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是什么样的场合和情况?
唐代宗宝应元年,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平定了安史之乱。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州(四川省三台县)杜甫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写了这首诗。
诗人直抒胸臆,抒写他听到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
起首一句写突然传来的胜利消息劈空而来,大有气势。蓟北,当时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第二联以两个很有特点的行动表现诗人听到胜利喜讯的表现:愁何在,表示高兴已极,忧愁都消除了。漫卷,随手将书收卷起来。
最后两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举酒痛饮,放声高歌的无限欣慰 ,同时想象在鸟语花香,明媚绚丽的春光中穿三峡,下襄阳,返回久别的洛阳故乡。
全诗一泻而下,轻快开朗,充满激情,一扫沉郁苍凉的诗风,所以前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写作背景是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诗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