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4-02-26 11:33:56 编辑:莆仙君

血气分析结果怎样看?

血气分析记忆口诀:1、明确是否有酸碱失衡;2、判断呼吸性还是代谢性;3、综合判定是否有混合性酸碱失衡。首先要看ph值,正常值是四。七点四加减零点零五,如果ph值大于等于七点四五为碱中毒,如果小于七点三五为酸中毒,第二步看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了方向,方向改变相同是二氧化碳增加, ph也升高了就是代谢性的,相反如果改变方向,不同就是呼吸性的。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血气分析的PH值正常范围在7.35-7.45之间,氧分压在80-100mmHg之间,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35-45mmHg。碳酸氢根离子为-23到+23,BE值在-3到+3之间。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一般是用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衰竭,或者患者有无缺氧的一个指标。一般分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一型呼吸衰竭是指氧分压小于60mmHg,但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二型呼吸衰竭是氧分压小于60mmHg,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等于50mmHg,而BE值和碳酸氢根是判断患者是否为代谢性酸中毒还是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一个指标。

血气分析怎么看

血气分析记忆口诀:1、明确是否有酸碱失衡;2、判断呼吸性还是代谢性;3、综合判定是否有混合性酸碱失衡。首先要看ph值,正常值是四。七点四加减零点零五,如果ph值大于等于七点四五为碱中毒,如果小于七点三五为酸中毒,第二步看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了方向,方向改变相同是二氧化碳增加, ph也升高了就是代谢性的,相反如果改变方向,不同就是呼吸性的。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血气分析的PH值正常范围在7.35-7.45之间,氧分压在80-100mmHg之间,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35-45mmHg。碳酸氢根离子为-23到+23,BE值在-3到+3之间。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一般是用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衰竭,或者患者有无缺氧的一个指标。一般分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一型呼吸衰竭是指氧分压小于60mmHg,但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二型呼吸衰竭是氧分压小于60mmHg,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等于50mmHg,而BE值和碳酸氢根是判断患者是否为代谢性酸中毒还是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一个指标。

血气分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名称 5 血气分析的适应证 6 血气分析的禁忌证 7 化验取材 8 化验方法 9 化验类别 10 准备 11 方法 11.1 1.采集血样 11.2 2.测定方法 11.3 3.质控 11.4 4.定标 11.5 5.冲洗 12 注意事项 13 参考资料 1 拼音 xuè qì fēn xī 2 英文参考 blood gas *** y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血气分析是对人体血液中所存气体的分析,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堿平衡状态。血液气体分析的指标包括氧、二氧化碳和酸堿平衡。 4 名称 血气分析 5 适应证 血气分析适用于: 1.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诊断。 2.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3.昏迷的鉴别诊断。 4.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5.呼吸机的应用、调节、撤机。 6.呼吸治疗的观察。 7.酸堿失衡的诊断。 6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7 化验取材 血液 8 化验方法 血气分析 9 化验类别 血液生化检查 > 血气分析 10 准备 填写申请单,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区床号、采血日期、采血部位、吸氧浓度、血红蛋白量、体温,以便对血气分析数据进行校正。 11 方法 11.1 1.采集血样 (1)患者取卧位或半坐位。向患者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要求患者配合。 (2)采血注射器抽取1000U/ml浓度的肝素0.5ml或采用特制动脉穿刺采血注射器,按操作说明进行。 (3)通过摸脉搏,找好穿刺部位。通常穿刺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4)一手握注射器,另一手摸动脉搏动,找准穿刺动脉,皮肤进针部位应在摸到脉搏搏动处以远5mm动脉走行线上。逐渐进针直到看见血液进入针芯。获取足够血量(成人2~3ml,儿童0.5~1ml,婴儿0.2ml)后排出气泡,穿刺针刺入皮塞以隔绝空气,盖上无菌纱布并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min。 (5)转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将采血注射器放入冰壶,立即送血气分析试验室(动脉血样放置于室温下不超过10min、放置于4℃的冰水里不超过1h,血气指标变化很少)。 11.2 2.测定方法 (1)接到血样立即检测。 (2)用手轻揉针管,使血液充分混匀后排除气泡。 (3)打开进样口,推进血样,然后输入相应数据。 (4)待打印出结果,贴在申请单上,并立即回报。 11.3 3.质控 (1)按常规方法每月行质控1次。 (2)更换电极或维修仪器后,及时质控1次。 11.4 4.定标 (1)每1小时进行一点定标,每2小时进行2点定标。 (2)换电极套后应进行相应定标。 11.5 5.冲洗 每次测定后(包括定标),仪器自动冲洗测定室及管道。每日用去蛋白液冲洗测定室及管道1次。 12 注意事项 标本的采集技术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采血者应能掌握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技术。 2.采血时患者应处于安静,呼吸稳定状态,采血时间宜选在清晨空腹或饭后2h后,因为饭后迷走神经兴奋,胃黏膜碳酸酐酶作用加强,胃壁细胞向胃液中分成H+,同时大量的HCO3-进入血液,此现象为“堿潮”,如果此刻采血,则影响检测结果。 另外,患者的体温及血红蛋白浓度对结果有一定影响,故采血前应预先测定患者的体温及血红蛋白的浓度。 3.采血部位要选择浅表、易于触及体表侧支循环较多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采血时禁止使用加压绷带,否则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采血器材 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筒与栓之间可通过空气且摩擦力较大,采血时血液不能自行进入针筒,因此应选用高压灭菌玻璃注射器或专用配套血气采血管。 5.采血过程 使用肝素钠作抗凝剂,待肝素充分浸润针筒内壁后,将空气和多余肝素钠排掉,采血量以2~3ml为宜。血液中肝素的稀释比例应<5%,否则会造成pH、PCO2偏低、PO2偏高,其中的PCO2下降最为明显,采血完成后应立即将针头刺入橡皮塞中封闭针头,否则,气体的进入可使pH值偏高,PCO2偏低,PO2偏高。

血气分析是什么?

问题一:血气分析是什么意思? 摘 要:血气分析是用专门的仪器测定患者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指标,用于评价患者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以及组织消耗氧的情况的一项常用实验。该实验通常用动脉血测定。

问题二:血气分析主要看什么 出版:中国科学音像出版社版号:ISBN 928-2-88978-180-602编辑本段内容简介血气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血气分析的正确处理,常常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本视听教材主要对血液气体领域的基础知识、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血气分析六步法[2]等做了详细介绍,共分九章。本视听教材的目的在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血气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力争做到使广大医务人员“人人会看血气分析”。可作为各级临床医师和医学生临床医学血气分析学习辅助材料。第一章 血气分析概述第二章 酸碱平衡的调节第三章 H―H公式第四章 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第五章 单纯性酸碱失衡第六章 双重性酸碱失衡第七章 三重性酸碱失衡第八章 血气分析六步法第九章 典型临床案例02

问题三:血气分析正常值? 动脉血气分析参考值: pH:7.40(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0.47--6.00kPa(35--45mmHg). 氧分压(PO2):10.66--13.33kPa(80--100mmHg)。 实际碳酸氢盐(AB):22--27mmol/L(22--27mEq/L)。 碱剩余(BE):-3--+3mmol/L(-3--+3mEq/L)。 标准碳酸氢盐(SB):22--27mmol/L(22--27mEq/L)。 氧饱和度(SO2):95%或更高。

问题四:血气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血液气体分析检查简称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功能和体液酸碱平衡的一种技术,是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血液气体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1)气体交换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2)酸碱平衡指标:酸碱度(pH)等。  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浆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血氧饱和度是指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这两项指标是反映患者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在正常休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应为80-100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为92%~99%,平均为96%。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氧分压会逐渐下降。  pH(酸碱度) pH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体液的酸碱度,在细胞外液的正常值为:7.35~7.45,平均7.40。。pH>7.45为碱血症;pH<7.35为酸血症。人可生存的最高酸度为pH6.9,人可生存的最高碱度为pH7.7。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产生的压力(约占动脉血CO2总量的5%),它是判断酸碱平衡的一个主要指标。正常值为:35~45毫米汞柱,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毫米汞柱。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60~79毫米汞柱为轻度低氧血症,40~59毫米汞柱为中度低氧血症,40毫米汞柱以下为重度低氧血症。

问题五:在医学血气分析中AB、BE分别代表什么 AB是指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BE是指碱剩余(base excess),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mmol/L)。若用酸滴川,说明被测血液碱剩余,以正值表示;若需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碱缺失,以负值表示。全血BE正常范围-3~+3mmol/L

问题六: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基本有哪些? 血气分析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占重要地位。它有助于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通过血气分析,能对病人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炭潴留情况,及机体的酸碱状态,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各种疾病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单纯或复合型的酸碱失调,可以根据血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以利于找出病因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这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PH值是估计预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即pH值愈低,纠正愈困难,预后愈差。血气分析还可较快地反映出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提示临床加以注意,对于治疗和观察病情是―种良好手段。一份血气分析的报告,只反映在特定时间里的病人情况。在临床中,应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和类型、代偿程度、有无复合型酸碱失调,并结合病史、体征、电解质等其它实验室资料综合进行分析。

问题七:血气分析的方法 四步骤简易判断血气分析的方法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都对血气分析的判断感到头疼,我也不例外。
下面介绍的是四步骤简易判断血气分析的方法。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珍藏,我把它分享出来。
如果你觉得麻烦,那么推荐你看这一篇《体表面积计算、血气分析、补钠分析计算软件下载》。
血气分析仪尽管越来越复杂,但其基本原理是依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设计出来的。
[HCO3―]
方程式:pH = pKa + log ――
[H2CO3]
血气分析仪可提供多个血气指标,如 pH、PaO2、PaCO2 、HCO3―、AB、SB、BB、BE等。但其中最基本的血气指标是pH、PaCO2 、HCO3―,其他指标是由这3个指标计算或派生出来的。
一、看pH :定酸血症或碱血症(酸或碱中毒)。
pH值: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
pH值有三种情况:pH正常、pH升高、pH降低。
pH正常:可能确实正常或代偿性改变;pH升高>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pH降低16可能有代酸,AG>30 mmol/L肯定有代酸。
根据AG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2类:
1、高AG,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2、高血氯,正常AG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高AG性代酸时,AG的升高数恰好等于HCO3―的下降值时,既ΔAG=ΔHCO3 ―,于是由AG派生出一个潜在 HCO3 ― 的概念。潜在HCO3 ―=ΔAG+实测HCO3 ―。当潜在HCO3 ― >预计HCO3―示有代硷存在。
AG在三重酸碱失调中应用:
判断步骤:
1、确定呼酸/呼碱;
2、计算......>>

问题八:动脉血气分析都分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