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四项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有如下14项内容。1、居民健康档案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项目及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管理2、健康教育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项目及内容: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项目及内容:预防接种管理、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4、儿童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项目及内容: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项目及内容:孕早期 、孕中期和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6、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65岁以上常住居民项目及内容: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项目及内容:检查发现、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项目及内容:患者信息管理、随访评估(每年至少4次)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每年1次)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项目及内容:筛查及推介转诊、第一次入户随访、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结案评估10、中医药健康管理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常住儿童项目及内容: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儿童中医调养1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项目及内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相关信息报告及处理1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对象:辖区内居民项目及内容: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对象:辖区内孕龄居民项目及内容:省级卫生计生部门作为本地区免费避孕药具采购主体依法实施避孕药具采购。省、地市、县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负责免费避孕药具存储、调拨等工作。14、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对象:辖区内居民项目及内容: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健康科普、健康促进医院和戒烟门诊建设、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检测、12320热线咨询服务、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3亿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一条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十五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第十六条国家措施,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共同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四项包括: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0~6岁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11、中医药健康管理;12、卫生计生监督协助服务;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14、健康素养促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具体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4亿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十五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第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共同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将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疾病和特定人群的服务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组织实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法律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全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
法律分析:由国家颁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财政提供资金,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实施的路径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技术指导,城乡基层卫生机构负责提供的一些服务,对于将居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公共事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些具体意义,我们也应该有相对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管理自身,才能够促进公共事业的更好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条 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第四条 国家和社会尊重、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国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