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产品责任险是指当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因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一、侵权产品已下架会追究吗
侵权产品已下架会追究。侵权产品下架,如果给对方造成了实际的损失,对方要起诉,是会被追究侵权责任的。如果商标纠纷已经和对方进行和解的话,是可以撤销投诉的,撤销后便不会进行处罚。
一、产品侵权责任的分担如下: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5、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二、产品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如下:
1、受害人向生产者、销售者提出损害赔偿的时效期限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超过二年时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因缺陷产品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的请求赔偿权,自该产品交付最初使用人时起至缺陷引起的人身财产损失时止,如果该产品自交付最先使用人至事故发生之日超过十年,受损害人的请求赔偿权丧失,如果明示的安全期在十年以上,受损害人仍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综上所述,侵权行为实际已经导致权利人受损,侵权行为已经发生,即使下架也会被追究责任。如果当事人要起诉,卖家是会被追究侵权责任的,而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卖家需要赔偿给权利投诉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二、被侵权人请求赔偿的途径有哪些
侵权人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之后,有权要求获得赔偿的人。包括直接购买并使用缺陷产品的人,也包括非直接购买使用缺陷产品但受到缺陷产品损害的其他人。
从方便被侵权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法律规定了被侵权人请求赔偿的两个途径:
1、是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
2、是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也就是说,只要是缺陷产品引起的损害,被侵权人可以向生产者和销售者中的任何一方提出赔偿请求。如果二者不予赔偿,被侵权人可以生产者和销售者中的任何一方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构成要件
(一)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虽然法条将本罪行为主体表述为“生产者、销售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罪为身份犯。因为一般自然人与单位均可能成为生产者与销售者。所以,行为主体只是疑似身份犯。其中的“生产者”既包括产品的制造者,也包括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则包括批量销售者、零散销售者以及生产后的直接销售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取得了有关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倘若认为只有合法的生产者销售者才能成为本罪的行为主体,就会放纵大量的犯罪,造成不合理的现象。
(二)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其中的伪产品主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劣产品是指掺杂掺假的产品、以次充好的产品及冒充合格产品的不合格产品。这里的“产品”,应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管是工业用品还是农业用品,不管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有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还是没有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都可能包括在本罪的伪劣产品之中。
(三)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两高”2001年4月9日《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伪劣商品案件解释》案件解释》的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四)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这里的“违法收入”并不是指扣除成本后的纯利润,而是按伪劣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出卖价格计算。难以计算的,按照《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估价机构进行确定。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累计计算。在伪劣产品与合格产品不可分地一体化时,行为人予以销售的,应就其整体计算销售金额。不管是个体生产、销售者,还是集体生产、销售者,都必须达到这个数额,否则不以本罪论处。从表面上看,这一规定只是单纯考虑了一种情节;仔细分析却并非如此。因为销售金额反映了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规模、行为持续时间、危害范围以及行为人的非难可能性。
产品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产品责任险是指当被保险人因其产品存在缺陷致使第三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产品责任险承保被保险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责任时,投保公司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出口商品通常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必须投保产品责任险,以满足进口商的要求。法律依据:《保险法》第九十五条 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一)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二)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三)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应当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保险经营活动。
产品责任险的保险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产品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因任何适用于该保险单之事故,致使第三者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赔偿责任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负赔偿之责。该保险不适用于在保险单之有效追溯期前或保险单期满后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必须由一意外事故引起的,且事故必须发生在承保区域内。简而言之,索赔发生制规定事故发生日期和索赔日期均须在保单有效期内。
1、保险责任(涉外)
在该保险有效期内,由于被保险人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责时,保险公司根据该保险单的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
对被保险人应付索赔人的诉讼费用以及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负责的诉讼及其他费用,保险公司亦负责赔偿,但本项费用与责任赔偿金额之和以该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责任限额为限。
2、保险责任(国内)
由于保险单及明细表中所列被保险人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使用、消费该产品的人或第三者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经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提出索赔时,保险公司根据该保险单的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予以赔偿。
被保险人为上述事故所支付的诉讼费用及其他事先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支付的费用,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保险公司支付的这些费用是在损害赔偿金以内的。
被保险人因任何适用于该保险单之事故,致使第三者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赔偿责任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负赔偿之责。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必须由一意外事故引起。该意外事故在保险单期限内发生在承保区域内。简而言之,事故发生制规定事故发生日期必须在保单有效期内。
产品责任险是什么?作为企业是否要为产品购买此款保险
作为有着近20年产品责任保险经验的专家,美亚保险副总裁曾晓曼指出,有别于1995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以及之前一系列零散的相关法规,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无论是在监管范围还是惩罚力度上都有明显的加强。对于食品厂商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改变尤其需要注意。第一,引入惩罚性赔偿。也就是说,以前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的欧美国家“天价索赔”案例,今后在中国也有可能出现。这在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同时,无疑也为食品生产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索赔风险。第二,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在过去,我国关于食品的安全标准杂乱无章且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新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第三章专门就食品安全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对食品企业而言,必须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统一安全标准。因此,其面临的法律风险显著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专家认为,产品责任险的作用凸显。首先,食品厂商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依法生产经营的同时,购买产品责任险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得到比较充足的保障。产品责任险以销售额作为计费标准。举个例子,一家年销量50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生产商,假设费率是0.3%,那商家需要每年付出15万元人民币的保费,并因此获得保额数百万元的保障。这无疑比自留风险更能保证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其次,购买产品责任险,除了能获得经济赔偿外,还能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获得保险公司直接参与诉讼为被保险人提供专业的抗辩服务。产品责任险跟一般财产损失险的不同之处在于,产品责任险的损失牵涉到了第三方,且事发地不确定,因此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一旦处理不及时闹上法庭,将会耗费食品企业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少企业家也表示,对这方面的索赔,“不是赔不起,而是烦不起。”对这类索赔一旦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进而导致其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产品责任险保单不但赔偿被保险人依法须向第三方支付的损害赔偿金额,同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就第三方向被保险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诉讼为被保险人进行抗辩。此外,产品责任险的一些增值服务业对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也有帮助。美亚保险将会定期举行各种讲座,向客户介绍风险管理知识,分享行业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最新动态。对于一些重点客户,还会派专业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查勘,为客户提供一些防损建议,力求通过各种手段共同提高产品的质量。尽管购买产品责任险有诸多好处,曾晓曼还是提醒企业特别注意:注重保单条款,而不是重价格。虽然同为产品责任险,但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保障范围会有不少差别。例如产品责任险保单可分为事故发生制和索赔发生制两种;承保地域有仅限于中国大陆的,也有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责任限额和特别条款的设立也千差万别。这些保障范围及承保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客户在理赔时的权益。目前许多国内食品企业在选择保险公司的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费率和保费上,而忽略了这些保障范围及承保条件的差异。因此,企业一定要在比较价格的同时,结合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一份最适合自己的保单,达到性价比的最优化。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产品责任险是指什么
第三者责任险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受害者”为受益者,不是车主本人呀!下面资料工你认识参考第三者责任险四种情况不赔付作为国家规定的强制保险,除了赔偿金额和如何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之外,投保人还应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本文搜集了四个案例来说明,以供参考。肇事逃逸案例:不久前,陈某驾驶一辆小货车在路口撞倒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他下车发现骑车者已奄奄一息,救活的可能性不大。陈某此时并没有想办法把伤者送到医院尽力抢救,而是害怕负责任上车逃了。这一过程被路口的摄像头拍摄下来。陈某迫于压力两星期后投案自首。经过交通部门责任认定,陈某应负全部责任,赔偿死者家属20多万元。其所驾驶的小货车是投了第三者责任险的,于是陈某向保险公司报案并申请理赔,结果被保险公司拒绝。保险公司的理由是,由于陈某肇事逃逸,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第三者责任险。分析: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对保险车辆肇事逃逸后申请理赔第三者责任险不予赔偿。尽管保险公司这一限制措施引起了保险界和法律界的争议,不过在保险合同上还明确了这一条款。肇事司机无责任案例:今年6月,投保人张某驾驶着自己的爱车在一段封闭式的高速公路上正常高速行驶,行人李某忽然翻越栏杆进入高速公路。张某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刹车,将李某当场撞死。后来经当地交通大队勘察认定,所有责任都应该由李某承担,张某无事故责任。但根据5月1日后实行的新《道路交通法》,即使张某无责任,也应当承担对李某的经济补偿。当张某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时,被保险公司拒绝。保险公司的理由是,既然投保人是无责任的,保险公司当然不对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付。分析:这是目前新《道路交通法》实施后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一方面,该法为了更多地维护弱者的利益,将赔偿的责任更多地加到了汽车驾驶人员身上,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而保险公司拒绝为无过错的投保人进行理赔。这使无过错的驾驶人员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驾车撞了自家人案例:刘某开着一辆北京吉普车,快到家门口时不知道怎么搞的撞倒了一位行人。他下车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何女士。何女士受伤住院一个多月,花了几万元钱。妻子住院期间,刘某想起这辆车投了第三者责任险,就找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公司拒绝。分析:这是第三者责任险中历来就不赔的一个规定。有关的解释是,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排除4种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其实,不仅车险,在其他责任险中也有相关规定。酒后驾车肇事案例: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吕某和客户吃饭,由于生意进展顺利,多喝了几杯酒。酒后,吕某驾驶自己的帕萨特轿车回家,在路上将正常行驶中的一个骑车人撞伤。他将伤者送到医院,连住院费、医疗费,带误工费,赔偿伤者3万多元。吕某想起自己的车已经投了第三者责任险,于是向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公司拒绝了。分析:中国的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拒绝为酒后驾驶造成的损失“埋单”,其中当然包括第三者责任险。但目前这一情况在个别保险公司有所改变,天安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个酒后驾驶保险,投保人在投保车险的同时,只要另外付一份酒后驾车的保险金,就可以在酒后驾车肇事后得到经济补偿。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长安责任保险都保什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只要是正规的保险公司,都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监管的,所以公司没有太大的好坏差别,需要看的是对应的产品是不是适合你,保险代理人是不是专业,能够很好的给你服务。买保险考虑的应该不是收益多少问题,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重疾。如果已经知道发生重疾,再买保险,一般核保是无法通过的,如果欺瞒不说,那就是带病投保,恶意骗保,保单无效。重疾是为了规避风险,要找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重疾险和防癌险,肯定防癌险更实惠,但是防癌险只保癌症,重疾险保很多种大病,但是重疾险更贵,所以要看自己的需求。更多考虑合适自己的,公司靠不靠谱都差别不大,主要还是代理人是不是敬业上心。商业保险成年人的购买顺序建议是先考虑重疾意外,其次考虑养老理财重疾:1:因为保障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其次。2:成年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赚钱高峰期,上有老下有小,重疾和意外带来的家庭风险太大了。养老理财:年轻的时候存,到年纪大了例如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