由“一把手”综合集体意见并作出最后陈述表态。当意见不一、出现明显分歧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班子成员集体表决,但仍由“一把手”按照集体表决意见作最终表态。“一把手”不直接分管的工作,并非是不管,而是更好地管、认真地管、全面地管,“一把手”仍然是单位第一责任人,并对职责范围内的监督工作负总责。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决定重要事项。集体研究重大问题,必须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对每位班子成员的陈述意见,特别是对最终决策拍板方式、内容必须详尽、如实记录在案,并写出会议纪要,由全体班子成员签字认可,以此作为决策责任承担的依据。
末位表态制度是什么?
末位表态制度是指除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导,完善决策机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为保证决策正确科学,避免盲目决策,临时动议,特制定该末位表态制度。实现必须将议题告知班子成员,做到议事时心中有数,凡事前未告知的事项一律不上会,人和人不得临时动议。末位表态制度的概括是指,凡领导班子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时,班子其他成员先表态发言,经集体讨论,一把手在议事决策中应最后一个表态发言。由全体班子成员签字认可,以此作为决策责任承担的依据。实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即主要领导在研究决定重要事项时,不先定调,由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发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主持会议的,其他负责人应在其他班子成员或全体参会人员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发表意见。
"一把手"末尾表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防止“家长制”“一言堂”和少数人“借集体集中之名,行少数人集中之实”,湖南省委近期制定印发《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规则(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党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议事决策时,书记作为“一把手”应当末位表态。按照"一把手"末尾表态制度的设计,在某一部门党组成员的决策会议上,发言被分解为不同顺序:首先由需讨论研究事项的分管党组成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其次分别由其他党组成员作表态发言;“一把手”则在最后即末位综合归纳集中与会成员的意见。同时推出特别责任条款,规定“凡是没有用末位发言制度形式形成的决策,单位其他干部和职工有权拒绝执行,并有权向县纪委和组织部进行举报”。扩展资料:《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规则(试行)》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决定重大问题,必须召开正式会议充分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效表决。不得以文件圈阅、个别征求意见、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代替,不能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不能随意简化或变通决策程序。我们党的组织纪律是“四个服从”,体现着民主集中制。“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体现着“集中”,“少数服从多数”体现着民主。而“少数服从多数”主要的平台和场合是党代会、常委会、党委会或党组,在有关决策的表决上,书记与其他成员一样,也只有一票。人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党委会会议上,“一把手”先发表意见,往往其他成员会“顺着说”,或“论证主要领导意见的正确”。“一把手”的意见成为讨论和决策的“定调”之言。这样就会压制不同意见的发表,影响了民主气氛,损害了民主原则。要防止民主集中制变味走样、流于形式,在严格推行上级党委(党组)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监督检查机制的同时,其实也可以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一般干部职工等人员列席党委(党组)会议,延伸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内涵和层次;还可以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决议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就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实效性,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评议。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委书记应当末位表态
末位表态是什么意思?
为保证决策正确、科学,避免盲目决策、临时动议,特制定该末位表态制度。一、党工委议事制度、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二、党工委议事程序按照“事前告发、充分讨论、末位定论、如实记录”程序进行。1、事前告知:召开党工委会议前,实现必须将议题告知班子成员,做到议事时心中有数,凡事前未告知的事项一律不上会,人和人不得临时动议。2、充分讨论:凡集体研究中药事项,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一把手”不得先定调子,划定框架,班子成员就事论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磋商,人和人不得压制民主,思谋串通。3、末位定议:班子集体研究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最后由“一把手”综合集体意见作最后陈述表态,当意见不一,出现明显分歧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实行班子成员集体表决,但仍由“一把手”按照集体表决意见作最终表态。4、如实记录:对集体研究重大问题和事项,必须制定专人进行会议记录,对每位班子成员的陈述意见,特别是对最终决策内容必须详细,如实记录在案,作为决策责任的依据。扩展资料:末位表态,即最后一位表态,是压轴的表态。“一把手”要做到末位表态,就要在听取所有与会人员的意见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先声夺人,不能先入为主,否则,这样的“首席发言”可能会阻塞言路、闭塞视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末位表态就是要做到“兼听”。“一把手”是各单位、部门的头,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影响着单位、部门的下属成员,尤其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把手”们要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就要在末位表态,不给下属们发号施令,施加无形压力。在研讨决策的会上,力争听到更多人的心声,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听取正反两方的意见。在做实地调研工作时,多看民情多听民意,多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尔后,该发言时再发言。参考资料:“末位表态” 体现首要责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